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复兴之路 >

第109章

复兴之路-第109章

小说: 复兴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投资对部分没有使用卡式电表的用户进行统一安装,以减少和杜绝偷电和拒交取暖费的现象。另外,公司应对目前的取暖锅炉进行投资改造,并维修部分老旧的地下管网,提高居民的采暖水平。

    “陶总,我同意启动前期的研究……这项工作原来的我抓的,情况比较清楚。等你有时间咱们当面谈吧。”

    “我马上回去。”陶唐放了电话。

    等陶唐回来后,赵庆民告诉他,当初导致方案胎死腹中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遭到了已经移交地方的中小学教职员工的强烈反对,为此市、区两级教育局还专门来厂进行协调。第二是暗补变明补后收益并不平均,遭到了一部分职工的反对。干脆连职代会都没上,方案便束之高阁了。

    “书记啊,方案的优点一目了然,我认为总体思路是正确的。暗补变明补不仅仅是费用节省,会促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更会加强居民的节约意识。现在公司的水价每吨只有1。5元,谁还去考虑节约用水?我注意到很多居民房后的空地都种的蔬菜,水管子接出来就那样哗哗地浇地。这不能怪人家浪费,是我们政策不对头嘛。还有就是大量居住在厂里的外部人员,凭什么享受公司公司的优惠?至于你说的中小学问题,我认为根本就是无理取闹。学校移交地方后,薪酬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凭什么反对公司在物业管理上与地方接轨?没有道理嘛。你说的第二条确实存在,物业公司有现成的统计数据,暗补后导致生活费用上升的不足15%,并不高嘛。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住大户型的,就像老兄你,住了200多的大房子,肯定要亏了。但这有什么不对呢?对于特别困难的少数职工,我们可以用其他渠道想点办法给予补助,物业公司测算,双职工家庭,住房面积在120以下的,基本不会受影响。我看完全可以搞。我历来认为,节约比开支更容易,就算每年省800万,足够我们整修一次生活区锅炉房了。王景福说去年供暖不太好,特别是平房区,我听我嫂子也说过类似的话,王景福说技措大修理计划里曾列了买两台20吨锅炉,但被卡掉了。还是资金问题嘛。我和他们不一样,小钱也是钱,多800万就能办800万的事……我想开个会安排一下,也不需要隐瞒职工,宣传工作同时发动起来,只要我们立心公正,方案稳妥,应该不会出乱子的。”

    “前期的调研没有问题,宣传是不是先放一放?生产正在要紧,其他方面的事情也多,像脱岗人员清查……我怕你精力上顾不过来呢。”赵庆民完全出于好心。

    “也好。先开个会安排启动前期工作吧。你来讲讲,原先是你老兄主抓的嘛。”陶唐微笑道,“我想近期去趟燕京,经营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需要请示一下上面。”

    “应该的。我还觉得你去的少了呢。最近生产形势不错,家里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你就放心去吧。”

    “好吧,那咱们就抽下班前的时间小范围研究下物业的事吧,我让兴武立即通知。”陶唐说完起身走了。

    赵庆民点了支烟,在淡蓝色的烟雾中,他在猜想陶唐回总部的意图,所谓汇报生产经营形势应该是个幌子,八成他是为即将拉开的反腐大幕去讨尚方宝剑去了。(未完待续。。)
天〃√ ̄迹〃√ ̄社〃√ ̄区〃√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15章柳林

    陶唐是悄无声息地走的。大多数公司领导都不知道,更别说是韩瑞林了。

    结束了二级库检查的韩瑞林想给陶唐做一次汇报。这一次他很认真地参加了全部的核查并整理出一份材料,他不管郭涛和韩志勇将如何汇报,他决定把自己费心整理的材料递交陶唐,顺便再提一提自己的工作问题。

    出乎他意料,本来以为一定存在重大问题的采购部和营销部暴露出的问题并不大(采购部没有所谓的二级库,营销部只随即抽查了位于红星厂区内三分之一的二级库,郭涛和韩志勇认为最容易出问题的厂外二级库尚未检查),相反,一些他以为没问题的单位却存在很大问题,比如1、3、4、10、15及动力公司等单位。制度缺失是普遍的,单位早将公司下发的制度丢到不知什么地方了。帐物不符也是普遍的,特别是4分厂和15分厂,简直乱得不像话,库房多,账目混乱,甚至保管就拿着分管副厂长的私章,出库不需要领导的审批,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就库房管理业务而言,历来是财务部负责,每年财务部都要组织核库,时间一般是年底。但往往流于形式,并不认真核查。客观上财务部也没那么大精力,发了通知,抽查几个单位了事。所以,韩志勇在4分厂罕见地发了大脾气,痛骂了分厂及跟随检查的综合科科长史诚,直斥其尸位素餐,毫不作为。史诚被骂的抬不起头,一句话说不出来。事后跟韩瑞林发牢骚,我就那么几个人,简直就是胡传魁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公司大大小小的二级库有几百个,查得过来吗?如果认真核查。别的事什么都别干了。官大嘴大,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完事了,都是一群王八蛋。

    韩瑞林知道,史诚因为没有爬上副主任,心里憋了一肚子气。之前最有希望接权建和的应该是他,因为他是韩志勇的心腹,据说又走通了陶唐的门子,得到李建国支持的荣尚明应该不是他的对手。但结果却是谁也不看好的明筱月意外胜出。一时间议论纷纷,之前流传的陶晋为史诚打了包票的流言顿时烟消云散。但有关明筱月和赵庆民的传言再次抬头,有人说这次陶唐上了赵庆民那个老狐狸的恶当。被老赵不动声色地摆了一道。

    关于赵庆民和明筱月的传言,韩瑞林早就听说过。联想到明筱月工作态度之嚣张,很难想象那个泼辣的女人会没有后台。不过赵庆民算是持身很正了,除了明筱月,尚无生活作风方面的其他传言。不像骆冲,绯闻数不胜数,公司年纪在四十岁左右的老美女们很多都被牵连到了骆冲名下,甚至连吕绮都中枪了。但韩瑞林不相信关于吕绮的传言,根据他对吕绮的了解。认为吕绮不是那种人。

    联想到自己,韩瑞林禁不住内心大骂世道之不公。老子跟一个寡妇来往有什么了不起?至少她不是有夫之妇嘛,竟然受到纪委的调查!若不是自己花了黑钱摆平此事,说不定自己这顶芝麻大的乌纱已经被摘掉了!郭涛那个王八蛋。为何不去调查骆冲?调查那些花花草草绯闻满天飞的公司大腕?在公司高管中,包括那些助理副总师们,除了江总、李总等少数几人,有几个干净的?他怎么不去调查?由此再次想到一个历史铁律。规矩都是给下面定的,小坏蛋杀头,大坏蛋却摇身一变成为了新朝的座上客!远的不说。就说现代史吧,李济深搞过清党吧?卫立煌、刘文辉手上沾满了**的鲜血吧?人家是什么结局?看来自己必须升官,官位升的越高就越安全,至少搞个女人不是个事了。

    韩瑞林没有更大的雄心壮志,他只希望过一点小**的生活,老婆之外有个把情人,工资之外有点零用就可以了。但现在的职务却难以满足这个很低的要求,特别是在水娇卡掉他的零用后,迫使他连烟都戒了,两次与穆桂花幽会,都是情妇掏的腰包,这让他情何以堪?所以必须换个岗位了,原先不太可能,现在则有可能了。

    晚上韩瑞林带着材料去了小招才知道陶唐出差了。回家的路上路过商业街,被人叫住了,走进去一看,见是穿着带油渍的工作服的柳林和两个工人模样的人在喝酒。

    “来,来,喝一杯。快拿副碗筷来。”柳林一面招呼服务员,一面给韩瑞林搬过把椅子,还用袖子擦了下椅子,“我的同事老刘,小赵,这位是我的老同学,法律办的韩大主任。”

    “哈,你这是下班直接就喝上了吧?”韩瑞林看了下手表,“这都喝了多久了?”

    “别提了,我们哪里能和你们坐办公室的比?他妈的刚下班,随便吃点。最近活儿紧,快把人累死了……坐呀,喂,老板娘,再给添两个菜!”柳林少见的热情。

    “别呀,我都吃过饭了。”韩瑞林确实吃过晚饭了。

    “那不正好喝点?给我个面子。”

    柳林是11分厂一车间的装配组长,看样子那两个酒友都是他组里的工人,其中一个面熟,另一个青工好像根本没见过。两个工人都礼貌地站起来和韩瑞林打招呼。

    韩瑞林冲两个工人点点头,坐到柳林旁边,心里纳闷,柳林确实是他中学同班,但彼此来往并不多。在韩瑞林眼里,柳林很另类,说话总是冷嘲热讽的,很不中听。今天这是怎么了?像变了个人似的。

    “活儿紧好呀,反正你们是拿计件。”韩瑞林说。

    “这倒是。”柳林点点头,“有活儿总比没活儿强。来,敬你。”柳林端起杯子,两个工人跟着举起杯子来。

    韩瑞林喝了一口。酒不好,辣,而且苦。他扫了眼酒瓶,果然是平泉产的二锅头,十块钱以下的低档货。

    “老韩,跟你打听个事儿。”柳林说。

    “你说。”韩瑞林夹了块麻婆豆腐。

    “厂里整私下离厂的。是真的吗?”

    “应该是真的。不是下了通知吗?你不知道?”

    “我不注意……老韩,这回真要除名?”

    “这我可真不知道。你得问人劳处。”

    “我他妈问人劳处了,姓潘的拿腔作调给我摆谱,说是陶唐亲自抓的,我跟姓潘的吵了一架……他妈的,如果挨到谁是谁,我没话说,如果张三行李四不行,我可不管什么陶唐陶晋,看我不操翻他们祖宗!”

    “老柳。这件事跟你有啥关系?你上哪门子的火?”韩瑞林有些不解。

    “嘿,我小舅子不是跑到外面了吗?质检中心通知他回来呢……我问了鲍先冰,真有这码子事儿。”

    “你们分厂没有吗?”

    “我们那儿真没有。你不知道仝阎王那个棒槌的德行?活该狗日的升不上去,一辈子就窝在车间当驴受吧……”

    那个姓刘的年纪大一点的工人说,“老柳你这话可不对,人家仝厂长那人可真爷们。至少我是服气。”

    “那倒是。”柳林笑笑,“冲着他敢扣陶晋那个老混蛋的钱,我挺服气他的。”

    韩瑞林想起来了,陶晋跟柳林是同事。“那就叫你小舅子回来呗。丢了铁饭碗挺可惜的。”

    “嘿,你是不知道,七凑八凑,他刚在外面弄了个摊子。开张不到半年呢。现在回来,十几万打水漂了。你给兄弟支个招,有什么好办法?”柳林给韩瑞林添满酒。

    “除非上面点头,比如刘秀云点头。过去又不是没弄过这一出。你打听打听就知道了。”韩瑞林说。

    “大家伙儿都这么说……我是找了姓刘的那个骚娘们儿,据说刚出院,嘿。都是我这臭脾气,三句两句就跟人家吵起来啦,这条路走不通,咱跟人家连认识都不认识,咋照顾嘛。老韩,你能不能在陶唐面前替兄弟美言几句?”

    “嘿,这话说的,你又不是不认识,你直接去说不好吗?都是同学,何必搞那么见外?”

    还是那位姓刘的,“韩主任你没听说?老柳把人家陶总得罪啦。”

    韩瑞林大为惊奇,“怎么回事?”

    柳林狠狠地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别说了,都是我犯驴脾气。前段时间在车间遇见了陶唐,人家倒是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却犯浑把人家讽刺了一通。不说了,求你帮个忙,跟老陶说我就是这么个臭脾气,对老陶绝对没有任何的意见!再说了,人家现在是一把手,我就是个臭烘烘的装配工,地位差的十万八千里,都说大人不记小人过,请他看在同学一场的份上,抬抬手,点个头就过去了嘛。”

    原来是这样啊……就说这小子是夜猫子进宅嘛,没事求我不会这么热情嘛……怪了啊,他讥讽人家干什么?他们又没过节……韩瑞林沉吟片刻,“老柳,话我可以带过去。但我知道他出差了。不过,我觉得还是你跟他谈更好些,情况我说不清嘛。我觉得啊,陶唐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他不会记你的。”

    “韩主任说话在理。”那个胡子拉碴的老刘道,“我觉得人家陶总不错,那么大的领导,吃大食堂不说,整日间泡在车间里,绝对是个好官。老柳你应该去找人家道个歉,说说你的困难,一下子就解决了。”

    “哎……就怕人家一口顶回来。虽说咱是个臭工人,也是要脸面的呀。听说上次分厂因抽烟扣了陶晋的钱,就是陶唐下的命令,我就更没信心了……老韩,就算兄弟求你一回,帮个忙吧。”

    “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