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兽医当国 >

第133章

兽医当国-第133章

小说: 兽医当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盟。

    可是此时的汴京城内,哪里有那么多的银钱和粮食,七拼八凑之下,才凑出来一万担粮食和五万贯银钱。

    完颜宗望一副很不满意的模样,吓得张邦昌屁滚尿流,连连恳求,恳请完颜宗望先退兵,剩余欠下的粮食和银钱,会在半年内全部给付金国。

    完颜宗望此时也是兵马疲惫,加上又正值冬春最寒冷的季节,所以完颜宗望也只是狠狠吓唬了张邦昌一番,便带着宋人赔偿的粮食和银钱,返回北疆。

    等金兵退去之后,朝中所有人就又开始发愁银钱和粮食的问题。

    这时候,已经进入朝堂的耿南仲,提议可以找钱恒筹集银钱。

    且不说朝中诸多大臣的官田所产盈余丰厚,单单是这些奸佞之臣家中,便能凑足这些银钱和粮食,可在场所有人,谁也不肯为了这赔偿掏干自己的腰包。

    加上钱恒的产业在朝中都名气极高,这些人无法从钱恒生意中分一杯羹,自然就想着借用这个机会,将钱恒的财富硬抢走。

    赵桓虽然不是个好皇帝,可也知道,这种找私人索要财富的事情,并不是光彩的手段。

    看着赵桓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耿南仲又道,“官家,莫非您还想要对这钱恒仁慈以待?他在西夏贪墨那么多的银钱和粮草,又做这那么大的生意,就连我大宋最有名的二锅头美酒,都是那钱恒的家产,现在我大宋正面临危难之际,钱恒再怎么说,也是我大宋的一等公爵,为我大宋奉献一些,也是应该的!”

    身在下方的徐处仁上前一步,“耿大人,莫非您忘了,当初将钱大人打发前往琼州坐镇的时候,朝廷就曾说过,不求钱大人能为我大宋再创战绩,只要不添麻烦就好,当初将人排挤离开,现在想到用钱财的了,却又想起钱大人来了,若真要将钱大人召回朝中,又该给钱大人以什么官职?”

    徐处仁这么一说,耿南仲脸也是一变。

    确实,想要钱恒出钱出力,总不可能还让钱恒待在琼州那种偏远之地才行。

    这时张邦昌忽然冷笑了声,“择之,你如此提那钱恒说话,莫非也是收了他的好处,为我大宋尽忠,是朝中每一位官员应尽的职责,到时候只要一道旨意下去,且问问他可是我大宋的忠臣良将,若是他不答应,到时候便是琼州也不能留他的!”

    无论李纲和徐处任怎么提钱恒分辨,都无法改变张邦昌和耿南仲这帮主和派的主意,加上他们还拿出一个强大的理由,将钱恒外贬到琼州,是前任皇帝主导,与他们何干。

    所以,时隔不久,一道旨意,便直接发往琼州。

    而负责颁布旨意的,正是钱恒的老关系,王平仲。

    当初朝中拟定了这份旨意之后,却没有一个人敢来琼州颁旨,所哟人心里都清楚,这种旨意,就纯粹是一个得罪钱恒的差事,所以有人出主意,便将传旨的任务,交给了在赵佶身边的王平仲。

    王平仲无奈,乘船南下,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赶到琼州。

    见到王平仲的到来,心中不安的钱恒,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王公公,能够在琼州见到你本人,实在是欣慰之至,赶紧里面请!”

    王平仲却一脸苦笑,“恒远兄弟,不,钱大人,这次您的厄运来了,亏您还笑得出来!”

 0264章 暗潮狂涌

    钱恒一笑,“这种事情早有预料,不过具体是怎么个情况,还要王公公解惑才行!”

    将王平仲让到堂上,王平仲甚至连宣读圣旨的意图都没有,直接将圣旨交到了钱恒手上,“钱大人自己看吧!”

    要知道,朝中中官,都是皇家亲近之人,对于皇帝的圣旨,绝对恭敬有加的,此时王平仲居然拿圣旨都如此不敬重,可想而知,上面的旨意,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钱恒拿起圣旨,等打开看到上面的旨意时,钱恒的脸也阴沉下来。

    一旁秦桧就跟在身后,心中好奇,问了句,“钱大人,旨意上说的什么?”

    钱恒直接将手里的圣旨丢给秦桧,“会之自己看看吧!”

    秦桧接过圣旨,当看到旨意时,脸也十分难看,“这赵桓好生无耻啊,大人您的产业,他说要取走就取走,再者,咱们哪里有这么多的钱财和粮食给朝廷用啊!”

    站在秦桧身边的许抟冷笑了声,“不过是想要涸泽而渔罢了,眼见我们东家产业丰厚,朝中那些腐儒,便舍不得自己的钱财,把主意打在我们东家身上,简直是可笑之极!”

    “钱大人,那该如何应对?”

    秦桧问道。

    钱恒轻轻叹了口气,“不管如何,总不能让金人攻破汴梁城才是正事,此事虽然签下来城下之盟,也不过是金人想要一点喘息的机会,如果所料不错,明年恐怕金人还会再次攻击我大宋,到那时,就不是这些赔偿所能解决的了!”

    王平仲心中惶恐,“钱大人,您说的可是事实?”

    钱恒一笑,“王公公,辽国灭国还没多久吧,当初的天祚帝何等风光,现在又如何?不过是一捧黄土埋了而已,国灭家亡,堂堂大辽都毁在了金人手里,财富不如我大宋的辽国,金人都如此贪婪全部占据,我大宋何等富饶,金人岂会放过?”

    钱恒这么一说,王平仲脸更差。

    “那又该如何?”

    钱恒一笑,“还能如何?事情总要面对,不管怎么样,我总要走一趟汴京才是!”

    “东家,千万不可啊!”

    许抟急忙劝阻。

    秦桧一阵犹豫,“大人莫非担心金人再次攻击我大宋?”

    “不是担心,是肯定会再次攻伐我大宋的,所以我必须要去一趟汴京,至少不能眼看着大宋被金人毁掉,会之,等我离开之后,琼州诸多事宜,就要辛苦你们了!”

    秦桧原本还想着跟着一起去一趟,听钱恒这么一说,也就不再多想,点头应下。

    “公执,你辅助会之一起管理琼州事务!”

    “那您的安全怎么保障?”

    钱恒一笑,“去汴京,我还不会弱到连自己的安全都保护不了的地步!”

    虽然钱恒从汴梁城离开已久,可汴京城内,依然有钱恒的不少手下驻扎,不过此时,这些人手都隐匿与暗处,甚至连定远售卖行的人手,都彻底沉寂下来。

    即使如此,钱恒也没有小觑朝中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奸佞之臣,武松和杨再兴两人,钱恒还是带在了身边。

    吕紫陌担心钱恒此行安危,说什么也要让梁红玉同行。

    钱恒只好答应。

    乘船北上的途中,王平仲才有将朝中的局势又做了分析。

    此时已经退位的徽宗皇帝赵佶,每天就是画画创作,不做皇帝之后,赵佶也有心思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处。

    赵佶毕竟做了多年的帝王,对于此时大宋的处境,也不是很看好。

    只不过心中再无对皇位的惦记,反倒从容了很多。

    透过赵佶的分析,王平仲便把所知道的一切,跟钱恒透了个底。

    朝中此时已经那潮汹涌,金人退去之后,又一波的排挤打压开始,原本还能主导城防的欧阳珣,此时已经被彻底闲置。

    不仅如此,就连李纲和徐处仁这两位原本就是赵桓门下的朝廷重臣,也在主张主和的一干奸佞打压排挤之下,重权旁落。

    不过钱恒倒是听到了一个让他觉得有些欣慰的消息。

    原本坐镇江南的赵不试,此时居然被调回汴京,据说不久之后便会出任太宰之位。

    等钱恒的船队,沿着运河北上,驶入汴梁城的时候,就发现,城中的居民,早已没了以往的活跃。

    略显颓败的面容,一个个无精打采。

    钱恒不解,王平仲却苦笑着摇头,“钱大人,在那些相公打您主意的时候,同时也再跟城内百姓征税,每一户都要征收两贯钱的税才能继续在城中住下去!”

    钱恒心中一叹,赵佶再如何无能,但至少知道自己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可这位赵桓,明明没有任何帝王本事,却一直惦记上位。

    这刚上位,便开始搜刮民财。

    心里明白,如果让赵桓继续在帝位上待下去,恐怕自己的举措什么都无法施展。

    不仅如此,朝中那些奸相,一个个都是欺软怕硬之辈,只有将这些朝廷蛀虫除掉,才能真正还大宋一片清明。

    想及此,钱恒直接跟王平仲告辞,带着手下人,赶奔赵不试的府邸。

    此时的赵不试,也刚从任上返回汴京,在府中等待听宣,刚等到旨意,说要明日上朝面圣,便得到了钱恒到京的消息。

    赵不试也知道,钱恒来了汴京,肯定会来找自己。

    所以当钱恒赶到赵不试府上的时候,赵不试已经备好了酒席。

    钱恒也没有跟赵不试客气,问道,“不试兄,你对汴京现状有何看法?”

    钱恒突兀的问话,让赵不试心中一沉。

    当时在扬州的时候,钱恒就曾问过,若是由他做皇帝,会怎么去做。

    只不过当时赵不试以各种借口避开了钱恒的追问,现在钱恒又问出类似的问题,赵不试却开始犹豫起来。

    赵不试沉思良久,长叹一声,“实在是愧为太祖一脉的子孙,眼看着大宋江山毁在赵桓手上,却只能任由其胡作妄为!”

    钱恒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不试兄,你名为不试,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对亏先祖?”

    钱恒一番话,让赵不试大吃一惊,急忙按住钱恒手臂,“钱大人,切莫不可!”

    钱恒笑了笑,“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你以为金人会放弃再次攻我大宋的机会么?且不说我根本凑不齐那么多的钱财去赔偿金人,即便是有那么多的钱财和粮食,你以为我们凑够了那些赔偿,金人就会真得放弃吞并大宋的念头么?”

 0265章 庙堂喋血

    赵不试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钱恒,但有一点赵不试很明白,钱恒的意思,就是想让他取而代之,登上皇位。

    不仅如此,钱恒也跟赵不试提了一个十分中肯的建议。

    “不试兄,可曾想过,为何赵宋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颓败到如此地步?”

    赵不试苦笑了声,“其实当时神宗皇帝在世时,朝政民生还算不错,只怪到了徽宗一代,才会变得如此不堪!”

    赵不试能够直接褒贬历朝帝王,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表现了。

    钱恒却笑起来,“诚然,当初让徽宗皇帝登基,确实是赵宋帝位传承上的一大败笔,不过就我看来,赵宋之所以如此快便颓败下来,可不仅仅是皇位传承的问题!”

    赵不试愣住,“恒远,这怎么说?”

    不知不觉,赵不试已经视钱恒为知己,尤其是对钱恒的生意手段和强大统帅能力,早就十分钦佩,所以拿出一副谦卑请教的姿态。

    钱恒一笑,“皇位若只是皇位,倒也没有什么,皇权是赵宋的精神所在,可具体治理天下的人是谁?打压武将,贬低农商,这种治理天下的方略,又怎么可能藏富于民,民苦则天下乱的道理,我想每一个文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可问题在意,朝中那些当政相公,又有几个能以身作则,替百姓考虑?替商贾考虑?”

    赵不试听到钱恒并不抵触皇权,心里也没有什么抵触,继续问道,“那该如何管理天下?还请恒远教我?”

    赵不试这么一说,钱恒顿时笑起来,“不试兄既然有心取而代之,那就好好思量下该怎么应对赵桓才是,至于每一代的皇帝,只要有一个爱民之心便可以,若不是不试兄心怀天下,一心为民,我也不会找你!”

    钱恒和赵不试商议良久,知道夜深才离开。

    等钱恒回到久违的府上时,没想到王平仲居然已经等在家中。

    钱家府邸虽然很久没有人居住,但留在汴京的房顺和房二,一直都在替钱恒打扫院落,随时准备着钱恒的归来。

    王平仲只是在钱家府上小坐片刻,便急匆匆回去交旨了。

    王平仲带来的旨意很直接,让钱恒明日上朝自辩,并准备好赔偿金人的钱财和粮食。

    钱恒心中冷笑,知道这次无法善终。

    亏我和赵不试早就商议妥当,看来明日便是翻牌亮相的日子了。

    第二天一早,钱恒带了武松和杨再兴二人,上朝面圣。

    等来到皇城门口时,赵不试的人早就等待那里,跟在赵不试身后的两名太监,径自钻入轿子,随后,杨再兴和武松也钻了进去。

    时间不大,杨再兴和武松两人,便以内侍太监的装扮走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赵不试心里多少还有些忐忑,“恒远,就凭我们几个,会不会有点单薄?”

    钱恒一笑,“我问你,殿前侍卫的本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