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275章

最后的三国-第275章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大将军将欲何往?”出发之后,罗宪问询道。

刘胤知道罗宪任职永安多年。对巴东的地形道路很熟,便道:“欲回蜀中,罗将军可有好办法吗?”

罗宪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轻轻地摇摇头道:“欲回蜀中,永安乃唯一咽喉要道,舍此之外。别无他途。吴人自占据永安之后,严防死守,想要通过永安,绝非易事。”

永安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扼守着巴东的门户,想入益州,非得通过永安不可,吴人自然将永安的防御视为重中之重,想要在吴军防范极其严密的情况下通过永安,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刘胤不禁皱了皱眉,选择从永安入蜀,也是刘胤逼不得己的选择,但走到西陵峡的时候,刘胤才发现永安要塞的通行难度一点也不比潼关道武关道容易,自己已经是碾转了千里,却依然没有能找到合适的归途,让刘胤不禁是感慨万千,这回家用路,咋就这么难?

罗宪沉思良久,眉毛一挑,道:“大将军不是要返回关中吗,那又何须走永安。”

刘胤眼前一亮,道:“罗将军莫非另有蹊径?”

罗宪道:“此去蜀中,除了永安,舍此无它,但大将军若要是去关中汉中,倒是另有一途,从宜都向北,便可直通上庸,距离汉中,已是不远。”

刘胤神色一黯,摇摇头道:“罗将军不知,某此刻被魏人通缉,上庸诸地,皆张榜悬赏通缉,先前在襄阳时,也尝试着走上庸,却发现魏人防范甚严,故而才到的吴国境内,此时若再折返回上庸,恐怕无法通过。”

罗宪道:“无妨,末将所指之路,虽与上庸相邻,但却不入上庸,只是此路山高林险,坎坷难行,人迹罕至,不知大将军能否行之?”

刘胤面上一喜,再难走的路也不会比雪山草地更艰险了,五座大雪山,茫茫草地,都征服在了刘胤的脚下,区区的巴东小路,那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有路,那怕再艰险,刘胤也是浑然不惧。

罗宪所指的道路,其实就是沿着大巴山望西北而行,从宜都向北,临近上庸之时再折向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过米仓山,便可直抵汉中,其中一截路和后世大名鼎鼎的荔枝道重合,在唐代,为了取悦杨贵妃,唐玄宗还曾修筑过一条“高速路”,驿马三天便可从四川直抵长安,给杨贵妃关上新鲜的荔枝,堪称是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只不过现在这条路连鸟兽都很少光顾,荆棘丛生,坎坷难行。

当然,就无疑也是有好处的,连人烟都不见,就更不会有阻碍,困扰刘胤多时的被通缉难题也算是解决了。

选定了路线,刘胤一行在宜都弃船上岸,踏上了北归之路。

第600章回到关中

从宜都到上庸的这一段路还算比较好走,车马皆可通行,但沿着大巴山往西北走的这条路,无疑就难走的多了,许多地方甚至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路,悬崖陡峭,车马难行。

好在刘胤一行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身怀武艺的高手,这样的险途倒也难不倒他们。

刘胤唯一担心的就是青儿,如今青儿已经怀孕六个月了,身体明显地臃肿起来,这样艰险的山路,无疑对她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往往走上一段路,就累得她香汗涔涔。

“青儿,辛苦你了,你身怀有孕还要陪我爬山涉水,你身体吃不吃得消?”刘胤满怀歉意地道。

青儿擦了一把汗,浅浅地一笑道:“文宣,没事的,我可没那么娇贵,这山路我也走惯了,不碍事的。”

这个时候,还是张乐心眼多,砍了两根长长的竹子,做了一个滑杆,对青儿道:“嫂子,现在可不同往常,可不能让我的小侄儿累着了,还是我们抬着你吧。”

青儿迟疑地道:“这……不太好吧?”

张乐哈哈大笑道:“嫂子,你现在可是重点保护对象,你就别客气了。”

青儿坐上了滑竿,一路上张乐等十几个侍卫轮流抬着,很少让她有下地的机会,虽然说山路难行,但这些侍卫轮流抬着,倒也不算太累。

刘胤很是感激地对张乐道:“乐弟,辛苦你们了。”

张乐哈哈一笑,满不在乎地道:“大哥,你就甭客气了,我现在可不光抬的是嫂子,还有我干儿子,就算累点,那也是心甘情愿的。”

这一路,倒也真是人迹罕至,走了几百里。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瞧见,虎豹狼虫倒是遭遇了不少。这些狼虫虎豹还以为有机会猎到新鲜的食物,但没想到它们反倒成了这些人食物,刘胤一行武器装备齐全。送上门的猎物,岂有不笑纳之理。这大山深处处处是宝,刘胤一行虽然没有带多少的干粮,但这大山的慷慨赠予,让他们一路之上倒也是衣食无缺。

经过长途的跋涉。刘胤一行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到达了汉中。

时任汉中太守的蒋斌见到了刘胤,是大吃一惊,刘胤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站到了他的面前,如何不让蒋斌惊讶。

惊讶归惊讶,蒋斌还是立刻安排下人给刘胤一行沐浴更衣,并设宴接风,席间听闻了刘胤此行在洛阳之事,蒋斌更是感慨万千。

在汉中停留休息了两日,刘胤便立刻返回了关中,有蒋斌安排的车马和护送人马。走的是相对平坦的斜谷大道,舒适性和安全性都有了双重的保障。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碾转而行,刘胤一行终于回到了阔别多日的长安城。

刘胤先期已经派人通知了刘湛,并令人快马到潼关前线,将罗袭给召了回来。等刘胤到达长安西郊十里亭时,刘谌、郤正、王颀、陈寿等留守长安的都出城来迎接刘胤,重新回到长安,看到熟悉的朋友和下属,刘胤不禁是唏嘘长叹,这一趟洛阳之行。还直是恍如梦中。

回到长安城,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接风洗尘宴,青儿身怀六甲,不方便出席。刘胤已经派阿坚直接护送她回了霸陵侯府。

这顿酒喝的是淋漓畅快,众人都有些醉意阑珊,在洒精的作用下,话自然说的更多了。刘谌等人最关心的,还是刘胤此行的过程,倒也不用刘胤开口。喝着满脸通红的张乐便已经口若悬河地说了个详细,说到精采刺激之处,张乐是唾沫飞沫,手舞足蹈,讲的是绘声绘色,听得人是心醉神驰。

刘胤不禁暗笑,这张乐还真有些说书人的潜质,把这次的洛阳之行讲的比真正经历的还要惊心动魄,尤其是把那些紧张激烈的桥段,演绎地是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如果这些事不是刘胤所亲历,还真以为是张乐在那儿瞎扯。

刘谌听得是冷汗涔涔,对着刘胤道:“文宣,你这也是太过凶险了,当初我真不该听你的放任你去洛阳,这真、要有点闪失,我又怎么向婶娘交待。”

刘胤呵呵一笑,道:“五哥放心吧,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这趟洛阳之行,获益非浅啊!”

正说话间,罗袭已经快马从潼关赶了回来,他还纳闷长安到底出了何事要急召他回来,刚一进来,他就瞧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罗袭当场就愣在了那儿。

罗宪看着已经长大不少的儿子,喜泪盈眶,颤声道:“我儿……”

“爹爹……”罗袭跪倒在了罗宪的膝前,泣不成声,他万万没有想到,今世还有机会再看到他的父亲,父子俩相拥而泣,酒宴的气氛陡然而变。

见惯了太多的生离死别,这样的重逢场面,也确实是让人感怀,在场诸人,无不感动。

到最后酒宴散去的时候,众人都喝高了,刘胤这一走好几个月,许多的事还积案如山等着他来处理,但今天这个场合自然没法再谈公事了,刘谌吩咐亲卫将刘胤护送回霸陵侯府,至于公事,来日方长。

回到了熟悉的霸陵侯府,青儿是感慨万千,这里所发生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在她的眼前闪过,当初离开这里的时候,青儿以为她今生今世将再无机会踏足这里了,她和刘胤的情缘将彻底地了断,但仅仅是相隔几个月,她又重新回到了这里,而她的人生,也必将掀开新的一页。

恍惚之间,刘胤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轻轻地环抱着她,含笑着道:“青儿,从此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将是这里的女主人,永远都不会再改变。”

青儿依偎在他的怀中,低声地道:“文宣,谢谢你。”

刘胤轻笑一声,道:“谢我做什么,该说谢谢的人,应该是我,青儿,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今生今世,永不相弃。”

青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了。她低低地呢喃了一句:“也不知道,洛阳那边怎么样了?”

刘胤道:“你还在挂念娘和桃符吧,他们现在应该平安无事了。”

刘胤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

司马炎的继位大典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之中了,再有几天,晋国的的旗帜将在会在中原大地上飘扬起来,三国时代的帷幕已经是徐徐地落了下来,新的时代,也将是新的挑战,刘胤踌躇满志,尽管前路茫茫,他依然是执着无悔。

第601章秃发树机能的野望

湛蓝的天空之下,是浩瀚无垠的沙漠,天地之间除了深邃苍凉的蓝色之外,那是那古朴而凝重的黄色,在夕阳的余晖之下,这一片广袤的沙漠呈现一派金色,无数道沙石涌起的皱褶如凝固的浪涛,一直延伸到远方金色的地平线。

没有一丝的绿色,也看不到任何的水源,一匹火红色的骏马在一条干涸的河道上停留了下来,马上的骑士是一位年轻人,有着鹰隼一般锐利的眼神,面部的线条轮廓极富质感,如斧凿刀削一般,他看了看脚下已经干涸的这条河流,有些无奈有些焦虑地喃喃自语道:“连这里也干掉了,想找个水源也太困难了。”

如果此刻旁边有一个汉人的话,是不会听得懂他在说什么,因为这个年轻人说的是鲜卑语,在汉人的耳中,这是一种生涩而难懂的语言。

这个鲜卑年轻人名叫秃发树机能,他刚刚从祖父秃发寿阗的手中接过了大首领的位子。

鲜卑人的姓名不象汉人有那么多的讲究,就连他们的姓氏都很随意化,秃发寿阗的父亲是鲜卑酋长匹孤,他的一个妻子在从塞北迁往河西的途中,竟然把一个孩子生在了被子里,匹孤就把这个孩子叫做秃发寿阗,秃发并不是光头的意思,在鲜卑语中,秃发就是指被子,由此可见鲜卑人对姓氏的随意性。

曹魏黄初元年,拓跋部大人拓跋桔汾逝世,次子拓跋力微因其母为“天女”,有神异,故得立为首领,即北魏元皇帝,而拓跋匹孤虽为长子不得继位。拓跋匹孤因此愤恨不平,率领一些部族人出走,由塞北阴山、河套一带,沿黄河、顺贺兰山脉东麓南下,至河西、陇西以北。匹孤在世之时。河西鲜卑的规模并不太大,只有数千人,但到了秃发寿阗当首领的时期,河西鲜卑不断地征伐。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了凉州一带,拥众数十万人,俨然成为了河西地区的第一大胡族。

但今年以来,河西地区大旱,一连数月滴雨未下。作为游牧民族鲜卑人是择水草而居的,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旱几乎将整个河西地区的牧草给干死,这让以畜牧为主的鲜卑人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秃发树机能刚刚接替大首领的位子,就遭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

事关部落的存亡,秃发树机能亲自外出寻找水源,以解燃眉之急,但让他失望的是,连着奔波了几天,找到了全是已经干涸了的河床。如果再找不到水源的话。他们整个的部族将会很难挨过这个冬天。

“大首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身边的亲信忧心冲冲地问道。

秃发树机能神情也变得无比冷峻,他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厮杀在了疆场之上,残酷的战斗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这么一点困难又如何能令他屈服,整个部族的存亡如今都担在了他的肩上,他无论如何也要找出一条生存之道来。

“大首领,羌人部落的大头人姚柯力派使者前来,欲求见大首领。”部下前来通报道。

“姚柯力?他不是西羌王姚柯回的弟弟吗。他派人来干什么?”秃发树机能有些纳闷地道。

在河西地区,鲜卑人的宿敌除了匈奴人之外,就是羌人了,为了争夺地盘。鲜卑人和匈奴、羌人持续地不断攻伐,十几年间双方都结下了巨大的仇怨,这种仇怨,几乎是死仇,那种非得亡族灭种才能解决的死仇,秃发树机能一听羌人居然派来的使者。深感莫名其妙。

说实话,秃发树机能对羌人那个羡慕妒忌恨,羌人在西平郡拥有大小榆谷那两块肥沃之地,简直让秃发树机能是垂涎欲滴。秃发寿阗在位之时,这曾和姚柯回为了争夺大小榆谷而爆发过几次战争,不过每一次都是鲜卑人铩羽而归。如今河西地区面临大旱,寸草不生,鲜卑人的日子极其难挨,羌人却依旧在大小榆谷过着非常滋润的日子,这几乎让鲜卑人妒忌的发疯。

“回营!”秃发树机能大手一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