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复兴之路 >

第42章

复兴之路-第42章

小说: 复兴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3人,正式党员24人,预备1人。”

    陶唐叹口气,“是啊,但我们却感觉不到党员与群众的差别。话题扯远了,吕绮,我一直当你是好朋友,那种可以交心的朋友。你说的,既会影响我的判断,也不会影响我的判断。”

    “我觉得盛主任水平挺高的。”

    “就是说,才是有的,德不敢保。”

    “你认为德的最低标准是什么?”

    “忠于企业。”

    “那我认为盛主任是可以信任的。为什么不说忠于你?”

    “当我忠于企业的时候,他忠于企业就不会不忠于我。”

    “凭什么说你忠于企业?”

    “问的好。主观上讲,在于内心。但这没人知道。我想宋悦和杨文欢也不可能公然说他们背叛企业。但客观总是可以检验的,即使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不一致,总会有相对公正的结论,哪怕会等好几年。记得咱们小时候的时候厂里有个陈书记吧?我爸总背后喊人家陈大肚子……”

    吕绮点点头,“记得。我爸对他的评价很高的。”

    “陈书记把自来水引进了每家每户,他还给平房引进了暖气。我妈总记得陈厂长的好。这就是口碑。不过,陈厂长办的是民生工程,容易得到群众的拥护。还有一位吕厂长,是你的本家呢,在位没有给职工长过一次工资,勒紧裤带上了变速箱生产线,新建了三座大工房,买了几百台设备,甚至上了炼钢炉。现在那座年产八千吨的炉子还杵在那儿……前两天我要了厂志看,对吕厂长的记载很简略,我认为不太公平……在我看来,吕厂长对红星的贡献不比陈书记小。但老百姓不一定这样认为。我的经验,职工可以分享改革的成果,却不易共担改革的成本。我在盛东干了44个月,据说现在骂我的仍不在少数,无所谓,我问心无愧。当我翻阅党章时我真的想,我是不是没有按照党章做?结论是没有。所以我就理直气壮,自命不凡。竟然与调查组大吵一架……哈哈。”

    吕绮吃了一惊,“真的调查你了?”

    “不被调查是不可能的。关键的问题是你受得住受不住调查。没有的事终归是没有,实名举报也未必是真实的。悲哀在于不对等,就算是诬告又能如何?你听说哪个人因诬告被法律追究吗?至少我没见过。”

    吕绮不知道陶唐究竟要讲什么,抑或他只是对自己发发牢骚?所以她没有接话,谈话就沉寂了。

    陶唐翻了下电话本,用座机给盛广运拨了个电话。在等盛广运来的时候,陶唐说,“就职责而言,这件事不应该是政研室管,而应该归你们运作。之前你们有过相关的研究吗?”

    “没有。”

    “要启动研究。这是真正的长远规划,从政策到现实,都要认真研究。我会给刘新军交代,你不用为难。这件事可能不是你分管的,我想听听你的研究结果,不用用详细的数据说话,就是从直觉或者宏观上判断那么一下,搬家,或者叫战略重组,对我们有利在哪儿,不利在哪儿?”

    “我怕是做不了这个。因为层次太高了。”

    “不,真理往往是简单的,明显的。就像管理的最高层次就是简单。复杂和专业绝不是管理的特征。而且,我觉得你眼光很不错……”

    李志斌敲门,“陶总,盛主任来了。”

    “请他来吧。你下班吧,不用等我了。”陶唐对李志斌说。

    吕绮站起身,跟进来的董事会秘书兼政研室主任盛广运颔首致意,“陶总,没别的事,那我回去了。”

    “好吧。盛主任请坐……”

    “陶总你找我有事?”

    “嗯,下班了,没有急事要办吧?”

    “没有没有。”

    眼前的董事会秘书兼政研室主任是个瘦小的中年人,皮肤黝黑,搁在膝盖上的双手骨节突出,更像是体力劳动者。

    “你当过兵?”陶唐注意到盛广运的坐姿。

    “是。我在部队干了14年。”

    “转业进厂的?哪一年?什么级别?”

    “97年。团政治处主任。”

    “哦。进厂都在哪些单位干过?”

    “一、三分厂支部书记,宣传部……07年成立政研室,到现在……”

    “哦。老盛,听说你的部门牵头研究过公司搬迁?”

    “不是牵头。研究仅限制在政研室内部。去年启动的。”

    “材料出来了?”

    “很不成熟……”

    “班子研究过吗?”

    “没有。只有宋总看过。”

    “说说结论吧。”

    “我们的结论是,站在红星的立场上,不宜搬迁。”

    “为什么?”

    “因为搬迁不能解决红星的发展问题,反而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哦。老盛,我有点饿了,不如咱俩找个地方吃点东西?我请客。”

    “荣幸之至。”

    陶唐起身,换了便服,把桌上的资料清理归拢锁进了文件柜。出门发现李志斌还在。

    “不是让你下班吗?”

    李志斌没吭气。

    “吃饭怎么办?要不跟我俩一起去?”陶唐看着小伙子。

    “不了,谢谢陶总。”

    陶唐和盛广运离开办公楼,“老盛,附近有没有安静点的小馆子?”

    “那最好出厂。东门外有。”

    “走。”

    步行了二十分钟,在厂门外找了一家小面馆,陶唐点了三个凉菜,两素一荤,老醋花生、拍黄瓜和肘花,然后要了两瓶二两装的二锅头。

    “总量包干。”陶唐递给盛广运一瓶。盛广运默默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

    “别自己喝呀,来,咱俩碰一个。”

    “谢谢陶总……”盛广运又喝了一口。

    “老盛,调查问卷填写了吗?”

    “答了。”

    “你认为红星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盛广运一直在琢磨搬迁的问题,没想到陶唐抛开了刚才的话题。

    “干部作风问题。”

    “为什么?”

    “不改变公司目前的干部状况,其他都是空谈。”

    “干部作风问题集中反映在哪些方面?”

    “庸、懒、散、软……还有就是派性。哦,可能用词不准确,我一时间想不出更准确的词汇。”

    “派性?这个词很久没听到了。我怎么没感觉到?”

    “以后会感觉到的。除非你视而不见。”

    “为什么不说**?难道红星的**不严重?”

    “贪污是表面的**。派性和庸懒散软也是**,而且是看不见的**。”

    “话是没错。可是不好解决呢。老盛,你有什么高见?”

    “我常想在部队的日子……说实话,非常怀念。我当过指导员,也当过教导员,连队的战斗力八成体现在干部上,连长和指导员过硬,连队的战斗力基本没问题。反过来就够呛了……”

    “说的好。其实任何组织都是一个道理。”

    盛广运脸已红了,本来就很黑的脸膛呈现紫红色,“陶总,我没想到您请我喝酒,而且是在这种地方。您知道吗?我听说您去大食堂吃饭,跟我老婆说,这下红星有希望了……”

    陶唐没说话,举起酒瓶,跟盛广运碰了下。

    “我老婆不以为然。哦,她不是咱厂的,在沃尔玛超市做收银员,她说,谁不会装几天?”

    “哈哈,说的好。看来我还要装下去。”

    “我不能反驳。随即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本来很平常的事,反而搞得神神秘秘,大惊小怪?你是厂长,是单身,难道不该到食堂就餐吗?凭什么要在小招吃小灶?”

    “说的非常好。为了你这句话,我喝个大的吧。”陶唐把瓶子里余下的一大半酒一口干掉了。盛广运见状,也干掉了自己那份,随即剧烈咳嗽起来。

    “如果不喝酒的话,也会这样说?喂,再来两瓶!”

    “您不请我喝酒,您不请我在这个地方喝酒,我估计不说。”

    “为什么?”

    “我本想在部队干到老。我舍不得脱那身军装。可是我被赶出了军队!”

    “为什么?”

    “因为我揭发后勤科在营房修缮上的猫腻。后勤科的问题被追究了,我也脱掉军装转业了。陶总,我家里负担重,父母都是农民,孩子先天残疾,我不能不有所顾虑。”

    “是呀是呀,大家谁也不在真空里生活。老盛,如今你是董事会秘书,是政研室主任。在红星的干部序列中,你属于高管人员。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的顾虑站不住脚,至少不能完全站住脚。希望你抛却那些不必要的顾虑,把你军队的作风焕发出来,保持过去的干劲……特别是对我,要把我工作中的失误毫不客气地指出来,千万不要搞好人主义。孔夫子怎么说的,乡愿,对吧?其实那是一种品质很恶劣的人。”

    “陶总……您批评的对。我自罚……”盛广运站起身。

    “算了,你不要喝了,我也不喝了。咱们吃饭吧。服务员,来两小碗面条。对了,明天你把你那份材料给我吧。”

    “谢谢陶总的批评。我一定努力。”盛广运站起来,“刚才有句话我不敢说,现在我说出来吧。陶总,红星的职工没问题,是最好的职工。但红星的干部有问题。红星的问题不止是作风问题,而是用人上的**。这些年大批混蛋被提拔,人心都散掉了……您既然让我提意见,我希望您免掉一批像权建和那样的王八蛋!”

    “慢慢来。老盛,我不完全赞成你的意见。我们要做的不光是免掉不称职的,免掉违法乱纪的,重要的是让不好的干部变好。这才是治本之策啊。老盛,谢谢你陪我聊天。咱们吃饭吧。”

 第四十四章刘新军

    就在陶唐与盛广运在厂外的小饭店吃饭谈心的时候,刘新军敲响了吕绮的家门。

    吕绮正在吃饭,正在跟范永诚聊今天资金平衡会的事。工作有压力的时候,吕绮会跟老范聊聊,毕竟是丈夫,可以毫无顾忌地寻求解压,即使老范的主意严重不靠谱,说出来后吕绮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当然,她还是有分寸的,因为他知道老范同志的毛病,涉及大领导间的纠纷,吕绮一般不讲。

    今天她说可能得罪了刘新军,“我是比较傻,你说我又不管项目,提什么项目嘛。当时老刘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这个帐,八成要记在我头上了。”

    范永诚喜欢这类话题,歪着头想了想,“你确实不该讲的,上面还有骆总嘛……陶总真的对刘新军不感冒?那对你倒是个机会……我觉得你也不必担心,刘新军不敢给你穿小鞋的。”

    “为什么?得罪谁也不能得罪顶头上司。这可是你说的。”

    “因为你现在有了大靠山啊,因为你和陶唐是同学啊。你和陶总的关系现在没人不知道吧?他又不傻……其实刘助理很能干的,我觉得他能力蛮强的。”

    “哎,都是自找的。明儿还是找个机会跟人家解释一下吧。”吕绮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范永诚通过门禁系统问了下,回头对吕绮说,“红星地面就是邪气,说谁谁到,你的顶头上司来了。”

    “刘助理?”

    “你放不下,人家也放不下啊。”范永诚笑嘻嘻地,“得,我说对了吧?不然人家可不会登咱家的门。”

    说话间,刘新军已上来了。

    “打扰你们吃饭了吧?”

    “没有没有,”吕绮起身相迎,看到刘新军手里拎着一个纸袋子,“快请坐,我已经吃完了。老范,把你的烟拿来呀。”

    “这是朋友送的一个99式坦克模型,男孩子都喜欢军器,给你儿子玩的,”刘新军把礼品搁在茶几上,“吕主任,有些事想跟你沟通一下,单位总是太乱……真的不打扰你们吧?”

    “不打扰,真的不打扰。”吕绮忙着给顶头上司沏茶。

    范永诚取了烟,撕开包装给刘新军上了一支,“嘿,刘助理,我要出去一趟,你们谈正事吧。”

    “老范你不要回避了,真的没关系,就是几句话而已。”

    “我晚上有牌局,没事的话总要摸两圈,权当消磨时间了,他们正等着呢——已经打了电话。难得领导亲自上门指点她的工作,好好批评批评她,也算给我撑腰了。哈哈,我走了,你们慢慢谈。”老范对刘新军拱拱手,走了。

    范永诚倒不全是胡说,他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每晚都要打三个小时左右的牌。扯谎的地方仅在于电话——其实没有电话来。

    等他十点钟回来,吕绮已经上床了,正靠着床头看她订阅了多年的《文史知识》杂志。

    “老刘走了啊。”范永诚找出换洗的内衣,准备去洗澡了。

    “你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