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 >

第46章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第46章

小说: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礼理插话说,“敢情绕这么一个大圈,是说人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我说,“不对,准确地说,应该是欲迎还拒。”

    李礼理听了这词,捂着嘴偷乐。

    我们坐下来后,若雨说,“小余的事情我已经核实过了,他是三天前出的事。看来这个千面兽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竟然不远万里追到了广州。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

    李礼理问我有什么打算?我说我并不怕那个千面兽,它要找我就尽管来。只要它胆敢上门,我决不会手软。我倒是担心他们,千面兽要是找上门去,他们肯定是应付不了的。

    若雨说,“要不,咱们还是报案吧?”

    我说,“报案?警察会相信你的话?不把你送到精神病院去才怪!就算是警察相信了你的话又怎么样?你知道那个千面兽什么时候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警察总不能派出一队人马二十四小时贴身保护你吧?就算是警察这样保护你,你吃个饭周围围了一大圈警察,睡个觉床边都站满了警察,就是上个厕所也有一堆警察看着。那你和坐监狱又有什么区别?你觉得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李礼理说,“看来,我们只能去弄把手枪什么的,自己保卫自己。”

    我说,“这恐怕也不行,我们是管制枪械和刀具的国家,不要说私藏枪械要坐牢,你就是弄个匕首也可能被刑事拘留。”

    李礼理说,“照你这么说,我们就只能坐着等死?”

    我说,“那也未必!有一句话,叫从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千面兽不是找我们吗?我们干脆做绝一点,去找它们的老巢,把它们一锅端了,永绝后患!”


第二章:我是谁:八、为什么是我

    李礼理有点不敢相信似地看着我,“你刚才不是我们连枪都不能有,难道你找到了比枪更好的武器?否则,我们去干吗?那可不是把人家一锅端,而是集中起来让人家图个痛快?!”

    我说,“事无绝对,在那个荒山野岭里不一样,你懂的。”

    若雨笑了,“怎么突然间豪情大发,受什么刺激了?”

    我说,“还不是让你那个拥抱闹的!”

    若雨说,“这可不像你,你的眼睛里可是从来都只有阿妹,对别的美女正眼都不带瞧一下的啊!”

    我说,“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从藏地回来一年,我可是都在吃斋,都快成和尚了。还拿我当柳下惠啊!”

    李礼理笑了,“你忽悠谁呢?今天打电话时,可还有女孩子在里面说悄悄话的声音啊。”

    我说,“你就诈吧!”

    若雨说,“怎么说着说着就跑题?能不能把你的高招亮一下?”

    我说,“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还能找不到一些比枪更有效的东西出来?比如说麻醉枪,那可是连一头大象都能放倒的。”

    李礼理说,“麻醉枪效果倒是也行。可就是那个千面兽的动作实在是太快,只怕不容易击中。”

    我说,“那就先用网。大家都在电视里看到过渔炮吧?就是砰地一声,一张大网就撒出去了的那种。据说这东西也有小的,我们就先用这东西撒一张大网出去,把千面兽网住后再用麻醉枪。”

    李礼理还是摇摇头,“恐怕还是不行,千面兽的力量太大,一般的网它一伸手就会撕个稀巴烂,根本就没什么用。”

    我说,“那就先弄一张结实的网,让它一下撕不开。然后我们弄一些防狼剂之类的东西对着它猛喷,让它失去反抗之力,然后再用麻醉枪打它。”

    若雨这时把胳膊支在桌子上,她双手托腮看着我和李礼理,说,“你们是在讲故事吗?”

    李礼理嘿嘿嘿嘿地笑了,对我说,“你能不能说点实际、有用的?”

    我看着若雨说,“武器的事可以再想想,办法总比问题多。先说说去千面兽的老巢怎么样?”

    若雨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目前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只能这样去做。”

    看着若雨似乎犹豫不决的样子,我心里暗自好笑。我知道她这是在装模作样,想拿我一下。她不知道阿妹的妹妹找过了我,把再次进藏的计划已经告诉我了。我之所以先提出来,只不过是试探试探她,顺便给她一个台阶。因为我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疑惑,需要她告诉我。

    最后,我们决定了进行这个计划。若雨说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由她去做,我和李理想到什么需要的,告诉她就行,她会安排好的。

    吃饭后,李礼理接到一个电话,然后就变得神神秘秘起来。不一会儿,他就推说临时有点事,要先行一步。

    临走时,李礼理把我扯到一边,说是有个事情他必须得告诉我。看他那郑重其事的样子,我都有点好奇了。

    李礼理说,“我现在和小小在一起了,你不会怪我吧?”

    我说,“就这事?我实话告诉你,你根本就不用担心我怎么着,我和小小之间比一张白纸还纯洁。”

    李礼理说,“你真的不怪我?”

    我说,“怪你什么?你一年前就道歉,我说了不会计较的。之后你们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和我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李礼理的目光里有些感激,他说,“自从去年在藏地经历了那些事情,我觉得应该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和小小毕竟办了一次婚礼,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知道的。虽然是一场假的婚礼,但假婚礼也是婚礼。我应该对小小负有责任。所以我就决定,和小小在一起。”

    我说,“小小是个挺好的女孩子,好好地待她吧!”

    李礼理走后,若雨提议找个安静的酒吧或者咖啡馆坐坐,她还有些话要和我聊聊。我说我也正有此意,我也有事要问她。若雨说她知道我想问的是什么事情。她答应过的,今天就详详细细地和我说说。

    我们在体育西的地铁出口边上不远处找了一家咖啡馆。我们一人要了一杯咖啡。若雨呷了一口咖啡,慢悠悠地说,“你不就是想知道,我为什么会找上你吗?但这事说来话却很长。”

    我说,“不急,我有的是时间。”

    若雨又呷了一口咖啡,说,“这事得从一次考古活动说起。几年前,我刚刚大学毕业时,随一支考古队去北方的大草原参加了一次考古活动。这次活动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但就在临近结束时,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几个工人在挖掘时,挖出了一块残缺的墓碑,墓碑上刻着清晰可辨的文字,墓碑的主人叫严俨,奇怪的是严俨的生卒年份,墓碑上刻的是:严俨生于公元1982年六月,卒于宋绍圣三年八月。宋绍圣三年是宋哲宗赵煦在位时的年份,换算成现在的年份,应该是公元1096年。也就是说出生在公元1982年的严俨,在900年前死去。这就不能不让人疑惑,这个严俨的年龄又该如何计算呢?起初,考古队的工作人员都认为这不过是有人恶作剧,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件反自然规律的事,不可能成立。所以大家也只是哈哈一笑,没人当一回事。但一位北京的工作人员却另有想法,他将这块被考古队丢弃的墓碑运回了北京,并请同行用最先进的技术对墓碑进行了检测。结果是那块墓碑镌刻的时间,与墓碑上刻的严俨所卒年份时间相同。这人于是重返草原,寻找这个叫严俨的人的墓穴。”

    若雨看了看我,接着说,“这还只是开始。那年离开草原后,我回到老家。由于暂时没有工作,便有了大把的时间。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打开了二三年都没有音讯的姐姐若云的电脑,无意中在她的电脑中发现了一份资料,里面有一个驴友自发组成的旅行团的名单。名单上共有二十个人,上面有每一个人的简历和身份证号码。里面包括我姐姐若云。”


第二章:我是谁:九、死于千年之前

    一开始,我还装着有风度的模样,微笑着听若雨说着。但听着听着,我脸上的笑容就不由得僵硬起来。因为我知道若雨所说的那个资料,同样的资料我的电脑里也有一份。

    若雨说,“我在这份资料里看到了一个叫严俨的人。开始我还不取确定,便给北京的那个人打电话求证。这时,北京的那个人已经在草原上找到了严俨的墓穴和尸骨,带回北京做检测后确认其死亡时间,与墓碑上所刻的严俨所卒年份时间基本相同。并用头骨做了复原像。在得到我求证的严俨的出生日期之后,北京的那个人用我提供的严俨的身份证号码,通过有关部门,找出了严俨身份证上的照片。经过复原像比对和基因分析,确定了那个尸骨就是严俨。”

    若雨目光炯炯地看着我,“那份资料中驴友自发组成的旅行团,旅行的目的地是罗布泊。在这份名单里,有一个人,你知道是谁!”

    我苦笑了一下,说,“我知道,你说的那个人就是我。不错,这份名单里确实有我。这份名单确定后不久,我们便一起去了罗布泊。”

    若雨说,“在看到这份名单之后,加上严俨的事情,我心里便有了一个设想。于是我对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进行了调查。但在调查之后,我又有一些不解。因为几乎所有参加这个旅行团的人,在去了罗布泊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只有你一个人安全地回来了。”

    我说,“你不会怀疑我把他们全部干掉了吧?”

    若雨说,“那倒不是,起码严俨的事情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只是想知道在罗布泊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说,“我们先不要走题,罗布泊的事情回头我再告诉你。你还是先继续说你的事情吧?”

    若雨点点头,说,“好吧!后来,我进了美国的一家大学里的研究机构工作,从事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在那里,有人发现了博格达的传说。开始我们以为这个博格达就是现在新疆境内的那个博格达山脉,但收集的一些资料表明,我们的想法大错特错。关于博格达的传说,只存在蒙古族的一些部落里。但研究表明,现在的蒙古草原上,根本就没有一道和传说中的博格达相似的山脉。于是就有了分歧。有人认为那就是一个传说,传说中的博格达根本就不存在。也有人认为,传说是存在的,因为那个传说中的许久事物,和现代的事物非常相似,就算是巧合,那巧合也未免太多。持后者观点的人便对草原的历史水文地理进行了查询,发现在北宋末时,那一带曾有过重大的地理变故。但记载的资料语焉不详,文字也寥寥无几。持后者观点的人猜想,当时那一带可能是发生了一次大地震。继而推测,博格达的传说是真实存在的,当时的博格达有着远远领先于那个时代的科技和文明,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毁灭了这个地方。只是传说中的博格达究竟存在于那个时代?起源在什么时间?便无从猜测。”

    我说,“后来呢?”

    若雨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后来认为博格达的传说是真实存在的人,得到了一个财团的支持,便与国内的一家大学合作,到草原进行实地考察,我也随队前往。到了草原之后,我才发现,发现严俨墓碑的地方,就在考察地点的附近。在后来的考察中,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也有了重大的发现。联合考察队在草原的另一端,又挖掘出了一块墓碑和一个墓穴。墓碑的主人叫唐家行。这个名字你应该不会陌生吧?”

    听到若雨说出唐家行这个名字,我的心里就格登了一下。我当然知道唐家行,他也是我们当年徒步罗布泊的人之一。

    若雨看着我脸上的反应,说,“我们对唐家行的墓碑和墓穴、尸骨进行了检测,后来又进行了画像复原,证明了唐家行就是你们当年徒步罗布泊的人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唐家行的墓穴里,发现了一本笔记本。似乎是他的日记。”

    我点了点头,说,“我知道这个唐家行,他确实有记日记的习惯。”

    若雨说,“虽然这本笔记本已经腐烂不堪,不能辨认,也无法全部复原。但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成功地复原了其中的半页。复原后的文字让我们欣喜若狂。文字的大意是:我应该让战神教我练习能在飞行中杀敌的功夫,为保卫博格达尽自己的努力。这些文字不仅证明了博格达的真实存在,还证明了博格达存在于那个时代。”

    我说,“就算是你说的这样,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若雨说,“一个二十个人的旅行团进入罗布泊,其中的两个人死去900年前,其他的人毫无音讯,只有你一个人安然无恙,你能说和你有什么关系?你说,我不找你我找谁?”

    我说,“但这并不能成为你找我去藏地的理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