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相天下-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无论是基督教的预言术,还是佛教的天眼通,他们能看到的只是时间长河的一部分。当那一部分因为不可抗力而给不,他们看到的天机也会变得混乱。
赵铮可没有机会也没有资格学习佛家的天眼通,毕竟他不是佛教中嫡传弟子,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相信这样的风水技法。
“赵居士可曾听过,智药三藏大师在菩提树下的预言?”戒嗔依旧没有正面回答赵铮的问题,继续旁征博引。
“晚辈听过。”赵铮实话实说。
智药三藏,南华寺的创立者,天竺人,生卒年不详。梁天监元年。航海达广州。将彼土菩提树一株,植于宋朝求那跋陀罗于法性建之戒坛畔。
志曰:后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演上乘,传佛心印。
求那建坛立碑曰: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
天监元年壬午至唐仪凤五年丙子,百七十五年,六祖至此受戒弘法。这就是关于预言六祖肉身成菩萨传佛法的预言故事。
戒嗔说道:“然也,这也正是为什么,赵居士开设玄天馆,贫僧会主动要弘忍前去恭贺的原因。”
他说道这里,缓缓开口:“大约半年之前的一个晚上,贫僧的师叔普度大师夜观天象,忽然发现紫薇星异动,太阴星与太阳星光芒大甚,天机蒙蔽,竟使得无数星辰之气涌入凡尘。期间,大日如来钟忽然发出低沉的嗡嗡声,与此等现象遥相辉映,好像在传递一种兴奋的情感。”
“普度大师不知天机如何,自知大限将至,便利用最后一丝力气,施展了佛家的天眼通之术,看到了未来的某个片段。之后,他给我们留下几句话,便以九十九岁的高龄圆寂。圆寂后,形成一粒至善舍利子。”
所谓的至善舍利子,不过是心脏附近的位置,形成的非心舍利的舍利子。用佛家的说法,这位圆寂的法师,一心向善,此乃大善却未完成的说话,视为至善舍利。
“半年之前?”
听到这四个字,赵铮眼中瞬间闪过一道精光。半年之前,不正是自己在归隐湖获得万相经传承的那个时间吗?
“这佛家的天眼通之术,果然神奇。”他心中感慨着,继续聆听戒嗔的教诲。
“而随后的日子,一共分四次,大日如来钟都发出了嗡嗡声,而且一次比一次炽烈,无比的兴奋。”戒嗔继续说道。
得到传承之后,又嗡鸣了四次,一次比一次兴奋?
赵铮咀嚼着这句话,有些没有头绪,不知道是哪一方面对应自己。
“阿弥陀佛,赵居士心有疑惑?”戒嗔问道。
赵铮点点头,说道:“如果说半年之前,如来钟嗡鸣,有天地异象发生,晚辈可能略知一二。但之后四次嗡鸣,晚辈暂时没有想到是何原因?”
“无妨,相信接下来我要叙述的事情,能够帮助赵居士解惑。半年之前星辰异变,还有这半年中,大日如来钟四次嗡鸣之外,还有普度大师留下的一句话。”
“今有大佛缘之人降世,乃仰光寺大恩者青田后人,寻他,寻他,看他风云大世,舞动风云……”
戒嗔重复了一遍普度大师的话,目光炯炯的盯着赵铮。
赵铮立刻明白了普度大师的意思,对戒嗔说道:“戒嗔大师,普度大师的意思是,我便是那个与佛有缘,与仰光寺有大渊源之青田人的传人?”
“阿弥陀佛,正是如此,如果我没有猜错,赵居士应该已经有了答案。”戒嗔笑着道。
赵铮看着戒嗔,想到在佛梯口,戒嗔称呼他为文成公的后人,双手一抱拳,行一晚辈礼,说道:“文成公弟子赵铮,见过仰光寺住持。”
这句话,无关辈分,以身份而言。
至于文成公,则是赵铮的恩师,则是后人对刘伯温的称颂。
刘基,汉族,字伯温,浙江省青田县南田乡人。
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华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也只有恩师这样惊才绝艳之人,才能够创造出如此宏大、包罗万象的万相经吧?”赵铮继承万相经之后,没少对自己的恩师感慨。如今,面对戒嗔,心中更是钦佩。
毕竟,一个几百年前的人物,还能够影响到后世,可谓百年来的第一人。
“仰光寺当代住持戒嗔,见过故友之后。”戒嗔双手合十,行了一个极为郑重的佛礼,随后二者哈哈大笑。
“戒嗔大师,你们并非知晓我的身份,是怎么确定我是恩师的弟子?就是你们要找的人?”赵铮问道。
“阿弥陀佛,普度大师在留下那句预言圆寂之后,我们便着手寻找。通过我们的调查,那一晚天相混乱,且大部分星辰之气涌向的便是龙城,所以我们重点对龙城进行了调查。”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自龙城玄学交流大会之后,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而且风头越来越盛。更重要的是,刘振海与刘千象,这两个嫡传的青田刘家子弟,竟然在境界高于你的状况下,奈何不了你。刘振海暂且不提,但刘千象可是一名有机会和能力超越乔飞飞,甚至是吴法天前辈的年轻风水师。如此天赋被你完克,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不仅如此,刘空竹和刘悟雨这对双胞胎兄妹,同样是青田刘家的人,竟跟你非常亲近。刘悟雨也就算了,但以刘空竹的性格,跟你见过短短三次,就完全信任与你,这便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戒嗔说道。
赵铮仔细思考了一阵,忽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补充道:“还有就是,乔老爷子跟您有深厚的交情,听说我将清心咒运用自如,并且产生共鸣,戒嗔大师才最终判断,我才是你们要找的那个人。所以也就有了弘忍师傅前往龙城,参加玄天馆开业典礼,顺便确认我到底是不是你们要找的那个人?”
戒嗔笑着点点头,“通过与赵居士的接触和对话,我现在有九成九的把握,而最后一件事情,完全可以证明,赵居士到底是不是我们要找的人。”
“赵居士,请跟我到这边来。”戒嗔说着,几人又前进了一层塔,来到了大日如来钟如来宝相庄严的正前方。
令赵铮惊奇的是,这大日如来钟原本是佛教著名的高级法器。然而,在如来宝相右肩旁边,却攥刻着一段文字,而这段文字就好像天生形成一样,跟洪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对其在外表以及气场方面,竟然没有丝毫影响。
可这段文字,赵铮怎么看都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稽首清虚无上尊,梵空无等更无伦。
天有五帝朝天表,上极三清奉上真。
妙地不知生灭处,玄台说法静无声。
赞叹倾诚葵向日,极情扬诩失高深。
惟愿紫炉施法冶,诸天万类沐阳春。
“这……这不是太上无极九天紫府玄祖至尊法忏经文中,对于九天玄女的赞颂辞非常殊圣原文的起赞吗?”
一时间,赵铮只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堂堂一个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件世间少有的佛教高级法器上面,竟然攥刻着对道教中一位神仙,九天玄女赞颂的美文。
这……怎么看怎么违和!
“赵居士可知这段文字?”戒嗔问道。
“《紫府玄祖法忏》一文中的起赞,赞美的对象是道教神仙之一,传说中也是风水学的创始人——九天玄女。”赵铮说道。
“正是风水学的创始人,道教神庭的神仙之一,九天玄女。相信赵居士,一定对佛教圣地,佛学法器上,有道教这段文字,感到非常诧异?”戒嗔问道。
赵铮点点头,等待下文。
“既然如此,赵居士何不看看钟内,到底是何物会与你产生共鸣?”戒嗔打了个机锋。
赵铮一愣,钟内?难道是然自己钻进去。
可他一路走上来,可以清晰的看到,钟内一切构造正常,什么也没有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他怔在了原地。
忽然,他抬头看向佛钟上的道学文字,心头忽然一片明悟。
钟内?
其实指的不是钟的里外,而是真真正正洪钟的内部。而眼前的道教文字,便是破局的关键。
赵铮缓缓的伸出手,轻轻的放在了这段文字之上,脑海中不自觉的运转起万相经。
瞬间,体内的念气变得活跃起来,脑海之中一直稳定运转的棋盘式的万相经也光华大放。
在他一瞬间,他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万相经传来一种情绪,一种老友久别重逢的喜悦。
“啊!”
忽然,他的胸口传来一阵熟悉的却被放大了千万倍的灼烧感。
“难道……”
第七百一十二章 无影
赵铮实在太熟悉这种灼烧感了,从第一次在林海处得到黑石碎片,再到家族传承无意间得到,又在十三琼楼以及葬师之地,他不止一次的感受到过这种撕心裂肺的灼烧感。
那种感觉,就好像将他的灵魂放在三味真火上烧烤一样。
但赵铮却知晓,每一次这样的事情结束之后,他体内的万相经真气,与自己的身体就更加契合一番,诛魔功的威力也会壮大一些。
究其原因,就是所谓的黑石,也就是诛魔剑的碎片,不断的积累融合在一起。
而这一次,灼烧的时间非常持久,比以往碰到黑石,灼烧时间的总和还要久。
汗水大滴大滴的从脸上滑落,赵铮的整个身体都失去了感觉,似乎只剩下灵魂。
“呼!”
宛若过了几个世纪那么长的时间,赵铮才长舒一口气。微风拂过,他这才发现,自己的背脊早已被汗水浸透。
下一刻,他眉毛一挑,因为他发现,就在他面前的栏杆上面,放着一柄漆黑古朴,上面雕刻着无数条纹的宝剑。
剑长三尺七寸,比古时一般的配件要长一些。看到这柄剑,赵铮瞬间想到了曾经,在龙山突破之前,经常做的那个梦。
老师刘伯温身处那团光影之中,而他手中所持有的拼杀敌人的武器,便是这把真实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武器。
诛魔剑!
此时,赵铮眼中没有旁边的戒嗔与弘忍,没有上方的星空和旁边的洪钟,只有眼前这把诛魔剑。
他缓缓的向前走了两步,小心翼翼的拿起诛魔剑。
突然,诛魔剑轻颤,发出一声清悦的剑鸣,好像在传递一股喜悦之情。
随后,一股讯息从诛魔剑传到赵铮脑海中,在他的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
山村中,一个小孩面对劳作的父母发誓,他要出人头地,令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辗转几年,他长大成人,跟随在一个相貌奇特的人身后,看着前方不断扩大的战争,为他出谋划策,不断攻城略地。
后来,那个相貌奇特之人身着龙袍,成为了皇帝,而当年那个孩子,则成为了宰相,帮助他治理国家。
后来的几年,皇帝变了,他邀请那个人下棋,并且说他们是多年的兄弟,如果这盘棋对方胜利了,就将这个国家送给他。
宰相似乎没有听到对方的话,只是认真的下棋,而以他的棋艺,一个时辰之后,只差一步,就可以完全屠掉对方的大龙。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人忽然长身而起,哈哈大笑着,大步离去。
赵铮看的清晰,那个人离开的时候,身上佩戴的便是这柄诛魔剑。
而且,身为龙城大学华文系的高材生,他第一时间就认出了画面中的那两个人是谁,相貌奇异者,便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乞丐皇帝。而那个到了最后,颇有仙风道骨风范的人,便是自己的恩师,刘伯温。
画面好似记录了刘伯温的成长,他陪伴在朱元璋左右,帮助他攻城略地,建立大明。之后更是不遗余力的辅佐他,稳定朝堂和整个天下的格局。
至于他们二人最后一次见面下棋,便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奎星楼上赌天下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
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
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
于是,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楼。
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
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