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唯我中华 >

第114章

唯我中华-第114章

小说: 唯我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作为西方世界的新贵,国家实力在不断增加,这一切的根源便是德国工业的发展,德国工业发展速度算是西方国家中最快的,德国拥有的工业生产技术也是最先进,德国造船业起步虽然慢,但是德国的造船技术不比英国和法国差多少,德国拥有一支实力在不断增强的海军舰队。

    只是德国作为新贵,起步较晚,这个时候,世界上大部分可以殖民的区域都被英国、法国等老牌帝国占领,而德国的殖民地很少,工业快速发展的德国缺少工业原料,还缺少一个商品倾销地,导致德国工业发展速度在下降。

    相对应的,中华帝国却地大物博,明显就是德国最好的合作伙伴,为德国提供一个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这便是德国人的想法。

    不过在这些之前,德国人最看重的还是中华帝国的武器装备,在德国人看来,中华帝国能够打败四国联军,靠得就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德国也需要为自己的军队装备先进的武器装备。

    其他武器还不算什么,德国人最想要的就是中华帝国的飞艇制造技术,若是德国拥有飞艇,德国就可以突破英国和法国的海上封锁,这对于德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飞艇是中华帝国的撒手锏,世界上只有中华帝国能够制造出来这么强大的飞艇,德国也知道向中华帝国购买飞艇乃至飞艇技术不现实,只是抱着试试的心理向中华帝国求购,曹旭文直接拒绝。

    德国也是一个白种人国家,随时都有可能对中华帝国反手一击,让世界重新变成白种人的世界,就算德国不背叛中华帝国,一旦中华帝国将飞艇技术给予德国,无论德国怎么严守技术,都有几率被英国和法国获取,同为白种人国家,间谍是最难以防范的,就像是中华帝国难以防范曰本的间谍一般。

    见求购飞艇不成,德国人又向中华帝国求购其他的武器装备,中华1式步枪、暴雨重机枪、60毫米迫击炮、75毫米野战炮都进入德国人眼中。

    这四种武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若是德国军队大规模装备这四种武器,一定会让德国军队实力大大提升。

    中华帝国装备的这四种武器伴随着中华帝国打败四国联军而名扬世界,各国都想法设法获取这四种武器,对其进行研究、仿制,德国也有这个想法。

    中华帝国避免不了内部出现一些蛀虫,因为金钱的诱惑,偷偷将仓库中报废的武器卖给西方国家,或许用不了多久,西方国家就能生产出类似的武器,当然,和中华帝国原产还是有不少差距。

    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德国直接向中华帝国求购这四种武器的技术,中华帝国方面思考一下便答应德国的请求,这四种武器的技术比较低,很容易仿制,倒不如将武器技术当作中德两国合作条件。

    另外中华帝国还给予德国一个承诺:当英国和法国制造出大型飞艇,而德国还不能制造出来,中华帝国会向德国出售飞艇技术。

    德国对中华帝国的要求主要就是这么两点,一点是武器技术,另一点则是两国的贸易。

    反过来,中华帝国对德国的要求也主要有两点,一点是让德国帮助中华帝国发展造船业,另一点则是向德国购买大量机械设备,加快中华帝国的工业发展,这一点也可以算是两国间的贸易。

    这是中华帝国和德国之间四个主要合作项目,其他小一点的合作项目更多,占用不少时间,以至于《中德合作协议》正式签订是在兴华元年春节之后,曹旭文带着代表团一众成员第一次在国外过了一个春节。

    按理说中华帝国和德国有共同的敌人,两者之间应该如同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建立的“同盟条约”,但是最后两国只签订一个合作协议,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盟友。

    德国显然有自己的考虑,这一次中华帝国对英国和法国进行飞艇威慑,迫使两国与中华帝国签订停战协议,在德国眼中,这只是饮鸩止渴,中华帝国给英国和法国带来的耻辱,未来英国和法国一定会向中华帝国发动战争。

    德国可不想现在与中华帝国签订盟约,未来英国和法国向中华帝国发动战争的时候,将德国也拖进战争的泥潭中。

    而在中华帝国这一边,就算是德国愿意和中华帝国签订盟约,中华帝国也不会答应,作为中华帝国的主宰者,颜学义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颜学义可不想中华帝国被德国拖进这个扩日持久的战争泥潭中。

    《中德合作协议》正式签订后,代表着中德两国关系上了一个台阶,两国的商人将驾驶轮船在两国之间进行贸易。

    这是对中德两国有利的机会,两国能够在《中德合作协议》获取到足够的利益,让两国迅速发展起来。

    不过《中德合作协议》中,中华帝国付出少于收获,中华帝国将沦为德国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但是在未来,中华帝国的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情况向发生转变,中华帝国自己生产出来的商品将会把德国的商品赶出中华帝国的市场,甚至会将本国的商品反卖给德国人。

 第237章 中华帝国皇家银行(上)

    【第四更】

    “银行”这个词汇属于汉语词汇,是从“银号”改变而来,意为存储银子的地方。

    在新的一年里,颜氏钱庄正式改名为中华帝国皇家银行,其业务将涉及印钞、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

    在1883年之前,中华大地还是在满清统治的时期内,颜氏钱庄就已经覆盖到全国各个县级区域,每一个都拥有一家颜氏钱庄分号,全国总计拥有超过一千六百家颜氏钱庄分号。

    可惜满清突然对颜氏下手,颜氏位于全国各地的产业包括颜氏钱庄的人员全部撤离,带不走的财富寻找地点掩埋。

    如今中华帝国取代满清成为中华大地的统治者,颜氏钱庄再一次覆盖到全国各个县级区域,现在需要称呼颜氏钱庄为中华帝国皇家银行了。

    下一步皇家银行还将向各个城镇扩展,确保每一个城镇都有一家分行,只是这一步需要大量人力武力,短时间内皇家银行还不能覆盖到每一个城镇,只能一步一步进行。

    拥有印钞权,同时作为中华帝国境内唯一一家覆盖全国区域的银行,皇家银行对于整个中华帝国来说非常重要,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皇家银行最重要的就是印钞权。

    目前中华帝国境内除了四汌省外,其他省份还是以使用银子、铜币为主。

    使用铜币还好说,毕竟铜币有具体规格,使用时直接枚数支付,不过,一旦某个人买东西时,手中没有零钱,只能使用银子支付,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枚以上的铜币,而一枚铜币的重量5。5克,一千枚铜币重五公斤,这么多铜币,怎么拿都麻烦。

    银子就更无语了,由于银子没有明确的规格,使用的时候都需要现称量,这多麻烦呀,两人交易时,光称量银子就花费不少时间。

    中国也有金子的存在,不过金子比较少,所以金子不作为交易货币使用,多少用来制作首饰等物件。

    银子、铜币使用如此麻烦,若是进行大宗贵重商品交易,那需要交易的银子数量将无比庞大,运输银子都是一件费劲的事,远不如纸钞好用。

    无论是金子、银子还是铜币、纸钞,实际上都是货币的一种,货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只是通用的交易手段,而一个国家政府可以选择什么东西可以作为货币。

    在中华帝国还没有出现的时代,这个世界是以白种人国家为主,之前白种人国家都以银本位为主,即将银子作为交易货币。

    可是之后白种人国家废除银本位制度,转而使用金本位制度,这一改变使得银价大跌,金价高涨。

    然而当时的满清王朝依旧使用银本位制度,银子在中华大地的购买能力没有任何降低,很快白种人就将自己手中价值迅速降低的白银大量输入到中华大地,用银子从中华大地购买金子以及其他保值的货物。

    白银大量涌入中华大地,导致中华大地的白银也在贬值中,只是中国的人口太多了,将白银一分散,就显得白银贬值并不是太快,但是不要忘了,白种人是拿他们没用的白银在中华大地上购买货物,实际上就相当于白种人赤果果的掠夺中国人的财富,几十年间,不知道中国有多少财富被白种人掠夺走。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不能让中国人的财富白白流失,唯一的方法就是中华帝国放弃银本位,甚至也不能使用金本位,直接过渡到使用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

    目前中华帝国唯一流通的纸质货币——纸钞,并不是信用货币,纸钞依旧能兑换白银,只是在四汌省范围内,人们因为纸钞的高信誉以及其使用方便性,已经完全放弃使用现银、铜币,只使用纸钞。

    按照下一步计划,皇家银行将配合帝国政府发行信用货币,彻底放弃银本位制度,亦不使用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金本位制度。

    如此巨大的转变,几乎不可能发生在英国、法国、美国这样的国家,但是对于中华帝国这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如此巨大的转变,只不过是颜学义的一句话而已,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进行准备。

    在这里就显示出皇家银行的作用,皇家银行印刷出大量纸币,然后放置到位于全国各地的分行中。

    接着各级政府下达政令,到达预定日期后,不允许该地区使用金子、银子、铜币进行交易,手中握有金子、银子、铜币的人可以限期到皇家银行分行将其兑换成等值的纸币。

    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都曾经发行过纸币,只是这些纸币依旧能够正常兑换金子或者银子,之后便因为种种问题,导致纸币信誉下降,纸币购买能力也随之下降。

    当中华帝国境内开始放弃使用银本位,转而使用信用货币后,一定要严加禁止金子、银子、铜币的流通,只允许使用纸币进行交易。

    纸币由于不能兑换贵重金属,纸币的价值只能有帝国政府进行调控,政府调控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定不能滥发纸币,导致纸币快速贬值,使得整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崩溃,那这个国家的经济也要完蛋了。

    放弃使用银本位,不单单对中华帝国本身具有重大影响,对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很大的影响。

    毕竟中华帝国已经成长为堪比英国、法国的大国,中华帝国的一举一动会对整个世界的经济有巨大的影响。

    一旦中华帝国宣布放弃使用银本位,转而使用信用货币,那不止是中华帝国的银价,全世界范围内的银价都会大幅度下跌,中华帝国算是世界最后一个取消银本位的大国,没有一个大国使用银本位,白银的地位快速下降,亦快速贬值。

 第238章 中华帝国皇家银行(下)

    【第五更】

    除了银价大幅度下跌,黄金的价格恐怕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跌,毕竟中华帝国是直接从银本位跳到信用货币,中间没有使用金本位制度,这就会对世界的金价有一定的影响不过影响不会太大。

    中华帝国不使用银本位和金本位也有不少好处,一旦世界爆发大范围金融危机,中华帝国的经济不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接壤,金融危机就影响不到中华帝国。

    另外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

    中华帝国和英国、法国、曰本分别签订停战协议,三国给予中华帝国三亿两千七百万两白银的赔偿,这么大的一笔银子输入到中华帝国,对于即将废除银本位的中华帝国来说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最起码银子快速贬值,使得银子购买力降低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其实不需要担心这一点,三亿两千七百万两白银赔款只是一个计算出来的数字,英国此时都无法筹集到这么多银子,要筹集也是筹集到等值的英镑或者金子。

    就算是英镑或者金子,也不会流通到中华帝国,中华帝国会在接收赔款的时候,直接用英镑或者金子在外国购买各种货物,运回国内,并不会真的将先进带回国内。

    实际上在另一个时空中,英国、法国等列强打败满清王朝,满清王朝付出赔偿款,列强们直接就用赔偿款在中华大地上采购各种货物,运回到自己的国家,说不定还会因为海运而大赚一笔。

    ……

    覆盖中华帝国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