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

第4章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4章

小说: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议已定,李哲麻利的出去,命人取出大腕,取出几样觉得有效地药来,一股脑儿的放进去,冲上热水稍微搅拌一下,觉得水温合适,就进屋去递给病人家属,吩咐给病人喂了。

病人服下,李哲又吩咐给病人清理环境,做好通风,就起身走了。

一个小时之后,消息突然传来,那昏迷了很久的病人竟然醒了,满面发红大汗淋漓,已经完全看不出要死的样子。

这下子气氛可变的诡异了,众人都是拿眼偷偷的看着李哲,心中暗自揣摩,连在一起出声说话都不敢了,不多时大堂内的众人就一个个悄悄的起身溜了出去。

几个流民群中的长老们聚在一起。

“苏老丈!今天这事儿透着些怪气,您看这公子的跟脚儿……”一个老汉凑近苏老丈的耳边偷偷的说话,一边说,一边还拿手指指了指天上:“莫非是上面来的?”

苏老丈也是正在琢磨,这李公子确实有些神秘莫测的地方,令人捉摸不透。面若处子,肤如白玉就不说了,偏又没有蓄发,行事说话处处都透着些与世人格格不入的地方。而且行踪隐秘,身边随手拿出来的东西都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珍宝,这种种本来都已经让众人对其暗暗敬畏了。偏偏今日又露了这么一手施符救命的绝活儿。

这,这莫非真的就是传说中的仙家?

汉末之人,最是迷信,整个王朝从上到下的民众都普遍的有神仙情节,这个从太平道、五斗米道和其他杂七杂八的道在汉末盛行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

李哲在别人眼中神秘莫测的举动,多多少少的就跟神仙挂上了边儿。

听了这话,苏老丈心思正是游移之际,旁边那老汉又低声加了句,“你没听见么,公子刚才说得,天生有百神护佑!什么人才说得出这样的话?”

此话一出,众人突然感觉如雷轰顶,心头腾腾腾腾跳个不停,稍微平复一下,各自互看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心底的猜测,露出神秘兮兮了然于心的笑容,人人都觉的自己已经是恍然大悟。

停了一下,苏老丈又担心的加了句:“张老!既然公子自己都没有说话,必是不愿意我等将他的身份乱传,现在的朝廷可是对这个很是忌讳。从现在起我等可是要注意了,既然跟了公子,就不要下面的人乱说,让郡县里的人给抓住痛脚了。”

几个老汉心有窃窃的点了点头,都是深以为然。不说别的,这北面声势浩大的张家天师起事才刚刚过去没多少年,太平道的余波还在各地此起彼伏,若是公子的身份传了出去,谁知道会引起什么祸事来。

再说了,就是老汉们自己,也不愿意李哲的所谓身份传了出去,再怎么说,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仙家也只会对自己身边的人好一些,若是引来了别人,自己的好处必然就会被分薄,这个道理,凡是华夏人天生便是懂得。

第七章 打过去,把它灭了

嬗变的三国卷 第七章 打过去,把它灭了

自从用随身的小药丸轻松将疫病的人治好之后,李哲就发觉很多事情突然变得容易了,先前要费尽心思和人解释半天的事情,现在人们几乎立刻就同意了,丝毫没有迟疑。而自己的权威在流民集团里似乎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至于好几天都没有人敢给自己讨论些事情,不管说什么大家都是恭谨的赞同,然后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

至于底层的那些流民们更是夸张,见了自己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动不动就是噗噗通通拜倒在地上一大片,刚开始的时候李哲还觉得是自己人格魅力高尚,次数多了未免就有些无聊。只好在屋里躲着不露面了。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王八之气主角光环么?没听说自己的时空系统还附带这种技能啊!李哲稍微有些小迷惑。

现在的流民集团所呆的地方是一个小镇,离定颖县不过三十里地,因此得名三十里铺,乃是汝南郡治下,但离颍川不远,算是颍川汝南两郡的交界之处。

原本镇中已经是人烟稀少,寥落的不行。但是流民集团一进驻,这地方的烟火气又重新旺盛了起来。李哲不在的时间里,这里已经聚集起了三五千流民,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镇了。

而苏老丈一干人在李哲不在的日子里竟表现出了超强的统筹能力,将粮食兵器一股脑儿抓在手里,按人口平均分配,将流民集团按地域宗族分派成十几个民社,分别住在镇中的不同地方,又从中选出各族宗老担任民社的首领,令民社首领挑选精干民壮组织起护卫队,日夜巡逻操练不止,初步建立起了一只相当有组织力的流民势力。

这么大的集团自然流动不易,只能就地驻扎,苏老丈又组织派出几只精干的行商小队到附近的定颖、上蔡等地贩卖“神火”和各种物资,从各家豪族和坞堡之中收购粮食、铁器,又想办法和仅存的本地豪族搭上了线,达成了协议,得到了镇外土地的开垦权力,竟然领着流民们准备在此长居下来了。

李哲一回来,就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豪族地主了,而且还是那种特大型的。

这不,苏老丈这就恭恭敬敬的对李哲汇报工作了:“主公!附近的小股土匪都已经被我等探清楚了,很多都是没饭吃的流民所致,这些人只要我等提供粮食,都答应不再进犯。

其他很多的本地坞堡都已经和我们谈好,只要我们给他们提供“神火”,就和我们各自和平相处。

唯一可虑的是那于家堡,本身就是此地的大族,族中人丁足有三五千人,聚在一起独霸一方,亦农亦匪,动不动就抢掠附近过往的行旅,郡城里的都尉都拿他们没办法。这于家堡现在非要让我等向他们交出钱粮,否则就要派人打进镇来,实在是让人可恨!”

苏老丈虽然仍有些对于家堡耿耿于怀,但李哲却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但是苏老丈的工作能力却实实在在的让李哲大吃一惊,说实话这种安顿整理的工作琐碎异常,李哲自问就是自己也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搞好这么一片小基业的,这眼前的一切已经是让李哲很满意了,这可是好几千人啊!其中还大半都是青壮,老弱们是撑不住这种残酷的自然淘汰的。

而更大的满意就是苏老丈的称谓——主公,这个对三国时代的人来说可不是什么普通称谓,这意味着苏老丈已经将李哲看成是主人,自己和自己的亲族已经是完全以家臣自居了,这可是李哲个人魅力上一个大的飞跃,嗯!李哲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想到这里,李哲就做出自以为自己最具有亲和力的笑容姿态,亲热的问苏老丈道:“苏老丈啊!别的先放一旁,我且先问你一件私事儿如何。”

“主公请讲。”苏老丈依旧是恭恭敬敬。

“我想请问一下苏老丈的名讳籍贯,年齿多少?如何称呼啊?”

听见李哲不问公事,先关心自己,苏老丈心情就有些激动,心里是感动的不行。没办法咱华人自古就是这样,公事永远没有私事儿来的贴心,若是李哲过问公事,苏老丈就顶多以为主公是雄图大略,但是若李哲关心下属的私事,那对下属来说就显得贴心多了,是自家人了,所谓笼络人心不过如此。

“不敢当主公垂询,老朽今年四十有九,昔日也不过普通乡里人士,哪里有什么大名,不过某在族中排行第三,主公若是觉得顺口,就直接称呼老朽苏三便是。”

苏三的回答让李哲诧异的很,没有名字倒是正常,乡下人多有这样的,至于四十九?李哲纳闷的看着苏三,这摸样,看着明明是六七十的老头了,这人生的也太老相了吧!

“那我还是称你苏老吧!你年长,称呼苏三就太过不敬了。苏老啊!我看你在镇中的布置,竟是已经想在这里长期住下来了是么?”

“禀告主公,老朽确实是这么一个想法,现在眼看咱们人越来越多,走起路来十分不便,而且我们这一大群人若是到了郡里的大城,恐怕那些官吏们也不会让我们这些流民进城的,只会允许咱们在城外开荒定居,到那时反而不便。

现在到了这里,这小镇住房水井各方面都是现成的,镇民又都跑光了,我们先住在这里,回头到郡上进些财礼,买通个官吏,办下一些户籍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安顿流民对这些官吏来说可是实打实的政绩!

接下来我们就在这里开荒种地,自立一镇,建设起来就师出有名了。”

李哲一想,这倒是长远之道,也和自己的想法暗中相合,但是这做起来真的就这么容易么?

“苏老!我对这地方上的情况不熟,按您的了解,这么个地方,难道就如此容易立足么?不说那些到处都是的土匪,就说那些坞堡里的豪族们,看着我们将这里建设好,有了粮食,不会集合起来来抢我们吗?毕竟按说起来,这镇子,原先可就是他们的。”

苏三笑了笑,主公果然是神仙中人,不通世情,心中对李哲的判断愈发坚定了。“主公放心!这镇子的情况我等这一段时间都已经打听好了,

原先在镇子里有大片土地的都已经或死或散,没有太多人了,而那些坞堡,只有少数原先在镇子里有地的,我们答应用粮食、铁器和宝物和他们换,他们就肯定知足了,就说真的是有几个硬钉子,看见咱们人多,也是不敢轻易动武的。”

“那于家堡呢?那于家堡不是就对我们很不满吗?”

李哲这么一问,苏三的脸色立时垮了下来,“不错!还请主公责罚。我们派去别家的都好好的说清楚了,就是这个于家堡软硬不吃,非要我们向他们上缴钱粮,可是他们又不是官府,我们凭什么交给他们啊!说起来还是下属办事不利!”

李哲倒是没有怪他,反而直接问道:“那于家堡行事跋扈,到底是凭借了什么,他家中的人丁有多少武装!”

这话可算是问到了点子上,在这乱世,所谓的交易规则可没有什么市场,真正管用的还是真刀实枪。

自从汉末乱世以来,汝南郡历经几番磨难,这里的人都已经习惯了用刀枪说话,就是曹操现在名义上对汝南有统治权,但是因为正在进行的官渡之战,能在后方维持住自己的颍川陈留几个起家之地就已经不容易了,却也没有精力来收拾这偏远地方上的乱局。

如今这些地方上,就纯粹是谁的拳头大谁占理,各方之间纯粹是靠拳头说话,这些坞堡亦农亦匪,抽冷子不注意就打劫一番,还有什么正儿八经的规矩,先前之所以没抢苏老丈他们就纯粹是看这股流民实在是人多势众,怕崩断自己的牙罢了。

现在苏三等人想在镇子里过冬,四周无险可据,自然就有人跳出来扎刺儿,这于家堡只不过是其中最急切的一家。

既然如此,那就用拳头说话吧!

“打过去,将于家堡给灭了!”李哲恶狠狠地说。

第八章 超大规模斗殴

嬗变的三国卷 第八章 超大规模斗殴

定下了动武的方略,李哲就开始细细梳理手中的力量。

李哲现在手下共有四千多人,其中壮丁一千九百多人,已经编成护卫队的也有五百多,每日里操练巡逻,由于吃饱了肚子,倒也是有些精神。只是武器方面还有些简陋。总共就只有李哲倒腾的二十五把钢刀和六杆长枪,其他的都是锄头、木棍什么的,还有李哲的六具弩箭。实在是有些不像样子。

但是这一仗却不打不行,要想有一个真正安稳的地方做根据地,打一仗是必然的,在这乱世,手里没有一只靠得住的武力,终究还是镇不住场子。李哲腹中的计划就无法大规模展开。

奇怪的是,对于打仗李哲手下的这些人却一点也不胆怯,听到李哲答应对于家堡动武的消息之后,手下的人们竟然还很高兴,细细一问,原来是流民们对自己的力量太有信心了。

李哲手中拿出来的武器,和这个时代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按照苏三家的那个侄孙苏武的话来说,这所有的刀可都是宝刀级别的,百金难求,和普通军兵们手中的铁质兵器有着质的不同,就是一些知名的武将,也很难搞到一把,所以即使是只有这么几十把兵刃就已经让流民中的好战分子们信心百倍了。更别说还有威力惊人的弩箭。

弩箭这时可是响当当的管制武器,工序非常繁杂,在大汉朝是设立专门的部门来监制的,民间从来都是没有。汉末乱世以来,洛阳的造作监几经屠戮,残破不堪,这能够打制弩箭的工匠和手艺都几乎都失传了,去哪里还有新的弩箭造出来,真正恢复弩箭的生产制造要到几十年之后的诸葛亮手里了。

因此整个汉朝内部能剩下来的弩箭几乎都是几十年前留下的东西。李哲手中的这几具精致小巧的弩箭才真正是让流民们大开眼界。

武器带给人信心,但最重要的是,流民们早已经对残酷的流亡生活恐惧之极,再也不愿意回到那可怕的生活了,如今在三十里铺这个小镇,虽然简陋,但却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