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把心安顿好_周国平 >

第4章

把心安顿好_周国平-第4章

小说: 把心安顿好_周国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xt‘小说天〃堂



第9章 困惑和觉悟


  1

  对人生的困惑,归结起来,无非两大类,借用佛家的话说,便是色与空。色代表情感的困惑,空代表生命意义的困惑。这两类问题,想来想去,也许到头来仍是困惑。不过,想的好处是,在困惑中仿佛有了方向,困惑中的寻求形成了人的精神生活。因为色的诱惑,男人走向女人,女人走向男人,走进彼此的心灵,由色入情,于是有了爱。因为空的疑惑,人类呼唤世界之本相,呼唤神,由空入悟,于是有了哲学和宗教。

  人的精神生活正是在这两个方向上展开的:情感生活指向人,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使我们在尘世扎下根来;沉思生活或信仰生活指向宇宙,其实质是人与宇宙之间的精神联系,使我们有了超越的追求。

  2

  常常有青年问我:一个人不去想那些人生大问题,岂不活得快乐一些?

  其实,不是因为思考,所以痛苦,而是因为痛苦,所以思考。想不想这类问题,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基本上是由天生的禀赋决定的。那种已经在想这类问题的人,多半生性敏感而认真,他不是刻意要想,实在是身不由己,欲罢不能。

  相反,另有一种人,哪怕你给他上一整套人生哲学课,他也未必会真正去想。

  3

  喜欢想人生问题的人,所谓喜欢想,并不是刻意去想,而是问题自己找上来,躲也躲不掉。想这类问题当然会痛苦,但痛苦在先,你不去思考,痛苦仍然在,成为隐痛。既然如此,你不如去面对它,看一看那些最智慧的人是怎么想这类问题的,这可以开阔你的思路,把痛苦变成人生的积极力量。

  4

  从学术上看,哲学研究似乎是发展了,越来越深入、细致,但你不能说现在的哲学就比古希腊高明,根本问题仍是一样地没有解决。这是人生内在的困境,只要人在,困境就在,哲学就始终要去思考。

  人是唯一寻求意义的动物,没有意义也要创造出意义来,于是就产生了哲学、宗教、艺术。然而,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不知道。

  5

  智慧是逼出来的,知道困境不可改变,只好坦然接受,这就叫智慧。

  6

  一般人活在世上,对于未来会有种种期望和计划,并且为之忙碌。可是,倘若一个人意识到死亡近在咫尺,他就会明白,期待中的未来也许并不存在,唯一可把握的是当下。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可能突然遭遇没有明天的一天,可是世人往往为不可靠的明天复明天付出全部心力,却把一个个今天都当做手段牺牲掉了。

  7

  人生无常,死亡随时可能来临,这个道理似乎尽人皆知。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这只是抽象的道理,而在一个突然被死神选中的人身上,它却呈现出了残酷的具体性。同是与死神不期而遇又侥幸地逃脱,情况也很不相同,这种非常经历能否成为觉悟的契机,取决于心性的品质。

  8

  生命大于肉身,死亡揭示了肉身的有限,却启示了生命的无限。生命的内在疆域无比宽阔,只要你能进入其中,每一个当下即是永恒。

  9

  光阴似箭,人生易老,实在是最无奈的事,引发了多少悲叹。装糊涂,只推”不知道”,当然不是好办法,事实上也难做到。不过,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装糊涂,而是真糊涂,活在眼前,被具体的生活所吸引,忘记了岁月的流逝和死亡的来临。这是生命本身的魔力。

  10

  斯多噶派大谈死的不可怕,是否正因为怕死,所以要努力劝说自己呢?例如奥勒留,他几乎天天都在想死的问题。

  11

  斯多噶派用宇宙理性来证明理性在人生中的至高无上的价值,人应该仅仅凭借理性,对一切变易包括死亡都不动心。我的感觉是,因为变易不可阻挡,不动心是唯一的选择,这样的人生哲学在前,宇宙理性只是事后的理论解释。

  12

  佛教强调色空不二,我的认识是:知道空即是色,就可以彻悟于空而仍能自娱;知道色即是空,就可以纵情于色而仍能自拔。
t。xt。小‘说‘天。堂



第10章 人生的境遇


  1

  假如死于那次车祸的人是我,会怎么样呢?怎么样也不会的!不错,我就没有后来的一切了,但没有了就没有了,对这个世界不会有任何影响,一个没有我的世界和以前不会有任何区别。

  当然,亲人啊,仅仅是亲人们的生活轨道被彻底打乱了。说到底,和你命运真正休戚相关的唯有你的亲人。

  2

  路上迎面遇见一个女子,你怦然心动,她走过去了,你随即就忘记了她,也忘记了你刚才的怦然心动。

  有一回,也在这样的邂逅之后,你开始思索怦然心动的原因。

  当然,女子都比较可爱,但能看出不同的性格,或活泼,或端庄,或阳光,或忧郁,如此等等。在你怦然心动的那个瞬间,你是感觉到了你和她之间的一种可能性,那肯定不只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完整的生活。茫茫天地间的你和她,是完全可能结成伴侣、组成家庭乃至生儿育女的,而因为她的这一种性格,你就会和她拥有这一种生活了。

  在你怦然心动的那个瞬间,你的另一个自我,那个不受你的实际生活束缚的自我,那个哲学的、文学的自我,经历了另一个人生。

  3

  每到旧年离去,新年到来,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我对守岁的理解与许多人不同。许多人的守岁,是大家聚在一起,往往还是聚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等着那一记钟声,犹如一声令下,大家一齐欢呼、拥抱、祝福。这是什么守岁啊!世上哪有众人共有的”岁”啊!那离去的一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它都是独特的,是他的生命的一个不可重复的片段,铭刻着他的特殊的悲欢和经历,而它却永远地消逝了。

  守岁是一种诀别,必须独自面对,一个人怎么能把自己生命中如此珍贵的片段和众人的片段混在一起,让它不明不白地消逝,因而真正消逝得无影无踪呢?

  4

  生命需要欢乐,平凡的日常生活需要用节日调剂,热闹无可非议。可是,倘若人们平时的日子就过得十分热闹,过节又当如何?不过是把平时那种低劣的热闹放大,从而使之变得更加低劣罢了。

  5

  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易逝,生命有限,这岁月不是笼统的岁月,而正是你的岁月,这生命不是抽象的生命,而正是你的生命。你也许有点儿伤感,但有点儿伤感没什么不好。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必须怜惜你的昨天,才会珍惜你的明天。

  在平时的匆忙中,我们的那个最本真的自己往往遭到了忽视和冷落,甚至可能迷失了,那么,现在让我们把它找回来,让我们亲近它,爱护它,带着它重新上路,从此不再把它丢失。

  6

  离别的苦,仔细分析起来,包含三层意思:其一,人生聚散不定,一别之后,不知何时再聚,也可能再聚无日,一别竟成永诀;其二,命运莫测,别后不免为对方担心,有了无穷的牵挂;其三,生命短暂,青春相别,再见时也许皆已白头,彼此如同一面镜子,瞬间照出了岁月的无情。总之,人生之所以最苦别离,正因为离别最使人感受到了人生无常。

  7

  苏轼的《江城子》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句句无比沉痛,句句无比真实,句句有千钧之力。悼念的是去世十年的爱妻,却准确地写出了每一个曾经痛失爱侣、亲人、挚友的人的共同心境。

  生者与逝者,无论从前多么相爱相知,现在已经生死隔绝,彼此都茫然不知对方的情形了。”两茫茫”是一个基本境况,笼罩着彼此的一切关系。生者的生活仍在继续,未必天天想念逝者,但这决不意味着忘却。不忘却又能怎样,世界之大,找不到一个可以向逝者诉说的地方。即使有相逢的可能,双方都不是从前的样子了,不会再相识。这正是”两茫茫”造成的绝望境地。梦见了从前在一起时的熟悉情景,”两茫茫”的意识又立刻发生作用,把从前的温馨浸透在现在的哀伤之中。料想那逝者也是如此,年复一年地被隔绝在永恒的沉默之中。

  8

  人生一切美好经历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重复,它们因此而永远活在了记忆中。

  9

  在这个世界上,人倘若没有在苦难中看到好玩、在正经中看到可笑的本领,怎么能保持生活的勇气。

  10

  人生有的时候不妨疏狂一下,何必总是压抑自己,何必把自己包得这么紧。
.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第11章 承受不幸


  1

  古希腊哲人彼亚斯说:”一个不能承受不幸的人是真正不幸的。”彼翁说了相同意思的话:”不能承受不幸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不幸。”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是因为,不幸对一个人的杀伤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不幸的程度,二是对不幸的承受力,而后者更为关键。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实际上是减小了不幸对自己的杀伤力,尤其是不让它伤及自己的生命核心。相反,一个不能承受的人,同样的不幸就可能使他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甚至因此毁灭。因此,看似遭遇了同样的不幸,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次,一个不能承受的人,即使暂时没有遭遇不幸,因为他的内在的脆弱,他身上就好像已经埋着不幸的种子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幸总是难免的,因此,他被不幸击倒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做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这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承受不幸不仅是一种能力,来自坚强的意志,更是一种觉悟,来自做人的尊严、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的智慧和超越尘世遭遇的信仰。

  2

  人生中有的遭遇是没有安慰也没有补偿的,只能全盘接受。我为接受找到的唯一理由是,人生在总体上就是悲剧,因此就不必追究细节的悲惨了。塞内加在相似意义上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3

  人生最无法超脱的悲苦正是在细部,哲学并不能使正在流血的伤口止痛,对于这痛,除了忍受,我们别无办法。但是,我相信,哲学、宗教所启示给人的那种宏观的超脱仍有一种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把自己从这痛中分离出来,不让这痛把我们完全毁掉。

  4

  人生难免遭遇危机,能主动应对当然好,若不能,就忍受它,等待它过去吧。

  5

  身陷任何一种绝境,只要还活着,就必须把绝境也当做一种生活,接受它的一切痛苦,也不拒绝它仍然可能有的任何微小的快乐。

  身处绝境之中,最忌讳的是把绝境与正常生活进行对比,认为它不是生活,这样会一天也忍受不下去。如果要作对比,干脆放大尺度,把自己的苦难放到宇宙的天平上去称一称。面对宇宙,一个生命连同它的痛苦皆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

  6

  越是面对大苦难,就越要用大尺度来衡量人生的得失。在岁月的流转中,人生的一切祸福都是过眼烟云。在历史的长河中,灾难和重建乃是寻常经历。

  7

  年少之时,我们往往容易无病呻吟,夸大自己的痛苦,甚至夸耀自己的痛苦。究其原因,大约有二:其一,是对人生的无知,没有经历过大痛苦,就把一点儿小烦恼当成了大痛苦;其二,是虚荣心,在文学青年身上尤其突出,把痛苦当做装饰和品位,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只是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

  我们把痛苦当做人生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接受下来,带着它继续生活。如果一定要说,我们就说点别的,比如天气。辛弃疾词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是不可说之说,是辛酸的幽默。
w w w。 xiao shuotxt。 co mt…xt…小…说…天。堂



第12章 小爱和大爱


  1

  人与人的相遇,是人生的基本境遇。爱情,一对男女原本素不相识,忽然生死相依,成了一家人,这是相遇。亲情,一个生命投胎到一个人家,把一对男女认作父母,这是相遇。友情,两个独立灵魂之间的共鸣和相知,这是相遇。

  相遇是一种缘。爱情,亲情,友情,人生中最重要的相遇,多么偶然,又多么珍贵。

  2

  我曾经无数次地想,在无限时空的一个短暂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