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的废墟_张承志-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崳鹘ソケ淇恚ㄏ蚝祈档拇笪餮蟆>低防镅疑降淖钋懊嬗幸桓鎏ń祝厦嬉伎杉蛔咨ㄖ
那天我正坐在轮渡船上。望远镜里,白色建筑旁边,模糊可辨一座孤立的白塔。
我端详许久,猜了又猜,最后我忍不住了,于是问渡船上的邻座:
——那是一座清真寺么?
想不到他回答:“是的。”
他的表情很肯定,显然直布罗陀被他常来常往。
我心中暗自称奇。他接着告诉我,那是一座沙特援建的清真寺。我恍然了。若是这样那就顺理成章:这样的选址,显然是为了著名的两海交汇传说。如果找到那座寺里的人攀谈一番一定会很有趣;他们一定会认为自己的寺乃是世界第一,他们会再添上更多的轶事和典故,证明直布罗陀的意义。
喧闹的、柏柏尔和阿拉伯非洲的观点,把我拥抱住了。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令人喜欢的传说。一切都会变成过眼烟云,惟文化的传说将会永存。两海之聚,它真的存在么?丹吉尔、直布罗陀、休达,三个地点都在讲述它,都在争着说自己才是真正的两海相聚处。丹吉尔城西的海角确实是地中海的出口,休达确实是海峡中最狭窄的地点。吟味了几番,我投不了票。从名气和地貌来看,还是直布罗陀更像。因为那座海水打上台阶的白色美寺,显然把票投给了直布罗陀。
第一章 两海之聚第5节 海(2)
归国后我查阅了《古兰经》。
经中有大量关于两海的阿耶提(经句)。两海,在阿语中是海洋一词的双数“al…bahran”,而不是一个专用词汇。而堤防(al…barzah)一词却费人吟味,因为它的含意是一个“隔”,可以理解为堤、坝、阻断。如下一个阿耶提非常有趣:
“他曾任两海相交而汇合。两海之间,有一个堤防,两海互不侵犯”
(55章19-20节)
也就是说,古兰经既有两海汇合的指义,又明确讲到存在一个使两海隔开的堤防。这给了人以辽阔的、浮想联翩的空间。
一般说来,大多数经注家的著作中,都认为这一节里的al…barzah,指的是红海与地中海之间,苏伊士运河开凿之前的陆堤。所以,是否能把以直布罗陀的石山半隔的这一处地点,阐释为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聚合之地,大约谁都不敢浪言。
不过对于古典、尤其对经典的读法需要神会心领。追究查考常常无益,需要参悟本意。无疑,凡直布罗陀的居民,都喜欢在这儿发挥自己的才智。
在北京,当我对着原文沉吟时,好像又听见了休达朋友充满热意的解释——难道你没有看见一道窄堤的连结,没有觉察壁立海心的直布罗陀太过奇特么?难道你没有明白,既然是“相交汇合,互不侵犯”的两个海,那它们就是既被截断又没有被截断么?——不一定存在那道陆堤,万物都是真主的意欲。al…barzah还能是哪里,它难道不就是直布罗陀?除了直布罗陀还有谁能充当那伟大的al…barzah?
隔与不隔,既被截断又没被截断……这个声音好熟悉!……在那里听到过呢?我突然想到了中国的黄土高原。
在中国的苏菲传统中,也有一个“两海之聚”的概念。这是一个深奥的命题,它强调了一种双重的真理;如同两弓一弦的著名概念一样,它指示一种神秘的边缘,一种极限之处的亦此亦彼,一种表层与内里的一切交融汇合。只是以前,两海之聚的意念和形象,只是一种模糊的科学,只是对人的心智的启发,只是一种抗拒僵化的神秘方法——我完全没有想到在北非,在休达、直布罗陀和丹吉尔,竟然还有对它的位置的考证。难道,这诱人的认识论概念,居然来源于一个具象的地理么?居然真的能在地球上,找到一种思想的诞生地么?那不可能!我想。但是,这么寻找难道不是更有趣么?
这一道难题解得我如醉如痴。
解释的歧义,诱人层层沉入。两海之聚在哪里?我猜我永远也不会获得结论。但是结论无关大局。重要的是它太吸引人了。最重要的是:伟大的海洋,确实在这儿相聚了。
中国的造纸术从这里传入欧洲。何止亚里士多德,希腊罗马的哲学在这里被译成阿拉伯文,文艺复兴时期又被从阿拉伯文译回欧洲。橄榄树、无花果、石榴和葡萄,美好的神圣树木从这里聚散,流向世界各地。伟大的文明在这里相遇。东方和西方,它们交汇、碰撞、分界、相融的地点,不是在别的地方,不是在长安——而是在这里。
终于抵达了地中海。
但感觉却像是抵达了一所学校的大门。我沉沉堕入遐想,心被几重的浪头淹没了。背后是一派浓绿的北非;沙畹、菲斯、沙孜林耶和摩里斯科目光炯炯。眼前有肤色黧黑的南欧,响板、斗牛、科尔多瓦和格拉纳达正在微笑。学习原来这么快乐。旅途真的就是人生。我的带轮子的小旅行箱吱吱滑过石路土路。我的厚厚的硬皮白纸本子每天都写上、画上、贴上了新鲜知识。丰满的视觉,晕眩的感觉笼罩周身。我留意反省一种奢侈,反省之后更忙不迭地又问又记。头绪实在太多,我兴奋而疲惫。我不去捕捉结论,只顾在大地上享受。
。。c o m
第二章
小。。说。。t。xt。。天。堂
第二章 雕像孤单第6节 雕像孤单(1)
(1)
萨拉曼卡是怎么一个地方?除了一所与城一样大的萨拉曼卡大学,我想它剩不下什么别的东西。当然,还有一条不敢小看的河;因为一部有趣的异色的书,它的题目是《托尔美斯河上的拉撒路》(lazarillodetormes)——乃是世界流浪汉小说的鼻祖;所以这条跨着一座石头罗马桥的浅浅的河,也就成了一处文学圣地。
所以,我怎么也得去河边瞻仰一番。只是,直到走到河边的那一刻为止,我还没有读过这部小说。
我是在二月十五日反战大游行的次日,到达萨拉曼卡的。急急看了前一天游行的报道,就赶快跑去看河。夕阳下,那河水粼粼闪烁,如一条碎裂的玻璃。战争就要来了。人们拼尽了力气,但没能阻止住它。费了漫长时光建立起来的民主,望着河流我想,原来就象这玻璃一样,又薄又脆。当玻璃被粗暴地打碎的时候,世界并没有捍卫民主。
走向罗马桥必须路过一所教堂。本来,去托尔美斯河回味凭吊有趣的流浪儿拉撒路该是一件快事;但伊拉克的灾难使人心里沉重。沿河岸绕着半圆的城墙,我们打听着,走得很累。
一路上到处看见广场和建筑前的雕像。
我一边走,一边随意浏览,大多都不知道是属于谁的。
走到桥头也看见一组铜像,是一对流浪汉。一个小孩,牵着一个盲人老头的手,朝着前途行走。塑像笔法粗旷,棱线滑圆,眼神和姿态都很笼统,有点模仿罗丹。我在台基上坐下,掏出带来的小说读起来。
书极易读,我不知不觉读了进去。
确实,不管怎么苛刻也得把它评为名著。它不仅成书年头古老(16世纪中叶),而且作者不详,成书过程奇特。一般公认它是流浪汉小说的鼻祖,不仅如此,由于拉撒路这个流浪儿典型太精彩、小说的叙事方式又太简单——一共两人:流浪儿的恶主总是更换不歇,流浪儿的噩运随之巡回不已——所以,一切有过流浪经历、或者干脆所有倒过霉的人,就忍不住狗尾续貂的冲动。这样,无名氏们在篇尾大逞才华,倾倒个人独特痛苦,模仿前辈嘲讽文风,让倒霉花样翻新,使名著生命不老。
我很快就读完了。
起身再打量这座流浪者的丰碑,觉得雕像完全没有文本的诙谐。它不单单略过细节不画眉眼,我觉得塑像者根本没有表达什么诙谐幽默。小孩是无表情的,甚至没有痛苦。老头则更是中性,全然没有书中那种——因饥寒交加滋生的恶毒。我不置可否,反正我读的不是原文,谁知道究竟是书写得过于油腔滑调,还是这种罗丹式的艺术太模棱两可?
反正这铜像高高立在托尔美斯的河岸上,和优雅古老的罗马桥作伴,宛似漫漫古代的桥头堡。
看了一阵罗马桥,又在河边遛跶了一会,我们往回走。顺着河岸半个时辰,又回到了那个正前方立着一座雕像的教堂。
一天的事结束了,我们走近雕像,还是在台座上坐下,摸出一个波卡迪奥(就是一个冷面包,夹着一层硬奶酪),吃了起来。
萨拉曼卡的市街,亮起了黄的和银色的灯,就在这时天黑了。
(2)
这一尊不似刚才流浪汉的乌黑,它是常见的那种青绿铜像。一个披发的哲人,长髯披发,衣裾飘拂,俯身看着下面的大学城。
光线很暗,看不清他的眉眼和神情。仔细辨认了铭文才知道,这第二座雕像不是别人,正是萨拉曼卡学派的弗朗西斯科•;徳•;维多利亚修士(franciscodevitoria)。
十六世纪,针对西班牙对美洲实施的大规模殖民过程,特别对其中的可怕奴役、大量屠杀、以及对印第安人的人性否认,萨拉曼卡大学的一批天主教神学家曾勇敢地批判不义的祖国,他们不畏王权和神权,显示了人类的良知。
1539年,维多利亚修士发表《论神学》,否认教皇把美洲赠送给西班牙国王的诏书合法。他说,耶稣从未把世俗权力赐予个人,教皇也无权处理他人的财产土地。美洲是有人居住的土地,本地居民拥有对土地的一切自然权利。西班牙无权借口传播基督教,对美洲发动战争。
那时,西班牙王国的宗教裁判所每天都在用火刑处死异端。殖民主义以神圣的名义,在拉丁美洲大肆屠杀掠夺。人们不能想象,他们究竟是冒着极大的恐怖,还是那个时代也存在一定的言论空间——后人只知道,维多利亚修士和萨拉曼卡的人道主义先驱们,为视为劣等非人的印第安种族,实行过伟大的辩护。
居然我就坐在他脚下!……我大吃一惊。
如今读着他的话如读天书,不仅无人听,而且读不懂。
在遥远的古代矗立的良知,使我感到一种被连根拔起的震撼。它使我亢奋而紧张,心里交叉涌着尊严和羞耻。如今,全世界都默认地注视着一个大国对一个小国施暴。他们以国际的名义,把弱者的土地和石油,赠送给正在犯罪的强盗。只因为强盗的武器,只因为强盗的恫吓。
五百年前维多利亚修士的一系列名言值得重新背诵:
“如果臣民意识到战争的非正义性就不该前去打仗,哪怕受遣于君主的命令。”
“一切民族都有权自我管理,选择他们喜欢的政治制度,哪怕选择的不是最好的制度。”
“与其强暴他人,不如放弃自己。”
……
若想知道更多只有请教人。我们看着铜像身后的大教堂,这儿多半就是当年维多利亚修士的栖身之地。但教堂的门紧闭着,不是弥撒的时间。
正打算去敲门时,教堂的巨大铁门吱呀一响,几个人漫步出来。我们赶快跑上去,似乎是一位神父出来送客。
等他送走了客人,回身推门时,我们深施一礼,问道:
“您能给我们讲一点维多利亚修士的事情吗?”
他怔住了:“谁?你说的是谁?”
我们指着雕像:“当然,就是他,franciscodevitoria,萨拉曼卡的维多利亚修士。”
他听懂了。他的嗓音尖锐:
——“噢,你说他么?他是很早以前的人了!”
他不耐烦地转身进去,大铁门嘎然闭上了。我吃了一惊,这个家伙,好像他对维多利亚修士怀有一股仇恨。
突兀地,黑暗里剩下我们和那座孤单的铜像。
第二章 雕像孤单第7节 雕像孤单(2)
(3)
——谁都说,现在这个时代,朋友愈来愈少了。
可是我的朋友——只不过多是成了雕像的朋友,倒是多了起来。
在这座不小心会说它没意思的城市,还有一座雕像不能不提。它和我莫名地勾连,似乎是深交的密友。
不知始自何时,或许是从读过莫德在《托尔斯泰传》里写的一段话后,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这念头经过了整整一个九十年代,都没有变得淡薄。我在想像一个人,我对他抱着超出一般的敬意。他对我当时遭遇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参考,我一直企图贴近他。这个人(也许我说的是他的雕像),就是圣芳济各(sanfranciscodeasis)。
莫德的那段话,是在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对托尔斯泰的思想行为进行知己的批评时写出的。他迟疑着,反对了人类史上的一种流脉——虽然高尚但注定失败的思想和行动。我读得出他写这一段时,有一种情感纠缠笔锋的心境。话语斟酌到如此地步,显露出他的艰涩选择。莫德如是说:
但是托尔斯泰犯了许多高尚的智者在他之前所犯的同样的错误。他看出一件重大的罪恶,又愤怒又急躁,急切地接受了一种不适当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