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绮是第一次来陶唐的私人领地。她好几次想来,但找不到合理的借口。
“坐吧,我烧点水……”
“我来吧,”吕绮接过了陶唐手里的电热水壶,四下打量,发现卫生间在里屋,于是推门进了里面。
“去陆耀祖那里报到了?”陶唐显然知道了消息。
“是,今天下午去的……”吕纬搓着手。感觉到了压力,这种压力他多次遇到,今天在陆耀祖办公室就承受过了……
“找我来,只是为了感谢?”陶唐微笑道。
“是的。我必须当面向您表示谢意……”
“我记得你过去的样子……”陶唐笑笑,伸手比划了下,“那时候你才这么高……吕纬,我有些吃不准。真的,因为我不了解你。因为你姐是我的朋友,我也不认识机关的其他人。就贸然跟他说了,反正用不用是他的事……现在看来,我有点担心了……”
吕纬不知该如何接话了。
吕绮把热水壶放在底座上,“论经验你可以做他的老师,你就当他是你弟弟,给他一回老师吧。”
“吕纬,你准备如何当好这个平泉市的一号大秘?”陶唐轻声问道。
这个问题难住了吕纬。
“吕纬,你知道他为什么换了组织上配给他的秘书?”
“我不清楚……市委办传言,陆书记对小林不满意……”
“既然你来了,我就直言吧。陆耀祖发现林秘书是上官市长的人。”陶唐平静地说。
“原来是这样……”
“这句话本来不该说的。但事实就是这样。你明白该怎么办了?”
“明白了……”
“我觉着你还不明白。明白的话你就不会来感谢我。我教你一个法子吧,你只有一个上级,那就是陆耀祖。你也只能感谢一个人,这个人还是陆耀祖。懂了?”
吕纬直愣愣地看着陶唐。
“看来你在市委办工作的经验不那么丰富啊……不过没关系,事物都有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你回去琢磨吧。平时跟着陆书记,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要有个谱。该说的不说不行,不该说的说了也不行。你会遇到很多求你办事的人,甚至就是打听陆书记的行踪,喜好,甚至他见过什么人,跟谁吃过饭,最近看什么书,这些小事,恰恰是绝密,千万要当回事。你因为保守他的秘密越是得罪人,你的位子反而越巩固……反过来,学着张廷玉‘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也不成,既然是他的秘书,一些他想知道而不知道的消息还要报告给他……总之,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心里要有个谱。另外,你最终会知道陆书记的家世,千万不要对第三人讲。如果你不知道他的家世,就证明你没有走入他的内心世界,你这个秘书怕是当不了多久……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吧。”
显然陶唐是知道陆耀祖家世的。吕绮很想问一句,但没有吭气。好在吕纬也没吭气,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你那个包包里是什么东西?”陶唐打破了沉默。
“陶总,我给您父母买了点补品,是我的一点心意……”
“带给你父母吧……记住,你从此不要收礼,也不要送礼。好了,我晚上还有事,你们回去吧……”陶唐下了逐客令。
吕绮感觉到巨大的陌生,忍不住问道,“你真有事?”
“研究所做个实验,我想去看看……吕绮,如果家里知道吕纬的工作调动始末,告诉他们闭上嘴。对我无所谓,但对吕纬不好。”
“明白了,你放心吧。”不由得,吕绮担心起范永平来,“那我们走了?”
“去吧,我就不送了。最后要恭喜你,”陶唐微笑着伸出手来,“祝贺你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哈哈,也不要过虑,本色最好。如果有什么困扰,可以打电话给我。对于你的新老板,我是为数不多的真正了解他的人。”
吕纬面向陶唐,深深鞠了一躬。
从小招出来,姐弟俩默默地走了很久,彼此都没有吭气,到了吕绮楼下,吕纬对姐姐说,“我不上去了,回家看下爸妈就回了。老姐,你这位老同学真厉害。”
“小纬,他说的抓主要矛盾是什么意思?”吕绮还在想陶唐刚才的话。
“意思就是我只有一个上司。哎,姐夫嘴巴不稳当,你跟他打个招呼吧。”吕纬把装了花两万元买的人参的包包扔在车上,“改日来看你们,走了。”(未完待续。。)
第114章物业补贴
举报机动部主任杨开河的实名信是其副手汪兆写的。除了对机动部的了解外,令赵庆民吃惊的是汪兆的身份,他现在成了陶唐的亲戚了。这封举报信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赵庆民对汪兆的印象不算好,感觉此人有些张扬,更有些另类。关键是与顶头上司杨开河的关系不睦。宋悦在位时,杨开河曾向赵庆民提出将汪兆调离机动部,但赵庆民说了并不算,赵庆民甚至没跟宋悦提这件事。那时候宋悦基本上独揽人事大权,调整中层基本不跟赵庆民事先通气,直接就上会了。所以,赵庆民估计杨开河是在宋玉那里碰了壁才来找自己的,但是赵庆民根本就没有理会。
杨开河肯定是宋悦的人。但很多一把手在用人上的心思有点帝王心术的味道,喜欢下级单位正副职之间存在矛盾,甚至没有矛盾也要制造点矛盾。所以,杨开河越是“拱”汪兆,汪兆的位子反而越发稳固。现在汪兆与陶唐攀上了亲,萌生扳倒顶头上司的心思是很正常的事,谁让杨开河的屁股又那么不干净呢?
汪兆既然敢实名举报,自然有其把握。杨开河不可能在机动部一手遮天,他做的事也不可能封住所有部下的嘴巴。汪兆的举报信指向了机动部设备采购领域,既有招标环节的猫腻,也有不需要列入公开招标的小额设备备件采购的问题,还有废旧设备处置方面的问题,林林总总罗列了一共九个问题,皆有具体的时间和内容,其中就有引起环保风波的水处理一体机的问题。
赵庆民相信汪兆的举报肯定是事实,或者绝大多数是事实。杨开河确实目标太大了。他甚至比计力强还要“嚣张”。以赵庆民的位子,他是可以听到一些传言的。
杨开河儿子成亲办的规模很大。竟然连续连续办了一星期,厂里有头有脸的几乎都收到了杨开河的请柬。自然有人将举报信寄到了总部,赵庆民在接到总部电话后和杨开河谈过话,杨虽然强词夺理,但还是遵命退了一部分礼金,并且向赵庆民写了封态度还算诚恳的检讨。但据说即使退了部分礼金。至少收了100万。给厂里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杨开河的老婆也是红星员工,但已经病退了。他儿子也在红星,已经成家,是研究所一个室的副主任,算是副科级。他平时不在厂里住,在市里至少有两套商品房,赵庆民是知道的,他儿子一套,他住另一套。都是东湖开发的高档楼盘,装修更是平泉最高档次。据说杨开河在北阳市还有房子,不过没人核实。杨开河至少有三辆轿车,而且档次都很高,他儿子开着辆结婚时买的奥迪a4,而喜欢旅游的他有一辆途锐用来出远门,还有一辆凯迪拉克用于平时代步。房子车子合在一起,怕是肯定超过了杨开河的合法收入。另外。其他方面杨开河也很高调,从前公司不太要求工作时间穿工衣。杨开河总是西装革履,衣服鞋子一看就是那种很有档次的。杨开河抽的烟从来都是软中华,不抽别的牌子。有人说杨开河的一副眼镜就值3万元。赵庆民注意过,但他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看不出来。还有人说杨开河的手表至少是10万以上,但赵庆民发现不是那回事。他戴的手表肯定是一款普通的石英表,最多几千块,但又有人说杨开河是汲取了西秦省那位“表哥”的教训,不敢公开戴了……
令赵庆民感到心惊的不是机动部违纪现象的存在,而是违纪金额。如果查实。查处的权限就不在红星了,恐怕会有人成为第二个计力强。更令赵庆民担忧的是,这件事捅出来,未必只是一个杨开河,机动部将重演采购部的好戏。当然,为这出戏叫好的是老百姓,领导们不免会人人自危。
怎么办呢?这种大环境下,总不能对陶唐说不要查杨开河吧?现在陶唐把实名举报信转给了自己,明显是希望自己有所动作,该怎么办呢?赵庆民头疼起来,交给郭涛是最简单的,但那样就没有了回旋余地,彻底上了程序,再不能跟陶唐就此事的处理商榷了。
骆冲过来,打断了赵庆民的思忖。骆冲是向赵庆民汇报了东96号楼空余楼房的拍卖事宜的,三套空着的房子顺利卖掉了,原价不到五十万的楼房,拍卖时翻了一番,最高的卖出了125万,其余两套也在100万以上。
“很利索嘛,价格听上去也不错。”赵庆民接过骆冲递过的材料看起来,“喔,三个买房者都不是我们的员工啊……”其中有一个是赫赫大名的任道,但任道严格说已经不是红星的员工了。
骆冲想说,在红星的正式员工中能买起房的都有了,其余的想买也买不起啊。只有外面的人有这个能力了。
“下面有什么反映?”赵庆民把材料放进文件夹。
“反映很多……您应该想得到的。红星就这个德行,干什么都要受指责。现在房子卖出高价,立即有人说我们这些人沾了便宜,几十万的差价就这么被赚走了。他们也不想想,第一时间不同,我们是在09年登记交款的,现在已经过了四年有余。第二,拍卖不一定反映物品的真实价值……如果我们都按拍卖的方法,老百姓又该骂我们钻到钱眼里啦。现在的世道啊,什么事都不能做,一做就挨骂。”
赵庆民笑了笑,“你说,这个任道不必说了。另外两个,他们为什么愿意花大价钱在红星购小产权房?”
“一个是环境,一个是福利。”
“是呀。我们红星占地广,到处可以停车,还不收费。暗补更多,我们的取暖费每平米只收两块钱,是市里的三分之一不到……人家的帐算的精着呢,如果成功搬迁。恐怕转手又挣一大笔。好吧,这件事我没意见,你向陶总汇报吧。”
“陶总连看都懒得看。说只要程序没问题就可以。”
“办公会不是把此事交给你了吗?那就这么办吧。”
“要不要上会通一下?”
“下次办公会你通报下结果就行了。也好,房子处理了,也就没人惦记了,还给厂里收回三百来万。聊胜于无吧。”
对于红星这样的企业,三百万的确是杯水车薪。经营本就不是赵庆民关心的事,现在他的心思转到了公司即将掀开了反腐大幕了。
“书记还有什么指示吗?”骆冲问道。
“有屁的指示?你说这个任道为什么一点也不懂得收敛?现在还高调买房子?”想到废料处理,赵庆民脱口而出。
“这我哪里知道?”骆冲心里早已把任家祖孙八辈都骂翻了。
“是啊,自己的路自己走,谁也管不了谁啊。没事了,你忙你的吧。”赵庆民对骆冲道。
骆冲刚走,陶唐的电话打了进来,看了下号码。是从物业公司经理王景福办公室打来的,果然,陶唐说起了房子拍卖之事。
“骆总跟我讲了拍卖的结果,你知道了吧?我让他向你汇报下……对,我在物业呢,是这样,我在考虑物业暗补问题,值得系统研究一下了。既符合上面的精神,也符合我们自身的情况。之前一直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光是取暖一块,每年公司就要贴补4000万之多!这哪里行?是该解决这个问题了……”陶唐在电话里说。
赵庆民想,这个年轻人是不是战线开辟的太多了?你当取消暗补是件容易的事情吗?但他却没有反对,“取消暗补当然好,但这件事牵扯面太大,要慎重行事才好。”
“当然。老王这里有一个方案。他说你知道,我看思路可行,如果你同意,我想先启动前期的工作,特别是把地方上的政策摸清楚……”
赵庆民是知道那份被搁置的方案的。其实宋悦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委托他牵头收集并研究了地方上关于水电暖卫等方面的政策,结合红星公司的实际拿出了一份改革的方案,核心思路是暗补变明补,取消公司在水电暖上的隐形补贴,变为现金补贴发放职工(含离退休职工),人均年补贴金额为1200元每年,这是当时测算的数字,现在恐怕不一定可用了。改制后,公司年补贴物业的总额将下降800万左右。这个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将“寄居”在红星的外部居民剥离出来,迫使他们按市价缴纳水电暖及卫生费。同时,公司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