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粗啬芰Γ粗啬懿荒芙饩鑫侍狻L兆苁鞘裁慈耍阌Ω帽饶切┝技坏降娜饲宄R岛煨堑牧斓妓钦嬲木樱仗疲 甭犁怖渚厮怠�
“是你自己瞎想吧?我怀疑你了?”范永诚讪笑道,“是,他是欣赏你的能力。我不是早就说过你早该升了?”
“得了!我要洗澡了……”吕绮结束了谈话。
吕绮是每晚必洗澡的。温热的水流淌过身躯,吕绮心潮起伏。这种问题跟范永诚是永远说不清的。因为自己清白干净,她可以把话说的理直气壮。但她内心还是有些心虚的,陶唐是不是君子先搁在一旁,自己未必是守身如玉的传统良家。她多次问自己,多次设想过,假如陶唐向她伸出手,她会不会握住那双她一直愿意去握的手?答案有两个,每次去想都不一样。中学时的某个寒假看过一部电视剧,主题歌唱道,“心中有个恋人,身外有个世界。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属于哪一个……”实际情况是,身边有了配偶,但心中尚存恋人。她多次问,这算不算背叛?答案是,不知道!
陶唐是唯才是用吗?是自己刚才“义正词严”地教训人家所说的“能解决问题的干部吗?”,她其实很心虚。如果陶唐是看在同学情分上,为什么当年与陶唐要好的韩瑞林几次折腾,至今还乖乖地呆在原地踏步?自己的能力真的全面超越韩瑞林?
吕绮想,所谓正义,往往带有感情和利益的因素。所谓能力,往往出自上位者的主观评判。这就是所谓的机遇,这就是冷酷的现实。
吕绮在卫生间“自我剖析”的时候,韩瑞林正在陶唐的居室与陶唐谈心。
从孙德全家出来,韩瑞林直接去了小招。还好,陶唐在,而且没有人造访。
听说韩瑞林刚从孙德全家出来,陶唐很是关心,“啊,老孙出院啦,你看我这脑子,本来还想着去接他出院呢……怎么样?差不多好了吧?”
“差不多好了。就是情绪不高。”
“你吃苹果,我刚洗的。情绪当然不可能高。老孙这个人我们都了解,智商没问题,情商太差。要不然当年高考也不会临阵失常了。有空多去陪他聊聊天吧……”
“这个没问题。听他的意思,他不准备写书了。”韩瑞林拿起看上去很鲜亮的苹果咬了一口。
“不写书,以什么为生呢?”陶唐似乎自言自语。
“我也不知道……你说老孙情商低,说的对。当初他真不该负气辞职的!”
“谁也买不到后悔药。也不能说辞职就不对……老孙的笔杆子还是很来得的,他写的那部书我看了,有点意思……”
“背景据说很复杂……”
“不谈这个了。老韩,你找我是不是要谈工作的事?”
“是。一直想动一动,我觉得在法律办发挥不了作用……听说机构准备大调整,我建议把法律办撤了算了。”
“撤掉法律办?”陶唐可没这个打算。
“连政研室都不要了,比起政研室,法律办更是鸡肋。”
“政研室是参照集团的机构设置的,但法律办不是。你知道更是目前的负债是多少吗?除了国有金融机构外的债务有多少?”
“这个我说不上来……”
“法律办今年承办了多少件案子?我指的是经济纠纷。”
“这个我没统计,总有上百个吧……”
“你管了几个?”
韩瑞林想了半分钟,“七个,不,是八个。”
“看来你是甩手掌柜啊。120个官司,其中65个达成调解,法律办的任务不可谓不重,怎么能说是鸡肋你?看起来你在法律办是鸡肋……”
“陶总……”比陶唐挖苦了一句,韩瑞林不自觉地用上了敬语,“你还是不了解我……”
“老韩,如果你以法律办副主任的身份来找我,我就毫不留情地批评你了,我听到一些反映,对你不好的反映,有人说,你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工作上,经常脱岗不知道去了哪里……这是不行的!如果你是以老同学的身份来,我就劝劝你吧。刚才我们谈到情商问题,你觉得你情商怎么样?”
“我觉得还行吧……”
“我不那么认为。有什么证据?我只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你曾向郭涛主席反映过赵征红同志,如果是反映她的经济问题,那正常。但你说什么?你和赵征红工作上的不谐。这就是情商不高的表现了。副职,首先要具备的本领就是好正职搞好关系!你跟正职搞不好关系,怎么能说你情商高?抛开情商不论,跟正职搞不好关系,怎么能做好工作取得成绩?”
“老陶,我当然是以同学身份来,你可以打听打听赵征红是什么样的人,有几个可以和她合得来的?这个女人简直就是迫害狂。刚才你问我今年抓了几个案子,她根本就不跟我商量,一点民主没有,单位的事完全是一言堂。”
“老韩,你可能把因果关系给颠倒了。正职对付不对路的副职最常用的套路就是闲置对方,赵征红的招数一点也不新鲜,因为我也这样干过。说说我对赵征红的印象吧,这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同志,因为她是女的,就更为难能可贵。勇于任事是她的主要优点,我虽然跟她接触不多,但我能感觉到她强烈的责任感。具有责任心是干部素质的主要体现,有了这一点,基本就是一个可用的干部,哪怕他犯错误,我也会给他表现的机会。还有,赵征红同志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说过你的不是,这点她做的更比你好。你认不认?”
韩瑞林默然。
“老韩,公司这些年经营上出了不少问题,表现在外欠款过高,法律风险日益严重。所以法律办不仅不能撤销,还要加强!我已经跟邱总讲过了,要他加强法律办的力量以应对日益增多的司法纠纷。所以我劝你不要动,就留在法律办,那里有你建功立业的舞台。当然,前提是你要最大限度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果做不到,我可以看在同学的情分上给你换个岗位,第一,副职。第二,就这一次。你考虑吧。”
第226章董事会一
2014年元月2号,红星公司召开了扩大的董事会,研究机构改革一揽子方案。
按照公司章程,机构的设置和裁撤由董事会决定。2000年红星机械厂该组为红星机械制造公司时,公司的重大权力集中于董事会,一度时间,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如人事及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机构权倾一时,总经理的经营权几乎被剥夺一空,很多业务部门被架空。这也是红星公司自公司制改制以后一把手的职务都是董事长兼总经理,跟其他央企一把手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有所不同。后经逐步规范,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陆续撤销,归政于各业务部门,才算回归传统。因为董事长兼着总经理,董事会与总经理办公会作为公司的两个主要的决策机构,很多时候区分不清其中的区别。
陶唐在辉煌总部政研室工作时就注意到了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不合理性,曾给党组递交了一份专题报告,冯世钊赞同陶唐的意见,但改变集团所属企业的职务现状却不是一份文件就可以解决的。集团已经启动了相应的工作,准备改变这种不甚合理的职权分配状况。
这是题外话了。但公司章程是企业**,必须照它写的办,哪怕你是做样子。这就叫程序正义。
但区别是有的,因为是召开的是董事会,不是董事的公司领导就没有了表决权。连监事会主席,公司的第三号人物郭涛也成了列席参加了。
红星公司本届董事会成员计有七人:陶唐、赵庆民、李珞、江上云、韩志勇、骆冲、张宏利。其中张宏利是员工董事。骆冲垮台,集团也没有补充董事会成员,拥有表决权的就是这六个人。
列席会议并首先做了机构调整方案说明的吕绮早就知道,裁撤、合并好成立几个处室会有争议,但不会特别激烈,只要不涉及具体的人员,公司领导们不会提出激烈的反对意见。但到了成立四大分公司的环节,李珞一定会跳出来反对!但只要按程序走,李珞甚至找不到一个同盟军,反对票八成就一票。因为六名董事中,韩志勇是赞同者,江上云历来跟董事长站在一起,赵庆民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会在这种正式场合与陶唐打擂台,张宏利更不足论,借他十个胆也不敢反对一把手的意见。
通过这份方案应该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机构的裁撤合并不仅带来人事上的巨大变更,更带来了机制上的变化。这个变革真的合适吗?
会议在上午九点准时召开,主持会议的陶唐做了简要的开场白。
“同志们,今天召开扩大的董事会,议题只有一个,就是讨论研究公司的机构改革。毋庸讳言,我们目前的机构比较臃肿,存在职能交叉的现象,导致了推诿扯皮及人浮于事。精简压缩机构是大势所趋,这方面大家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之前,发规部的机构改革草案征求了两轮公司领导的意见,三易其稿了。利用休息日,我们研究讨论下这个方案。现在,下面对机构改革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件事要尽快定下来,不能拖了。中旬集团要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公司新的经营年度的指标就明确了……我们不先弄好机构,人事的调整就无从进行,明年的责任书也不好签。一环连着一环,首先要解的,就是机构这个扣。好吧,下面请发规部汇报草案吧。”
吕绮首先讲了方案的第一部分——机关部分机构的裁撤合并方案。
在吕绮的方案中,撤销的单位有:政研室——并入总经办;基建部——并入建安公司;武装部——并入保卫部;职工教育部——并入人力资源部。党委口的组织、宣传、工会、团委合并为党群工作部,其中组织部的干部管理职能划归人力资源部。
成立的单位有:精益管理部,其业务从生产管理部剥离出来;审计部,其业务从监督工作部剥离出来。
待吕绮做完机构调整后业务调整的说明,陶唐说,“我们先讨论机关这一摊子吧。谁先讲?”
“我先谈谈吧……”李珞果然第一个发言了,“精简机构,压缩机关,提高效率虽然是方向,但要慎重。成立党群工作部我认为目前不适宜。虽然一些兄弟厂已经这样办了,但我们是个大厂,不能和那些两三千人的小厂比,在公司面临重大转型的当口,合并党群口的主要部门,无疑会削弱其力量。工会、团委平时看起来没什么事情,实际上对公司的稳定负有重要责任,不能小觑。更不要说是宣传部和组织部了,宣传部今年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家都看在眼里了。搬迁即将启动,宣传部身上的担子会更重,万万不能合并!组织部就更不要说了,党管干部体现在哪里?组织部都没有了,党委还怎么管干部?人力资源部承担员工培训是可以的,但不能把对中干的考核任免都交给它,道理我就不讲了,一句话,不合适。”
赵庆民咳嗽一声,“合并党群部门是我的意见。之前,陶总以及常书记都表示了角度不同的反对意见……合并并不一定意味着削弱党委的工作……李总谈到了宣传部的作用,我已经意识到了。但党群工作部成立后,宣传将是其主要的业务之一,只能加强,不会削弱。”
“牌子都没有了,怎么加强?”李珞尖锐地反击,“党群工作部只能是一个部长吧?就算崔健同志出任新部门的一把手,我是个假设啊,他也不可能把宣传工作当做头等大事了。都重要就等于都不重要。老赵,我认为你提出这个方案是不负责任的,更是推卸责任。至于其他,我基本同意。”
吕绮没有料到方案的第一部分便引起剧烈的争论。转而想,自己还是稚嫩了,机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不发生争论才是不正常的。但李珞率先对赵庆民开炮更令吕绮感到意外。李珞和赵庆民一直不太合卯,说的直白一点,李珞瞧不上赵庆民。可偏偏关于党群工作部的方案是赵庆民提出的,陶唐在第一次审她的方案时就指出了是否过激了?团委和工会也就罢了,但宣传和组织部的裁撤确实步子迈的大了。吕绮跟陶唐解释了方案的成由,陶唐当时只是笑了笑,说既然赵书记这样提,你就保留吧。过几天上会听听其他领导的意见也好。
吕绮猛然意识到了阴谋的味道。于是她望向了陶唐,但陶唐没有看她,而是看着常文海。
“其他同志?”主持会议的陶唐望向常文海。但常文海低头不语。
郭涛接着李珞发言,但郭涛明确表示赞同这个方案,“……改革就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现在机关确实臃肿不堪,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