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复兴之路 >

第12章

复兴之路-第12章

小说: 复兴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业问题去找人劳处(人力资源部的习惯称呼),人劳处理不了,会向刘副总反应,不能什么事都直接找陶总。陶总刚来,事情多的很,没时间见你们。”张兴武说。

    “他是一把手,他说了算。我们自然找他。人劳和刘总不解决问题,又不是没找过?”另一个看上去很苍老工作服上沾满油渍的小个子工人大声道。

    “你说话小声点!这是三号楼,不是菜市场!如果你们不愿意找人劳,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去信访办反映问题。信访办会将你们的情况汇编成传阅件,陶总会看到。陶总刚来,真的没时间。”张兴武压低了声音,“先来我办公室谈吧。”

    陶唐闻声出来了,“二位师傅,我就是新来的总经理陶唐。刚才的话我听见了,现在我真的没有时间……兴武,信访是在晚上吗?”

    “是每周二晚上。”

    “破个例吧。今晚安排下,我去接访。”陶唐转而对“闯入”办公楼的两个工人说,“今晚我在信访办等你们,行不行?”

    “那行。”大个子工人看着陶唐,“你不会骗我们吧?”

    “不会。”陶唐转身回自己办公室了。

    张兴武跟进来,“陶总,我向您检讨……”

    “检讨什么?门卫不把他们拦住?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信访办设在几号楼?通知信访办去记录。”

    “在一号楼一楼门卫室旁边。时间是晚八点。陶总,我可能说的不对,他们反映的都是鸡毛蒜皮,您哪有时间亲自处理?是不是请刘副总替您去?”

    “信访制度是怎么规定的?”

    “规定不是很明确……一般就是信访办记录下来,整理成传阅件交相关部门处理。”

    “对我可能是鸡毛蒜皮。对他们可能就是天大的事。你说的没错,一些事情我是没精力亲自处理的,而且现在也不知道公司的具体规定。但今天是个例外,我必须去。”说完,陶唐落座继续批阅文件了。

    下班铃响的时候,李志斌赶回来了,转了一圈也没找到旧货市场,司机王富民从他家里找了个半新的自行车,李志斌在生活区的修理点花15元配了个锁,放在了办公楼后的自行车棚里。上楼正好遇到陶总拎着个桶状的不锈钢饭盒出来,张兴武跟在后面。

    “陶总,车子没买到,您的司机王师傅家里闲置一辆,我放在车棚了。这是钥匙。”

    “王师傅不用吗?”陶唐大步下楼。

    “不用,闲着。”李志斌紧跑几步,抢在陶唐前面推来那辆半信的老式自行车。

    陶唐接过李志斌推来的自行车,跨上去就走了,将张兴武丢在了后面。

    张兴武暗暗叫苦。厂里有大小不等的三个职工食堂,陶唐也没说他要去哪一个,这怎么办?他刚才曾想通知下主管食堂的物业公司,但没来得及通知。不用问,食堂的情况不会让陶总满意。这才第一天,他就感到跟不上陶唐的步子了。

    “主任,陶总这是要去哪儿?”李志斌问。

    “去职工食堂吃饭去了,你快跟上他。”

    李志斌答应一声,跑步追了上去。

    张兴武去了最近的二食堂,里面已挤满了职工。他转了一圈,没看到陶唐的身影,急忙给李志斌打电话,李志斌却不接,直到他拨第三回,电话终于通了,“主任对不起,没听见,我们在一食堂……”

    张兴武急忙追过去,在食堂门口看见李志斌,“陶总呢?”

    “他排队买饭呢。”

    “你是干什么的?嗯?”张兴武有些不满。

    “陶总不要我跟着……”李志斌也是单身,但他习惯了在三食堂吃饭了,餐具都在那边呢。

    “他在哪儿?”

    “那边……”李志斌指了下。

    “你去吧。”张兴武已经看见了队列中的陶唐,他不耐烦地朝李志斌挥挥手,赶紧排在了陶唐所在的队尾。

    张兴武已经很久没来过食堂用餐了。他一面盯着陶唐,一面打量着环境,乱哄哄的,空气不好,餐桌摆放也不整齐,还脏,地面油腻腻的,沾脚。他知道物业公司该倒霉了。

    看到陶唐买了饭菜朝另一边走去,张兴武不知道该不该跟过去,略一思索,决定买了饭菜再过去。等他排到窗口,炊事员认出了他,“喔,这不是张大主任吗?今儿怎么了?体验生活?”

    “随便给我来一份……”张兴武将餐盒递进去。

    “随便?”

    “菜随便。主食要米饭。”张兴武看炊事员给他铲了米饭,在菜盒里搞了三样菜肴,堆的满满的。

    “多少钱?”

    “嘿,要什么钱嘛。”

    张兴武从窗口丢进去二十元菜票,急急追至陶唐的那张桌子,除了陶唐,那张桌子空着,他找了个凳子在陶唐身边坐下,看陶唐盒子里是一份面条,菜肴是两样,西红柿炒鸡蛋,烧茄子。

    陶唐看了眼张兴武,没吭气,继续对付他的饭菜。他吃的很快,张兴武刚吃了两口,他已经吃完了。起身去墙角的水池边刷洗餐具,张兴武干脆不吃了,追过去,将剩余的大半饭菜倒进了泔水桶里。

    “陶总,我来吧。”

    “浪费是极大的犯罪。”陶唐很快洗了餐具,朝门口走去。张兴武匆匆洗过餐具,追了上去。

    “一般地讲,看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只要看两个地方就可以了,一是食堂,二是厕所。”陶唐站下,“我小时候常来这里买馒头。硬件环境改善了,但管理水平照旧。食堂是哪个部门管理的?”

    “物业公司。”

    “你给物业公司说一声,让物业的领导们吃三天食堂。”

    “是。我这就通知。”

    “你回家吧。我回办公室了。你不要跟着我了,我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尽管这些年变化很大,但基本的格局没怎么变。”陶唐回身打量一阵食堂,拎着“饭桶”朝办公楼方向去了。

 第十二章陶家

    在11分厂当维修钳工的陶晋准备晚上请弟弟来家吃饭。

    陶晋的心情是复杂的。老二出人意料地“衣锦还乡”,立时让他三九天穿裤衩——抖起来了。单位领导对他的态度立时“恭顺”了许多,下午他在维修组跟一帮工友吹牛,话题当然是老二。狗日的仝厂长进来看见他叼着烟,一句话不说便离开了。若是过去,挨一顿训不说,至少被罚50块。

    昨天晚上来家串门的络绎不绝,多数都带着礼品,光是香烟就收了六条,其中还有一条蓝芙,那可是五六十块一盒的高档货。上门的是人一些套近乎,更多的人直接点明了缘由,希望他在老二面前美言几句,帮个小忙。红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厂长(职工们更习惯这样称呼一把手)就是土皇帝。红星的内部事务,无论是人事还是其他,厂长基本是一言而决。一句话,老二坐上那把椅子,在这块土地上,拥有着绝对的权力。

    他们提的要求也罢,希望也好,五花八门,陶晋都认真地记下了。都不是什么大事,像邻居老万家闺女的事,并不是要转干或者提拔,就是从车间调出来随便换个什么单位都行,不就是老二一句话的事情吗?但人们次第离开,家里恢复了安静,陶晋却有些心虚了,老二真的会给自己面子吗?

    陶晋知道,自父亲那次生病,他和老二之间就垒了一堵厚厚的高墙。老二回来两天未登自己的门就是最好的证明。老一些的邻居朋友是知道他和弟弟的间的隔阂的,当初父亲突发脑梗,而丧偶的弟弟刚到滨江任职,寄回来很大一笔钱托他为父亲治病,那笔钱他自然收下了,也尽力治疗了。

    脑梗就是那样,难免留下后遗症。父亲的命是保住了,但左腿变得不得劲,脑子也迟钝多了。这样就带出了伺候的问题,因为母亲的身体也不太好,父亲身边不能没人照顾。

    他是长子,这种事应该他说了算,于是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将老二召了回来。他听了老婆白淑娴的意见,坚持要三兄妹轮流伺候二老。这个要求难住了老二,那时他妻子刚意外离世,情绪很低落,老二说,能不能他出钱,哥哥和妹妹出力?妹妹和妹夫倒是愿意,但妻子不干。想起这件事,他就恨极了白淑娴。女人的脑袋有时候就是浆糊,真不知她是怎么想的。最后没谈拢,兄妹仨大吵了一架,老二一怒之下将父母接到了滨江,重金雇了保姆伺候父母。

    一晃五年过去了,期间妹妹和妹夫去滨江探视过两回,回来说父亲身体好了许多,至少父亲的脑子清醒了许多,走路也利索多了,自理是没问题了。但他和白淑娴一次也没去过。有道大学毕业时,白淑娴提出让有道到盛东公司就业,他也同意。论城市的繁华,滨江比平泉强的多,论单位的效益,红星更比不上盛东。但老二却坚决不同意。最后有道还是回了红星。这件事加重了白淑娴对老二的不满,认为是老二借机发泄怒气,对我们有意见也不能拿有道的前途开玩笑呀,有道可是老陶家唯一的根苗。

    谁晓得一转眼老二竟然回到红星当了一把手?

    老二回来的当晚,是白淑娴提议去小招探望的,希望老二住在家里。他知道老二不会答应,果然,老二拒绝了。白淑娴现在后悔了,问他老二是不是记恨她?这谁知道?老二从小就是有主意的,嘴上不说,主意都藏在心里。这么多年混迹官场,他的心思哪里是咱们能猜得透的?本来好好的一件事,假如没有那些过节该多好?有道在他二叔的庇护下,说个前程似锦也不为过。

    只能尽力补救了。第二天派了有道去请老二来家用早餐,老二拒绝了。白淑娴改在了晚上,让有道一定将老二请来。下午陶晋请了假,和已退休的老婆去菜市场狠狠采买了一大堆食材,请了厨艺高超的邻居老万来帮忙,现在只看有道了,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把他二叔请了来。

    五点钟的时候,心神不定的陶晋忍不住给儿子打了电话,但不知为什么,儿子没有接。他便咒骂起来。邻居都知道今晚的饭局了,如果请不来老二,他丢人可就丢大发了。

    有道回来了。听见停放自行车的声音,陶晋和白淑娴同时冲了出去,白淑娴还未开口,他一把将儿子拉进了门,拉至卧室才问,“你二叔答应了?”

    “答应了。”陶有道擦了擦汗,“费了老大的劲才打通二叔的电话,二叔说他下班后自己来。对了,二叔说把姑姑一家都叫上。”

    “这就好,那,那你给你姑姑打电话吧。”陶晋脸上漾起了笑容,心总算落在了肚里。

    “叫他们干什么?”白淑娴嘟囔了一句。

    “你懂什么!老二要叫美玲来,自然有他的道理。”

    “那我去趟姑姑家吧。”陶有道起身走了。

    “哎,你说,要不要跟老二说说有道的事?”白淑娴望了眼厨房方向,低声问丈夫。

    “什么事?”

    “提拔有道啊。”

    “早了吧?有道刚进厂两年。”

    “两年怎么了?当初杨文欢的儿子不是来厂三年就提了科长?周兵的女婿,江上云的儿子,头头们在红星的子弟,哪个不是人五人六的?他二叔可是一把手!比他们的官大多了!再说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谁知道老二能干几年?当初他在盛东不是风光的很?一下子就调走了。”

    “那也太急了些。这件事今天不要提了,以后再说。”

    “那至少要给有道换个工作。比如到厂办当个秘书。你瞧瞧,这几年从厂办秘书提起来多少?在分厂当个破统计,有什么出息?”

    “还是要慎重。”陶晋就这么一个儿子,当然希望沾一沾弟弟的光,“我知道老二挺关心有道,最好让有道自己提。”

    “也行。”白淑娴得意洋洋,“这下好了,以后看谁敢欺负咱们?哼!吓不死他们。”

    “昨天晚上那几个说的事,要不要跟老二提?”

    “这个……要是美玲他们不在就好了。”白淑娴有些犹豫。

    “先不要说了,反正有的是机会。对了,你主动提一提,至少让老二把衣服拿回来洗。”

    “这个不消你吩咐,我知道该怎么做。”

    “过去……老二对我们是有些意见的,这你知道,你看是不是解释一下?”

    “解释什么?大家都有难处嘛。他当了官,一年挣我们几十年的,理应多出点力,难道不对吗?换做是我,才不会跟同胞手足计较呢。”

    “这话你可不许说!”

    “当然,我也不是傻子。还有,他那天在小招说你爸妈想回来,怎么办?”白淑娴谈到了一个现实问题。

    “反正我是不会搬的。”陶晋摊开双手,“当初老俩口也亲口说过这套房子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