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舞蹈_林丹环-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大合作——情歌纪念日”盒式磁带,并对歌曲进行了改动。我请他“在电话里悄悄地小声给我道个歉”,没想到,罗大佑好像受了刺激,脱口而出:“道歉?有好戏给你看!”几天后,他在台湾公开发表文章,称“民歌没有版权”。我确也为此感到气愤,但我不想打破这个官司,因为这样会减少寿命。而且,荣誉太多了我一个人也背不动,让更多的人分享它吧。
记者:那么,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版权”问题的呢?
王洛宾:你一定知道新疆的达坂城吧。前些天,达坂城市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对人民的给予永远满足,对人民的奉献永远不满足,这是我的长寿之道。达坂城的荣誉市民,这不就是我的版权嘛!我还要什么样的“版权”呢?
作者简介
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心香一瓣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望着远大的目标茫然踌躇、唉声叹气,不如做好眼前的一件件小事,脚踏实地去接近梦想。
最大的岩石也是由细沙结成。山高高不过肩膀,路远远不过脚步。“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王洛宾先生就是这样一步步登上音乐艺术高峰的。
不要怕起点低,不要畏惧路上的风风雨雨,不要忧心梦想的遥远,成功者都是善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踏过的每一个脚印,都值得我们记忆,都指示着下一步的方向。经历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t;Xt;小;说天;〃;堂
第22章 美学有什么用
易中天
在人类历史上,有不少工作,虽然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用处,却为人类文化所不可或缺。
对于这一类工作的评价,是不可以太急功近利的。
美学的这种性质常常引起人们的愤怒和不满。许多人指责美学家,说人民群众养着你们,养了两三千年了,你们却连张门票都拿不出,要你们有什么用!(大笑)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有时连我自己都怀疑,我们这个研究了几千年却仍然不知所云的学科,是不是在扯淡?(笑)我承认确实有不少“吃美学饭”的人是在扯淡,连我自己是不是在扯淡也没有把握。所以我常常想,是不是干脆把它取消算了?
(笑)不过这样一来,恐怕又会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可以取消美学,却取消不了美。生活中充满了美,大家也都爱美,却又说不清美到底是什么。我们人类,这么智慧的一个物种,如果连“美是什么”这么个“起码”的问题都回答不了,也说不过去吧?那时候,恐怕又会有人嚷嚷:那些搞美学的呢?上哪儿去了?把他们找回来!(大笑)其实这也是美学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满足人类的一种好奇心,一种对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探索的愿望。在人类历史上,有不少工作,虽然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用处,却为人类文化所不可或缺。对于这一类工作的评价,是不可以太急功近利的。我们民族有一个不好的传统,就是喜欢嘲笑那些忧天的杞人。杞人忧天当真就那么可笑?我看未见得。至少,在并不确知天为何物的时候,你凭什么就敢肯定天一定不会掉下来?没错,它今天不大可能掉下来,明天大约也不会,但明天的明天呢?明天的明天之后的某一天呢?实际上,天体物理学家已经搞清楚了,我们这个宇宙是有年龄的,地球也是有年龄的。有出生的那一天,也有死亡的那一天。那时又该怎么办?这就要弄清楚天到底会不会掉下来,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不会。要弄清楚天会不会掉下来,就要先弄清楚天是个什么“东西”,它和地又是什么关系。这样一来,自然科学就建立起来了。其前提,则是杞人忧天。可以说,没有忧天的杞人,就没有科学的探索,也没有科学的精神。
实际上,许多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用的东西,其实往往可能是最有用的。就说艺术,有什么用呢?好像没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说过,画出来的鞋子不能穿,画出来的苹果不能吃,诗人绘声绘色地描写骑术,自己却不会骑马。艺术有什么用?周谷城先生和梁思成先生在人民大会堂有一次对话。周先生问梁先生:“你说这壁画有什么用?”梁先生大家知道啦,是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建筑大师,大家都以为他会说那壁画如何如何有用的。谁知道梁先生居然一笑说:“补壁。”周先生又问:“这屏风有什么用?”梁先生又答:“挡风。”周先生又问:“那九龙壁又有什么用?”梁先生又答:“避邪呀!”(大笑)大家都笑了是不是?当时他们两人也相视而笑。那意思很清楚:没用!
表面上看,艺术这玩意确实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艺术能当饭吃吗?能当衣服穿吗?能用来抵御强敌保家卫国吗?不能够吧?
马克思早就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东西只能用物质来摧毁。说唱山歌就能把敌人都唱跑了,那是扯淡!
艺术顶多也就起个辅助作用,鼓舞一下士气啦,动摇敌人军心啦。就这,也有限,还得碰上特殊情况,比如楚汉相争时的“四面楚歌”。
但是这个几乎一点用都没有的东西,却又是不可或缺的。
你说世界上哪个民族没有艺术?哪个时代没有艺术?哪个阶级没有艺术?潘鹤有件雕塑作品,是长征路上的两个红军战士,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却在吹笛子。吹的人如痴如醉,听的人如醉如痴。战争年代尚且如此,和平年代就更不用说,歌舞升平么!
事实上,许多民族,经济不发达,科学很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有的原始民族连文字都没有,但是无一例外地有艺术。
达尔文,大家都知道啦,有一次他来到了一个荒岛,看见一群土著光着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达尔文马上拿出一些红布,要他们做件衣服。谁知道这些土人立即将这些红布撕成布条,绑在手上、脚上和腰上,然后跳起舞来。这让达尔文大开眼界。原来他们宁愿没有衣服,也不能没有艺术,不能没有美。(笑)这样的例子是有很多的。事实上,在人类文化和文明中,艺术差不多是最早诞生的,比科学和哲学早得多,几乎仅次于工具。这说明什么?说明艺术必有大用!有什么用呢?这当然是美学要搞清楚的事情。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是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易中天品三国”系列首播即获热评。著有《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帝国的惆怅》等多部畅销书。
心香一瓣
美学是以艺术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规律的科学。乍一看,它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似乎一无所用,但实际上它是人人都不能缺少的一种东西。
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说:“美学是跟心灵做的游戏,它带来一种自由感。”美学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追求一种更有价值和情趣的人生。
所以,懂得美学,会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富足,会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意。从这点上说,美是自由的、非功利的,探究美学的实用价值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
WWW。xiAosHuoTXT。t:xt。小‘‘说〃。天 堂
第23章 艺术的需要
[罗马尼亚]尼基塔·斯特内斯库佚名译
美之所以成为美,并非因为大自然的美能通过自身表现出来,而是因为诗——存在于人的心灵里并由诗人表达出来的诗。
一
我完全赞同阿拉贡最近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见解:我们这个时代只有借助长篇小说才能表现出来。使我震动的倒不是他的论断里所流露出的对某种文学体裁的执著,而是他公开承认艺术的作用并视艺术为不可缺少之需要的勇气。
与人类其他许多精神活动直接的和完全的功利主义相比,艺术以它固有的最普遍的方式来体现它的功利主义。艺术不仅仅是为了余暇时间而创造的,表现自由是它鲜明的特性。但这从来不是指个人在其与社会的关系中的自由,而是指人类在其与自身生产的关系中的自由,事实上,优秀的艺术不是自为的个人的表现,而是处在与集体关系总的个人的表现,历史是从人类意识萌生以来整个生存的记载,艺术却从希望的观点展示尚未发生的未来的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的观念是一个深刻的道德观念。同样,我们也可以认为美学的领域是伦理领域的升华。
把美的观念视为无使用性的观念,这是再错误不过的,没有无使用性的美——首先是因为美和美的本身即是一种交流活动。
艺术交流的深刻的民主性无疑来源于艺术的“实用性”。从本质上说,科学不仅要求专业知识和特殊的术语,而且它的效用几乎是直接的——创造具体的物质财富,艺术却创造精神产品,从自身排除了单纯的权益性,能够在一种语言的动词所承认的一切时间里发挥交流作用。
二
对于我来说,诗是艺术的引力场,而且恕我斗胆地说,诗尽管有成千上万种形式,但归根结底是一般认识——不仅限于艺术——的引力场。没有诗,我们就不能生活。各国人民的民族文化证明了这个带有必然性的事实,因为民族文化归根结底体现出来各国人民的特殊性以及全球的精神交流。几千年前尼罗河上一只划桨的船可以给予我们关于当时航海科学的观念,但一座金字塔向我们说明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坐标,而且是整个人类的心灵的价值以及超出时间和空间的永恒的精神交流的价值。
但是,诗是需要不仅是超出时间和空间的,而且也是直接的。人与其他任何事物不相同的特殊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差异,亦即写出来的或者没有写出来的诗,是人的任何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而且应该成为一切人的财富,社会和民族的财富。
随之诗作为一种现象深入每个人的心灵,上述情况就越发清楚,社会给予群众的余暇时间越多,蕴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诗就越是渴望得到表现。
三
诗不仅仅是艺术,它是生活本身,是生活的灵魂本身。诗首先借助艺术来表达,但不仅只借助艺术,将诗仅仅理解成艺术,这贬低了诗的概念。它不是有人所说的生存的方式,而是生存的基本组成因素。
我曾对友人说过,真正的诗人不是作家,写作的艺术和作家的概念包括小说家,戏剧家和评论家。真正的诗人不是作家却又是作家。
如果说小说家可以虚构,画家可以有幻觉,那么诗人只有当他也是小说家时才虚构,只有当他也是画家时才有幻觉。真正的诗人不虚构,他表现人们心灵中的诗,从人们心灵中发现诗,与人们心灵中的诗同命运、共呼吸,只有这样,诗人才受到人们的信赖,才具有影响。
四
我们不能虚构感情。我们只能发现和表达感情——爱与憎,并使这样的感情贴近自己的心或者加以摈弃。
对诗的创作活动,应该进行十分细致的解释和理解。它主要是建立在诗的创作者命运的基础上的,但也与诗本身的社会命运相关。可以说,诗人实际上是他的人们,他的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而不属于他自己。美之所以成为美,并非因为大自然的美能通过自身表现出来,而是因为诗——存在于人的心灵里并由诗人表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