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截与下半截-"生活圆桌"文选_三联生活周刊-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归根结底白痴还是白痴,所以两套书的体例几乎一模一样。它们都是为那些整天匆匆忙忙,但又奢望无所不知的家伙们编写的,因此充满了类似的短章节、小段落与数不清的边栏注释。编过两套书的人都曾抱怨,每当他们想在其中加入一些真正专业的名词时,他们的主编都会勒令将其删。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两套书因此就是文笔简洁的典范。为了使每一本书都达到300到400页的分量,,古典音乐笨蛋指南》不得不和《与姻亲和睦相处傻瓜大全。一样厚度。而一本400页的家政大全可以想像是何等无聊。好在它是在美国这种“种族熔炉”中出版,因此书中塞满了诸如此类的“种族熔合”智力测验:阿卜杜尔是一具来自埃及的上,他爱上了一个意大利裔美国姑娘吉娜,他们的孩子应当属于那个种族?
然而,两套书的出版者还都固执地分辨“笨蛋”与“傻瓜”之间的差别。“傻瓜”的出版者指责“笨蛋”的编写原则过于“非个人化”认为这些书的编者已经真的在把他们的读者当作笨蛋看待,而“傻瓜”的编者则清楚“理解一门学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的出版物不过是一个向导”。“笨蛋”反唇相讥“傻瓜”的题材过于离奇,诠释手法也过于随意。“傻瓜” 对此的回答倒像是从《人际交往笨蛋指南》中学会的一种曲折句式:“我们更为关注读者面对一具问题时所感受到心理陌生感。”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两套书之间大有远比这些微妙的情感问题更实际的区别。举例来说,两套书中有关政界人际交往的书目都提到了要广泛阅读,时刻关注时事,但“笨蛋”提倡阅读《人物》,“傻瓜”则推荐《今日美国》。解决的方法在于你更倾向于当“笨蛋”还是做“傻瓜”。
我自己倾向于什么也不做。我总记得从因特网上看到的一篇古典音乐指南。它把自己称作”粗俗的(vulgar) 〃而不是别的什么。该文章作者写道:“别信那些‘傻瓜指南’。我不傻,你也不傻。能够通过搜索器一路点着鼠标找到这篇文章本身就说明你不傻。”
三思足球
~小 说t xt 天;堂
20000425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徐彬
我没有反对过足球,反而非常喜欢它,但是,现在有这么一股力量,使我要逐渐远离足球,这么一股力量,就是全社会的对足球无条件的狂热。这是一种被人广为忽略的另一种形式的人云亦云,另一种形式的对自己审美与辨别力的出卖,另一种形式的与大众文化的趋同与媚俗。
为这种无条件的俗推波助澜的是我们的媒体。翻开报摊上的多数报纸和杂志,打开电视,调到任何的频道,你总有机会听到、看到有关足球的东西。而且这样的东西具有很大的煽动性。要期望我指出具体的煽动性的言语是困难的,因为有关新闻的东西,通通标榜“客观”与“公正”,也努力使自身显得“客观”与“公正”。然而,当一个媒体使用超过任何一个生活要素在其中所能占据的比重来报道并非生活要素的足球的时候,那是“公正”的吗?“客观”的吗?
这问题就是喜欢足球的人和喜欢足球的传媒往往不能以自己爱好为满足,而不遗余力地兜售这种爱好(对他们而言,甚至可以称作是生活方式)。就媒体而论,不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还是不知其然遑论其所以然,经常拿一种“文化” 太保的口气侃其迷球之“心路历程”,旁敲侧击甚至训诫尚示迷上足球的人的“无知”和“落后”。原本这还只是说给男人听的,不过最近由于女权意识的觉醒,这种话语也传到了女性那里。而且,对足球的迷恋在女性那里,具有了更为先锋的意味。
一个人对足球狂热迷恋,以致足球成了他的信仰,沉醉其中,得到乐趣,得到发泄,很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不要把这种快感满街廉价兜售。我就见某a对某b大侃古典音乐,b不胜其烦,作惊人语说:“你讲的都是些什么呀,很快的慢板,很慢的快板,稍快的慢板,稍慢的快板,不快不慢的小呱哒板,对我全是狗屁。我就知道有的旋律能进到我心里,那就是好的音乐。”
我本来喜欢音乐而又不求甚解,结果曾经有段时间被“求甚解”的“发烧友”蛊惑了,当一串串高深的名词从他们嘴里涌出,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懂音乐。然而有个电视节目对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进行采访,他老人家的话把我从困惑中解脱出来。他老人家的话和b群众的话很相,主旨大约是撼动你心灵的旋律便是好音乐。按他的说法,在听《蓝色多瑙河》时所谓思绪翩翩,联想到春水东流;在听《春江花月夜》时脑子中油然有海上明月共潮升的图景都是对音乐的歪曲。将此理论推及足球,以能够看得电视冒烟、老婆回娘家不悔,以能够背出所有大牌球星的家史,以能够指出裁判的任何小细节失误为荣是对足球的歪曲。而我眼前的多数球迷,多数媒体的高谈阔论,一般没有脱出此种窠臼。真正能够使我茅塞顿开,体味到音乐之美人和话语我见过听到过,然而真正让我独见他爱,爱得正点,他对足球的解释能扩展我对足球美的认识的人和话语,我没有见过,也没有听到过。
。 txtM
看书札记:《上半截和下半截》
小。说。txt天堂
20000426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beatles001
几个星期前,在济南文化批发市场见到这本书。《三联生活周刊》的“生活圆桌”文章以前看过些,大都是些小年轻的写的千把字文章,感觉还有那么点趣。
买书的时候还有个也算不上好笑的笑话:开书店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还有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在帮工。我刚从书架上取下《疯癫与文明》与《上半截和下半截》,那位男人便发话了:“不行!不行!你不能光买上册!”姑娘笑着说:“爸爸,你弄错了,那书就一册。”那位男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上半截与下半截”是个挺容易让人联想和误会的书名,取自那篇讲本质和修养的《男人分两截》。书的前言里说本书“比市面大多数随笔集之类东西好看、言之有物”,倒也不假。年轻人写的随笔,没掂着摆架子拉理儿教育谁,挺尊重读者的。像《文学青年》、《邻居女孩》、《最好东西》、《花卷与蒜苗》、《愈无聊愈有趣》、《注定要输也得赌》等等,看起来不累,挺舒服的,时不时让你扑哧笑上一声。
看了《魔症》、《接下茬儿》,想起大学时候的事来。一位男生,早晨一见到对面宿舍外文系的漂亮女生,就犯了魔症似的喊:“are you ready?”,不是白眼就是没反应,这位男生兴致勃勃地接自己的下茬儿:“yes; i are。”一想这两句话来,就有点犯魔。比不了人家杨令公年过七旬威风不减,行为总得跟年龄相称一点,所以我也只能默念几遍“are you ready? yes i are。”。这几天办公室里人老在问:“你在偷着笑什么?”
(注:本书原名《上半截和下半截》)
。。c o m
电影院版
小‘‘说〃t:xt。。天 堂
20000428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唐波
《泰坦尼克号》红透半边天,北京澳华影院将票价定到80元,我借了vcd看,如果真对胃口,再去去澳华补足音响。借碟时顺嘴问是什么版,出借者答:电影版。
所谓电影版就是利用一种叫“摄影枪”的器材,在电影院里将放映的电影拍下来取得“样片”来制造盗版。
谁知此电影版魅力十足,我根本无法感受《泰坦尼克号》的煽情,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它抢走了。其实这不是电影版,而是电影院版。影片开头我听到两声咳嗽,以为是效果。看下去以为导演不是詹姆斯·卡梅隆,而是奥利弗·斯通,因为船头上女主角想跳海,莱奥纳多调侃她不会真跳时,画面外居然出现了情景剧特有的笑声,这是《天生杀人狂》里奥利费·斯通滑模仿皂剧时的惯用手段。同样的,当帅哥莱奥纳多穿上晚礼服、头发梳得油光亮滑连苍蝇拄拐棍都站不住时,画面外又爆发出女孩慕艳的惊呼。共进晚餐一场戏,女主角满面微笑地站在楼梯拐弯处等候莱奥纳多上来,突然,一个头部尖尖的黑影迎上前去挡住女主角,银幕顿时一片黑暗。是女主角命运的隐喻吗?太直接了吧。我忽然想起这是电影版,是在电影院时偷偷拍下的,既然是电影院当然就会有人随着情节轻笑、惊呼,或是忍不住出“嘘嘘”。想必这个偷拍的座号比较靠后,因为整部影片中起码有3次黑影站起遮盖了整个银幕。除此之外我还听到两次咳嗽,判断出咳嗽人的心理不太健康,因为每次咳嗽都在紧要关头:一次是莱奥纳多画像时女主角露出了胸部,另一次则是他们在车里作爱。但是,最最精彩的还是结尾,在剧中人的深情凝视下莱奥纳多和女主角相依相偎,以为接下去肯定是黑底白字的演职员名单,谁知出现的文字令我大笑不止:电影散场,请勿忘携带随身物品!
这真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电影院版,它充分地表达了盗版的特点:盗。盗片,地下出版渠道,利欲熏心,胆大妄为,连这样的电影院效果都敢制造、出售。
不过,这样的电影院版也很有幽默感。首先,在美学原则上,它实现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观看这程中,电影院版制造的四重空间(老太太的回忆空间、老太太的现实空间、电影院的观众空间和我们看vcd的空间)相互冲击、交流、纠缠、排斥,特别是电影院空间观众的反应对看vcd的我们竖起了一堵坚实的第四堵墙,时刻提醒着:这是一部电影,一个编造的幻,请保持应有的警惕和理智,直至勿忘携带随身物品!看来,经典的布氏戏剧理论被 vcd的盗版制作者娴熟运用了。
其次,电影院版无意中使用了一些后现代的表现手法,对经典的爱情+灾难+高科技的好莱坞权威文本在关键处进行滑稽模仿(笑声、惊叹声、咳嗽声)或肆意颠覆(黑影袭击),表现了十足另类的“cool”,迎合“新新人类”的审美范式。
我决定省下那80块钱。澳华的音响再好,也不会让我在电影结束时虽然眼含热泪却还能放声大笑。
c o m
科学幻想
{小}{说}{t}{xt}{天}{堂
20000428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洪晃
christine说,“我看过的中国电影都是讲以前的事,i mean;我们美国就喜欢拍科学幻想片,就像《黑超特警组》(men in black)和《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什么的,中国就没有,you know;科学幻想类的东西。
“有吧?”我虽然觉得这个黄毛丫头说得挺对的,虽然她从来没去过中国珠江以北的任何地方,但我还是要“扛”一下:“我看过一部香港电影,好像有点像未来的事,有机器人什么的。”
“那不算,christine反驳道:“你说的那种电影就像《et》那类,只是幻想,不是科学幻想。”
“那什么才算科学幻想?”我问。“科学幻想必须把未来世界想出来,包括未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都必须和今天不一样。如果只是一个未来的东西到今天的社会来了,就不算。《et》就不算,《星球大战》就算。”
我有个毛病,每当说不过人家的时候就换个话题。“你说,也怪了,就算我们没幻想能力吧,可我们做的事比幻想还幻想,比如中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快得出乎任何人的幻想能力,我小时候从来想不到中国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再说,你想一想三峡工程,如果没有想像力怎么可能有这种工程?”
“三峡是什么?”
她真无知。我很得意地花了喝三碗牛奶咖啡的工夫向她介绍了三峡历史之悠久,工程之庞大,未来之明亮。
“你们这么缺电啊?”这是她对我一番辛苦口舌的惟一评论。“but,”我最怕说but,“三峡工程是从实际出发的,不能算幻想。”christine说,“我教你什么叫科学幻想。这么说吧,如果叫你拍一个三峡的电影,你拍什么?”
“故事片?”我问。
“故事片。”她肯定地说。我脑子里只有什么大禹、都江堰的故事来回晃悠。这些都不能说,都是历史,说了正中她下。“你先说吧。”我反问她。
“那太多了,都是科学幻想。三峡里可以出个妖怪,就像苏格兰的尼斯湖(loch ness)妖怪,这是一个题材;三峡移民这么多,可以拍一个中国版的《开路先锋》(mad max);或者《水上世界》,这又是一个题材;但最精彩的是拍一个像《华氏450度》那样的片子。”“你是说杜鲁福(truffaut)拍的未来世界里消防队烧书的片子? ”“没错儿,”christine开始进入角色了。“试想三峡工程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