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第8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窗外是急速飞退的风景,他的脑海,却依然回荡着昨日下午的温存。曾思琪的生涩,稚嫩,他进去后对方拧眉紧皱,一脸痛苦,但却一直牙关紧要,忍着不叫出声来的那种坚毅和忍耐,让他又心痛又怜惜,差点就想放弃。
然后,当女孩终于慢慢的适应,能够感受到他的温柔和努力所带来的舒爽,并本能的小声哼唱起来的时候,那声音,婉转而又低沉,轻盈而又嘹亮,像蝉的哀鸣,像鸟的啁啾,犹如杜鹃啼血,听得他热血沸腾,豪情四起,好想卯足气力,不管不顾的去冲锋陷阵,但考虑到女孩第一次的孱弱,终是不忍。
“自己到底还是把曾思琪给‘那个’了啊!”王勃轻叹一声,有高兴,有得意,更有对未来的某种不安。
梁娅,钟嘉慧,孙丽,曾思琪,以及就差临门一脚的廖小清,上辈子四中那几个经常出现在自己梦中的女孩儿们,竟然一个接一个,先后跟他发生了最亲密的关系,成为和他同呼吸,共命运的女友,爱人,其中,最漂亮的,他最希望得到的两个阴差阳错之下竟然还能情同姐妹一样的和平相处,相安无事,一时间,王勃只感觉现实的荒诞与不可思议。
“这辈子,自己享福享过了头;下辈子,自己会不会遭报应,变牛变马呐!”王勃继续喃喃自语。
“不过,哪怕下辈子变牛变马,千刀万剐,这辈子能够一圆上辈子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美梦,倒也值了。”
一路上,王勃东想西想,一边得意于自己的美梦即将成真;一边又为自己的妄想能够延续多久而惶惶不安。道理很简单,他这种一脚踏几船的做法能够延续一时,难以延续一世,肯定无法长久。先不说几个女朋友若是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真相,会不会容忍彼此的存在,即使能够容忍,那也只过了一关,还有她们的父母,她们的亲朋好友,社会道德的压力,周围人的唾沫星子……一想起这些,王勃就浑身打颤,想象着自己未来有一天船毁人亡,身边的女孩们一个又一个离他,他也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道,匍匐在世俗道德大棒的压力之下的悲惨景象。
而这,用现实性的理智去推演,几乎是一定的。一个女孩,或许会有当小三的勇气,但很少会愿意去当小四小五、小六小七的,乃至不知道小几的。而且,人的yuwang,会不断的增长。现在没出过社会,没见过世面,一直呆在象牙塔的女孩们或许会满足于跟他的卿卿我我,柔情闺蜜,只要爱情,不要面包,但是长大后,还会这么单纯可爱,无欲无求么?
王勃可没那么自信。他对此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
这也是他最主要的烦恼之源。
当女孩们终有一天成熟起来之后,他的甜言蜜语也好,他那看似真诚的态度也罢,随着双方感情的淡去,都会变得不堪一击。她们很可能会脱去自己“温良恭俭让”的面纱,不再温柔,不再懂事,而变得圆滑世故,斤斤计较,利欲熏心,一言一行,都以自身利益为先。
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某种程度上说,也未尝不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事。
所谓长大,成熟,有时候就是这么一种东西。
但对于王勃来说,却未免太过庸俗,太过无趣了一点。他的年龄越长,便越感觉自己的心脏越年轻,同时也越喜欢没有阴谋诡计,尔虞我诈的稚子般的童心。现在身边的女孩中,他都能够发现这种童心,但是随着她们年龄的渐长,对社会认识的加深,心中的童心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就很难说了。
“唉,现在想得太多也是杞人忧天。走一步算一步吧。她们对得起我,我也必不负她们,感情不够物质来凑,尽量给她们一个充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和享受;她们若是负我,那……也只能说声遗憾,好聚好散吧。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找钱了。女人越多,财富也要越多啊!貌似自己对身边女孩们的吸引力,除了所谓的才华,财富也起码占据了一部分原因,而且这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华夏社会的越来越世俗化,越来越拜金化,越来越以财富多寡论英雄,其所占自己‘魅力’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自己的财富,还是有点不够多啊!这大一的下半年,自己看来也要多多努力,把身边的几个事业好好的抓一抓,同时争取再开辟一两个新的赚钱的途径。”
王勃由此及彼,像前面看不到尽头的高速公路,逐渐延伸自己的思绪,渐渐的决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找钱找钱,找更多的钱,多到某一天,如果有记者采访,问他人生目标的时候,他也能云淡风轻的说:
“我曾经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先挣它一个亿!”
——————————————————————
下午两点,王勃回到了他阔别近一个月的双庆。
晚上,王勃召集c外的一帮同学朋友,在商业街的“君之薇”摆了两桌,吃了个“聚伙饭”。他是最后一天,完全踩着c外开学的日子过来的,其他的学生,大多提前一两天来了,所以人都到得很齐。
席间,大家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畅聊着彼此在春节期间的感受和见闻。吃好喝好,估计红包也不少的众人在王勃眼中,人人满脸红光,油光水色的样子,连家庭条件不太好的陈香和伍雪二女,小脸似乎比起放假前都要圆润一些了。
第1157,博客中国
新的一学期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个星期,上了两次课后,王勃就感觉自己是在浪费时间,于是从第三天开始,他便回到了自己的轨道,开始闭门写书,争取在这学期结束前,将《三体》的第二部,《黑暗森林》高质量的弄出来。
第一个星期的周末,王勃在沙区的两岸咖啡跟重邮的两个研究生在读的,唐建嘴里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高手见了一面。两人相貌普通,一个高,一个矮,都戴着厚厚的眼镜且不善言谈,一副标准理工男的模样。经唐建介绍,高的那个叫陈志平,重邮计算机系研三的研究生,今年就毕业了,准备考清大的博士。矮的叫李虎,比陈志平小一级,研二,但志向比陈志平还大,准备留学美帝。这两人算是他们系上的牛人了,技术没得说。原本两人是不太睬他这个啥都不懂的大一新人的,直到听说他和目前文坛炙手可热的明星作家,年轻富豪王勃王子安是同一个学校的死党,王勃准备投资个网站,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时,各自都有着项目要做的两人才答应下次山(重邮在双庆的南山上),去见见那个闻名全国的大才子。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于“头脑简单”,眼中只有技术的技术人才,王勃也就不想去说那么多弯弯绕绕弯弯,虚头巴脑的东西。他直接告诉陈志平和李虎,他准备投资一百万,搞一个博客网。然后马上解释了博客网的大致内容和形态。在这个“博客网”都还没问世的年代,全中国估计也只有他这个以前经常玩“新狼博客”的人知道博客到底是啥东东了。
王勃告诉两人,他们之间的合作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我以五万块钱的价格聘请你们帮我开发网站以及负责后续的升级补漏,时间期限为两年。两年之后,大家好聚好散。当然,你们开发的博客网也跟你们再无关系了。
“第二种,就是大家成为合作伙伴,我以资本和点子入股,占八成,你们以及你们的团队以技术入股,占两成。如果后面需要新的投资,或者引进了新的风投,大家的股份再根据资本的投入进行相关的调整。当然,如果各位有钱,想投入进来,增加持股比例,我也欢迎。未来是互联网的世界,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如同当初针对起点的三个创始人,王勃也向陈志平和李虎抛出了两种方案。这也算是他对两人的试探,想看看这两人到底是想赚一笔快钱走人还是对未来,对自己的人生有长远的规划。王勃当然希望是后者,大家成为合作伙伴,各自分工,他负责出钱,出名,借助他自身的优势给网站拉人,拉名气;后者负责网站的运营,升级扩容,查缺补漏之类的。
人无恒产则无恒心,这在互联网世界表现得尤其明显。如果一个人在公司有股份,成为可以话事的股东,那么他对公司的感情跟那些拿干工资的普通员工相比,不论是积极性还是责任心,都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而如果只是一个打工仔,大多数人的心理,怕就是得过且多,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就行了——这还算有良心的,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头则是混日子,混时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王勃现在事业众多,以后还将开发新的事业,注定了他不可能凡事亲力亲为,只能依靠别人集众人之才去给他打拼,那么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他出钱,出点子,别人出人,出技术,大家成为合作伙伴,一起赚钱。
跟两人会面之前,唐建详细的跟王勃汇报过两人的情况。这两人的技术没什么二话,在他们系上都是有口皆碑的。人品,这个不好说,需要长久的了解,但是据他粗略的打听,周围的人都觉得他们为人还不错,没有什么坏的风评。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傲气,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恃才傲物,有才能人的大多傲气。没才能的庸人想傲也傲不起来。
不过有一点,唐建告诉王勃,两人目前在系上都挺受他们导师器重的,也参与了学校的一些研究项目,能不能让两人腾出手来,“一心二用”,这个他无能为力,只有看他了。
王勃一听唐建在电话中这么说,立刻笑了。
华夏社会的研究生,博士生是一种什么状况,他可是知之甚深,那完全就是教授的廉价打工仔。简单的举个例子,一个一亿的项目,首先学校的头头脑脑会刮一层,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然后分到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导师手里,也就只剩两三千万,一两千万,最少的甚至只有几百万。项目拿到了,导师开始召集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买设备,买材料之类的,而研究的主力军是谁呢?不是导师,也不是牛//逼哄哄的教授,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弟子,还在读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导师和教授只是挂名,负责催进度,在项目研究的本身上很少,或者完全不帮助学生。他们只拿钱,只负责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但是跟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报销。而作为研究主力的研究生,博士生,只会象征性的给点几百元的小钱,甚至小钱也不给,请你吃一两顿饭了事。学校领导,下面的导师,教授为啥这么狠,这么苛刻?因为领导,导师和教授的孩子,老婆要出国啊,要去国外买奢侈品啊,他们的孩子要买车买房啊,他们自己也要经常奢侈,甚至包ernai,找qingren什么的啊!钱都用去研究,用去给学生发工资,他们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怎么办?
华夏高校的绝大部分的研究项目,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运作模式。领导,导师和教授打着学校的名义和大旗负责竞标拉项目,研究生,博士生就是他们廉价的劳动力,打工仔,美其名曰,让你实习,给你锻炼的机会。一些不了解事情本质,看不透的导师,教授嘴脸的学生还沾沾自喜,以为导师,教授喜欢自己,重视自己,这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典型。
有时候,工程项目的补助不会直接发给导师,而是发给参与研究的学生,但是导师会让学生取出来转交给自己,因为有些学校有“反腐”的规定。有点良心的教授会给学生留点儿,他吃肉,学生喝汤;没良心的,一毛不拔,或者最多请你吃顿饭,跟你谈谈人生,谈谈理想:
“小伙子,眼光要放长远。这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终有一天还是你们的。”
我勒个去哟!
试问,在这样一种层层扒皮,吃人不吐骨头的风气和制度下,高校科研想出什么真正的研究成果?
做梦去吧!
所以,在华夏,真正能创新,能搞出新东西的通常都不是什么高校,而是企业!企业的一百万,因为是自己的钱,会死死盯着,实打实的大部分用在项目上面。
而高校,周扒皮那是一个多,扒了一层又一层,拿钱的不干事,干事的不拿钱,这样还能弄出成果,那才叫有鬼!即使有,那也少之又少,不是重复发达国家已有的东西,就是你哄我我哄你的走过场,弄虚作假。比如,曾经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的上海交大的“汉芯”项目,项目负责人直接喊自己在美帝的同学从美帝购买了一批高通的芯片回来打磨,磨去高通的标志,打上“汉芯”的标志,这就成了具有华夏自主知识产权,赶英超美,可以用来给国民打鸡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的的强心针和兴奋剂了。
又比如,河省某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