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复兴之路 >

第194章

复兴之路-第194章

小说: 复兴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由赵庆民主持,“同志们,今天这个会议通报两件事。研究一件事。总经办做好纪要。第一件事是集团对我们公司例行的考察已经结束了,这次考察组的规格比较高,来了三位集团领导,足以证明对红星的重视。考察结束后。三位领导分别在班子会上讲了话,我这里扼要做一个传达。对于考察组指出的问题,我们将逐项研究落实,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集团。这项工作由我牵头,郭主席协助,具体的安排。随后会组织相关的会议或者由党委或监事会下达书面通知,领受任务的单位要本着高度重视高度负责的原则,认真整改完成。这项工作要纳入今年各单位的重点工作,由监督工作部进行督察考核,考核结果与有关公司领导、责任单位中层领导绩效工资挂钩……好了,由于时间关系,具体的事情我就不讲了,但还是要借这个机会说几句,以我这个党委书记身份说几句!”

    这类会议不是研究党务工作,由赵庆民主持已经令一些比较敏感的领导遐想了。而赵庆民接下来的发言就更为罕见了。

    “每次考察,都是沉渣泛起的好机会。我无权剥夺一些干部职工对公司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向集团反映公司班子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是应有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但无中生有、肆意捏造就不对了,如果这种捏造出自两级班子,就更为可恶!同志们,红星近两年来很不平静,首先是经营局势的严重下滑,年初我们预测全年收入最高不过80个亿,几乎掉到了十年来的最低点!甚至出现了拖欠工资的现象。其次呢,班子连续发生腐败问题,栽了一个一把手和两个副总经理。违纪犯法是咎由自取,但班子是有责任的,我这个书记更有责任!好在陶唐同志来了,半年来,红星发生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首先是经营局势逆势上扬了,今年我们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已成定局,虽然距离集团下达的指标还有差距,但在除收入指标的其他kpi指标大部分有望完成。这个成绩得到了集团领导的充分肯定,虽然成绩是全厂职工努力的结果,但我还是要说,如果没有陶唐同志的努力,我们交不出这份成绩单。其次,公司在******战线上取得了很大胜利,这点,职工是给予充分认可的。以业务招待费一项,同比下降了一半还多!一些多年立不起来的规矩立起来了,两级班子,特别是中层班子有了敬畏心。我认为这个功劳,也要记在陶唐同志的头上!大家别这样看我,我就是这么认为的,郭主席的看法跟我完全一样。但是,仍然有人无中生有地诬陷诬告陶唐同志,向考察组反映了一大堆根本不存在的问题,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因为陶总限制了他享受腐败的红利?这番话陶总是不同意我讲的,但我认为还是讲一讲吧,至少在我们这个范围内讲一讲有好处。党委牵头对两级班子存在问题进行严肃整改的同时,也要牵头解决一些干部的问题,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好了,第二件事是大家所关心的搬迁问题,经集团戚建民总经理牵头与平泉市政府磋商,协议已正式签订。具体情况以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由陶总讲吧。”

 第214章分工二

    “在谈搬迁问题之前,我接着书记刚才的话谈几句,因与今天的主题无关,大家就不要记了。”陶唐扫了眼众人,“我对书记的讲话大部分同意,小部分不同意。赵书记对我个人的赞誉过高了,我不是矫情,而是心里话。公司今年在经营上取得的进步,不能记在我头上。说个套话,是全厂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说句小范围讲的话,功劳主要应记在营销、生产、财务三个口上。四月份我来的时候,营销部给我的预测比较悲观,但他们顶住了生产口以销促产的压力,硬是扩大了市场,特别是变速箱市场,没有造成存货的上扬。生产口干的也很不错,不仅是产量的提升,而主要的是提升了产品实物质量。我让陈永亮做了个统计分析,万元产值质量损失,内损和外损合在一起计算,同比下降了32%。折算为绝对值,是849万元。这个成绩,主要应记在生产口而不是检验口,因为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嘛。而生产口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物资供应特别是资金的支持。所以,财务是有大功的。大概在六七月份,韩总跟我反映资金流要断了,必须贷款了。我同意了。但由于一些外部的原因,款子没有贷到,但财务克服了困难,想尽办法保证了生产,并且基本没有影响生活,这点很了不起。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更特别的高招,不过是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加强预算管理罢了。当然,也有生产口和营销口的配合,其实办法也简单,不过就是压缩库存,更快地回笼资金……”

    会议室的办公桌是双层的,内圈是公司领导及董事、监事会成员,外圈坐着列席会议的。吕绮当然坐在第二排,她一直偷眼观察着她能看得到的领导的表情。这个比较有意思。随即她想到,陶唐表扬的三个口的最高领导,恰恰是陶唐目前最难驾驭的三个人。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但她认为陶唐说的基本是事实。

    陶唐端着茶杯,目光看着窗外,外面飘着今冬的第一场雪。“我一直认为,企业管理并无神秘。好的办法前人在100年前就想到了,我们照着做就是。所以我对管理创新基本不感兴趣,你连走都没学会,跑什么步嘛。哗众取宠!集团大力推行的精益管理,如果拆开了看。其实就是围绕着降低成本消除浪费的各项基础管理的不断夯实……有点绕远了,我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给自己的评价是做了个应该做的事,工作上尽心尽力,但存在无数的缺陷和不足。但在廉政问题上,我没有违纪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党性和良心,也经得起组织的审查。所以,我说部分赞同书记的发言。对于一些领导干部不负责任的言论,我同意采取一些措施。这不是报复,而是为了营造一个让干事的人舒心做事的环境。老百姓在下面瞎说,我管不了,但领导干部不负责任地乱说就不行!当然,我指的是无中生有的造谣。好了,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事,最后我会谈一点建议,现在我们书归正传吧。”

    这也是典型的陶唐风格。哪有把整人的话公开说在前面的?但这家伙就这么说出来了。吕绮看向陶唐,见他罕见地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

    “同志们,协议签订后。红星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剩下的就是圆满地执行协议。我的态度是协议签订之前可以狮子大开口,之后就要做君子了,相关的义务必须模范履行。首先要把我们的时针校准为陆书记和上官市长的时间,服从市里的时间表。决不能有任何的违约。这样,我们就要好好合计一番了,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这个可不是套话,而是必须。集团也要求我们尽快上报相关领导机构,在这件事上。集团是要问责的!

    “我是这么考虑的,搬迁肯定是今后两年中公司的头号大事,班子成员都有置身其中,要按照分工抓好各自的工作。但是,必须有一个领导来具体管。这件事我反复想了,兼职不行,一定会出现顾此失彼,所以要专职。今天的会议,首先要定下来这个角色。谁合适,请大家发表意见。不止是班子成员,凡是今天在座的,都可以讲。好,谁先说?毛遂自荐也可以。这可不是争权,是勇挑重担。”

    马光明楞了一下。他以为陶唐会直接安排自己。想了一中午,越想越觉着这是一个好机会。光是在平泉市拓展自己人脉一条,带来的好处就够多了。所以他中午尽琢磨怎么在会上谈对搬迁的原则性考虑了,没想到陶唐来了这一手,是后悔选中自己了?马光明登时紧张起来。

    “既然陶总说了可以毛遂自荐,”说话的是邱林,“那我就自荐一次。对于搬迁带来的产品布局和结构调整,我考虑的不深,但我愿意具体抓这件事。我分管的业务不多,转出来影响不大。我有信心在公司党政的领导下按照审定的计划组织好搬迁工作。请陶总考虑。”

    ******,光想自己了,竟然没想到有人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马光明在内心骂了句自己愚蠢,怎么能忘了邱林可算是陶唐的人,从陶唐来厂就跟的很紧。

    果然,陶唐说话了,“好呀,邱总勇挑重弹的精神可嘉!大家认为邱总来抓怎么样?”

    马光明更加着急,现在他跳出来抢就稍有些不妥了,于是他向韩志勇投去了求援的目光。

    “我说几句吧,”韩志勇举了下手,“我不是说邱总不合适。而是觉得这件事由马总来抓更合适。我的理由是,第一,搬迁首先要顾及生产,我们要在正式启动搬迁前尽可能地囤积些产品,以保证市场份额不丢失。第二,搬迁必然涉及人事问题,人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是最复杂难控的,设备没有生命,你把它搬到哪儿都行,只要不弄坏了它,照样出产品。但人就不一样了。可以预见,明年开春。组织和人事问题将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邱总身上的担子不轻,我还是建议由马总来协助陶唐具体抓搬迁。至于两边难以兼顾的问题,我认为马总有替手,蒋助理完全可以抓好现行生产。”

    “嗯。韩总从生产管理的角度推荐了马总……其他同志的意见呢?”陶唐温言道,“李总,搬迁必将对供货造成压力,你的意见呢?”

    近距离接触一把手是自陶唐上任后的事情了。吕绮发现这几个月自己在琢磨领导们发言上有了很大“进步”。她注意到陶唐用了一个定语框定了韩志勇推荐马光明的动机。这个很有意思……

    “的确会给销售带来压力……”李珞笑了笑,“说实话。我没有想到这么快。之前我一直怀疑平泉能不能筹措到海量的资金。看来政府永远不缺钱啊,一下子就甩给我们八个多亿!我是觉得我们不能光考虑搬迁,应当把生产布局及装备提升一并考虑进去,总之这是一盘很大的棋。从这个角度看,陶总还是亲自挂帅好。我的意思不是挂名,而是挂帅。最好成立一个矩阵结构的组织,因为涉及到的领导和单位会非常多……比如技术和科研部门。”

    凡是韩志勇赞同的,李珞必定反对。这也算是红星高层的常态了。

    “我同意李总的意见。”日益边缘化的刘秀云表态道。

    “嗯,江总的意见呢?您说说看。”陶唐笑眯眯地看着低头算着什么的江上云。

    “陶总,昨天我得知具体的补偿数字后很是高兴了一把。觉着陶总给咱们抓回个大蛋糕。李蒙昨晚跟我打电话,说了他对改造的测算,刚才我估算了一下,这点钱还真是不多呢……”

    “老江,现在说搬迁机构和负责人,你怎么扯到费用上了?再说,费用测算也不要科研技术部门管吧?”李珞打断了江上云的话。

    “怎么不要科研技术管?财务发规他们离开技术口能搞清楚?对于领导机构,我认为不必要太当真了。现在很多事都是形式主义,动辄搞个领导组出来,有什么用?反正就是咱们这帮人嘛。陶总把总是必须的。我觉得陶总一定有比我们深的考虑……没必要指定一个具体的领导吧?”

    江总这个老好人也学会拍了?吕绮有些不习惯了。

    “嗯。周总,常书记,你们二位也谈谈嘛。”

    周兵赞同马光明。常文海则同意李珞的意见。

    吕绮琢磨着领导们的态度。发现人家确实比自己考虑的深。难怪陶唐要把这件在她看来甚至不需要上会研究的问题正儿八经地抛出来。原来这个人选是有深意的。具体是什么,她还没想清楚。但李珞、江上云及常文海明确反对马光明。绝对不是随口一说。

    “最后是老马你了,你说说看?”

    “陶总,我愿意协助你具体抓这件事。”马光明干脆地回答。

    “好吧,我说说我的意见。我同意韩总的意见,由马光明同志协助我抓搬迁。刚才江总批评我们领导组满天飞,是搞形式主义。这个批评是对的。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必须确定一个领导具体管,具体抓。为什么不是我?因为工程一旦启动,是不能分身的!我不可能将精力全部放在搬迁上。明年还有很多大事要抓,可能出差会多的多……就这样定了!成立一个领导组,我当组长,马光明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公司领导,在座的部门负责人都是成员。会议结束后,总经办起草一个文件吧。”

    马光明的心落在了肚子里。随即他又产生强烈的不安,是因为江上云和常文海的反对?好像不是。究竟是什么,他一下子说不清楚。看来还要向韩志勇讨教。

    “马总,会后你就迅速进入角色吧。曾国藩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