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205章

最后的三国-第205章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斌和王舍倒是有不同的意见,认为汉中蜀军久在汉中,对汉中的地理气候等都是了若指掌,更何况汉城营和乐城营的守军,整整的憋屈了近两年的时间,此时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反击的机会,又岂能放过,现在汉中蜀军的士气高涨,求战欲望强烈,正是他们大展神手的时候。

于是刘胤同意了蒋斌和王舍的请求,由汉城营和乐城营担任攻城的主力第一梯队,虎步营担任第二梯队,卢逊的新编第一营则担任预备队。

天光刚亮的时候,汉城营和乐城营就投入到了对阳安关的攻击之中。

蒋斌和王舍亲自在阵前督战,他二人估计在几天之前被困在汉城乐城之中时,绝然想不到竟然还会有反戈一击的机会。不过是蒋王二人,就连整个的汉中蜀军都是士气高涨的,他们压抑了很久的时间,都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

刘胤此次进攻汉中,只是轻装而进,投石车和床弩这样的重型装备,一个也没带上,倒不是刘胤不想带,而是子午谷的状况让刘胤打消了这个念头,就连生龙活虎的虎骑兵过谷时都困难无比,甚至落到步兵的后面,那些更大体积和重量的投石车、床弩想要通过子午谷运到汉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为了压制阳安关上的魏军,刘胤命令弓箭兵、连弩兵率先在城下构筑一个阵地,在蜀军尚未攻城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向城墙上发射了近万支的箭。

蜀军的箭,几乎形成了一道密密交织的箭雨网,向着阳安关的城头上覆盖了过去,守城的魏兵不断地有人中箭,纷纷向后退去。

捉住这个机会,汉城营和乐城营的蜀军抬着云梯向阳安关的城头发起了猛烈的攻势,整个阳安关的城下,密密麻麻的布满了蜀军的人影,如汇集到一起的河流,掀起了狂风暴浪,如潮水般涌向了阳安关的关墙。

李辅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沉着应战,从容不迫,魏军士兵冒着箭雨,开始对攻城的蜀军进行打击,滚木雷石,如冰雹一样砸了下去,双方围绕着阳安关的得失,展开了激烈的大决战。

第445章居高临下

虽然说李辅是临时撤到阳安关的,并没有做万全的防御准备,但阳安关毕竟是阳安关,险要和坚固天下闻名,发起攻击的蜀军都不禁在暗暗地抱怨,当年也不知是谁把阳安关修筑的如此坚固,给现在的攻城行动平添了许多的困难。

攻城战原本就很难打,现在蜀军又缺乏大型的攻城器械,仅仅凭着士气,采用蚁附攻城的方式,想要攻克阳安关,难度何其之大。

战况一直很激烈,但蜀军却始终也未能攻上阳安关的城头,反倒是伤亡累累,折损了不少的人马。

蒋斌和王舍脸色很难看,压抑了许久好不容易逮到个扬眉吐气的机会,可惜却是时运不济,久攻未下,让他二人不禁是好生郁闷。

连攻了三天,阳安关还是巍然不动,这让蜀军的士气明显地低落了下来,正应了那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连攻了三日,始终也未能拿下阳安关来,这无疑是对蜀军士气的最大打击。

诸将都明白,如果不能尽快地攻下阳安关,一旦魏军派来援兵,那么受阻于阳安城下的蜀军处境就会变得艰难起来,诸将嘴上不说,但一个个心忧如焚,焦躁不安。

就连一向沉稳的刘胤此刻似乎也有些坐不住了,虽然阳安关难打是在他的预料之中,但连续强攻了三日却也无法撼动阳安关的防御,多少令他有些失望,如果战事继续拖延下去,蜀军面临的形势必将无比严峻,很可能先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诸将心里都沉甸甸的,可谁都清楚,攻坚战拼得就是实力,并没有多少的花招计谋来耍,虽然蜀军在人数上多于对手一倍,但攻城战之中,守城的一方始终占据着优势地位,很轻易地就能将人数的劣势给抵消了。

刘胤背着手,踱着步回到营帐之中,想和邓艾谈谈该如何才能拿得下阳安关。

邓艾此刻正在端坐于几案之后,神色凝重肃目,往日那付云淡风轻的模样全然没有了,很显然,邓艾也清楚阳安关一役关系重大,拿得下阳安关,就等于是扼住了钟会的咽喉,掐断了十几万魏军的退路,如果让钟会此刻反扑过来,局势又将会变得很微妙。

“先生——”刘胤轻轻地唤了一声,邓艾直直地坐在那,望着外面出神,恍如未闻,刘胤只好再次喊道,并将声音提高了几度。“艾先生——”

邓艾这才回过神,看到是刘胤,微微拱手示礼,道:“是主公啊,艾怠慢了。”

刘胤微微一笑道:“先生是为阳安关久攻不下发愁吗?”

刘胤明白邓艾此刻的心境,邓艾对钟会是恨之入骨,他之所以投靠刘胤,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可以借刘胤的手来替他报仇,连邓艾似乎也没有想到,报仇的机会这么快地就来临了,只要攻下汉中全境,钟会的退路就完全被封死了,而失去了后勤补给的钟会离败亡之日也不遥远了。

不过横亘在蜀军面前的,还有最后的一道难关,那就是阳安关,只有攻下阳安关,才能算得上彻底封死了钟会的退路。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蜀军想要拿下阳安关,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听刘胤如此问,邓艾有也些无奈地淡笑一声道:“主公所思所虑恐怕也是这个吧?”

刘胤道:“我此来就是想和先生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妙策可以拿下阳安关?”

邓艾沉吟一下了,道:“李辅乃是钟会的心腹之人,想要劝其归降,几无可能,若要强攻的话,短时间内恐怕是无法奏效,主公何不效攻长安之法,以火药炸之,阳安关城再坚固,也不及长安吧?”

刘胤不禁是苦笑一声道:“如果现在有足够的火药,我又何愁阳安不破?前番攻打长安之时,已经将火药消耗殆尽,现在火器部中,也仅有些手雷火药箭之类的,伤敌倒是可以,破城就不行了。”

阳安关的城墙不同于别处夯土所建的城墙,阳安关紧傍大山,不缺石头,所以阳安关的城墙,大多为石块所砌,如此坚固的城墙,可不是几颗手雷就能崩坏的,最起码也得有轰塌长安城墙一半的火药才行。

而现在火药工坊的生产能力有限,这半年来产出的火药已经在长安之战中一次性地全部挥霍掉了,看来以后得加大火药工坊的生产量才行。

邓艾对火药极是敏感,当年他败就是败在火药的上面,听到刘胤说火器部还有不少的手雷和火药箭,邓艾眼前为之一亮,道:“主公既有手雷和火药箭,足可以压制城上的守军,为攻城部众提供掩护。”

刘胤何尝没有想到这个方法,但手雷的投掷距离有限,想要投到城上去就必须地站到城墙下面,而城墙的下面又是魏军的弓箭覆盖区域,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大量的人员伤亡。至于火药箭,倒是可以当做普通弓箭使用,但威力有限,起不到杀敌作用,所以刘胤在攻城作战之中,并没有动用火器部。

刘胤轻轻地摇头道:“手雷投掷距离短,想要扔到城墙上并不太容易,反而会遭到敌人弓箭手的射杀,不可轻用。”

邓艾微微一笑道:“那主公何不居高临下而投之,尽显火器之威?”

刘胤恍然大悟道:“先生之意,想必是要利用鸡公山的山势,在山上投掷火器?”

邓艾道:“不错,阳安平背倚鸡公山,只要派人趁夜偷取鸡公山,在山顶上投掷以火器,便可轻易地掷入阳安关城之中。”邓艾可是吃过刘胤火器的苦头,那时刘胤占据着阴平道上的靖军山,居高临下,把邓艾的部队给炸得人仰马翻,邓艾吃过这样的苦头,自然对火器的战法了如指掌。

刘胤大喜,立刻令人传阿坚过来,谓之道:“阿坚,你速带火器部连夜抢占鸡公山,并从鸡公山上对阳安关使用火器攻击,务必集中火力,也要撕开一个口子。”

第446章火器之威

阿坚攻占鸡公山的战斗轻松无比。鸡公山上原本有魏军的一队人马在此驻扎,大约有五十人左右,李辅派这五十人去,主要是起巡哨观察之用。鸡公山虽然山势要比阳安关高的多,但两者之间毕竟也相隔着几十丈的距离,李辅也不怕蜀军占据鸡公山,就算他们到了山头,难不成可以飞渡不成?

三更天的时候,阿坚率着几十名身手矫健的好手偷偷地潜上山去,鸡公山的山路极陡,但对于阿坚他们来说,却是如履平地,在夜色的掩护之下,阿坚等人如同猎豹一样悄无声息地就攀上了山顶。

除了一名放哨的之外,其他四十九个魏兵皆是酣然入梦,阿坚几个轻盈的起落,就潜到了那名哨兵的身边。

对于那名哨兵而言,只觉得眼前一道黑影闪过,还未等他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就觉得喉头部位一凉,就连声音都未曾发出一点,已然是气绝身亡了。

干掉了哨兵,接下的行动就更加地容易了,阿坚轻轻地打了一个手势,几十名亲兵各自物色好自己的目标,分别钻到了几顶帐蓬之内。

“扑哧!扑哧!”几声利器传透肉体的声音传了过来,在黑夜而寂静的山顶之上听的格外地清晰,偶尔只传来一声濒死的惨叫声,不过这些声音很快就湮灭在黑夜之中,只剩下无边的黑暗和无边的静谥。

阿坚吩咐处理掉这五十具尸体,天亮的时候,将火器部全数接到山顶上来。

火器部是原先的火器曲扩编而来的,装备有大量的各种火器,这些火药武器都是密封保存在大木箱之内的,都得一件件地抬上山去,等到火器部完全登顶,完成布署,已经是天光大亮,朝阳初升的时候了。

这三天来蜀军接连地对阳安关城发起一轮又一轮猛烈的攻势,每日几乎是天不亮就发起攻击,直到黄昏时才收兵罢战,李辅虽然一次次地打退了蜀军的进攻,但他承受的压力也是非常之大的,这让李辅几乎是没有多少喘息的时间,全力以赴地应战着。

不过今天蜀军的进攻似乎有些迟了,都到了日出的时刻,李辅还未听到蜀军阵营之中的有什么动静,李辅心头掠过一丝狐疑,难道蜀军连攻了三天未克,这是要休整一番的节奏吗?

按理说应该不会,当前的处境李辅明白,他相信刘胤更明白,一旦魏军的援兵赶来,战场上的形势瞬间就会逆转,现在刘胤必须要抢在魏军援兵赶来之前攻下阳安关,才可能会占据战场的主动权,而他李辅的职责就是拼死也要守住阳安关,一直等到钟会大都督的援军到来。

在这关键的时候,蜀军突然地停止进攻,倒是让李辅深感莫名。

“启禀将军,昨天夜里,蜀军突然派出一支人马,抢占了鸡公山。”一名部将向李辅禀报道。

李辅不禁皱了皱眉头,他的目光投向了鸡公山,鸡公山的山势不低,李辅需要仰视才是看得清山上的情况,果然映入他眼帘的是蜀人的军旗,一个大大的“汉”字,山顶上只有一些巡兵游哨,如果蜀军倾力来攻的话,鸡公山是绝对守不住的。

“既然昨夜失守,为何现在才来禀报?”李辅目光严厉地道。

部将一时语塞,讷讷地不知如何应答,其实鸡公山的失守于否他们看得并不太重,否则也不会只派五十人前去驻守。

李辅也只是言辞严厉了一些,并没有去追究手下的责任,他也很清楚,蜀军就算是攻占鸡公山,也是无伤大局的,他不相信魏军在鸡公山上能有多大的作为。

“轰!”就在此时,从山顶上飞下一个竹筒模样的东西,直接就落到了阳安关的城墙之上,距离李辅也只有十来丈远地方,突然地发生了爆炸,火光和浓烟之中,挨得最近的一名魏军士兵半个身子都被炸飞了,血肉模糊。

李辅站的较远,但爆炸带来的冲击波却如疾风一样扑面而来,差点把李辅给吹倒。

李辅吃了一惊,抬头望去,敢情是占领了鸡公山的蜀军所为,这么威力骇人的武器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果被蜀军占据了鸡公山,向阳安关城头上投掷更多的炸弹,实在是一件比较难办的事。

“放箭!”李辅目测了一下,从关城头上到鸡公山的山顶,至少也有一箭之地的距离,他立刻下令入放箭,对山头上蜀军实施远程的反击。

一时间乱箭如飞,但也只能是勉勉强强地刚射到山头上,阿坚早就令人在山顶的边上堆起一些在大石头,以阻止魏军的箭矢反击。

那些石头堆果然有效,魏军的箭叮叮当当地射在山石之上,连一个蜀兵都未曾伤着。

方才那一声爆炸是阿坚的试验,看看竹筒手雷最大的投掷距离有多远,试了一下,果然不错,现在蜀军居高临下,只要将手雷远远地抛到半空中,然后凭借自由落体的惯性,落到城头上根本就没有多大的问题。

阿坚立刻下令,所有火器部兵进入自由投弹的环节,一枚枚的竹筒手雷呼啸着向阳安关的城头上飞去,一支支的火药箭带着长长的尾焰,密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