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天工 >

第431章

天工-第431章

小说: 天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万生瞥他一眼,点了点台上:“这些帛书的内容,你看过吗?”

    这回答好像风马牛不相关,但岳九段却马上明白了过来。

    每一次追本溯源的研究,全部都跟这样的古籍修复与研究有关。而在当今情况下,大部分修复与研究都是独立进行,很少互通,其研究的内容结果也经常秘而不宣,很少有其他人知道。

    所以,苏进现在说的这段话就是这种情况,它多半是哪个修复师的独立修复,一直没有公布出来,现在被苏进这样总结并且公布了而已。

    过于藏私,一直是当今华夏文物修复界的常态,老实说岳九段以前也没觉得如何。

    但今天看见苏进一个年轻人在这种场合上,有一说一详细讲解,他心里不知怎地又有些不是滋味了……

 0576 慷慨

    另一边,苏进的话还在继续:“汉朝之后,缫丝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帛书迎来它最兴盛的时候。根据研究,此时书画所用的绢帛都是采用百分百的头道桑蚕丝,不浆、不矾直接加工制作而成。此时的帛书,绢帛门幅相对比较窄,都是由单丝织造而成。无论帛书帛画,其全部内容通常都呈现在一块完整的绢帛上,以折叠的形式存放。”

    他说得很详细,显然在此之前,就已经对其做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

    苏进转过身,指着桌上的两个玻璃盒说,“这份马王堆帛书,就可以为汉代帛书进行一个良好的例证。”

    他说,“当前马王堆三号幕已经被开采完毕,对于帛书初始的保存环境,我们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他拿出几幅照片,展示到镜头前。

    摄影臂立刻非常配合地移了过来,把照片里的内容呈现给在场的所有人看。

    从马王堆三号墓刚刚被发现时起,苏进就已经参与了这个遗迹的工作。有文安组的全力配合,他得到的资料是非常翔实的。

    这几张资料囊括了从墓穴被发现到开采后的全部情况,对帛书原本所放的墓室也有单独的环境特写。

    苏进说:“了解出土文物的初始保存情况,对后期修复是很有好处的。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文安组各位给予我的帮助。”

    点头致意后,他介绍道,“从现场勘测中可以看出,马王堆三号墓经过不止一次盗掘,墓内的密闭环境在此之前就已经被破坏。所以,帛书在被盗掘之前,就处于一种非常恶劣的环境内,潮湿、霉菌……损毁得非常严重。”

    伴随着他的话,下面的修复师也紧紧地皱起了眉,有人甚至还低声道:“盗墓贼真是太可恶了。”

    “财帛动人心,自古以来,就少不了这些鸡鸣狗盗的事情。”

    方劲松正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听见这话,忍不住往那边看了一眼,然后又看向台上。

    这也是苏进这番介绍的用意之一吧……

    台上,苏进简单介绍完墓室环境之后,并没有留恋,开始介绍这份马王堆帛书的具体情况了。

    他说:“在修复之前,对被修复文物的情况了解得越仔细,越能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丝帛是有机物,属于比较容易被破坏的材质。再则汉代离我们这时候已经两千多年,现在尚不能确定第一次盗掘处于什么时间,这更增加了环境的复杂性。所以,在正式修复之前,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现在的帛书非常脆弱,为了让它不受破坏地长期保存,我把它置于充满了氮气的强化玻璃盒里。”

    说着,他轻轻敲了敲玻璃盒表面,笑着说,“这看上去是透明真空的,其实里面充满了气体,全部都是氮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有很好的防腐作用。但是在高温高能量的条件下有可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这是平天机械特制的低温氮气保护箱,能够很有效地保存脆弱的帛书。”

    于是,在苏进的讲述下,“氮气”“弹气”“淡气”等不同的字样被记到了下方的小本子上。大部分修复师都不知道这个词,他们决定惊龙会之后再去查探。还有一些人更记了“平天机械”四个字,准备会后直接去找这家公司来问话。

    这段时间以来,苏进跟平天机械合作得非常深入,一起制作的可不止只有这个低温氮气保护箱,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

    它们有的是直接在一些现有仪器的基础上改善调试而成,有的则是全新制作的,还有几件其实跟苏进一点关系也没有。平天机械设计室自从跟苏进合作以来,大大被启发了思路、激发了灵感。

    他们画了不少设计图直接拿给苏进看,有些跟他上个世界的一些产品颇为相似,有些纯粹是新设计新发明,他以前见过。

    他根据自己在文物修复方面的一些经验给予了回复,其中几件已经成为成品。

    如今,这些仪器和设备几乎已经全部被送到了圜丘坛上,供给他使用。

    微生物检测分析仪、水份仪、温湿度记录仪、酸碱度测试仪、纤维密度分析镜……这些全部都是前期进行测量与观察使用的仪器。

    苏进一边对帛书局部进行测量,一边进行讲解。

    这些仪器有什么用,各种数字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他很清楚他此时面对的对象是什么,不是天工社团这种经过正规科学系统教育的大学生,而是大量从学徒开始研习文物的普通修复师,所以他在讲解的时候并不使用太过艰涩难懂的语言,而是把它简易化、传统化,很多时候甚至使用了不少传统修复师的“专业术语”,更贴近他们的认知。

    他操作的速度快而有序,没一会儿,就把帛书的基本情况清晰透彻地展现在了修复师们面前。

    面对这么多从来没有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仪器,看苏进用它们做这么多测试,很多修复师起初其实都是拒绝的。

    这些是什么东西?这也搞得太麻烦了吧!

    但渐渐的,他们就听出一些感觉来了。

    遇见不明情况、等待修复的文物时,很多修复师会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混沌。

    文物的毁坏与侵蚀通常都会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有些由外往内渗透,有的则根本就是由内部开始的。

    但是面对文物,修复师们往往只能观察到外表的情况,对内部则一无所知。

    最有经验的修复师可以根据手感或者其他的一些办法稍微探知一下内部,进行更多的了解,但更多的修复师没这个本事,没办法做到太精准的判断。

    许八段之前的确冷嘲热讽说苏进“过多借助外力,歪门邪道”,但是经验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攒起来的,在此之前,如果能借助外力进行更多探知,那不是好事?

    现在苏进展示给他们的就是这样。

    他先分析了纺织类出土文物可能遇到的损坏情况,然后利用各种仪器对它进行分析测试。

    微生物检测分析仪可以检查文物表面的霉菌以及其它微生物情况,水份仪可以感知文物的干湿情况,酸碱对纺织品的保存以及色泽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在文物修复方面,苏进从不吝啬。以前带徒弟带惯了,其中其实也有不少从传统修复家族转行过来的现代修复师。他很清楚他们想了解的是什么,他们能听懂的又是什么。

    原本,圜丘坛下方的修复师本来都是均匀分布在广场各处的,五个长老下方各有不少。

    现在,不知不觉中,这些修复师全部聚到了苏进这边。他们虽然可以从大屏幕中看见苏进所做的事情,能从音箱中听见他的声音,但好像离他更近一点,就能学到更多东西似的。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苏进讲得细致而又全面。

    几个长老一开始被他搞得有点烦躁,但答应了他这样做,又不好出尔反尔。

    好在他们也是经验非常老道的修复师,平静自己思绪是基础。没过多久,他们就摒除了苏进的干扰,开始全神贯注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这时候苏进还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他分出了一点心神观察另一边,发现这种情况之后,他松了口气。

    毕竟,他这样做只是在给“平天机械”做广告,推广全新的修复检测技术而已,并不是真的想要干扰自己的对手。

    讲得太久,他有点口干舌燥。他咽了口口水,刚要继续往下讲,突然看见一杯水递到了自己面前。

    他抬头一怔,齐九段面无表情地向他一点头,什么话也没说。

    苏进一笑,端起杯子一饮而尽,继续讲解了起来。

    这的确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夺段挑战。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修复师,会如此慷慨地把自己的所知所学全部教授给其他人。

    就算是师父带徒弟也要保留三分,更何况在这里的是华夏几乎所有修复师,绝大多数对苏进来说都是陌生人,以后也不会打什么交道。

    但他还是就这样讲了。

    他的确是在给新技术做推广,所讲的东西的确有很多跟修复师们以前掌握的内容不一样。但是,隐藏在这背后的,又何尝不是对文物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仔细聆听的话,任何人都可以从中间听到自己熟悉的内容,从而触类旁通,有所感触。

    说到底,传统技术也好,新技术也好,所做的事情都是“修复文物”,其根本目的一致,手法归类也未有不同,只是思路更系统更全面,细节技术更新颖而已。

    最后,苏进喝完第三杯水,放下杯子,道:“我们通过测量与统计,已经掌握了马王堆帛书各方面的情况。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具体修复了。刚才我说,我多占了长老们的一点便宜,提前做好了修复方案。现在我将把修复方案提前公布给大家,一会儿具体操作时,各位可以一边回想方案,一边监督我的实际操作过程。”

    这时,许八段刚刚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抬起了头,刚好听见了苏进这段话。

    苏进说得轻描淡写,好像不把这件事情当什么很重要的事,但许八段脸色大变,连身体都一瞬间僵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女王惜梓、wangwang521、翩跹舞、泠喑、书友20334145的捧场,感谢书中半日闲、北天冥河、蒋熙棠的天天支持!!

 0577 琉璃塔

    在此之前,许八段同样也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他将要修复的是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部分,因此他现在拿上台的,一共有十几箱不同的琉璃构件。

    许家家传就是古建筑修复,是南方古建修复著名的世家之一。他父亲许正辉家传技艺,自己也极具天赋,学到四十八岁时,就已经成为八段,及至六十三岁那年,升任九段。

    在文物协会的规矩里,一个修复师升成九段,成为“墨工”,是毕生最大的荣耀,是要进行正式仪式,载入史册的。

    许八段记得很清楚,那年自己三十六岁,同样也是一个修复师。他亲眼看见三名九段带着九名八段到自己家里来,在许家门口修建了一座“墨工坊”,举行了正式的仪式。

    那一天是个大晴天,金色灿烂的阳光从天空下晒落下来,照在彩绘的牌坊上,耀眼夺目。

    那一次,共有两百多名修复师前来庆祝此事,排满了许家门外的一整条街。所有修复师,无论是什么段位,无论以前有过什么样的实绩,全部都向父亲行以大礼。他们脸上的尊敬发自内心,绝无半点虚假。

    这件事情给许八段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自从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了自己未来的目标。

    他也要像父亲一样,站到文物修复界的顶点,让所有人见到他,都退后三尺,行以大礼!

    四十七岁那年,他终于也升成了八段,比父亲还早一年。

    但自那之后,他就卡在了这个位置上,迟迟得不到晋升。

    八段到九段之间,是有一种莫名的感觉的。那是一种圆融如意,通达明练的感觉,听着好像是很唯心,但到了那个境地,就自然能感受到。

    许八段没有这种感觉,他甚至完全摸不着头绪。而他心里其实也很清楚,他的确跟他父亲还隔了很远的距离。

    有时候,你越站到高处,越知道前人离自己有多远。许八段就是这样。

    更年轻一点的时候,他觉得父亲就是父亲,似乎跟旁人没什么太大区别。但现在,他突然有了一种感觉,他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那个境地了。

    于是他换了条路开始走。四十八岁那年,父亲退居二线,成为家族长老。他挟着八段的势头,升任家主,父亲给予了他全力的支持。

    五十一岁那年,他进入文物协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