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深藏的,很多时候几乎看不出来,只是嘴角微微弯曲而已。但眼前的女人是另一种,带着勾魂摄魄的美。
“哈哈,”唐一昆大笑,这是他听过的最有趣的笑话了,“人贵有自知之明。等你蓝妮小姐成为一线大歌星。你会发现你挣钱的路子多了,但花钱的地方会比现在更多。我怕是花不上了,哈哈”他大笑了一阵,“说正经的吧,最近发生了一些事,让我重新考虑了你我之间的关系,”唐一昆的表情严肃起来,而蓝妮也睁大了眼。
“怎么说呢?我们都清楚我们之间是没有未来的。这是事实,说出事实总是令人感到不快,但总要面对事实。不能生活在虚幻中”
“你什么意思呀?”
“请你听完我的话”唐一昆的声音很低,但清晰无比,“既然我们都知道分手是迟早的事,也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了。不管你将来会有什么成就。即使你成为天皇巨星,总要嫁人的嘛。作为男人,我比你更懂男人的感情,所以,早一些结束我们的关系对你好……当然对我也好。你放心,刚才你提的要求。我会认真对待的,我希望你的演唱会取得成功……蓝妮,你我认识多久了?”
“三年另一个月,共计1120天。”蓝妮脱口而出。她比唐一昆想象的要冷静的多。
“你倒记得清楚。那时你刚从江城音乐学院毕业吧?梳一个那样的头……”很怪异,但唐一昆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形容。
“像个野小子,对吧?我其实挺野的。中学时曾经揍过男同学,把他揍哭了……”
“那是人家让着你,别不知好歹……”唐一昆心底涌起一种温情,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清晰地浮现眼前,也是在北阳,他应朋友之邀看了一场演唱会,然后便认识了她。那时的她比现在要胖一点,但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那天一直喝酒到凌晨,她还给他唱了好几首歌。一直到现在唐一昆都怀疑是事前的安排,但他已经没有穷究究竟的心情了。
“蓝妮,你听我说。我希望你有一个好的结局,不仅在事业上。我想,我们还可以做朋友,但不会是以前的关系了……”
蓝妮的眼泪终于出来了。唐一昆不确定她是不是在演戏。她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但懂表演。如果一点不懂,她就不会站在聚光灯下了。她对“分手”既不意外,也不反对,这点可以肯定了。不然她不会把共同的日期记得如此清楚。
“你早就做出了决定,对吧?我去平泉你躲着不见我,已经做出了决定?对吧?”
“不。最后的决定是刚才做出的。我其实是个很随意的人,并不深思熟虑。我比你大了十好几岁,对人生的理解至少现在比你深。你和我一同拥有了三年的时光,这段时光对我是美好的,我会珍惜。人和人的关系是奇妙的,聚散都是常态,要适应这种常态……”
突然,蓝妮听见了表姐尖利的叫声,“你是什么人?你给我站住!”
蓝妮飞快地用纸巾擦了下眼睛,惊恐地扭过身,看见一个男人跑出来,另一个男人追上去,从后面抓住了他,“把你的手机拿来!”
“凭什么?哎呀,我要报警了……有人打人啦……”
“闭嘴!”
唐一昆眯着眼,看见马林一手扭着一个花格外套的中年男人的胳膊,另一只手将一只手机递给气喘吁吁的女人,他认识那个女人,正是他所讨厌的蓝妮表姐——她蹩脚的经纪人。
“你快看看……”马林把抢过的手机递给蓝妮的表姐。
“照了,他照了……下贱……”女人操着江城普通话嚷道。
“王八蛋。”马林狠狠甩了男人一个耳光,非常响亮。
男人嚎了一嗓子,“你敢打我?!”
“啪”回答他的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们走吧,他会处理好的。”看到人们围上来,唐一昆拉了早已戴上墨镜的蓝妮迅速离去。
第186章作品
“由于时间关系,只看了前20节,感觉可以。有几点意见供你参考,不知愿不愿意听?”
“求之不得”
“节奏稍有些慢。网文产生于快节奏时代,用一句粗俗的话说就是,男女主人公见面两天还不上床就令人兴趣缺缺了……宋河跟韩云的进展忒慢了些……另外,宋河抛弃前妻的情节一定要强化,你这样一笔带过就弱化了男主的性格特征了……另外,你的文笔过于文绉绉了,亏你还是网络写手呢。回到正题吧,我看可以上传了,你上本书不是已经完结了吗?”
“是完结了。想不到你蛮内行的……这就算通过审查了,是吧?我已经和网编联系了,那边希望我尽快上传新书呢。其实我已经把大纲给网编了,认为可以……哎,看来要把宋河写成一个坏蛋啦,真的有些没把握……”
“成功的网络小说要有强烈的代入感,对吧?你说那些青少年们最希望的人生是什么?”
“拥有财富和美女”他想,成年人的愿望何尝不是如此?
“完全正确。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我问的是他们希望当一个好人还是坏人?”
“什么意思?”
“我认为他们更愿意充当我们这个年龄段认为的坏人。为什么?因为现实社会里好人总是多磨难,好人们背负了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但坏人就不一样啦,至少可以率性而为。你把宋河写成一个有才华的无赖才符合大家的口味嘛,对不对?而且,你认为现实中的暴富有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吗?我倒认为你刻画宋河的心理过于书生气了,他不该有那么多的顾虑,他做事也不会过于深思熟虑,谋定后动。如果什么事都想明白了再做,黄花菜早******凉了!东湖的历史充满了欺诈和运气。没有人怜悯失败者,事实就是这样……”
“创业如同征伐,这个我理解。但如果宋河在感情生活上过于那个,会不会影响作品?”
“我认为不会。当然你不能把他写成一个完全靠下半身思考的家伙。他追求女人是有目的的,这个你应该可以处理的很好。对了,说件刚发生的真实故事吧,你听说过一个叫蓝妮的歌星吗?”
“没有”
“out了不是?你干这行,不了解娱乐圈哪行?必不可少的素材嘛。你可以上网查查蓝妮是谁。我要说的是这个歌星和宋河发生了一些故事,想不想听?或许对你后续的情节设计有帮助?”
“你等等……宋河和歌星?”
“就在两天前。知道北阳的万狮大酒店吧?”
“知道,但没去过”
“故事的地点在那儿。蓝妮的名气正在上升。今年‘五一’曾在平泉办过演唱会,随便一查就能查到。宋河和蓝妮小姐在万狮大酒店约会,被北阳都市报的记者给抓到了,发生了冲突,宋河把记者给胖揍了一顿,照片也给删光了……”
孙敦全没吭气。
“你怎么不说话?”
“我不是听你讲嘛”孙敦全觉得这个故事并无新意。
“我觉得你可以把这个故事写进去”张红芹顿了顿,“如果愿意听,我可以给你讲一讲事情的处理过程,当然。这件事并未结束。据说那个记者也是有来头的,联系到我省******的形势,很有点意思,希望你关注此事……”
“那就听你讲一讲吧……”
十分钟后。孙敦全结束了与张红芹的通话。那件事在孙敦全听来并无新意,现实生活中歌星傍大款肯定不是新闻,而唐一昆拥有多名女伴几乎是铁定之事,以他的身家地位。守着一个老婆过日子反倒是新闻了。值得学习的倒是这件事发生后的处理过程,倒是可以写进作品中。所以,孙敦全对张红芹的讲述没有很强烈的感觉。更没有在电话中对此作出评论。
按照约定,孙敦全的新书在发布前应当征得张红芹的同意,孙敦全这样做了。他把写好的约20万字的书稿拷给了张红芹,足足等待了十几天,终于得到了张的回话,但她只看了五六万字的样子,认为可以。对于张红芹提出的节奏缓慢的问题,孙敦全完全承认,但他不准备修改了,这是网络小说难以解决的问题,网文不同于严肃文学,某种意义上就是拼字数的,如果把一个不错的故事在三十万字内讲完,写手可能完全挣不到钱。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现实。
这部书的第二个作者就是张红芹,她完全参与进来了。连男女主人公的名字都是她起的,影射意味十分明显,佐之以情节,假如是东湖的员工或者是关心东湖的人读了,极容易就可以对号入座。这点令他有些不安,他倒不担心唐一昆发现这本书,他估计唐一昆根本不会去阅文,但他身边的人,比如说他的秘书之类,有可能发现这本“诋毁”唐一昆的小说,因为按照张红芹的建议,宋河——本书的男主人公,就传统意义而言,基本是一个坏蛋。
这样好吗?孙敦全有些吃不准。他已经完成的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可不是这样,尽管第二部,即那部以民国为历史背景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失败者,依旧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至少在道德上符合传统。
最近张红芹给他提供了不少的素材,包括刚才传播的消息。这些素材只有一个导向,那就是导致“西月江公司”的创始人除了用高超的手段在商场上纵横捭阖外,其余均不值得称道。
“西江月”就是现实中的东湖,它的主业也是房地产,而且是唯一的产业,这样便于叙述。感谢张红芹,给了他很多在网络及书本上查不到的专业知识,这对他帮助极大。现在他相信了文学理论的一个观点,小说最重要的不是情节,而是细节,情节可以编造,细节则无法编造。那些中外名著无一不在细节上令人赞叹,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细节才算艺术。
孙敦全现在的感觉与之前完全不同了。他感觉到了这部书的“不凡”,对于他,不仅在创作上是一个挑战,对人生也是一个挑战。就已经完成的章节看,他认为自己有了突破,质量比前两部作品好的多。主要是言之有物,而且主人公的命运走向充满了变数,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充满了张力。他自认在这个行当里不算老鸟,完成的两部作品也乏善可陈,传之名山是不用想了。关键是妻子印玉桃对他越来越没了信心,这让他很是焦虑。都说钱是人的胆,对于男人尤其如此。两部书加起来挣了不到五万元,平摊到每个月甚至不如他在红星上班,导致烟钱和油钱都需要向老婆讨要,这让他情何以堪?但这本暂定名为《远山》的网文让他恢复了部分野心,或许在收入上打个翻身仗也未可知。《远山》具备了成功的网络小说的很多必备要素:来源蹊跷的巨额财富,妖娆多姿的美女,充满阴谋和算计的人生……它有可能红!但是,它有可能触动平泉市那个庞然大物,现在他发现作品的纪实性过强了,这会不会有问题?
他严重怀疑张红芹的身份了,如果像她自己说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办事员,她不该掌握如此多的东湖秘辛——她给他讲述了很多东湖实业集团大人物们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当然对他完成小说有着极大的帮助,没有矛盾和冲突,情节就无法推进,但幻想和臆造的东西永远无法和生活中实际发生的相比。他承认,东湖的领袖们都是极具魅力的人物,每个人都神采奕奕卓尔不群。每个故事都惊心动魄充满魅力。
但对于他“孜孜不倦”追索的东湖“第一桶金”的来源,张红芹却回避了,每每问及此事,对方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这让孙敦全愈发感到“第一桶金”确实有名堂。由于《远山》采取的是倒叙的结构,目前尚未触及“西江月”的发迹之路,有时间构思,但孙敦全却对自己多构思的几个方案不满意。他相信,真实的故事一定比自己虚构的精彩,如何能获得真相呢?
她究竟在东湖实业集团是什么身份?她怎么对东湖的领袖们如此了解就像生活在他们身边?她为什么要如此塑造“宋河”这样一个人物?这样的人物会得到书友的认可吗?
网站编辑是个很负责的人,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在他上部书尚未结束时就催促他启动新书了。挨不过编辑的要求,他把新书(那时尚未取好名字)的大纲发了过去,编辑认为可以,说目前此类题材不少,但像你这样视角的不多,应该可以。编辑就当前网络管理日益严厉的形势对他提出了忠告,也就是所谓正能量问题,因为大纲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有些“偏”,因为其身份是私企老板,适当的“离经叛道”是可以的,但千万不可逾越红线。最好有个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反衬就好了。就作品情节的走向,编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