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396章

最后的三国-第396章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乐在穷山沟里钻了几年,身上的肥肉倒是减了不少,但气力却是丝毫未减,双手挥矛,暴喝连连,一冲上去,就接连着挑翻了好几名的匈奴骑兵,挡者披靡,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来。

但张乐一个人再英勇,也只能是救得少数人,无当飞军近七成的人都陷入了重围之中,张乐就算是浑身是力,也无瑕救之。

看着眼前无法收拾的局面,张乐急得双眼冒火,但却是无计可施。

就在此时,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喊声:“二哥勿急,我来助你!”

张乐回头一看,不是旁人,正是赵卓率着阳安军杀了上来,他不禁大喜,道:“有劳三弟了!”

先前攻城之时,张乐执意要由无当飞军先来进攻,赵卓拗不过他,只得由他率无当飞军先行,自己在二三里外暂时歇息,为无当飞军掠阵。

攻城战开始之后,无当飞军看起来打得很顺手,几次突破了匈奴人的城防,攻到了城上,只可惜未能扩大战果,一举拿下忻口关。

就在赵卓考虑要不要派兵上前去帮他一把的时候,战场之上风云突变,一彪匈奴骑兵突然地从忻口关中杀了出来,势如破竹,将无当飞军团团地围住,如入无人之境。

赵卓陡然一惊,立刻命令阳安军全线压上,去援救无当飞军。

阳安军虽然在外围歇着,但却没有真正地到马入南山刀枪入库的地步,赵卓早就下令阳安军整装待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这边刚一出状况,赵卓就率领着阳安军不顾一切地冲了上来,只不过阳安军距离无当飞军还有一两里的路程,就算进展再快,也不可能赶得上匈奴骑兵的步伐,等阳安军冲上来的时候,无当飞军已经被匈奴人团团地围住了,双方陷入到激战之中。

看到张乐焦头烂额模样,赵卓立刻是大喊了一声,让张乐放宽下心来。

这个时候,阳安军排出的长枪战阵,已经率先和匈奴人接上了战。

对付匈奴骑兵,最为有效的武器就是偏厢车,本来就是各支步兵军的标配装备,但无当飞军根本就没有机会用,而阳安军救援紧急,来不及使用,毕竟那玩意太过笨重,而且左军团使用的,全部是未经改良的偏厢车,在速度上有着明显的缺陷,真正要是阳安军使用偏厢车的时候,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除此之外,对付骑兵最为有效的就是长枪阵了,密密如林的长枪可以有效地抵御骑兵犀利的攻势,同时也不失灵活,根据需要,蜀军的长枪阵可以幻化作各种不同的形状,可以将阳安军做为一个整体,也可以分散成一个个独立的小队,分别再行攻击。

目前蜀军采用的就是一个个独立小队的阵形,象整体队形那样的大阵,应用在两军对垒上倒是不错,但此刻救援无当飞军,阳安军就没有必要排出大阵,反而是这种灵活多变的小阵更为地实用。

匈奴人正肆意地围杀着无当飞军,不过无当飞军可不是较柿子任由匈奴人来揉捏,匈奴人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绝非易事。

而就在此时,阳安军已经扑了上来,一个个枪如林的方阵小队如一柄柄的尖刀,轻易地将匈奴人的防线破开,杀入了阵中。

匈奴人不禁有些气急败坏,眼看着煮熟的鸭子就要飞走了,他们当然不能容忍,原本呼延朗派这支骑兵杀出来意在打击一下蜀军的士气,原来也没指望可以取得多大的战果。

不过由于无当飞军的松懈,让匈奴人有了可趁之机,一出击便将蜀军团团地围困起来,仿佛一群饿狼正准备享受他们的饕餮盛宴,突然间有人冲过来打乱了他们的好梦,其愤怒可想而知。

但愤怒归愤怒,匈奴人想要组织骑兵对阳安军进行反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包围圈内的无当飞军还没来得及消化掉,其次是蜀军排出的长枪阵,正是克制骑失的阵法,让匈奴骑兵是无计可施。

有了阳安军的接应,被困的无当飞军更是精神大振,立刻发起了突围之战,试图与阳安军会合。

在蜀军的里应外合之下,匈奴人的围困完全地被突破了,形势完全地逆转了过来,兵力上占据上风的蜀军开始了大反攻,匈奴骑兵无法抵御,是节节败退。

呼延朗在城头上瞧着了,暗暗地叹息了一声,如果无当飞军的意志在薄弱一些,抑或阳安军的来援再迟上一点,匈奴骑兵的这一次出击,必定可以取得丰硕的战果,可惜,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无奈之下,呼延朗也只得下令鸣金收兵,既然难有胜机,再战下去,吃亏的终将是匈奴骑兵,此时收兵,也是迫不得已。

匈奴人退却之后,方才还满面灰败之色的张乐此刻如满血复活一般,来了精神地道:“老子还没找他匈奴狗的晦气,这帮孙子究竟敢来打老子的主意,今天非得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老子不拿下忻口关,誓不罢休。”

当下张乐就喝令无当飞军再一次地发起进攻,这也就是无当飞军,换了别的军队,刚刚从生死边缘逃得性命,惊魂未定之下,如何还有能力再次进攻,但无当飞军就是有着这样的能力,不服还真不行。

无当飞军的将士他们还真是睚眦必报,刚刚丢掉的场子现在就急欲追回来,个个玩了命似地倾尽全力去攻打忻口关,欲报这一箭之仇。

赵卓的阳安军也不能歇着,配合着无当飞军,对忻口关的发起了猛攻。

在两支蜀军的攻击之下,整个忻口关是芨芨可危。

第869章又折呼延一将

这次的出击和呼延朗预想的有些偏差,本来呼延朗看到蜀军阵型松散,以为是一个可趁之机,打蜀军一个措手不及,就算不能把他们全歼掉,至少也得打他们个一蹶不振。

但没有想到蜀军虽然无备,但依然是一只难咬的刺猬,匈奴人就算把他们团团地围了起来,却也吞不下去,呼延朗打了多少年仗,还没有见过如此凶悍的军队,被分割包围了,还能顽抗到底。

更糟糕的是,蜀军的援兵来得比想象中的更快,里应外合之下,出击的匈奴骑兵别说获得战果了,就连全身而退都变得不太容易了。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都已是糟糕透顶的仗了,匈奴骑兵杀敌八百,自损却超过三千,只能是算一个彻彻底底的败仗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糟的,更糟的是匈奴骑兵的这次出击,彻底地把无当飞军给惹火了,当无当飞军带着复仇的怒火开始攻击的时候,整个忻口关的防线变得摇摇欲坠,再加上阳安军在一旁推波助澜,呼延朗意识到,忻口关恐怕是保不住了。

就在呼延朗还计算着如何退敌之时,忽然接到后面匈奴兵的禀报:“启禀将军,大事不好,城南发现大批蜀军,正向关城袭来!”

“啊?”呼延朗惊得是目瞪口呆,忻口关本来就处于两山断阙处,左右都是比较险峻的高山,大队人马根本就无法通行,正因为如此,呼延朗才有恃无恐地将主要的兵力都布置在了城北,如今城南居然会出现大队的蜀军,一片空虚又如何抵抗?

呼延朗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这支蜀军是从何而来的。

事实上,对于呼延朗这些匈奴人来说,忻口东面的五台山和忻口西面的宁武山都是很难逾越的天险,但对于常年在巴山蜀地之间的崇山峻岭中行走的蜀军而言,不过是几个泥丸而已,象大雪山那样的险峰都被蜀军踏在了脚下,这几座小山丘又如何能阻挡得了蜀军的前进步伐。

诸葛尚率领着白帝军从忻口右路的宁武山中觅得一条小路,很快地就穿山而过,绕到了忻口关的背后,并向忻口关发起了进攻。

本来无当飞军和阳安军在北面已经给匈奴人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白帝军在后背又狠狠地捅上一刀,让呼延朗是雪上加霜,难以为继。

“呼延将军,突围吧,再打下去,忻口保不住,我们也得全军覆灭!”副将焦急地向呼延朗建议道。

呼延朗内心也十分地纠结,他深受刘渊的器重,才被委派到怕口来,呼延朗很清楚忻口的失守意味着什么,如果他就怎么逃回晋阳去,该让刘渊有多失望?

但是,正如副将所说的,现在蜀军的攻势非常地猛,再这么打下去,忻口固然守不住,就连他们的小命也可能会交待在这儿了,而逃回晋阳,就算刘渊责难,好歹也有他姐姐呼延氏来保他,不致于掉脑袋。

痛定思痛,呼延朗也只能是痛下决心,下令突围。

忻口关内早已是乱成了一锅粥,许多的匈奴兵是兵不见将,将不见兵,都跟无头苍蝇似的,在城内乱奔乱窜,呼延朗就算是有心突围,现在再想完整地收拢部下,已经是不可能的是了。

而且从时间上来讲,已经是来不及了,由于呼延朗撤离了北城阵地,面对蜀军猛烈的进攻,留在城上的守军已经是抵敌不往,城墙已经被蜀军无当飞军所攻破了,形势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呼延朗也顾不得许多了,率领着几千残兵从南门一路杀了出来。

一出南门,就和诸葛尚的白帝军打了一个遭遇战,匈奴人拼死突围,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总算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向南逃窜而去。

忻口关南面不远,便是新兴郡城九原,呼延朗逃离忻口之后,便逃向了九原,试图在九原重振兵马,再思反击。

经过连番的败仗,呼延朗身边的兵马已经是越来越少了,连千人都凑不齐了,赶到九原城下之时,已经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此时的九原城,城门紧闭,吊桥高悬,空荡荡的城头上,连一个人影都未曾看到。呼延朗此刻口干舌燥,饥肠漉漉,急欲进城先混一顿饱饭再说,九原城城门紧闭,倒也没有出乎呼延朗的意料,毕竟前方忻口关激战正酣,九原城也须认真戒备才是。

呼延朗径直赶到城下,命人去叫门,那知喊了半天,城上竟然无半点动静,又困又乏的匈奴兵不禁是破口大骂。

呼延朗纵马来到护城河边,高声地冲着城头上喝道:“我乃冠军将军呼延朗是也,速速开城!”

这时候,城上突然涌出无数的兵士来,看装束竟然全部都是蜀军模样,为首一将,银甲红袍,白面黑须,正是左军都督傅佥,呵呵笑道:“呼延朗是吧,傅某在此恭候多时了。”

原来在忻口关激战之时,傅佥已经率关中军兜了个在圈子,绕过了五台山,赶到了九原城下,呼延朗为了守忻口关,差不多把后方的兵力都调空了,九原城几乎就是一座空城,傅佥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九原城。

傅佥料定呼延朗在忻口受挫之后,必投九原来,故而将九原城门关闭,暗伏人马在城上,等呼延朗靠近城池再行发难,听得呼延朗在城下自报名号,有熟懂匈奴话的士兵便报之了傅佥,傅佥这才露了面。

呼延朗说的是匈奴话,但他却也听得懂汉话,看到蜀军已经攻占了九原城,他不禁是亡魂大冒,急急地拨转马头,想要逃离这是非之地。

但傅佥又岂容他逃走,一声令下,乱箭如雨,呼延朗的马跑得再快,也决计跑不过弓箭,结果呼延朗刚刚跑出几十步,蜀军的箭矢已经是追了上来,几乎所有弓箭手都是瞄着呼延朗的后背,顷刻之间,无数的箭矢就已经将他给淹没了,呼延朗连人带马,被射成了刺猬一般。

第870章功过相抵

傅佥的目的就是呼延朗,在城上设伏之时,早就安排了数百名的精锐弓弩手,只要呼延朗接近到离城一箭之地的范围之内,绝对不会给他任何逃脱的机会。

结果呼延朗自己作死,亲自跑到城下叫门,等他发现蜀军已经占领九原城再想逃跑的时候,已经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几百名蜀军中最为善射的弓弩手一齐用箭招呼他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的死期。

呼延朗被乱箭射死,连带着挨他近的匈奴兵也都遭了殃,纷纷地中箭倒地。不过距离稍远的匈奴兵则就幸运地多了,蜀军的弓箭没有专门的针对他们,一路策马狂奔,总算是逃到了一箭之地外。

尽管蜀军没有开城追来,但这些匈奴人早已如惊弓之鸟,不敢再做任何的停留,也顾不上人和马的疲乏,一溜烟地扬尘而去。

傅佥自然也不会在乎千八百的匈奴兵逃去,这次在九原设伏,就是为了狙杀呼延朗,一击得手,傅佥也甚是满意,至于开城追击?蜀军大多是步兵,如何追得上匈奴的骑兵,他们逃就由他们逃去世吧,这点人马逃走,已经是无关大局了。

很快其他的几路人马也纷纷赶到了九原,除了陇西军的侧翼封堵呼延朗向西逃窜的路线没有参战之外,其他三军都在忻口之战有出色的表现,尤其是担任主攻的无当飞军,更是打得有声有色,他们也是第一支攻破忻口关的部队。

傅佥在中军营中论功行赏,张乐自然而然地站在到了首位,以他在此战中的功勋,其他诸将自然不能与他相争,张乐左顾右盼,神采飞扬,倒有一付舍我其谁的样子。

不过傅佥却未曾理会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