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中国猎人 >

第463章

中国猎人-第463章

小说: 中国猎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凌云冷笑,“难不成我吴凌云就怕死了?”
  “你说呢?”黄友全反问。
  吴凌云愣怔住。
  黄友全说,“你能查到他的住院记录的话,就找来看看吧,但基本不可能查到。”
  吴凌云完全沉默了,忽然的有投鼠忌器的感觉。
  但归根结底,这口气,怎么也是下不去的。


第870章 一炮不行那就两炮
  在高技术的加持下,如今的车载火炮射击再不见当年的笨拙和不及时。
  杨青松作为代表之一,代表107团参加轮式105毫米突击炮的比武。当然,代表队就是他所在的车组,202车,而他也是所有参加比武中的唯一的新兵。
  107团里军官士官居多,义务兵全是服役大半年的新兵,且数量稀少得很。正常来说,能够派出士官的前提下,是不会派出新兵的,毕竟士官更加的有经验。
  但这对107团来说,当前的情况,要想在大比武中玩出彩来,就得想些办法。李牧的想法再简单不过,要让人刮目相看,就要提高考核的标准,但是大比武的考核标准是固定的,一视同仁,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呢?
  从自己身上想办法,主动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派出新兵参加夺得第一和派出老兵参加夺得第一,意义完全不同。前者更能证明107团的训练水平以及107团的领导干部们的带兵能力。
  因此李牧才在代表队里塞了几个新兵,并且是绝对主力。
  单兵比武主力是刘贵松和阿甲呷呷俩新兵蛋子,轮式105毫米突击炮技能比武的主要角色之一是杨青松。甚至可以说,杨青松是该科目比武中最重要的角色。
  因为他是炮手。
  202车的成败,就是107团的在该科目上的成败。
  105毫米突击炮射击按照射击方式分为两大类,直射和曲射。作为支援火力,107团的09式105突击炮实际上担负的作战任务更多样化。既是伴随支援步兵进行攻坚的直射支援火力,也是能够执行远程炮火支援的曲射火力。
  也就是说,可以当成坦克来使用,也可以当成自行火炮来使用。
  事实上用突击炮来定义它,已经不是很合适了,只是一贯以来的叫法延续下来。
  根据新型陆军部队编制中的轻型快速作战部队的内容释义,09式105毫米突击炮的正确名称应为陆军轻型地面移动火力支援作战系统,是陆军轻型地面模块化作战平台下面的一个类别。
  可以是105毫米线膛炮,也可以是更大口径的155毫米甚至是52倍口径身管的榴弹炮,更可以是搭载多管速射炮的陆军野战近程防空系统。
  角色之间的转换,最长的不超过二十分钟。
  因此,彼此之间使用的装备不一致,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02车组的考核难度。他们要在规定的规则之内比武,装备的性能是被主观地限制了的。
  杨青松非常紧张。
  要知道,他接受打炮训练仅仅三个月,在此之前,在此之前,他的角色是装填手。意味着,在接受炮手专业训练的时候,同时也是要进行驾驶员和车长培训的。
  按照普通炮兵部队或者装甲部队的大纲,培养出一名合格的炮长,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当然,炮长即是炮手。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名炮长带两三名炮手的组合早几十年就消失了,更多的智能自动化形成的局面就是一辆车的乘员可以减少到三人。
  正在做的研究致力于未来的地面作战车辆无人化,不过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个目标还很难实现。
  如果按照团级炮兵部队来计算,整个军区有*旅*团的炮兵(具体数字用星号代替),这股炮兵力量是比绝大多数国家的整个陆军装备数量都要多的。中国陆军的大炮主义思想自师从前苏联建军思想的那天起,就一发不可收拾,并且玩得越来越火越来越顺溜。
  300毫米多管火箭炮作为军级支援火力,在使用了增程弹药的前提下,等同于近程导弹。能打出去三百公里的制导火箭炮,但凡有些军事常识的,都会被惊得瞠目结舌。
  如果使用制导弹药,那么精度会在误差5…10米之间。这个标准,已经是入门级的精确制导弹药了。美国佬引以为傲的多次战争独领风骚的战斧巡航导弹,前期的精度差不多也是五米。
  但就成本来说,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就是自行车和豪华轿车的区别。
  一个300毫米多管火箭炮营齐射打完备弹,消耗掉的军费也比不上一枚战斧巡航导弹,更不说日常的维护费用。
  有些人说美军重视火力的投送,实则不然,军事力量方面数得着的几个国家,最重视火力投送的是中国军队,不仅仅指陆军,包括海军和空军。至今空军依然保留着大量的轰6系列轰炸机,并且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而海军就更不用说了,从早期的驱逐舰火力配置可以看得出来,重对海轻反潜和防空,一样是这种思维的影响的产物。
  确切地说,中国军队的火力投送的短板在于投送的手段,而不是战术思想。美军偏爱精确打击,那是因为冷战结束之后,它已经没有对手了,全世界的军队绑起来也未必能打得过它。因此它有条件有时间去玩高端货,持续占领技术的前沿阵地,让你们跟在后面追。
  苏联不解体,美军敢搞轻型旅?那些脆皮在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的生存能力,一个大纵深冲击就能重返巴黎直至英吉利海峡。当然是不能拿伊拉克来和苏军对比的,苏军的军事力量是一个完整的架构并且充斥着强劲的肌肉,当年的伊拉克军队充其量只是徒有其表,简而言之就是学到了苏军的表,没苏军的里子。
  维持大规模炮兵部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与国防战略紧密相关。地理位置上,美国佬就占了全世界最好的地方,任何国家要入侵它,都必须要渡过两大洋中的一个。基本上,美国佬不用考虑应对地面入侵。因此这么多年来它才不遗余力地搞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应对来自东方的能够携带大量核弹头的洲际战略导弹。
  那么多年,美军现役的多管火箭炮都是一张老面孔——m270式227毫米12管火箭炮,从1983年用到现在的老古董,改来改去,就是不换代。而随着十字军火炮项目的下马,更是意味着美国陆军彻底摒弃了原有的战术思想,美国陆军的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
  中国完全不一样,所处的政治环境以及地理环境非常险峻,敌人有可能从任何一个方向入侵。进入地面作战的时间会非常的快,因此保持一支火力强大编制足够的陆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美国人完全可以用它世界第一的海军在大洋之中就把入侵之敌消耗个干干净净。
  最高端的国防战略思想体现在最基层的部队装备上面,因此几乎每一年都有新型火炮装备出现,而维持大炮兵编制,尤其必要。
  师旅级步兵部队下辖炮兵团,集团就下辖至少一个炮兵旅,而那些独立的炮兵旅,基本上都是从原来的炮兵师改过来的,随便拉出哪一支部队都是战功赫赫的。
  至于依然保留着的几个装甲师,就更是肌肉最强劲的存在了。
  107团装备的09式轮式105毫米移动火炮系统是当前陆军现役中最先进的火炮系统,从技术程度而言,是超越了才服役两年的pzl…05式履带式155毫米52倍口径身管榴弹炮的。
  对于一名仅有高中文化程度且服役仅大半年的新兵来说,能不能把每一炮都打的稳准狠,悬念可谓非常大。
  李牧在野营地也是无法坐定,早早的就过来观摩台,等着比武开始。
  实际上李牧是坚定的大炮兵主义者,他认为,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大炮兵主义是完全可以主宰地面战场的,甚至陆军还把多管火箭炮以及大口径榴弹炮搬到登陆舰上面去进行对海面、地面目标射击,并且形成了一个训练科目。
  由此可见中国陆军对炮兵的深爱。
  李牧认为,战争的本质以及最终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争夺。也许在日益坚固的工事面前,在使用普通战斗部的时候,炮兵的火力准备也许不能给敌人造成多大的损伤,但是那种铺天盖地的炮火覆盖对人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在能够吞噬世间一切的炮火面前,任何人都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在这种态势之下,只要炮兵部队获得开火的机会,任何存于地面的敌军目标,装甲目标也好有生目标也罢,都会在不要钱的炮弹火箭炮的预制碎片之下化为灰烬。
  战争最终打的还是依靠人来进行的占领,要么打到一方彻底失去斗志。
  在李牧看来,能用打炮解决的战斗,他坚决不上步兵,如果一炮不行,那就两炮。
  成功的炮兵,会让步兵上场之后,只是负责在敌人的地盘上插上己方的军旗。
  火力支援营之于107团有多重要,从李牧的重视程度上来看,是可见一斑的。他最倚重的心腹李啾啾,哪怕要重头学习炮兵技能,他也力排众议让他来当这个三营的营长,掌管107团最强大的火力。
  信号枪打向空中,火炮射击比武正式开始。


第871章 我的兵是最好的
  “青松,别紧张,第一轮就两炮,打好你的,其他的交给运气吧。”车长如是说。
  杨青松凝重地点头答是,回头看向观摩台那边,很难看清楚观摩台上的情况,但是他知道副团一定在那里用望远镜关注着这一切。
  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云层很低,光线是有些灰蒙蒙的,也许夏季的第一场雨就会在今天发生。望着天空,经验丰富的车长的眉间也是展不开来。
  这里是一片非常原始的山地,只是在需要布置靶子的地方修整了一下,但也是经过掩护的,一切按照实战要求来。起伏不平的山野,还有那高低不一的小山丘,都是严重影响到实弹射击稳定的客观因素。
  但,野外作战中,多的是这种地形,毕竟东南的部队,是擅长于山地丘陵地形作战的,如同东北的部队擅长雪原雪地作战一样。
  参赛部队分批上阵,通过抓阄来确定上阵顺序。第一批出战的无疑是运气最好的,就天气而言,他们能够在下雨之前完成比赛,就靶子的设置而言,他们能够面对全新的没人动过的靶子,更加有利于瞄准射击。
  107团的运气似乎用光了,排在了最后一个出场。负责抓阄的李啾啾暗暗想着,如果拿不了第一,自己的手气也会是一个因素。
  第一个竞赛的项目是静对静射击,也就是说战车处于静止状态,靶子处于静止状态,最基本的射击方式。接着按照难度系数逐步往上递增,最后一个是最难的。
  五个不规则移动目标,模拟的敌情是五辆正在猛攻己方阵地的装甲目标,参赛车辆要在五分钟之内完成击毁五辆敌装甲目标的战斗目标,距离一公里,模拟的是紧急的多己方阵地的火力支援。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部队能够完成,最好的成绩是三辆,因为只有短短的五分钟!
  而且,到最后一个科目,使用的是模拟激光器,没有实弹,也就是说,模拟敌军的装甲车辆也是可以对参赛战车进行打击的!
  被命中就退出战斗,直接宣告失败。只有存活到最后一秒钟的,成绩才算数。
  对单台战车来说,绝对是非常苛刻的!
  第一队的参赛战车轰鸣着从出发区域冲了上去。
  刘全峰坐在李牧的身边,望了望昏沉沉的天色,微笑着说,“看这个样子,怕是要下雨。”
  第九旅没有相应的装备,因此代表三十一军参加的是其他部队,刘全峰完全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过来的,因此轻松得很。当然,和李牧说说话也是目的之一。
  李牧放下望远镜,有些担心地说道,“是啊,闷热成这样,下雨是跑不了。”
  观摩台上的军官们都感觉到了,每一名指挥军官在军校的时候都学习过如何判断天候,天候和地形与作战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两种客观因素。军方的天气部门和测绘部门的地位有多重要。
  眼下的天候,别说科班军官,就是田间老农都能看得出来,一场雨是不可避免了。掐指一算,夏季的第一场雨是不可避免了,只是不知道具体会是什么情况。
  随着那边一块乌云慢慢地盖过来,李牧深深的忧虑起来,他这一下是真的开始担心了。
  刘全峰知道107团是排在最后一个上场,眼下的情况简直就是老天爷在和107团作对。现在很明显,前面上场的一定是天候条件最好的,一旦下雨,就算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加持,也很难准确地把炮弹打到目标上。你准,别人在更好的环境下更准。
  他是了解过107团的新型支援火炮系统的,是很先进,但是在这种恶劣的天候之下,也很难打出一个好的成绩来。恐怕前面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