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第5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叫谢石磊,在天工公司……”
谢石磊的声音再次出现,开始介绍起婉容博物馆的改建与现状。
通过苏进刚才的解答,在场正古十族的修复师们对于这家已经存在的博物馆有了更深的认识,开始以全新的角度审视打量它。
在场的修复师没一个是傻子,渐渐的,他们的表情缓和下来,了解到了苏进话里的意思。
这种博物馆不是不可以建成的,婉容博物馆就是一个范例。
在理论上,它完全可以实现。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做的,这样的大工程遍及全国,涉及到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何其之多。方案确实地存在在那里,也具备相当的可行性,但要怎样才能让它落实下去,实施到位?
恐怕谁也不敢保证吧!
只是,再好的方案,如果不能落实,也只是一纸空谈……
正古十族修复师们的面孔变得凝重起来,心里充满遗憾。
这么好的方案,如果不能实施,实在太可惜了!
这时,苏进拍了拍巴掌,打破了大殿里异常的气氛。
他微笑着环视四周,问道:“所以,各位,要来当个监督吗?”
0777 属于谁
监督?
怎么监督?
苏进一句话问愣了在场所有人。
就连周景洋,之前苏进回答正古十族问题的时候,他一直抱着手臂靠在一边,用复杂莫测的眼神看着他,此时也是一怔,疑惑地皱起了眉头。
苏进目光清亮而坚定,仿佛这句话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深思熟虑过后的结果。
他说:“就如大家所见,我们的方案已经摆出来了,从上到下,从总纲到细节,基本上已经考虑周全。但是,就像祝兰师所说的那样,方案始终只是方案,与实际实施还隔着一条鸿沟。实践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可能会是技术方面的,也可能跟人情世故有关。”
他吐了口气,自从到达龙门石窟之后,所见所闻的一切浮现在他眼前。
“之前祝兰师提到龙门石窟,现在我就想给大家讲讲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管委会,在苏进看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范例。
它是自发成立的,成立的初衷是所有当地人对石窟的热情与爱,他们想要保护它,想要延续它的存在。
事实上,他们也做了很多工作。限制人流、进行管理、想方设法找人来进行修复。
但是,时间一长,一切都不复初始之时。
管委会内部出现了混乱,出现了李文夫这样的蛀虫,甚至于正传一开始也是有动摇的。
据苏进所知,李文夫的事情爆发之后,龙门石窟管委会进行了严格的自查,又拔出了一批毒脓。
有一次,龚来顺在他面前,足足沉默了半个小时,最后才叹了口气,跟他历数起了那些人加入管委会的原因,最早时所做的工作……
这样一个由热情而生的组织,时间久了都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全国文物发掘、保护以及博物馆的建设,牵涉到的人何其之多,牵扯到的利益何其之大,怎么能保证其中的纯粹?
当然,这种事情只靠人的热情和责任感是不可能的,必然用制度来进行严格的管理。
但制度也是人定的,也是人来维持的,怎么可能一直保持上下一体,始终如一?
苏进讲完龙门石窟管委会的事情,正古十族人人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推人及己,他们从龙门石窟管委会的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别说那个管委会了,就是他们正古十族,前往海外之后不也出了很多乱子,搞得几乎要分崩离析了?
在无比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感情、信任、理想,都会变得薄弱起来……
“我们加入监督,就会没有这种事情发生?”过了好一会儿,祝使由问道。
祝使由是正古十族的首席长老,也是十族的代言人,他问话的份量,又是祝犀月这种小辈不能比的了。
“我不能保证。”苏进坦然说,“但是,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
他指指身边的笔记本电脑,“要看的就是执行。关注此事、进行监督的人越多、声音越杂,力度就越大。所以,我衷心希望并且代表国家文物局邀请各位的加入,一起来监督整个华夏的文物保护事业。”
说着,他非常随意地看了一眼墙边堆积的文物箱,道,“这些文物的确数量众多,价值连城。但是比起整个华夏的文物来说,又只是九牛一毛了。我不需要各位把这些文物捐献出来,我想把全华夏的文物,交到各位手上!”
苏进说完这些话,向正古十族的人微微行了一礼,就不再开口,而是走到另一边的桌子旁边,随便选了几样食物吃了起来。
说了这么久,他的肚子也有点饿了。
无数道目光聚集在他身上,看着他吃吃喝喝,他却一点不自在的感觉也没有。
正古十族沉默了一会儿,移开目光,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重新聚集到笔记本电脑旁边,打开刚才的文件和视频细看。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显然苏进刚才那一番话,说进了他们的心里。
苏进往那边瞥了一眼,微微一笑,转过了身。
“你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这么狡猾。”一个声音在他旁边不远处响起。
苏进转头,看见周景洋也端了个盘子,选了两块小蛋糕递过来,“尝尝看,这个味道不错。”
苏进没有接,只是看了一眼:“我不是很喜欢吃甜食。”
“哦。”周景洋扬了扬眉,对他的拒绝也不生气,自顾自地拿了个叉子吃起来。
白色的奶油沾到了他的嘴上,软化了他的气质,让他看上去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好接近了。
他自己浑然不觉,吃完一块之后说,“其实我以前也不是很喜欢吃的。不过刚刚到国外的时候,有段时间比较乱,每天少吃了几口。后来稍微攒了点钱,第一时间去买了块蛋糕吃。那甜啊……真是甜进心里去了。”
苏进听谈修之说过,周景洋是为什么去国外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不觉得你家里人会让你落到那种地步。”
“我家里人当然不会。”周景洋很干脆地承认,指了指自己,“但是我这个人个性比较怪,那时候有点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基本上跟家里断绝了联系。”
苏进知道这个人为人可能不怎么样,但也不至于在这种地方说谎。他说得轻描淡写,但那段时间应该是真的很不好过,以至于现在都留下了嗜糖的毛病。
不过……
他笑了一笑,说:“做了那种混帐事,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也是应该的。”
周景洋被他一句话堵住,瞪了他半天,突然笑了起来:“我本来还在奇怪,老子这种混帐,怎么会生出你这种绵羊来。看来你不是只绵羊,应该是只狐狸……不,是个猎手!”
苏进不动声色,并不对两人的关系发表意见。
周景洋点了点另一边讨论得越发热火朝天的正古十族,把话题拉回了最初:“你真是太狡猾了,人家只是提议把东西给你,已经挺慷慨的了。结果你的心比他们想像得还要大。”
他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你不仅要东西,还要人。什么把整个华夏的文物交给他们,你分明就是想把这所有的人全部收为己用!”
苏进不置可否,等他说完了才反问,“有什么区别吗?”
有什么区别?
一个公有,一个私有, 一个为己工作,一个为人工作,差别可大了去了。
周景洋正要反驳,他突然发现苏进说得非常认真,并不是在跟他打嘴巴官司。
他真是这么想的?
他真觉得这其中没有什么差别?
周景洋注视着苏进,心里突然掠过一阵明悟。
对于一个真正的文物修复师来说,文物只要存在在那里,只要能够在自己的手中一直延续下去,那就可以了。
至于它究竟归谁所有,究竟是国家的还是自己的,又有什么关系?
相比起文物本身和它代表的历史,人的一生何曾短暂?
修复师修复一件文物,就是把自己的一部分灵魂寄托在了上面,以它为依托继续存续。
至于文物本身的归属,又有什么关系?
文物本身,它的安全与它的存在,才是第一位的!
苏进自己是这么想的,他也相信其他修复师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他提出了这样的提议。
那么,正古十族能够认同吗?
能够认同这毫无私心,过于纯粹的修复师的想法吗?
0778 他们要的
周景洋其实这也是把苏进,把整个修复师群体估得太高了。
苏进自己很难说不是这样——他对文物以及文物修复,有着超乎寻常,比任何人都要深刻的感情。但是他绝不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其他文物修复师。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大部分人最看重的都是自己。
就算是文物修复师,就算是正古十族这些以文物修复为家业的人,绝大多数人也都只是把它当作一份职业而已。
对于一份工作要求太高,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
而苏进很清楚眼前这些修复师要的是什么。他对他们提出的,其实正是他们想要的!
文物修复师只要出师,工作走上正轨, 通常就不会太缺钱。
不缺钱的情况下,他们最缺的是什么?
是名声、是权势。
没有一个文物修复师不好名的,不然为什么每个人都拼了老命地想要考段升级,想要当上墨工?不然为什么每个人都想要修复更珍贵更出名的文物?
前者固然是文物修复师里名气最大、最受人尊重的角色,而后者,代表着他们的名声会随着这件文物一起流传下去,与它永远铭刻在一起!
所以顶尖文物对于修复师的诱惑,永远都是最大的。
现在,整个华夏的文物修复事业百废待兴,可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可以修复的文物实在太多太多。
还有什么时候比现在这时候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更能留下自己的声名?
乱世出英雄,一切还处于混乱状态中的时候,是最容易出现传奇人物的。
最关键的是,正古十族需要这样一个机会。
他们离开华夏实在太久,跟国内的联系实在太少,以前留下来的关系死的死,疏远的疏远,已经不剩下多少了。
别的不说,他们跟国家文物局的关系就始终亲近不起来——而后者是国内所有文物及考古相关事事宜的统管部门,正古十族想要在国内活动,就必须跟他们搞好关系。
他们急需在国内立足,就要找一个立足点。现在苏进给他们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可以重新在国内支撑起正古十族的机会!
正古十族可以不要这批文物——就像梅师们说的那样,要了他们也保不住——但是不能不要这样一个机会。
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加入华夏的文物修复事业,从此扎根下来,扬名立万,这就是现在的正古十族需要的!
清月宴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其实也算不上虎头蛇尾。清月宴,用来宴请众人的本来就是珍奇文物,正古十族拿出的这些文物,足够让所有人大饱眼福。
而在宴会的后半段,苏进展示出来的那些,更给所有人指出了未来华夏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方向,让他们了解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只是直到最后,正古十族也没有给苏进一个明确的回复,只请他在苏城再多留两天,他们会尽快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苏进很爽快地答应了,告辞离开,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周景洋是作为正古十族的贵宾被邀请来的。忠王府完全不缺房间,正古十族也给他安排了住处,他毫不客气地直接指定要了离苏进最近的小院,带着助理住了进去。
张万生仍然跟苏进住在同一间院子里,回来之后,他令人意外的什么也没对苏进说,直接回房间休息了。
老头子情绪不大对劲,苏进有点担心,在他窗口徘徊了一阵子,什么声音也没听见,想想还是离开了。
中秋月正明,苏进独自一人坐在小院的石凳上,秋风带来秋夜的清凉,竹叶反射出明月莹润的白光,在地面上投下摇曳的浓影。
他抬头望月,手边一壶清茶,突然觉得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悠闲的时候了。
不过即使现在, 也算不上真正悠闲,他脑子里还充斥着很多事情,另外还有很多事在等着他去做。
忙习惯了,就有点闲不下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