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延亢�**挂上了钩。
谁站在他们后面?韩志勇?郭涛?还是陶唐?李珞费心思索着,拒绝了老伴叫他吃晚饭,一直待在书房里思索着。
韩志勇是自己的老对手了,他肯定乐于看到自己后院起火甚至被扯入**的泥沼。郭涛那个笨蛋早就看自己不顺眼了,宋悦主政时就帮着宋悦整自己,还美其名曰维护班子的团结和威信。但这两个人都不足为虑,郭涛是个拙劣的政客。没有头脑,唯上是从。他没有自己的班底,更不会把营销部的“叛徒”们收入麾下,所以肯定不是郭涛。
韩志勇是有可能的,左云雷云他们在营销口失宠后改投“明主”是有可能的,但可能性不大,因为韩志勇自视甚高。不屑于招降纳叛,而且,李珞从未听说过左云和韩志勇有什么工作外的来往。所以,李珞很快否定了韩志勇。
最可虑的是左云们背后站着陶唐。证据是明显的,陶唐来厂第一次出门是到东湖洽谈因价格搁浅的合同就带着左云。之后去置州又点了雷云的将,显然,有人向陶唐推荐了他们。不过,李珞并没有太过在意,陶唐从未向他提出过左云们的使用问题,一向注重人事问题的李珞注意到,陶唐对于人事布局并无成算,毫无章法,像明筱月一类人的提拔,显然是失分的。不过,对于红星这样的企业,个把副处级无足轻重。
曾有人说是吕绮向陶唐推荐的,但李珞不信。吕绮给他的印象是很好的,认为是红星公司难得的女干部,业务娴熟,人品出众,从无负面新闻。没错,吕绮是陶唐曾经的同学,那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对于带了颜色的传闻,李珞更是不屑一顾。大概李珞自己这方面过的硬,他很讨厌拿子虚乌有的男女关系说事儿。退一步讲,就算吕绮向陶唐推荐了左云和雷云,那又能怎么样?除非陶唐把左云们调出营销口,否则他就不可能绕过自己去重用他们。李珞曾设想过那种局面的出现,他绝不做韩志勇,一定要守住这条红线——只要自己分管营销,营销口的干部升黜就必须征得自己同意!
当然,调出自己分管的一亩三分地就另当别论了。可是,他们的价值唯在营销,调出营销口,这些人还有什么用处?
这是一个月前的想法。但现在李珞的想法变了。其实,在杨开河出事前,李珞就改弦更张了。一个相处多年知心换命的总部领导提醒他,千万不要因年轻而轻视陶唐,此人背景深厚无比,非你所能撼动。而且,形势不一样啦。
陶唐肯定有背景。如果没有背景,彼岂能在四十出头便高居此位?李珞已经从冯世钊亲自送其赴任看出了端倪。但平泉市委书记陆耀祖甫一上任便**裸地位为其撑腰不惜损害其在政府的形象更证明了总部那位老友所言非虚。宋悦比起他来显然差远了,别看宋悦叫唤的高,总是巧妙地抓住一切场合吹嘘跟冯董如何如何,结果证明不过是虚张声势,该拿下时毫不留情便拿下了,总部根本就没有任何保他的意思。陶唐从不表露其背景,这才是有背景的派头呢。
背景很重要,但老友最后一句话更重要。形势确实不一样了,只要擎起反腐大旗,谁敢撄其锋?陶唐上任后的施政手腕显然是得了高人指点,显然以反腐作为掌控公司的突破口,反腐好啊,谁也不敢说不该做。关键是自杨文欢宋悦之后,红星出现了一种反腐文化,或者叫思潮,总觉得还有大老鼠没有被挖出来。果然,两三个月里,不断有发现线索的传闻。现在的经济案子,突破一点就是一片,牵连多少人谁能说得清?关键是以现在的搞法,谁敢保证自己没问题?李珞自认自己在经济上是过得硬的,但他也不敢保证自己的部下干净,即便是自己,也未必没问题,因为解释权不在你,每年经手那么多的业务招待费使用,谁敢说一点不合规定的东西都没有?
所以李珞采取了与陶唐主动合作的态度。实践证明是有效的,陶唐把目标转向了其他人,特别是骆冲成为他打击的对象了,杨开河真是蠢啊,这个时候搞这么一出,不是害人害己吗?
如果陶唐真的站在左云们后面,唆使左云们利用营销大会发难,又是什么意思?他不要今年的销售业绩了吗?李珞严重怀疑自己的判断。可是,如果没有后台,左云们敢这么干吗?
想来想去,李珞决定镇之以静。他怕刘书林特别是连福宇沉不住气,又给俩人打了电话,反复交代了明天会议应有的态度,那就是沉着,不要管别人说什么,不解释,不争辩,只讨论指标问题。
吕绮是参加李珞那一组(农机组)讨论来着,二组和三组闹出新闻还是老范提供的,老范眉飞色舞地讲了一气雷云对姚寿年的发难,吕绮愕然,这是闹的哪一出?雷云不想在营销部混了吗?然后,吕绮便接到了陶唐的电话,这是她业余时间第一次接到陶唐电话。
吕绮对老范做了个手势,示意其安静,电话里,陶唐的声音带着压制不住的愤怒,“你问问左云雷云他们究竟要干什么?是谁指使他们这样做的?在这个时候搞乱营销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嗯?”
陶唐从来没有如此峻急地对吕绮发火。本来这事跟吕绮八竿子打不着,但吕绮迅速理解了陶唐打电话给自己的用意,因为左云和雷云都是自己“推荐”给陶唐的,现在她必须为自己的推荐埋单了。
“是,我立即给他们打电话……陶总,我对此一无所知……”承受了陶唐的怒火,吕绮觉得事态严重了。
“我知道。”陶唐的声音平缓下来,“要有大局观!我们的首要目的是把红星搞活!经济搞不上去,抓再多的贪腐分子有什么用!”
“我得去找下左云了……”吕绮对范永诚说。
“不能去!你就在电话里说吧。”范永诚已经听清了陶唐的来电,“省得有心人说你串联。”
“有这么严重吗?”吕绮嘴上说的轻松,但心里却赞同老公的意见,现在找左云和雷云肯定不合适,说不定真有人盯着呢。不过,吕绮可以肯定,左云肯定不是要给陶唐添乱,但他们显然踩错了点,拍马屁拍到马脚上了……
“这就是政治。陶总显然不准备动营销……也是,杨开河的案子还悬在那儿呢,这个时候揭营销的盖子……左云头脑发昏了。”
吕绮已躲回卧房打电话了,范永诚独自坐在餐厅,不停地摇着头。(未完待续。。)
第141章营销五
李珞以为次日的讨论会才是风暴的**,没想到竟然风平浪静了。这天上午他没有在农机组傻待着,而是凭着他特殊的身份(他是分管营销的副总),轮流走了三个分会场,特别在连福宇那个组待了很长时间,左云在,但雷云却请假了,所有人的发言都中规中矩,好像昨天的事根本就没发生过,这他妈的是怎么回事?
下午,营销大会平稳有序地进入了最后一个程序。下午的大会晚了一个小时,三点钟方集中。二点钟的时候,公司领导先开了个小会,听取了各小组召集人对分组讨论的情况汇报,确定了几个应在大会上集中说明的问题,比如指标问题,委托刘书林进行解释说明,对于比较个别的问题则不在大会上进行解释了,陶唐要求会议结束后对当事人进行解释。
下午,主持会议的换成了李珞。李珞在宣布开会后,说,“同志们,现在我们继续开会。刚才,公司领导听取了一天来各组讨论的情况,对一些比较集中的、有代表性的意见进行了研究,今天下午的大会呢,首先请书林助理代表公司对此进行解疑释惑。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就不再占用大家的时间了,将在会议结束后由营销部负责落实和解释。”
李珞特别在“代表公司”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坐在会场第一排的刘书林上到主席台一旁的发言席,开始解释几个李珞所确定的在大会上解释的问题,会场很安静,一大半的与会者并不在意刘书林的解释,因为和他们没有直接关系。只有营销部的人员表示出关切,但刘书林的解释并未涉及敏感问题。比如绩效考核办法的修订和人员管理。
刘书林的发言干巴巴的,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
“在转入颁奖和表态发言前,我想再说几句讨论环节……”
吕绮竖起了耳朵,李珞终于反击了。不知道他是针对陶唐还是营销部。她向主席台望过去,目光当然落在坐在最中间的陶唐身上,但陶唐一直在看着窗子。没有看下面黑压压的会场。吕绮突然想起来,也就是三个月前吧,就在这间会议室,自己终于见到了分别二十多年的他,那时候总觉得他在平静下有着掩饰不住的意气风发,但现在的他似乎有了明显的疲惫,两鬓的白发也更显眼了……
“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我们用了近六个小时的时间对公司的营销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参与讨论的不光是营销口的同志。而是全公司科级以上的领导,这足以看出公司对营销的重视……今天中午,我看了三个组的讨论记录,发现很多同志,特别是其他口的同志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对改善营销管理有着很强的借鉴,值得营销部和我认真研究、学习和吸收,在这里。我要向这些关心帮助营销的同志表示感谢。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那么正常的声音。曲解了公司本次营销大会的真意,他们提出的意见从表面上看是在查找营销部的问题,但实际上另有目的。什么目的?当然是冲击当前非常紧张非常关键的营销工作。昨天我讲了下半年营销口的奋斗目标是力争完成销售收入95个亿。这个目标是综合了当前实际情况提出的,我认为是必须使劲跳起来才能够得上的,但却和公司总盘子有差距。陶总和赵书记在昨天的大会结束后已经向我指出了这一点,我完全接受。这说明了我思想上的局限性。说明我对公司发展的大局认识还不够,责任心还不强,所以,现在我要修正这个目标,在昨天95亿的基础上再提高5个亿!努力完成销售100亿。让红星真正跨入百亿企业的阵营,就是我们营销口今年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这次营销大会的使命。还是陶总说的好,我们完成百亿销售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更不是为了好听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为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我希望这次会议结束后,所有从事营销的同志们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个目标上来,振奋精神,竭尽全力,为完成全年百亿目标而奋斗。
“话题转回来,那些人在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就值得警惕了。为什么我说另有目的?是因为他们本就是营销部的员工,如果是出于对工作的考虑,出于党性和良心,营销部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不早些提出来?非要到这个场合提? 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正告这些人吧,公司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反常的举动,就在刚才,在大会复会前的班子会议上,陶总和赵书记都严肃地指出了这一点。奉劝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不要耍小聪明了,更不要存了搞乱营销,毁掉今年目标之心。还是要有些大局观好,把精力用在完成今年艰巨的指标上好……好,我就讲这些吧。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议程,颁奖和表态发言……”
会场响起了音乐,紧张的气氛也随之轻松起来。
如果说昨天分组会上有人针对李珞刘书林发难打破了一个记录,那么李珞刚才所讲的一段话也开了先河。而且好几处用了早已被摈弃的文革语言,给与会的中层干部们以很大的震动。包括参与到一定程度的吕绮在内,注意力都不在会议的第三项内容了,本来颁奖和表态发言这些东西都是司空见惯,了无新意,大家,特别是班子的某些成员更想听听陶唐将如何收场。
陶唐的确遇到了挑战,不是昨天的讨论会,也不是两点至三点的班子碰头会,而是李珞刚才的发言。但只有班子成员清楚,李珞刚才那一通“代表公司”的讲话完全是节外生枝,因为班子碰头会已经对此进行了研究,陶唐已经抢在李珞之前掌控了局面。李珞这一出,倒是真的在将军了。
两点召开的碰头会是陶唐提议召开的,理由是听一听分组讨论的结果。但陶唐没有通知公司领导之外的干部参加,实际上把刘书林等人排斥于外了。公司领导不都参加了分组讨论吗?那大家就说说吧。
结果第一个发言的是赵庆民。他把他参加的那个组的情况讲了,毫不遮掩地点出了左云和雷云的发言跑题了,冲淡了主题,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虽然没有像李珞一小时后将其定性为“别有用心”,语气已经不善了,赵庆民说。幸亏我及时制止了局面的失控,不然就糟糕了。
尽管资历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