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398章

风花醉-第398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整衣袍,领着木女侠施施然的去了衙门口,此时高宠持枪立在门前,更有十几个亲兵如临大敌般盯着门前那名大汉。那大汉身着银鳞锁子甲,身长六尺,凤眼浓眉,方正脸,目光炯炯有神。一杆方天画戟握在手中,背后一把长弓,一个箭壶。
    “史文恭,与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是什么人,殿下何等尊贵,又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劝你啊,还是回去当你的民团头子吧!”
    高宠是有意挖苦史文恭的,话说史文恭当初逃出曾头市,来到这齐州府,可是散尽家财,才弄了个团练使,现在倒好,被高大将军这般讥讽,弄得史文恭这个堂堂六尺大汉好不脸红。
    赵有恭老远就听到高宠的话了,闻言不由得一笑,慢悠悠的走出去,扫视史文恭一眼,端的是相貌堂堂,一员上好的虎将。其实赵有恭已经暗中观察过好几次了,但史文恭却是第一次见赵有恭,等着赵有恭等人躬身行礼后,史文恭才知道这俊俏男子的身份,不由得心中一慌,将方天画戟放在地上,拱手行了一礼,声如洪钟道,“小人史文恭,参见秦王殿下。”
    “哦?你就是那个数次闹事的史文恭?你很不错嘛,找本王何事?”
    “殿下,小人自小习武,练了一身本事,今闻梁山来犯,敢情殿下派小人做马前卒,小人定位殿下去贼人项上人头!”史文恭说出话来,信心十足,面上不见半点怯懦。
    赵有恭点点头,可没多久又摇摇头,脸上显出一副为难之色,“哎,史将军能与高将军斗上两百回合不分胜负,那本事自然是不小的,本王也有意请史将军帮忙对敌,可不行啊。”
    史文恭不解了,俩眼一瞪,本能的问道,“如何不行?小人有心杀敌,殿下执掌军事,怎地就不能派小人去了?”
    “史将军莫急,请听本王慢慢道来,史将军应该知道,此次本王虽为京东路黜制使,可实际上真正控制的,也就只有本王的两万多定**。史将军又非我定**之人,本王如何能调史将军随军行事?不若这样,史将军去一趟杨监军那,但须朝廷一纸调令,本王就许史将军为先锋,直面梁山。”
    赵有恭扯起慌来,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那神情肃穆端庄,像个大大的忠臣。木女侠站在后边低着头紧紧咬着粉唇,她怕一个忍不住就会笑出声,这恶贼也太能耍人了,他要是想做什么事,谁能拦着,还朝廷调令,什么时候秦王殿下把朝廷调令到回事了?
    木女侠自然知道赵殿下的鬼心思,可史文恭不知道啊,他虽然听说秦王殿下与当今官家不太对付,却从来没想过秦王殿下会拿朝廷命令当个屁。此时,史文恭觉得赵殿下说的很有道理,既然不是定**之人,又是齐州府任命的团练使,想要出征,怎么也得先经过齐州府同意的。换句话说,就是要讨到朝廷调令。
    史文恭和梁山结仇太大了,他根本没往深处想,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想通赵殿下话语之中多有矛盾,黜制使,全权处理军政要事,这调兵遣将,何须齐州府衙同意?
    被赵有恭一通忽悠,史文恭拱拱手,提着方天画戟去了别处,他这次去的不是府衙,而是兵曹司。如今齐州府衙大部分官吏都搬到了兵曹司做事,当然,监军杨莲也坐在兵曹司衙门喝茶呢。来到兵曹司门前,费了些口舌,那门子领着史文恭进了兵曹司,知府张成源并未坐在主座上,那主座上坐着的是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这位太监自然是监军杨莲了。
    张成源好像生怕史文恭闯祸,咳嗽两声,端着架子吭哧道,“史文恭,你好不晓事,还不给杨监军见礼。”
    史文恭心中一惊,不由得打量了下杨莲,只觉得这太监阴测测的,笑得也是那么假,这不阴不阳的太监就是朝廷派来的杨监军?
    “小人史文恭,参见杨监军、张知府!”
    “嗯,史文恭啊,你来此作甚?”
    “回杨监军,近日梁山贼寇进犯郓州、兖州等地,小人自觉有些武力,想请命去郓州迎敌,还望杨监军、张知府能给小人发下调令!”
    史文恭言辞恳切,一副忠君爱国的表现,不曾想杨监军却绷着脸,不阴不阳的捏着兰花指哼道,“什么调令?前些日子朝廷已经下了命令,各部人马不得妄动,所有人都不能动,怎地你要什么调令,当真是岂有此理。”
    史文恭被杨莲一席话噎得不轻,梗着脖子道,“杨监军,话怎么可以这么说?当今圣上英明睿智,怎么可能要我等按兵不动?贼子北上,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贼子抢掠一番不成?”
    “大胆的史文恭,你的意思是在说某家伪造官家御旨了?”
    杨莲大怒而起,张知府身子一颤,起身堆笑,想过来再次和稀泥,不过杨莲看都不想看他,一把将和稀泥的张知府退到一边,指着史文恭骂道,“史文恭,你一个小小的团练使,也该与某家如此说话?”
    史文恭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他拱着手不说话,不过那表情再明显不过了,反正就不信官家会昏头到下令各部按兵不动。
    杨莲哼了哼,从怀里掏出一份黄绢,递过去冷笑道,“敢怀疑某家,史文恭你睁大眼睛好好瞧瞧,是不是官家御旨?”
    史文恭一点都不客气,摊开黄绢扫了两眼,果然是朝廷令各部按兵不动的将令,一切都可能是假,但官家的大印是不会假的。这下史文恭愣住了,随后胸口窜起一股怒火。
    

第523章 高将军的言辞
    当年在曾头市,史文恭一箭要了晁盖性命,自此和梁山结成了死敌,为此,妻儿尽皆惨死梁山之手,仅有一房小妾因回娘家才捡了一条命。和梁山的仇恨,几乎不可化解。当年累的家人惨死,多半也怪自己,当时觉得梁山虽为草寇,但颇有几分男儿血性,万不会伤害家人性命的,谁曾想,那李逵竟然领着人破了莱芜县,将一家老小尽皆砍了脑袋。
    多年来,史文恭留在齐州府厉兵秣马,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家人报仇雪恨。可惜,朝廷历次围剿,都是无疾而终,他也无用武之地,倒是梁山,不时出击,打出了诺大的威势。现在,好不容易朝廷真的要发兵围剿梁山,以为可以有机会随军出征了,结果杨监军竟然说官家不让出兵,由得定国军自己折腾。这这当真是岂有此理,史文恭的脾气并不算太好,多年来仇恨压身,一股怒火冲天而起,瞪着眼,呼吸也粗重了起来,“怎会如此?梁山主动出兵,此乃灭梁山最好机会,竟不发兵,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史文恭本就身材魁梧,如今一瞪眼,长须飘飘,浑身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彪悍之气。杨莲也是有功夫在的,可还是被史文恭吓了一跳,他起了身,腾腾往后退,慌乱之下,碰倒了桌案上的瓷瓶。知府张成源更是不堪,他这辈子哪见过史文恭这般雄壮之人,顷刻间吓得面如土色,双腿打颤。
    杨莲到底是监军。拉开一点距离,忍着惧意,一拍桌案,盯着史文恭尖声叱道,“好你个史文恭。竟敢当堂咆哮,意欲何为,可是要造反呼?”
    造反二字,有多严重,可想而知。史文恭一生最讲忠义,一听杨莲呵斥。想想刚才所作所为,登时冷汗就渗了出来。他后退两步,朝着杨莲和张成源拱拱手,慌忙道,“小人粗人一个。顶撞了监军和知府,还望二位海涵。”
    史文恭软了下来,被吓的不轻的杨莲反倒来了精神,他阴沉着脸,冷笑道,“你刚刚说甚子岂有此理?依某家看,你才是岂有此理,当今官家亲自御旨。你竟敢生疑,当真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还敢威胁上官,罪加一等,来人啊,将这史文恭押入大牢,让他好好清醒下。”
    话音一落,从外边立马跑进来四个侍卫。他们拖着史文恭就走,史文恭忌惮造反之事。不敢反抗,只能大声呼道。“杨监军,你不能这么对待小人,小人一心征讨贼寇,于大宋忠心耿耿,你不能这么对待小的。”
    “拉下去,再敢胡言乱语,小心某家大刑伺候!”这会儿杨莲倒是威风凛凛的,浑不记得刚刚被吓的腾腾后退了。
    最终史文恭还是被押了出去,听不到史文恭声音了,杨莲瘫坐在椅子里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殿下也太坑人了,史文恭如此悍勇,也不提前知会一声,要是今日性命误在史文恭手中,岂不是冤枉?杨莲对赵有恭是有点意见的,不过也不敢多说什么,他心中很清楚,自己在赵有恭眼中就是条狗,连贴心下属都算不上。
    史文恭被扔进大牢,一连两日,连个看望的人都没有。史文恭真的很心急,同时又气怒交加,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自己要为朝廷剿匪,也有错么?
    直到第三天,才有人来牢中看望史文恭,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与史文恭惺惺相惜的高大将军,高宠手提一坛酒,往牢房里一放,史文恭却是一点喝酒的心思都没有,他叹口气,坐到牢门前,低声问道,“外边怎么样了?”
    “日前宋江亲自领贼兵围困中都城下,卢俊义也领万余人到了阳谷县东边,估计过不了多久,就有一场大战了。今个不到午时,殿下已经离开齐州府去了阳谷县。”
    高宠摇头晃脑的,一脸唏嘘,似乎是为史文恭可惜一般。听高宠一席话,史文恭心里如猫抓挠一般,宋江亲自领兵攻打中都,这是多好的机会?史文恭当即坐直身子,朝着高宠拱了拱手,“高兄,可否救小弟出牢,小弟与那梁山有血海深仇,若不杀一杀那宋江狗贼的威风,小弟这辈子都会不甘的”
    “哎,兄弟,与你说实话吧,为兄要捞你出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你与那梁山有血海深仇,为兄也是晓得的,可你想过没有,放你出牢房,又能如何?朝廷可是严令各部兵马不得擅动的,你要是违了御旨,这辈子也就毁了!”
    “这”史文恭果然愣住了,脸上也是一片愁容,他想要报仇,可又不想违抗御旨。他家学渊源,自小家人就教导他要忠孝仁义,这违了御旨,还算得上忠臣么?
    史文恭不说话,高宠也不急,他能感觉到,其实现在史文恭心里已经开始犹豫了,只不过从小形成的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扭过来的。
    “兄弟,莫怪为兄不帮你,如今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放你出牢房,单枪匹马杀上梁山,不过那样,有违御旨,军法无情,你以后这朝廷将校是当不成了,最好的结果,是占个山头,成为宋江那样的贼寇。要么,你入我定国军,有殿下保着,天大的事,也没人敢拿你怎么样的。”
    高宠神色沉稳,语速不紧不慢,他虽然说了两条路,可供史文恭选择的其实只有一条路。史文恭武学出众,箭法超群,习了这一身本事,就是要征战沙场,光宗耀祖的,因为寻仇,就跑到别处当草寇,他能甘心么?所以,如今史文恭,要么老老实实地待在牢里备受良心煎熬,要么出牢投靠定国军。
    史文恭犹豫了许久,终究拿不定主意,他抬起头。颤声道,“高兄,若能随着殿下自是好的,可是小弟听闻,秦王殿下有意皇权。与官家势同水火,小弟要随了殿下,那岂不成了”
    不等史文恭说完,高宠怒目而起,他一手抓住牢门,眸子里满是嘲讽。“哼哼,成什么?你倒是说说啊,嘿嘿,不忠不义之徒是么?我呸,当今官家昏聩无能。有何值得效忠的?再说了,殿下贵为楚王世子,哲宗后人,这皇位,本就该是殿下的,只不过当年赵佶用那卑劣手段,夺了皇位,杀了老殿下罢了。现在。殿下坐拥关中,手握雄兵,也不过是将失去的东西夺回来罢了。哼。当年赵佶伪造先帝遗诏,登上皇位,他难道就忠义仁孝了?这些暂且不提,我等习文习武,为的是什么,是开疆拓土。报效大宋。殿下与赵佶同为皇室男儿,我等当选有能者辅佐。岂能做那有眼无珠的昏聩迂腐之人?高某倒要问问你,殿下与官家相比。谁更英明?”
    高宠之言,震得史文恭头脑嗡嗡作响。殿下与官家相比,这还需要多想么?想殿下年方二十,便于武州城下大战辽人,灭耶律大石所部西京十余万精锐,一战打的辽人失了西面最锋利的牙齿,也让整个西北大地再不用担心辽人袭扰。后又出其不意,夺取银州城,牢牢地占据了主动权,自此在西夏人咽喉部位插了一把刀。论武略战功,秦王殿下堪比唐之李靖,幸运的是,他不仅仅是个武夫,还于长安城里招揽贤才,但凡能人,都有了用武之地,如此允文允武,胸怀广阔之人,想不佩服都难。而官家呢?看看大宋民乱四起便知道了,官家知晓的花石纲,有了民乱,却无良策,一个小小的梁山,竟然憋了这么长时间都没能灭了。
    史文恭对赵有恭是敬服的,可想想先人教诲,又生出几分苦涩。突然间,他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