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禅语,一种人生_鸿逸-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家讲求的是“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一切随缘才能保持心态的平和;顺其自然,才能把握机缘,促使一切水到渠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样,用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来面对,才发现其实事情往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天热了,学校离海不远,校长把学生带到海边去玩。他自己站在水深处,规定学生以他为界,只准在水浅处玩。
小孩都乐疯了,连极胆小的也下了水,终于,大家都玩得尽兴了,纷纷上岸。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把校长吓得目瞪口呆。
原来,那些一二年级的小女孩上得岸来,觉得衣服湿了不舒服,便当众把衣服脱了,在那里拧起水来。光天化日之下,她们竟然造成了一小圈天体营。
校长第一个冲动便是想冲上前去喝止——但好在,凭着一个教育家的直觉,他等了几秒钟。这一等的功夫,他发现四下里其实没有人大惊小怪。高年级的同学没有投来异样的眼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们的女同学不够淑女,海滩上一片天真欢乐。小女孩做的事不曾骚扰任何人,她们很快拧干了衣服,重新穿上——像船过水无痕,什么麻烦都没有留下。
不能想像,如果当时校长一声吼骂,会给那个快乐的海滩之旅带来多么尴尬的阴影。小女孩会永远记得自己当众丢了丑,而大孩子便学会了鄙视别人的“无行”,并为自己的“有行”而沾沾自喜。
他们是不必拭擦尘埃的,因为他们是大地,尘埃对他们而言是无妨无碍的,他们不必急着学会为不合礼俗规范而羞惭。他们何必那么快学会成人社会的琐碎小节。
一种人生:
佛家讲求“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一味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世界:谁必须怎样,这件事必须这样做,否则就是不道德,就是错误。其实,很多事情如果没有那些神经质的家伙大叫:“不得了啦!问题可严重啦!”原来也可以不成其为问题的。
WWW。xiAosHuoTXT。txt。小说。天+堂
第9章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经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两个概念,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
1。 磨砖不能成镜,静坐又岂能成佛
一句禅语:人的最大不幸是一直在追求错误的东西。
南岳怀让禅师有一弟子名叫马祖,他在般若寺时整天盘腿静坐着冥思,怀让禅师便问弟子:“你这样盘腿而坐是为了什么?”
马祖答道:“我想成佛。”
怀让禅师听完后,就拿了一块砖在马祖旁边用力地在地上磨。
马祖问:“老师,你磨砖做什么?”
怀让禅师答道:“我想把砖磨成镜呀。”
马祖又问:“砖怎么能磨成镜呢?”
怀让就说:“磨砖不能成镜,静坐又岂能成佛?”
马祖问道:“要怎样才能成佛呢?”
怀让答道:“就像牛拉车子,如果车子不动,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
马祖哑口无语。
一种人生:
怀让禅师的这些话很平常,他用日常生活中的琐屑事情使弟子的心思流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就像钟表的报时,当预定的时间到了,就会滴滴嗒嗒发出撞击的声音。
我们的心之结构也像这机械一般,当某一时刻到了,那一向掩隐的屏幕拉开了,便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展望,一个人的整个生活格调也因之而骤变,此即为“悟”,或“顿悟”。
2。色即是空
一句禅语: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螽则有割舌之患。
一次,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你爱色吗?”
云居正在用竹箩筛豌豆,听到洞山这样问,吓了一跳,箩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滚到洞山的脚下。洞山笑着弯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拣了起来。
云居禅师耳边依然回想着洞山禅师刚才说的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实在是没有办法回答。
“色”包含的范围太大了!女色、颜色、脸色……你穿衣服挑颜色吗?你吃佳肴喝美酒看重菜色、酒色吗?你选宅第房舍注意墙色吗?你会按照别人的脸色行事吗?你贪恋黄金白银的财利吗?你恋慕妖媚艳丽的女色吗?
云居禅师放下竹箩,心中还在翻腾。他想了很久才回答道:“不爱!”
洞山一直在旁边看着云居受惊,闪躲,逃避,他惋惜地说:“你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好了吗?等你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是否能够从容面对呢?”
云居大声说道:“当然能!”
然后他向洞山禅师脸上看去,希望能得到他的回答,可是洞山只是笑,没有任何的回答。
云居禅师感到很奇怪,反问道:“那我问你一个问题行吗?”
洞山说:“你问吧!”
云居问:“你爱女色吗?当你面对诱惑的时候,你能从容应对吗?”
洞山哈哈大笑地说:“我早就想到你要这样问了!我看她们只不过是美丽的外表掩饰下的臭皮囊而已,你问我爱不爱,爱与不爱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心中有自己坚定的想法就行了,何必要在乎别人怎么想!”
一种人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眼中有色,心中无色,才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
3。有理想者不怕侮辱
一句禅语: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月船禅师是一位绘画高手,他的画惟妙惟肖,却贵得出奇。同时,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作画都要先收钱。有一天,一个妓女找月船禅师作画。
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钱?”
妓女回答:“你要多少就付多少,但一定要在我家里,当众作画。”
月船禅师答应了,如约前往。
那天,妓女正在家中宴请宾客。月船禅师当众画完之后,拿了酬劳正想离开。不料妓女却对宾客说道:“这个和尚只知道要钱,画虽好,其中却透露着金钱的污秽,这种画是不宜挂在客厅里的,它只配用来装饰我的裙子。”说着便将自己的外裙脱下,当众要月船禅师在上面作画。
月船禅师仍不动声色,问道:“你能付多少钱?”
妓女鄙夷的说:“随便你要。”
月船禅师又要了一个高价,然后平心静气地在妓女的裙子上作画,画完之后又若无其事地离去。
众人提说此事都非常纳闷:“月船禅师衣食无忧,为什么如此看重金钱?只要给钱,好像受任何侮辱都无所谓,简直不可思议!”
多年后,大家才知道原因。原来,月船禅师禅居之地经常发生灾荒,当地那些有钱的富人都不肯出钱赈灾,因此他准备建造一座粮仓,以备不时之需。除此之外,月船禅师还想完成师父的遗愿——建造一座寺院。他不想一味地等待他人的布施,只好以作画筹集资金。心愿完成之后,他便退隐山林,不再作画。
人生在世,只要找到生存的意义,找到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树立自己的理想,无论身处多大的苦难,遭遇多大的挫折,他都不会向命运妥协。
无疑地,故事中的月船禅师,明确地知道自己为什么作画,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意义,因而,即使那位请他作画的妓女当众侮辱他,他依然不为所动,只是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也许,这是因为月船禅师的修养极好,有涵养的他能够容忍他人对自己的侮辱。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为了实现理想,最能忍的要数春秋时的越王勾践。为了复国报仇,他以曾经的帝王之躯,屈膝为奴;以曾经的玉言金口,尝人粪便。
周敬王二十七年,吴国打败了越国。吴王夫差同意了越国的求和,但提出要越王勾践夫妻去吴国做人质。为了生存,也更为了日后的复国大计,勾践遵照夫差的要求,带着范蠡和夫人,前往吴国充当人质。
到了吴国之后,勾践将带来的金银珠宝全部送给了夫差和吴国的大臣们,自己住低矮的石屋,吃糠皮和野菜,穿连身体都无法遮住的粗布衣裳。他每天像奴隶一样,勤勤恳恳地打柴、洗衣、养猪、做饭,而且毫无怨言。
开始的时候,吴王夫差隔段时间就要亲自巡视一番,每次都看到勾践勤勤恳恳地劳作,也就不再有所顾忌,认为困苦和劳作,已经将他折磨得麻木了,不值得提防。
与此同时,勾践仍然不断让人贿赂太宰伯嚭。伯嚭每次收到越国送来的礼物,都要去夫差面前,为勾践说情。三年后,夫差也觉得,即使放了勾践,也不会对吴国造成威胁,便对伯嚭透露了想放勾践回国的想法。
夫差要放勾践回国的消息,被伍子胥知道了。伍子胥急忙来见夫差,说:“夏桀抓住了商汤,没有杀他,纣王抓住了周文王,也没有杀他,结果放虎归山,贻害无穷,最后都被自己所囚禁过的人灭掉。如今大王不但不将勾践杀掉,反而要放了他,岂非又要重蹈夏桀、商汤的覆辙?”伍子胥引古喻今,使夫差打消了放勾践的念头。
一天,勾践听说夫差生病了。就向太宰伯嚭请求探望。伯嚭奏请夫差,获得准许后,勾践被带到了夫差的病榻前。勾践一见到夫差,就赶紧伏地而跪,说:“听说大王病了,心中万分着急,特意奏请前来探望。大王对我恩宠有加,我略懂一些医术,可以为大王诊断病情,希望能得到大王的允许,也可借此表我的效忠之心。”这时,正赶上夫差入厕。勾践等人都退到屋外,再次回到屋内时,勾践拿起夫差的粪便,就放进嘴里仔细品味。品尝后,勾践伏地称贺:“大王的病就要痊愈了。我刚才尝出大王的粪便是苦味,这预示你的病情要好转了。”
夫差很感动,当即表示:病好后便送勾践回国。
过了几天。夫差的病好后,便大摆宴席,为勾践饯行。伍子胥再一次进谏,说:“勾践做这些卑贱顺服的事情,是笑里藏刀。卑微中隐匿着诡计,大王千万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否则的话,必然酿下大祸。”伍子胥的直谏,使得夫差很反感,当面斥责道:“我生病的时候,众臣中并没有谁像勾践那样对待我,对于这种忠心我看得很清楚,你不必再说了。”伍子胥还想再谏,夫差便命武士将伍子胥逐出宫去。
就这样,勾践以惊人的毅力,忍耐了三年的屈辱折磨,尝尽了亡国之君的种种辛酸,终于得以返回故国。回去后,更是励精图治,终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以忍耐实现了问鼎天下的理想。
一种人生:
对于那些有理想的人来说,辱骂也罢,羞辱也罢,他们权当喝彩加油的精神食粮,拿来当饭吞下。套用一句佛家的话,就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正是这种坚忍,才成就了一个个辉煌的名字。
4。不要做个自了汉
一句禅语:帮助别人是对自己最大的帮助。
黄檗禅师自幼便出家为僧,有一次他游天台山时,碰到一个举止不凡的和尚,两人一见如故,谈笑着同行。
他们走到一条小溪前面,正好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溪水暴涨。黄檗禅师说:“看来咱们只好绕道而行了。”和尚不以为然地回答道:“哪里用得着那么麻烦?走过去就行了。”黄檗禅师疑惑地说道:“老兄,溪水这么深,能走过去吗?”
那个和尚马上提起裤脚走进小溪,奇怪!汹涌的溪水奔腾着,可是就是到不了他的脚跟,他就好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自然。
和尚边走边回过头来,得意地说:“来呀!来呀!走过来吧。”
黄檗站在原地大声叫骂道:“哼!你这自私的小乘自了汉,如果我早知道你是有法术的小乘教徒,一定会把你的脚跟砍断了。
那和尚被他的骂声所感动,感叹道:“你真是位大乘的法器,实在说,我不如你啊!”
说着,便消失了。
原来,佛教分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小乘重在自己得道解脱,大乘重在帮助他人解脱,二者有明显的高下之分:纵然得道的小乘圣者也不及刚刚起心的大乘行者。自己未度,先能度人,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
小乘圣者有法术,一般的人定会羡慕不已,却遭到黄檗禅师的训斥,难怪小乘圣者感动,并自愧不如了。
其实,在生活中而言,大乘就是帮助别人,不图回报。相信下面这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