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

第321章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321章

小说: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4年三月,帝国在西北本地生产的第一辆专供西北地区地形使用的轻型装甲车在西北机械制造公司新鲜出炉,代号双峰驼!并很快的完成了产品流水线生产的准备!与之配套的石油化工产业,也很快的初具规模。

帝国在西北,展开战略进攻的时机终于成熟。(未完待续……)

一百零七章 双峰驼;乌兰乌德

嬗变的三国卷 一百零七章 双峰驼;乌兰乌德

中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不是短时间内一鼓作气就能完成的,这是一场长期的角逐,更是一场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意志和智慧的较量。

作为统帅,绞尽脑汁的利用自己手中的每一分力量,将其一个一个的摆在棋盘的适当的位置上,最终形成将敌人包围的天罗地网,将敌人逼得穷途末路赶尽杀绝是李哲的责任,只是,这无疑需要足够的耐性。

在西北的布局,一系列的各种动作,历时数年时间,总算看到了一点成果。那就是西北本土生产的装甲车的出炉,以及其配套的一系列措施的完善。

西北地区专用的双峰驼型装甲车,战斗全重11。4吨,采用4×4全轮驱动底盘技术,装配的是帝国武汉发动机研究所研制,武汉帝国动力机械厂生产的北极星三型165马力柴油发动机。车长5.5米,车宽2.4米,至车顶全车高2.1米,乘员6到8人,棱角分明,线条明朗,整个身体漆成灰白色的戈壁迷彩!看起来就像一只荒原上蛰伏的猛兽。

在平坦的戈壁上,他跑动起来的极限速度能达到八十公里以上,平均速度也有四五十公里左右,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超过了极品飞车的数据了。其可靠性也基本达到了标准,发动机等主要备件的无故障率已经是超过了二战时期的标准。

考虑到它未来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沙漠戈壁的战斗环境,该车的发动机是特制的。专门对防尘防沙做了密封处理,同时车用轮胎也是加大加宽。使车辆在沙漠和浮土地区畅通无阻。子午线轮胎技术在帝国汽车产业的发明,更是让双峰驼如虎添翼。

另外。它的延伸型号,双峰驼B型,就是适应于西伯利亚平原了,同样是对在西伯利亚的极寒天气做了各种改造,其所用的发动机和燃油,都是帝国专门开发出来专门适用于极寒天气的特殊型号,它针对的是什么,那就是不言而喻了。

双峰驼的武备并不强,在侧边留个两个通用机枪位。而在顶上最zhōng yāng的地方,预留了一个旋转机枪塔的位置,可以装备帝国双联装的12。7MM高平两用机枪,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装备帝国的37MM狙击炮或者是75MM的火箭炮模块。但是事实上,他所针对的敌人并不需要它有这么强的武器,对大多数沙漠或者是草原骑兵来说,机枪才是最恐怖的。而双峰驼本身的速度,才是它最有利的武器。

马超开着双峰驼在戈壁上迅猛的飞驰。就像从戈壁上飞过的兀鹰。习惯于骑着马匹以急速飞奔的他对于这一款座驾同样是十分的痴迷。这倒不是因为他没有见过比这个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而是因为他知道,身下的这一款座驾很快的就将成为他手下的部队的制式车辆了。

帝国第一个正式的轻型机械化部队,第一骑兵军即将成立!其就在原马家军西北骑兵部队基础上扩编而来的。核心就是当初马超辖下的三百远征军骑兵部队骨干!在帝国国防军的正式编号上,第一骑兵军的番号已经排到了第三十八军。

第一骑兵军,辖下将有一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师,一个机械化重炮兵团。一个防空团,总共装备各式双峰驼将达到六百到七百辆。以及其它更多的各种重型汽车和工程车辆。总体来说,骑兵军的配备仍然是偏轻型化和快速化,重点是广地域大范围的机动作战,整个军的正式作战兵员更是将达到创纪录的五万多人。

中俄西北之战,第一骑兵军将成为中国国防军的一柄重锤,让无准备的俄军乃至整个世界大吃一惊!

……

北疆,乌兰乌德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呵气成冰绝对不是传说。但现在,库伦方面军司令曹冲却已经是坐在了这座城里,城内林立的俄罗斯式样的尖顶建筑,在初春的天气里显得格外的冷峻,和这座城市里云集的人们的脸上的紧张神色异常的搭称。

打下乌兰乌德,国防军并没有费太多力气,截断西伯利亚铁路之后一个多月,城内的俄军早已经是弹尽粮绝,人心离乱。几乎是围城了没几天,城内的俄军就自动的投降了,所以现在曹冲就能够坐在这里安享俄国人特色的这种城市的格调,而不是面对一片废墟。

这座著名的北疆大城虽然在北疆算是数一数二,但是和国内的大城市比起来,这里依然是一座小城镇的规模,不过容纳如今远征军在这里聚集的两个军七八万兵员却是绰绰有余。

现在城内除了随处可见的国防军战士和支援人员之外,俄罗斯人所剩无几,大部分还都是老弱妇孺。一个个低着头脸色灰败,只是偶尔抬起头来的时候,依然能让人感觉到其眼中流漏出来的那种恨不得把城内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掐死的恶毒的眼神。

只是现在,国防军的战士们又哪里会理,战败者有战败者的怨言,胜利者有胜利者的荣耀,中国国防军正在学着去适应这种来自敌人的特别形式的恭维。要知道,此时城内其他的俄罗斯人劳动力都是被战士们压着去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天气中修理铁路了,也不知道这种天气,那些老少爷们在这样艰苦的劳动环境中还能生存下来多少。

占领了乌兰乌德附近的这一段西伯利亚铁路线,帝国自然也是要将其利用上来。以往被炸断的铁路不得不重新修整。而国内的北疆铁路,其延伸线由库伦经过恰克图、古西诺奥泽尔斯克小镇,一路向着乌兰乌德而来,整条线路正在日夜施工,朝着北面挺进。

而乌兰乌德,正在成为中国库伦方面军的总部,城内的战备防御设施的建设,城外的空军机场,各种巨量的物质和人力,正在一点一滴的汇聚而来,在乌兰乌德汇聚成一片力量的汪洋大海,形成铺天盖地的大潮,朝着俄罗斯吞噬而去。

和俄罗斯之间的这场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宏伟广阔的空间,巨量的人口兵力,大国的尊严,各种极端的天气和地理环境,使得任何关于这一场战争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的想法,都是愚蠢的,也是可笑的。(未完待续……)

一百零八章 僵持;看法

嬗变的三国卷 一百零八章 僵持;看法

斯留旦卡,冯玉祥用手遮着脸,看了高空上越飞越远的银灰色战机的影子,松了一口气,对着身边的人说道:

“好了,估计,今天不用怎么担心敌人搅和了,加紧好好干,把今天的这点儿弄完,就可以好好的歇歇了!”

身边国防军的战士们,听了他说的话,立时兴奋了起来,脚下那冻得几乎是完全啃不动的土地也没那么难搞了,抡起洋镐和锄头,一个个埋头大干了起来。

陆建章从旁边绕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嘿!小子,越来越可以了啊!”

冯玉祥经过斯留旦卡狙击战之后,因为战功,提升了一个军阶,现在已经是大校了,比陆建章已经是高了一级。陆建章即使是心里酸酸的,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家的这个长辈今后的出息一定会远远的超过自己了。

面对陆建章的夸奖,冯玉祥咧咧嘴一笑过去,

“叔父!你觉得,北疆现在的形式,这战情到底会咋样!”

陆建章心情一凛,一方面为冯玉祥对自己仍然保留的这份信任和尊重自鸣得意,但是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对他这种中层的干部来讲也不太好回答。

“找眼前的看来,估计,老毛子是攻不下咱们这个斯留旦卡啦!”

陆建章指着眼前的昔日的小镇,

“你看看这,现在的天气,俄罗斯人攻不上来,等到春天过来。这里就不是他们能够啃得动了。”

在两人的面前,绵延十几公里的斯留旦卡防御线。已经是完全换了一个模样。经过了一轮腥风血雨的洗礼,昔日的小镇已经完全不见踪影。现在,映入眼帘的是绵延十几公里的野战防御工事。配合后方已经基本调齐的炮兵师,以及从乌兰乌德起飞的中国空军的支援,小小的斯留旦卡,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了。

几个月前,伊尔库茨克的俄军就已经完成了集结,但是还没等他们大军出击!寒冬就已经到来,西伯利亚寒流一夜之间侵袭大地,整个北疆被覆盖在一层厚厚的冰雪之下。这样的天气。在野外不管是行军还是打仗,都已经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更何况是几十万大军的大会战!

最起码在1913年冬春,俄军攻破斯留旦卡前线,收复乌兰乌德的梦想已经是破灭了。

斯留旦卡,成为矗立在北疆的一个小小的闪着锋利寒光的尖刀,虽然扎眼,但是却牢牢的横在俄罗斯大军的面前。

现在,仍然是张绍增军奉命阻挡在这里。克服着恶劣的自然条件。不断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扩建着工事,几个月以来,斯留旦卡原来的野战工事,如今已经扩大了几乎一倍。完全有一些永固工事的风采了,即使是开春,俄军再行进攻。都已经很难在强行突破。

现在,在这里每天进行的例行公事的进攻。就纯粹只能算是消磨耐心和意志的消耗战了。在这种战争中,每天唱主角的不再是地面成千上万人的冲锋。而是天上的飞机,和地面阵地相隔几十公里距离的大炮。

每天前线上,中俄两军前线都要有一阵规律性的炮战打响,轰轰隆隆的一阵轰炸的表演过后,就不再有什么动静。而天空,俄罗斯人的飞机和中华帝国空军交战的结果,到目前为止的战绩是三十七比零。英法两国当今强国的飞机,在天空上是全面的落后,完全是被打怕了。

那些英法的飞行员们一看见中国空军的飞机出场,就玩命似的飞奔,生恐稍微反应慢了一下,就要被对方衔尾猛追了。中国飞机对英法飞机,那是性能上的全面优势,一旦真正对上,拿些老式的战机,就连逃跑都是个奢望。

就这样,从斯留旦卡血战之后,借助西伯利亚酷寒的寒冬天气,中国人稳住了斯留旦卡前线。沿着北疆原西伯利亚铁路线,以乌兰乌德为中心的库伦方面军,已经是牢牢的钉在了这里。

……

中俄战争,在全世界搅起了一阵风波过去之后,又悄悄的沉寂了下去,虽然是事先谁也没有料想到,最终的结果是这个样子,但是毫无疑问,也只有这个结果才是最符合逻辑的结果,不管是中国和俄国,哪一个,都不可能在这场战争中,轻易的败下去。双方的动员力都几乎是无限,这样僵持下去,倒像是必然的了,除非,有某种凌驾于中国和俄国之上的另一种力量介入进来。

美国,对这种结果的反应时松了一口气,倒是在心中暗暗窃喜起来。

这种结果,对美国来说,远远要比预先的猜想,中国在俄罗斯的打击之下迅速的崩溃要好得多。

毕竟美国在中国的那么多的投资可不能白白的浪费了,美国既不希望中国迅速的被击溃,当然,也不希望中国迅速的成长起来。照现在看,中国国防军虽然在北疆展现出了初期短时间内的非凡的战斗力之后,面对俄罗斯这样一个潜力无穷的帝国,中方的进攻也是后继乏力。而俄罗斯,显然也没有显现出来将中国全盘击溃的可能。这也是比较符合逻辑的结果。也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这样的局面自然是美国希望看到的。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事实上,中俄之战之所以陷入僵局,并不是因为中国或者俄罗斯后继乏力,而是因为两方面都有将战争规模继续扩大的心思,在周边列强国家雾里看花般的视野之下,一场更浩大更宏伟的战争,正在两方高层的筹措和准备之中。

至于日本,则是对中俄战争的进程极为失望,日本的战略家们虽然认为俄罗斯必败,但是大半年过去了,中俄之战除了初期一段时间的精彩之外,接下来的就是长期的对峙,双方不温不火,谁也没有将对方怎么样,除了俄罗斯损失极大之外,却也没有伤筋动骨,而中国更是丝毫没有打出那种日本人期望的一泻千里的火气来!让日本人觉得非常的不满!

怎么能这样子呢?这样子,怎么能够起到消耗中国国力的作用,让新生的中华帝国沉浸在列强国家围攻的内忧外患之中呢?

俄罗斯没有被中国打垮,却也没有显示出对中国的压力,中国和俄国在边界上交战,国内的工业建设不但没有被拖累的迹象,反而是在外界战争的压力下蓬勃开展起来。

日本的本应该在这一段时期蓬勃发展起来的出口产业,生丝,茶叶,纺织,到现在都一蹶不振,面临中国产业的剧烈竞争,被挤压的几乎没有了活路。生丝还好说,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