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唯我中华 >

第55章

唯我中华-第55章

小说: 唯我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得到这么一份比较具体的情报,但是曹文斌也知道,凭借这份情报还不能将追魂组织一网打尽,必须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不能打草惊蛇,快速有效的将追魂组织的所有成员、联络点、秘密基地都找出来,最后一击致命。

    预计这个计划将需要调动情报部大部分人手,甚至利刃也会参与到计划中弥补情报部人手不足的问题。

    最终一个名为《天网》的计划被制定出来,曹文斌一声令下,情报部全力运转,一张大网徐徐拉开。

    不过情报部这么重要的一个部门不可能将所有人手都用到围剿追魂组织上,还有其他一些事情需要情报部去做,比如说刺探满清情报,又或者是暗杀一些重要的人物等等。

    而此时,情报部代号花猫、老猫、山猫三个成员就在香港执行一项特殊的暗杀任务,他们刺杀的对象正是在清末民初历史留下一抹重彩的——孙大炮。

    孙大炮怎么会上情报部的暗杀名单呢?

    嗯,主要是情报部手中有一份颜学义给予的暗杀名单,也就是说,孙大炮是颜学义要求暗杀的,所以曹文斌只能安排手下执行暗杀任务,而且孙大炮是重点目标。

    颜学义为什么要孙大炮死?

    其一则是因为颜学义非常反感孙大炮,无论前世还是现在。

    孙大炮,又名孙跑跑,之所以叫他孙跑跑,是因为历史上孙大炮策划多次针对满清的起义行动,可是各次起义都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给满清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可是孙大炮每次起义一失败,就逃往国外,所以孙大炮就多了一个孙跑跑的名号。

    而孙大炮这个名字更是让人无语,当初孙大炮和袁大头密谈时,提出这样的方案:他愿专任修铁路之责,保证在10年内修筑铁路20万里(一说10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请袁在同一时期训练精兵百万以强中国,从后来的情况看,孙一生都说要修路,结果到死,一里路也没有修成,而吃喝则用了100余万两,就连袁也在背后说他是大炮,“孙大炮”之名由此而来。

    不去提孙大炮的混乱的私生活,颜学义反感孙大炮还有一个方面:孙大炮妄想推翻满清,他接受谁的资助的都可以,偏偏不能接受曰本人,谁都能看出来曰本人对中国不怀好意,曰本人希望中国大乱,这样曰本人就可以对中国下手,偏偏孙大炮接受曰本人的资助,孙大炮为了达到目的居然接受敌人的资助,真是可耻。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原因让孙大炮去死,毕竟孙大炮宣扬的民主,做到做不到未可知,要是孙大炮到处宣传他的思想,还是会对颜学义的统治有一点影响的,所以孙大炮上了颜学义的黑名单。

    香港,孙大炮住所。

    隐蔽处,花猫、老猫、山猫分别拿着一杆狙击步枪对准孙大炮的家,静静寻找机会。

    “出来了,出来了,山猫注意。”老猫小声提醒山猫。

    砰!

    1884年6月,孙大炮,卒。

    颜学义的黑名单中记载的“历史名人”可不少,除了孙大炮以外,还有一些诸如混混出生的人、虚伪的人,他们都是情报部要暗杀的目标,反倒是原本历史上一身正义的人,没有上颜学义的黑名单,颜学义更希望他们能为自己所有,要是不愿意就算了,对颜学义的影响不大。

    比如说此时在朝鲜混得风生水起的袁大头,就没有上颜学义的黑名单,历史已经改变,袁大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想想历史中的袁大头,要是他老年没有昏了头,想要做那个皇帝,或许这个国家又会是另一种面貌。

    实际上颜学义的黑名单中不但记载中国人,还记载很多外国人,他们多是一些科学家。

    颜学义从来没有想过让外国人给自己工作,单单一个外国人,就让颜学义非常不舒服,无论一个人再怎么更改国籍,他的民族不会改变,一旦中华民族与其开战,结果又会如何?

    而且还要算上外国人怎么会轻易来中国工作,这个时代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都是落后的,很难说服他们来中国工作,至于绑架到中国来,外国人不配合或者整些小动作又该怎么办?

    浪费大量精力拐带外国人,还不如自己培养,凭借颜学义手中的各种书籍资料,颜学义相信花费十年时间足够培养出一大批媲美乃至超过外国人的科学家,别忘了,这个时代,中国的人口数量和西方国家总人口没差多少,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

    不过目前情报部的触角还没有深入到国外,暂时只注重全中国,虽说现在付出一些代价也能前往国外暗杀目标,不过代价有些大,还很容易暴。露,只有等到颜学义统一全国的时候,情报部才能全力向国外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刺杀外国目标就简单很多。

 第一百一十四章 崭露头角

    “李晔,今晚宿舍开会。”

    “王恒,今晚宿舍开会。”

    刘正山和王源分头行动,将事情告诉每一个“共同社”的成员,让他们今天晚上去宿舍开会。

    几个月时间过去了,“共同社”发展良好,一部分“道不同”的人走了,也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加了进来,目前“共同社”成员加上刘正山和王源这一正一副社长人数为26人,他们的愿望就是让这个“国家”更加强大。

    虽然王源是共同社的副社长,实际上共同社的发展方向一直由刘正山这只“狐狸”掌控,不让它偏离方向,作为一名情报部的特工,刘正山也在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而今天晚上,共同社要开一场全体会议,会议中将讨论如何让“国家”强大起来,其中避免不了谈论到满清的各种缺陷,这正是刘正山的目的所在,让大家正确认识满清,然后慢慢对满清不满,直到站立在满清的对立面上。

    吃完晚饭后,共同社的成员纷纷向一个宿舍房间聚集过来,房间不大,只有十几平米,共同社26个成员将房间挤得满满的,有几个人都没有地方坐,只能站着。

    除此之外,刘正山还让一只狐狸在外面警戒,会议中一些言论被外人听到可不好,很容易给共同社套上个罪名,正好前段时间上级通知可以和其他狐狸沟通合作,今天晚上刘正山就让搭档帮忙警戒一下。

    会议开始,作为共同社的社长,刘正山率先发言。

    刘正山:“咳咳,同志们,今天我们会议的主题是《强国》,请大家各发己见。”(同志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不要和别的东西联系起来)

    作为副社长,王源给众社员开头说道:“我认为,国家要想强大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西方的先进技术引到国内来,只要咱们国家也拥有先进的技术,就能制造出先进的火器、先进的战舰,武装我们的陆军和海军,到最后我们就能拥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和列强开战就不会失败……我的发言结束。”

    王源刚说完话还没有坐下,共同社内一个较为激进的社员就站起来大声说道:“副社长说的很对,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的确能让国家强大起来,但是我们国家本身也存在很大问题,贪官污吏横行,若是不整治贪官污吏,国家也会衰败下去……”

    会议中,一个个社员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他们看到西方国家的强大,也看到自己国家的落后,更看到满清的腐朽衰败,不过还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要推翻满清,毕竟满清已经存在上百年,即便是四汌被“短毛贼”占据,在他们看来,只要北洋新军练成,剿灭“短毛贼”指日可待,他们更不可能知道这间宿舍中就有一个“短毛贼”的间谍存在,还是他们的社长。

    看着社员们激烈的探讨,刘正山只是面对微笑的倾听着,刘正山知道,只要自己继续引导下去,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对满清产生反感,最后站到满清的对立面,那是也就代表自己的任务完成。

    在共同社中,刘正山和王源比较受普通社员的拥戴,基本上刘正山和王源都快要成为普通社员的上级,他们的话,普通社员会遵从,这并不单单是因为他们两人是共同社的创始人,更重要的是,两人在步兵科的所有学生中成绩名列前茅。

    按理说,刘正山作为一名特工应该隐藏自己,而不能鹤立鸡群,这样更容易被敌人发现。

    不过不要忘记一件事,“狐狸们”进入武备学堂可不单单是为了拉拢这些未来北洋新军军官,他们也得尽量获得更高的职位,而获得更高职位的方法,最开始只有一种,那就是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更好一些,这样才能吸引教习或者将领的注意,从而与同期学生相比,在北洋新军中获得更高的职位。

    当然,“狐狸们”也不会全部成绩名列前茅,以他们的知识储量,可以轻松碾压“同学”,不过这样做会让“狐狸们”更容易暴露,即便他们已经在潜伏在这里好几个月时间。

    所以有些“狐狸”的成绩会名列前茅,刘正山就是其中之一,有的“狐狸”成绩比刘正山稍差,也有的“狐狸”成绩比较普通,还有的“狐狸”成绩比较差,嗯,将成绩伪装的比较差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比成绩名列前茅难。

    刘正山成绩名列前茅的好处就是得到洋人教习更多的关注,上课的时候会时不时叫刘正山起来回答问题。

    如果李鸿章或者其他北洋新军将领向洋人教习询问:谁有军事才能?

    洋人教习的答案当然是学习成绩最高的刘正山。

    至于刘正山的名字能不能被将领记住不重要,等到刘正山这一批速成班学生毕业进入北洋新军的时候,将领一看刘正山这个名字有印象,就会将刘正山安排较高的职位,这只是相对而言。

    不管怎么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都是一种崭露头角的机会,能够让“大人物”注意到,对自己以后的官途或许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而且进入北洋新军后官职的高低对自己共同社的其他普通成员也有很大影响,你一个社长肯定不能比其他社员的官职低吧?

    在武备学堂中,还因为学习成绩的问题产生不小的影响。

    某几个学生团体因为领袖的学习成绩比较差或者普通,成员直接退出,团体也因为没人而悄无声息解散。

    学习成绩差不代表其他能力弱,但是大家更愿意跟随学习成绩好一些的人,就像刘正山一般。

    因为刘正山成绩名列前茅,在武备学堂小有名气,想要加入共同社的学生还有不少,可惜刘正山对社员的“条件”有严格限制,可不会随便让别人加入,除了刚开始建立共同社时。

    总的看来,天津武备学堂风平浪静,一个国家出现两个政权的中华大地也“相安无事”,不过它的敌人已经做好准备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贪婪的毛熊

    【突然发现起章节名好麻烦】

    作为满清最知势的大臣,李鸿章知道满清现在危机四伏,内有“短毛贼”这个心腹大患,外有法国、沙俄、曰本虎视眈眈。

    虽然满清在英国人的帮助下编练北洋新军,可是成军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出访欧洲,不单单是要订购先进的战舰装备北洋水师、购买机器设备提高(军)工业水平,更是要寻求西方国家的帮助,使满清尽快消灭内患,同时抵挡外敌的进攻。

    就在李鸿章水路前往英国的行程中,一个外敌向满清下手了,它正是满清最大的外敌——沙俄(俄罗斯帝国)。

    1884年7月下旬,三千俄军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是清军唐努乌梁海地区守军严格遵守李鸿章的命令,龟缩起来,对俄军的所作所为无视,他们只想等俄军抢够了以后,再出去收拾烂摊子。(因为缺少详细资料,所以具体战争情况省略)

    然而让清军没有想到的是,俄军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并不是单纯的掠夺财富,而是为了彻底侵占唐努乌梁海地区。

    面对俄军的步步紧逼,五千余人装备比俄军还要先进一些的清军居然一退再退,根本不敢和俄军发生正面冲突。

    这可就苦了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老百姓,凡是被俄军遇到,只有死路一条,唐努乌梁海的大地已经被老百姓的鲜血染红。

    唐努乌梁海人民不断掀起反抗斗争,可是面对全副武装的俄军,只有被屠杀的份。

    最后退无可退的清军终于激起一丝血性,没有再后退,面对俄军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可惜清军一退再退让自己的斗志一点点被磨灭,面对蜂拥而上的俄军,一部分清军居然吓得扔掉武器逃跑。

    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