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唯我中华 >

第156章

唯我中华-第156章

小说: 唯我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永逸市北斗汽车厂附近区域建立起大量工厂,这些工厂全部都是生产北斗汽车所用到的零件,一条以北斗汽车为主的生产链条正式建立起来,随着中华帝国的发展,帝国富人越来越多,中华帝国的汽车行业也会快速发展,更多的人因为汽车行业收益。

    实际上中华帝国也有商人想要进入汽车行业,创立一个汽车品牌,生产汽车,这种行为在外国死可以进行的,但是在中华帝国却非常难,几乎不可能进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技术封锁。

    西方国家的汽车企业制造汽车只使用4马力以下的汽油发动机(1885年德国人使用1马力左右的发动机制造汽车),但是北斗汽车使用的汽油发动机最低都是10马力,两者的汽车差距在此拉开。

    这样的发动机一旦暴。露出去,就会提升西方的科技,西方国家便能仿制出差不多的发动机,毕竟技术含量不算太高,以西方国家的实力还是能够仿制出来的,间接拔高西方国家的实力。

    不过在大量资金刺激下,西方国家迟早能够生产出差不多的发动机,到了那个时候,皇家商行可以提前将自己的技术拿出来,培养出一大批国内汽车品牌,击垮外国的汽车行业。

 第322章 巴里特飞艇

    【貌似到月末了,手中还有月票的童鞋请砸给珩毅吧】

    “唉,果然不能小瞧白种人的智慧,少了齐柏林,如今又出来一个巴里特!”颜学义将一份情报部送过来的机密文件看了一下,感叹的说道。

    德国的齐柏林原本应该是西方国家第一个制造出硬式飞艇的人,此时不知道应该是在天堂还是地狱。

    在飞艇材料技术没有发展到一定情况的基础条件下,想要建造出载重大的大飞艇,只能采用硬式飞艇建造方法,而软式飞艇不行,西方国家一头扎在软式飞艇这个坑里已经快到四年时间。

    颜学义以为没了齐柏林,会拖慢西方国家硬式飞艇的出现速度,没想到没了齐柏林,却出现其他人,西方国家的硬式飞艇不需要多次时间就会升到天空中。

    不过中华帝国是不会让巴里特成功建造出硬式飞艇,不需要颜学义下达命令,情报部就已经开始处理这件事情,尽可能的拖延硬式飞艇的诞生时间。

    ……

    西方国家为了应对中华帝国的飞艇威慑,投入大量资金研发飞艇技术,使得飞艇行业兴起,更多的商人随后也加入这场狂欢中,妄图分一本羹。

    在英国伦敦,有一个名叫巴里特机械师,当英国的飞艇行业兴起后,巴里特看到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也想要进入飞艇行业。

    巴里特不是商人,没有多少钱来投资飞艇行业,但是巴里特有足够的智慧,巴里特研究一下前人建造出来的飞艇,很快便设计出自己的飞艇,然后写出一份完整的飞艇设计方案,巴里特便开始寻找商人投资对他的方案进行投资。

    西方的商人不是白痴,轻易被别人欺骗,这样的人是做不成商人的,商人雇佣专家学者对巴里特的飞艇设计方案进行推论,结果发现这个飞艇设计方案能够建造出西方国家中较为先进的飞艇,于是便有商人拿出资金对巴里特进行投资。

    巴里特建造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巴里特飞艇制造厂,自己没有拿出多少资金,便获得大笔的资金,巴里特可以动用一小部分钱财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剩下的大部分都要用于飞艇的建造。

    巴里特的在飞艇方面的天赋非常高,很快便将第一艘飞艇制造出来,在制造第一艘飞艇的过程中,巴里特也喜欢上制造飞艇,决定静下心来研究飞艇,将其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

    第一艘飞艇成功升空,它在同一段时间建造出来的飞艇中属于中等到中上等之间,当第一艘飞艇制造出来后,巴里特没有着急进行第二艘飞艇的设计,转而进行深度的思考,因为巴里特发现只有一个大气囊的软式飞艇有着太多的局限。

    一个月过后,巴里特脑海中勾画出一种使用结构完整的龙骨保持气囊外形的飞艇,这便是硬式飞艇,在这种结构下,硬式飞艇的体形将会大大超过软式飞艇,相应的,硬式飞艇的载重也会增加。

    一份硬式飞艇的设计方案很快出炉,不过这艘飞艇造价将会更加昂贵,以巴里特手中现有的资金还不足以支撑下去,在巴里特知会投资商人后,投资商人也被巴里特奇特的想法惊呆,若是这艘飞艇真的能获得成功,那这将是西方国家最先进的飞艇,作为投资商人,他也会获得巨大的汇报,于是投资商人稍作犹豫,便进行向巴里特飞艇制造厂投入资金,支持巴里特将这艘硬式飞艇制造出来。

    硬式飞艇建造难度比软式飞艇更大,但是在巴里特的带领下,第一艘硬式飞艇正在一点点建立起来。

    西方国家的飞艇行业是中华帝国情报部的重点观察对象,情报部的力量不但渗透到国家级别的飞艇研究机构中,也渗透到民间的飞艇制造厂中,务必确保对西方国家飞艇行业的整体监察。

    情报部外围人员收买一个巴里特飞艇制造厂的工人,知道巴里特飞艇制造厂的内部情况,便向上级传达,外围人员不知道硬式飞艇,但是他的上级明白,立刻将巴里特飞艇制造厂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最后巴里特飞艇制造厂的信息被送到情报部驻英国分部负责人王木武面前,王木武直接下令:捣毁巴里特飞艇制造厂!

    捣毁巴里特飞艇制造厂也是一个技术活,不能做的太明显,否则就会让英国政府注意到,发现硬式飞艇的重要性,开始大力发展硬式飞艇,那情报部就白捣毁巴里特飞艇制造厂了。

    捣毁巴里特飞艇制造厂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场意外的火灾,将整个巴里特飞艇制造厂都烧掉,连巴里特也要意外在火灾中丧生。

    火灾的引发原因很简单,就是巴里特飞艇制造厂自己储备的氢气发生泄漏,突然爆炸,引发大火,最后将巴里特飞艇制造厂给烧掉。

    氢气是所有飞艇制造厂必不可少的一种东西,飞艇要想飞到天空中,必须往飞艇气囊中填充氢气,即便氢气比较危险,但是大部分飞艇制造厂都会储存氢气。(呃,可能不合理,这这样吧)

    飞艇气囊适合填充的气体有两种,一种是危险程度较高的氢气,一种是安全气体氦气。

    氦气目前只有中华帝国和美国能够大量置备,置备氦气的价格远高于氢气,所以西方国家制造的飞艇,大部分都是使用价格低廉,置备简单的氢气,这便给了情报部机会。

    兴华四年(1892)八月,位于英国伦敦郊外的巴里特飞艇制造厂,厂区内的氢气储备罐发生氢气泄漏,产生大爆炸,进一步的引发大火,巴里特飞艇制造厂付之一炬,巴里特飞艇制造厂所有人之一巴里特也葬身火海,在伦敦市中心都能看到远处火光冲天。

    巴里特飞艇制造厂的事故引发全世界的关注,现在各国都有大量的飞艇制造厂,飞艇制造厂中基本上都储备着氢气,这便代表着巨大的危险,下一个巴里特飞艇制造厂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巴里特飞艇制造厂事件的发生导致各国迅速出台法令,不允许飞艇制造厂在自己的厂区内储存氢气,而是要寻找一个安全无人的区域进行储藏。

    当然,将氢气换成氦气更好,但是氦气成本更高,大部分商人不会去选择氦气。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巴里特飞艇制造厂被人们忘记,但是有两个人还没有忘记,一个是巴里特的儿子小巴里特,一个给予巴里特资金支持的投资商人。

    小巴里特想要完成父亲的愿望,在投资商人的支持下,巴里特飞艇制造厂重建,并更注重安全。

 第323章 给英国人和法国人添乱

    一场“意外”事故,让西方国家的硬式飞艇诞生时间至少拖延一年,就算一年后西方国家的硬式飞艇出现,西方国家也重视起来硬式飞艇,认为硬式飞艇可以和中华帝国的飞艇对抗,开始大力制造硬式飞艇,但是在短时间内,西方国家的飞艇都无法和中华帝国对抗。

    不说中华帝国最新的鲲鹏…9巨型飞艇,就是中华帝国的飞艇数量也是西方国家短时间难以赶上的,目前在中华帝国的天空中,有上百艘飞艇漂浮着,西方国家要想建造出如此多的飞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等到英国建造出硬式飞艇后,中华帝国便会将一份比较低级的硬式飞艇资料出售给德国,帮助德国发展硬式飞艇,使得欧洲两个阵营展开对抗,进一步变成空军军备竞赛,将西方国家的大量资金都消耗在这里,等到战斗机出现的那一刻,天空中的飞艇只是一个个大火球而已。

    作为老牌帝国的英国和法国的实力还是太强大了,两国有如此的实力,都是两国上百年积攒下来的底蕴,是依靠两国背后庞大的殖民地,即使在白银危机肆掠下,两国依旧有力气去支援俄国。

    为此,得知未来大势的颜学义特意制定一系列计划来消耗英国和法国的实力,空军军备竞赛就是其中的一环,大型飞艇的建造价格似乎不比军舰低多少,等到各国空军军备竞赛开始后,谁也无法轻易脱身,除非战争正式爆发。

    除了空军军备竞赛外,还有海军军备竞赛,这场海军军备竞赛却是由英国自己拉起的,随着英国不断建造先进的战舰,英国的海军实力越来越强,其他国家也要跟着建造先进战舰,用来守卫自己国家的海疆。

    就拿德国为例,德国建造一艘战列舰,英国下一刻就会开工建造三艘以上战列舰,确保英国海军拥有压倒性优势。

    19世纪后期,英国政府的海军建设目标是“欲使其国海军有对抗二大强国海军之强力”,就是英国海军要比第二、第三位的两个国家的海军加起来还要强大,为此,英国在海军经费投入、舰队规模扩大、舰船技术改良等几个方面采取了较为得力的措施,收到了实际的效果。

    但是英国这大规模建造战舰,引起其他国家的恐慌,也跟着建造战舰,海军军备竞赛因此而起,随着德国的崛起,新一轮海军军备竞赛将正式开启。

    接着能够对英国、法国实力有巨大影响的就是经济危机,白银危机让英法两国实力衰减不少,不过给两国一定时间,两国的实力还会恢复过来,恢复不是增长,而中华帝国的实力实在一直增长,双方间的实力差距在不断缩小。

    若是多给英法两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做制造几起人为的经济危机,就会让西方各个国家的实力减弱,有利于中华帝国追上西方国家。

    中华帝国不是在和英国或者法国、美国在进行对比,从一开始,在颜学义带领下的中华帝国就是要和整个西方世界进行对比,最终两者要分一个高下。

    英国和法国有如此雄厚的实力,一方面是因为上百年的积累,一方面则是两国背后都有庞大的殖民地作为支撑。

    目前英国殖民地面积超过三千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占各列强殖民地总和的二分之一,等于本土面积的100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亿,等于本国人口的9倍,殖民地范围包括各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国旗飘扬于各殖民地的上空,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能受到阳光的普照,因此英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

    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上第二大殖民帝国,法国殖民地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同样遍布世界各地,殖民地人口将近五千万。

    对待自己国家本土不能过分压榨,但是对待殖民地,可以尽情的去掠夺财富,英法两国拥有如此多的殖民地,是两国发家的根本。

    若是让两国的殖民地乱起来,两国就需要去镇压叛乱,大量消耗两国的实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英国和法国残酷的压榨自己本国的殖民地,所以不时的有反抗者出现,但是反抗者只能拿着冷兵器去反抗,下一刻就被装备火器的正规军剿灭,甚至是被自己曾经的同胞现在敌人的走狗所杀死。

    反抗者最缺的东西,一个是武器,另一个则是战术,要武器,中华帝国有,要战术,中华帝国也有,一本《游击战》足以让反抗者有所成就,使得英法两国的殖民地陷入混乱中,不得不调集大军镇压叛乱。

    随着反抗者取得一定的成绩,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反抗者的行列,而英法人口就那么多,还能全民皆兵吗?

    虽然反抗者不至于推翻英国或者法国的统治,但是也会大大消耗英法两国的实力,同时也使得殖民地给予其国家本土的支撑减少。

    能够让英国法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