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谢谢部长了……”徐德玉没想到崔健会提她为正科,如果上面批了,她的岗位工资会增加180元,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就是这样了。你去忙吧,先把下期上头版的稿子搞出来,尽快……”
“崔部长,如果搞专刊,不学点专业不行的,我能不能买几本精益管理方面的书?”
“这当然没问题。你买吧。”
“谢谢领导了……”处于困境中的徐德玉总算得到一个好消息……
上午余下的时间里徐德玉埋头工作,她一面听大会录音,一面翻看小薛的会议记录,发现小薛记录讲话的功夫还是欠火候,自己跟她讲的一些经验算是白费了,光记大题目怎么能行?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脱稿讲话总有一些亮点,放入文章都是看点,而且不失本意。陶唐的讲话肯定脱稿了,穿插了大量的事例和俚语,风趣幽默,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宣传精益管理重要性的好文章……她有点偷懒了,对于一些术语,她没有认真去核对就引用了,上午下班前,她的文章就出笼了,校对无误后打印了一份。准备下午交卷。看看办公室无人,她在电脑上敲了一份售房广告,这是她昨天想到的解决办法,房子原先是父母的,也是她的了,那是她唯一值钱的资产了。她想,九泉下的父母是会同意她的决定的……
“啊,德玉你要卖房?为什么?”吕绮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徐德玉身后,拿走了她刚打出的售房广告。
正在打印广告的徐德玉吓了一跳,随手从吕绮手里夺过那张“广告”。
“德玉。段辉和素艺都跟我说了,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跟我说?下班了,走,跟我说说。”吕绮夺过徐德玉手里的那沓广告,“无论如何不能卖房子,卖掉房子你住哪里?真是的。”不由分说,吕绮把徐德玉拉走了。
“德玉,你昨天去北阳,是给你表哥看病?缺钱了?你倒是跟我吱一声啊?缺多少?”出了办公楼。在楼前那棵茂密的丁香树下,吕绮逼问徐德玉。
“吕姐……”徐德玉忍着,尽量不让眼泪溢出眼眶。
“走,我请你吃饭。今天老范请假回家了。小越在我家吃,就剩我一个人了。走呀。”吕绮拉了徐德玉朝商业街走去,“我也不想做了,咱们随便吃点。”
随便找了家小面馆。吕绮要了两小碗炒面,点了一荤一素两道家常菜,等饭菜上来的空档。吕绮开始盘问徐德玉。
“上午素艺跟我打电话了,她很过意不去,但她确实有麻烦,是她不愿意说,那笔钱把兄弟姊妹的手足情分全毁了,没达成协议,她不好动那笔款子……”
原来是这样……直说就行了嘛,何必说什么放在银行做理财?但徐德玉不会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各人都有难处,我理解。”
“德玉,你表哥的病是什么情况?”
徐德玉抹了阵眼泪,向吕绮一五一十地讲了。
“原来是这样……缺多少?两万够不够?”
“吕姐,我实在是……吕姐,我哥的这个病很讨厌的,听医生说,保肝护肝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不能一直靠借钱呀,想来想去,还是把房子卖了吧……我就一个人,随便租间平房就解决问题了。”
“决不能卖掉房子!第一,你那套房子不值多少钱,我估计十五万顶天了。第二,如果厂里搬迁,那套房子就不是这个数了,至少可以置换一套新楼。关键是你不能长期租房啊,谁说你会一直一个人?我相信总会遇到一个懂得珍惜你的。听我的,不能买房,我先借给你两万用着,咱们一步步来,总会有解决办法的。对了,陶总昨天下午还在电话里交代,让我问问你有什么困难没有……”
“这是我的私事,我哥又不是厂里的职工……”
“我的意思是,总有办法的,你要相信我。”
菜上来了,吕绮掏出纸巾仔细擦了筷子,递给徐德玉一双,“听陶总说,他昨天批评你们崔部长了,要老崔头多关心你。别发愁了,我现在没什么用钱的地方,你尽管用。晚上我给你送过去……吃饭吧,你这个傻丫头呀。”
“对了,”徐德玉虽没有答应借钱,但心情好了许多,“吕姐,告诉你个好消息,崔部长说要打报告给我转正科了……”
“一定是陶总的吩咐。陶总真的很关心你,大概是因为你哥的缘故吧。不过,以你的水平,早该升正科了。这是好事,来,以茶代酒,祝贺你,争取再升一步。”
“组织部还不知道批不批呢,再说,还要上党政联席会。副处我想都不敢想……”
“为什么不敢想?你是宣传部的一支笔,当个副部长绰绰有余。至于组织部,绝对不敢拦的。”吕绮想,崔健如果不是奉了陶唐的命令,估计是不会主动提她的级别的,但这话不好说,因为她没有证据。陶唐说他在电话里说批评了崔健,但并没有说徐德玉的级别问题。
“为什么?”
“因为有陶总啊。一个科级,在他那里就是一句话嘛。我倒是想为你说项,如果升处级,你就不必为看病发愁了……”
“千万不要……吕姐,千万不要。”徐德玉急忙制止。
“你呀,好好写几篇文章,替陶总的精益管理做做鸣锣开道的工作吧。不要妄自菲薄,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我看,宣传部就耍你一支笔了。更不要做卖房的糊涂事。吃饭吧,晚上我把钱给你送去。”
“好吧,吕姐,感谢的话我不说了,也用不了那么多,一万够了。”
“真够了?”
“够了。”(未完待续。。)
第124章脱岗处理
两天后召开的总经理办公会主要研究脱岗人员的处理。这是今天会议的正题。
首先由潘成贵汇报了清查结果,但没有讲处理的意见,引发了陶唐的不满,“管理部门要让决策层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潘主任,这件事本来不需要上会研究的,完全是你们人力资源部的业务问题。迫使公司领导们放下手里的工作坐在这里替你们把关,完全是因为你们前期的失职!难道你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处理意见吗?”
不等潘成贵说话,刘秀云抢先发言了,“陶总,各位领导,我要做检讨。脱岗问题大部分是在我分管人劳期间发生的,责任主要在我……我请求组织给我处分……”
李珞对刘秀云谦卑的态度感到惊奇,想不到这个愚蠢却自视甚高的女人竟然会来这一手。
赵庆民对刘秀云的态度表示满意,“刘总做了自我批评,这很好。我赞赏这种有担当负责任的态度。但是,我还是要说,责任主要在人力资源部。刘总是分管,不是替你们管理一切。如果分管领导什么都要管,要部门做什么?潘主任,我想你们应该有个处理意见吧?”
处理意见当然有,而且报给了陶唐。但陶唐偏偏不提此事。潘成贵预感到自己完蛋了,陶唐从一来就盯上了自己,也不知哪儿得罪了他,或者是得罪了他的家人……潘成贵当然不敢说处理方案早已报给你了,只能说,“有,是不是向领导们汇报一下?”
“说说吧,简明扼要些。”赵庆民见陶唐虎着脸不吭气,只好补台了。
潘成贵的汇报够得上简明扼要,核实的481个脱岗人员,由所在单位负责通知。限期两周内回厂,不回厂上班的,一律按旷工除名。脱岗人员中领了工资的,全部限期交回,不交者,在以后的工资中扣回。脱岗期间公司所交的社保资金照此办理。除此之外,人力资源部还提出了对责任单位(包括人力资源部自己)的处理意见,但只开了个头便被陶唐打断了。
“是够简洁的,”陶唐道,“各位应该听清楚了。都发表下意见吧。”
刘秀云先讲,“我先说说吧。这个方案,是我分管人劳所做的最后一件工作,处理原则是我拿的。在清查过程中听到了一些反映,说实话,狠狠地教育了我,从而真正意识到脱岗问题给公司带来的危害。所以主张从严处理。”
赵庆民一直看着刘秀云,感觉到变了个人似的。也不知昨天陶唐跟她谈了些什么,导致这个一向回避矛盾的女领导突然变得激进起来。竟然说这份明显过左的方案是她的主意。
接下来是邱林,“我对人劳口的具体政策不了解……首先声明,公司抓脱岗完全正确,非常及时。但感觉到人劳处现在拿出的处理方案有些左了。我绝无否定刘总工作的意思在内,刘总这样要求,我觉得有纠枉过正的意思在里头,也有一定的道理……各位领导。据我所知,脱岗情况比较复杂,一些是基层私下放人的。但也有公司层面、包括人力资源部同意的。是不是可以在处理上从宽一些?人肯定要召回来,不回来的除名,这都对。但工资啦,社保啦,包括对责任单位的处理,是不是就算了?做到前两条,已经显示了我们的决心了。在处理通报上可以写上,如有再犯,从严处理。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不一定对。”
赵庆民看了邱林几眼,觉得邱林还是比较靠谱的,这才是处理遗留问题的恰当态度嘛。陶唐选择邱林来管人事还是有眼光的,至少不像刘秀云顺杆爬,顺风倒。
“我赞同邱总的意见,”骆冲说,“因为这样比较稳妥。刚才刘总做了自我批评,我在这儿也做下检讨。因为我就跟人劳打过招呼,地方上一些部门比如国资委工信委的关系不能不考虑。本意是为了公司的利益,但没太考虑因此带来的消极后果……我同意严肃、彻底地处理脱岗问题,但不赞成纠枉过正。”
接下来,马光明、周兵都明确赞同邱林的意见。
李珞说,“第一呢,我赞成邱林同志的意见。因为比较实际一些,后遗症也少。第二呢,我建议恢复停薪留职,这些人在外面都跑野了,他们不一定想回来,我敢断定即使回来也没人愿意要。停薪留职总体上是个好办法,可以满足双方的利益,关键是公司不必再负担他们的社保了。”
赵庆民感到高兴,会议正在朝着他希望的方向前进,在李、韩、马等人明确支持邱林那个比较实际的处理意见后,估计其他领导也不会再过左了……看了眼面无表情的陶唐,不知道陶唐还会不会在固执己见?
果然,余下的几位领导,除了郭涛强调要对责任单位进行适度处理外,没人支持刘秀云的意见。
刘秀云深为委屈。之所以在今天的会议上做如此的表态,完全是为了迎合陶唐。经老公劝慰,刘秀云想了半夜,认为自己不仅靠山已失,处境最为危险。陶唐如果要“杀人”立威,选择宋悦昔日的铁杆部下最为妥当。刘新军、潘成贵等人的日子难过也印证了她的判断。高平在建国渔村门前借那辆宾利讲的道理完全对,但没几个人能够真正看破的,失去现在的职务不仅是收入的大幅度缩水,还意味着她所有努力艰辛以及尊严的丧失。从一个被人吆三喝四的小秘书走到现在容易吗?尝过权力滋味的人有几个能洒脱地放下权力?所以,认清形势后(其实她从来就没有打过与陶唐掰手腕的念头),刘秀云决定改变自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风格,积极配合陶唐,甘心充当人家的马前卒了。所以她一早就将潘成贵揪到了单位,部分修改了原来的处理意见。没想到,自己这个意见却遭到了刚分管人事的邱林的反对,而绝大多数人都站在了邱林一边,最关键的是陶唐面对众人对自己事实上的攻讦竟然一言不发!
这不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吗?刘秀云从来没有幻想过办公会的内容会保住秘密,这让那些脱岗人员、特别是自己亲手放走的如何看自己?想到这里,刘秀云几乎要哭出来。
最后,韩志勇表示反对了,“我有些不同意见。同志们,据我所知,一部分单位截留了脱岗工资,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是不是形成了小金库?总部对小金库的处理大家都知道,很严厉……联想到前段时间2分厂工伤事故的处理,我认为。对于脱岗人员,可以按照大家的意见办,重在加强以后的管理。但对于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则应区分情况,没有截留的是一种处理,截留并且私分的,不该轻轻放过去……”
坐在后排埋头记录的李志斌心里咯噔一下,忍不住抬头去看张兴武,正好与张兴武目光相遇。都看懂了彼此的担忧。韩志勇还是咽不下明筱月的气,把阻击阵地建在了这儿……
“嗯,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没有的话我说几句吧。”一直沉着脸的陶唐终于开口了,“已经和赵书记交换过了意见……刚才大家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首先我对刘总自我批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