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数控机床操作,他们学起来肯定比民工强,也比技校生强吧?关键是待遇问题。你不调整待遇,一些岗位就没有吸引力。这个问题要抓紧研究,请刘副总牵头,尽快搞个东西出来。”
“我原则同意。这个意见好。”赵庆民点头。
“再一个呢,是上周发生的动力公司一位管道工因拆迁冲突致死一事。这件事跟公司经营确实没多大关系,人也是死在厂外的。但死者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事件中又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必须关心,否则怎么体现公司的存在呢?我的意见是法律办要介入,要在法律上给予其遗孀全力帮助。我在周六的时候跟东湖的唐一昆先生见了一面,说了这件事,他表示会关注。法律办要派人和东湖联系,争取妥善解决。如果涉及司法纠纷,法律办要积极介入。大家同意吗?”
“陶总,这个口子开了,是不是会有后遗症?”郭涛开口道,“我个人很同情死者,但涉及财产纠纷的个人案件非常多,如果都来找公司帮忙,怎么办?”
“赵书记,您认为呢?”陶唐看着赵庆民。
“原则上我同意法律办介入。但郭主席说的也是实情,我们不能不顾及后续问题。能不能由工会出面,一次性地给家属些补助?”赵庆民道。
“其他同志呢?”陶唐问道。
似乎感觉到了一二把手之间的分歧,副总们都不表态了。
“我同意陶总的意见。”排名最后的邱林看副总们都不吭气,发言道,“只有我们把职工当家人,职工才会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
“就是这个话。其实呢,我说的是态度问题。这件事其实更多是技术问题,法律办是搞法律研究的,我们给与职工的,只能是法律上的帮助,依靠的还是法律嘛。东湖实业如果能平息死者家属的怨气当然好了,那样的话就不必打官司了嘛。”
“我同意陶总的意见。”赵庆民对常文海道,“常主席,法律办是你分管的,会后立即照陶总的指示安排执行。”
常文海点点头。
陶唐轻咳一声,“同志们,今天会议的议程到这里就结束了。总经办形成一个纪要发下去。”陶唐扭头对坐在自己侧后的张兴武交代,然后正色道,“除了指标问题比较重要外,其余几件事,包括安措计划的启动,都不是很要紧的问题。今天请了组织部的同志列席参加,是要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考核。根据我个人的一点经验,任何一级组织中,中层这一环节是非常关键的,企业尤为明显。特别是中层党政一把手,差不多可以决定事业的成败。高层一些决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问题往往出在中层,也就是常说的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我们面临的局势又如此严峻,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执行力。前天去下面转了几个加班的单位,三分厂,七分厂,还有九分厂和十三分厂,发现一个现象,只有少数单位有中层干部跟班带队,大部分加班单位的中层都不在岗。这怎么可以?马总,”陶唐问分管生产的马光明,“难道公司允许这种情况?”
“确实有带班的规定……”马光明低声说,“执行的不好,我检讨……”
“群众在加班,领导却溜号,怎么能抓好工作?今天上午,我从发规部调阅了年初与基层党政正职签订的责任书,认为就责任追究方面是有所缺失的。我们将他们安排在现有的岗位,是要他们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不是做维持会长,更不是单纯地喊困难。那样的话,我们要他们做什么呢?当传声筒吗?所以,我提议组织部门要研究这个问题,搞那么几条出来,把指标完成和中层一级的薪酬特别是位子挂起钩来,而且是严格挂钩。赵书记,郭主席,各位领导,大家看如何啊?”
“我看很好。就这么办吧。加强中层队伍管理是完全必须的,陶总看问题非常准。不过,事关重大,待组织部门形成一个意见后,上会研究讨论通过后再成文下发吧。”赵庆民道。
“当然,必须经过班子研究,必须做到言而有信。”陶唐点点头。
“我说两句吧,”李珞开口道,“我完全同意陶总提出的加强中层队伍管理和建设的设想,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昨天晚上听说了一件事,想必其他领导也听说了,当然,仅仅是听说而已,涉及中层干部的形象问题,我觉得应当在这里提一提……”
“什么事?”赵庆民皱眉道。
“法律办副主任韩瑞林乱搞男女关系被人家堵在了屋里,就在昨天。当时很多职工家属就在现场……”李珞平静地说,“影响很不好,尽管对方是个寡妇。这不是给中层队伍的形象抹黑吗?”
“有这种事?”赵庆民提高了声音,目光投向了常文海。
常文海暗骂了李珞一句,你跟陶唐斗法也不必找老子的麻烦吧?我又没惹你!何况,这种烂事啥时候上过会?正经事还管不过来,哪有精力管裤裆里的那点事?
心里腹诽着,嘴上还得接招,“我也听说了,因为没有来得及核实,所以没有在会上提,而且,今天是总经理办公会,议题也有所不合,所以没讲……”
“这件事先不谈。常副书记先把情况搞准了,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再研究如何处理吧。”陶唐平静地说,“李副总讲的很对,如果情况属实,就是给公司抹黑。如果没有其他事,散会。对了,刘副总和潘主任留一下,我们谈谈大学生录用的问题。”
陶唐的第一次总经理办公会历时一小时五十分钟,总算结束了。
第二十七章郭涛
监事会主席兼纪委书记郭涛不太关心经营问题,他关心的是尚未彻底结束的宋杨案。办公会结束后,郭涛直接去了赵庆民办公室,一些话他早就想跟书记谈谈,但一直没合适的机会,现在的时机也不好,因为距下班只有几分钟了。
“老赵,有些话我不知该不该说。”
“是韩瑞林的事?”刚洗了把脸的赵庆民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也不全是。但这件事不正常。陶总说了要常文海调查,怎么调查?难道我们要去检查干部的生活作风?简直是笑话。你是书记,刚才应当说句话的。这种事历来是民不告官不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就是最恰当的态度。”
“这可不是纪委书记应该说的话。我想你也听说了,这个韩瑞林就是堆臭狗屎,还嫌红星不臭吗?纯属添乱。”
“我不是袒护韩瑞林,而是公司不宜公开处理此事。”
郭涛性格有些孤僻,跟班子成员不太融洽,但此人却没有生活作风方面的任何传言,所以谈不到袒护韩瑞林就是保护自己。
“我知道。”
“你知道吧,韩瑞林和陶总是中学同班,李珞这个场合拿出韩瑞林说事,很不合适……”郭涛终于点出了主题。
“你也不能封住人家的嘴嘛。我看陶总的态度蛮好,等老常的调查出来再说吧。”
“赵书记,红星连续出事,人心惶惶,不早些解决杨文欢和宋悦带来的后遗症,工作就不能恢复正常。这个时候,要的是班子精诚团结,不能让鸡毛蒜皮的小事冲击了生产经营这个大局。更不能在这个时候内讧……”
“这个可不由你我。是不是?你我都是桃花源中人,不方便说话呢。”赵庆民长叹口气。杨宋案发后,省市两级纪委虽然没有组成调查组常驻公司,但却总来公司传讯部分人员,连骆冲、韩志勇都受过传讯,至少有二十个相关部门的中层及一般干部接受过纪委的调查,具体情况赵庆民也不能完全掌握,地方纪检部门又不跟公司党政通气,摆出一副深挖扩大之态势,令他忧心忡忡。
“可否建议陶总尽快召开中层大会?他可以讲,什么都可以讲。宋杨案子牵连到十几个部门和分厂,不稳定军心,怎么抓生产经营嘛。”
“陶总有经验,有能力,不然上面也不会让他挑这副担子。好吧,我可以向他建议。你是监事会主席,又兼着纪委书记,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嘛。”
“我已经向总部递交了检讨,也做好了承担责任的思想准备。我是纪委书记,出了这样的案子难辞其咎。哪怕组织上免我的职,我没有任何怨言。但我可以向组织保证,我没有任何的违纪贪腐问题。我这样做,是为了公司,绝无私心。赵书记,你应该跟李珞谈谈。我觉得陶总批评营销部没错。他们过去一些做法非常过分。”
“谈什么?大家共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赵庆民站起身,“你说你给总部递了检讨,我也写了,不过不是检讨,而是辞呈。按说这个时候递交辞呈不太合适,但我真是有些累了……”
“开玩笑吧?这不合适。”郭涛愕然。
“是啊,不合适……”赵庆民换下了工作服,准备回家了。郭涛见书记无意谈下去,便告辞出来,回自己办公室了。下班的铃声早已想过,走廊里人声渐稀,但郭涛不想回家,他点了烟,坐在沙发上默默想着心事。
现状就是这样,留心最近明显多起来的打虎新闻就会发现,老虎(郭涛私下认为宋悦和杨文欢还够不上老虎级别)没有一个是同级纪委查出来的,几乎全部来自不同渠道的举报和另案引发。红星公司尚未了结的贪腐案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那个进入破产程序的双桥煤矿带出了原物资供应部副主任计力强,杨文欢就不会落马,杨文欢的落马又带出了宋悦,风暴终于从物资采购部刮起,把红星的最高层吹了个稀里哗啦。
作为监事会主席兼纪委书记,他是基本了解宋杨案情的。计力强是物资供应部分管能源采购的副主任,在采购煤炭的过程中中饱私囊,核实的赃款总额超过了五百万,已被批捕。而杨文欢已经交代的涉案金额超过了千万,凡是他大宗物资采购和废旧物资处理他几乎都要伸手,到了毫无廉耻的地步。宋悦的详细情况还不了解,不过,宋悦的问题不止在物资采购陷入了,基建、设备以及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恐怕更大。据说人已移送司法机关,估计很快就有官方的消息了。省纪委的同志对他说,表明上看,公司的制度有,而且得到了执行,比如公开招标的程序是完善的,但实际上严重疏于监管。公司每年采购的燃煤高达20万吨之多,就算煤炭一直在降价,这块业务金额仍有6000~7000万,公司纪委从来没有对其进行过专项审计,管理漏洞非常严重。
郭涛感到委屈。他确实听到过燃煤采购领域的**传言,杨文欢在公司上班的一个外甥女就公开讲过她开的索八是煤老板送的(这辆轿车已被收缴)。他曾要求过监督部对燃煤采购进行审计,但宋悦不同意,为此跟宋悦还闹的很不愉快。宋悦下令监督部,凡是进行临时性的内部审计必须得到他的批准。这其实是违反纪律的,但现实就是这样,宋悦是一把手,掌握了公司的最高权力,他不同意的事情就是不能办。如果一把手持身正,事情还好办,如果一把手出问题,下面的问题就大了……但问题出了,纪委却难辞其咎,简直是他妈的。现在红星内部很多人“盼”着检察院的车子出现在办公楼,带走更多的干部。谣言纷纷,说基建部、设备部、发规部也烂透了,迟早要完蛋。甚至说他郭涛也陷进去了,这令他感到悲哀。群众对干部严重不信任的现状吓着了他,中层队伍流露出的不安恐慌情绪提醒着他,必须尽快解决杨宋案带来的负面影响了,不然,经营搞不上去,稳定也要出大问题了。他不相信班子都烂了,至少他相信赵庆民没有问题,自己这位党内的上司虽然有些颟顸,但廉政方面还是可以交代组织的。他希望赵庆民履行党委书记的职责,在这种时候站出来,用恰当的方式重聚军心,可是,老赵似乎心无斗志了。
而且,郭涛已经察觉到班子成员中流露出的某种情绪,他们不欢迎陶唐。尽管大家表明上对陶唐表示出足够的尊重,但那种难以掩饰的距离感郭涛是完全可以感觉到的。
就他观察,陶唐上任的几天里,几乎没有班子成员主动接近陶唐,除了因工作不得不汇报或请示外。这很不正常。当初宋悦上任时可不是这样,最初的一周里,饭局排的满满当当,除了他和赵庆民外,几乎所有的班子成员都宴请过宋悦,或者单独,或者联合,但至今他没听到有人请过同样是单身的陶唐。就算十八大之后规矩严了,这也不大对吧?
今天李珞在办公会上抛出了韩瑞林,在他看来就是将陶唐的军。吕绮是陶唐的同学,那么韩瑞林当然也是。李珞这样做,肯定是发泄对自己未能上位的不满,也可能因为陶唐批评了营销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