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猎人-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奇怪的话语?能否详细描叙?”谁承想,薛向阳却是不好糊弄,他问道。
李牧只能老老实实回答:“我问老奶奶,是否见到一男一女从这边走过去,男的抱着一只小猫,女的提着菜篮子。老奶奶回答,共产党好啊,毛主席好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我重复上述问题再问,老奶奶重复上诉回答。”
杨师长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微笑,陈韬也是轻轻地笑了笑。
顿了顿,李牧干脆完整的说了,“一开始我并没有察觉到不对,以为老奶奶是精神方面有点失常或者耳朵背得很厉害。走到巷口的时候,猛然想起当时老奶奶眼中似乎含有泪水,这才产生怀疑。”
“你是当时就发现老奶奶眼中带泪,还是后来才想起来?”杨师长问了一句。
李牧回答:“当时就发现了。”
“为什么当时没有产生怀疑?”杨师长接着问。
李牧回答:“我以为老奶奶提起共产党毛主席情绪激动从而流泪。”
“好。”杨师长点头,看向薛向阳,“薛局长,你继续。”
薛向阳点点头,翻了一下文件夹里面的资料,随即抬起头来,问道,“你往下说。”
李牧继续说道,“随即,我命令小组准备战斗,疏散周围的群众,我把老奶奶扶到安全的地方,就在这个时候,歹徒朝外进行了扫射。”
薛向阳一边听一边用笔记着什么,“你还记得,歹徒一共朝外打了多少发子弹吗?”
“二十一发。”李牧不假思索地回答。
薛向阳却是一愣,他这么问,是没有想过李牧会记得的,因为那在他眼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紧张的环境之下,怎么记得住扫射的子弹数量。就算是让你专心去数,很多人都并不能从密集的枪声中判别出到底打了多少发子弹。
让薛向阳吃惊的是,李牧回答的数量,和报告上的数量是一模一样的。现场勘查找到的弹壳,不多不少,就是二十一发。
陈韬微微一笑,眼里满满的是自豪。
第311章 关键问题在这里
薛向阳佩服地看了李牧一眼,他是绝对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李牧有本事,他就佩服,但是,程序是程序,这么大的案件,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搞清楚,必须要经得起反复的推敲。
不是击毙了歹徒救出了人质就可以匆匆了结的,要做到令人任何人都信服!
点了点头,薛向阳继续下一个问题,“没有错,是二十一发,我们在现场找到了二十一发乌兹**********的弹壳。那么,你们打了几发子弹,分别打了多少发?”
又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
回答不上来其实没什么,但是如果能回答上来,好处绝对是很明显的——那证明当时你李牧的思维是非常的清晰冷静的,换言之,就是没有冲动,没有鲁莽行事。这对后面如何判定李牧的临场处置措施,影响重大。
李牧皱了皱眉头,仅仅三秒钟,随即回答,“一共发射了三十三发子弹,我个人打了十五发,赵一云同志打了十一发,林雨同志打了七发。嗯,我打出去的子弹全部命中女性歹徒,赵一云同志和林雨同时的子弹全部命中男性歹徒。是这样的,没错。”
薛向阳的眉头也深深皱了起来,并不是李牧的回答有误,而是李牧的回答压根就是完全正确!
首先,对歹徒尸体的检查就是一件比较费劲的事情,试想一下,最惨的男性歹徒,身上中了十八发子弹,全部集中在面部和****,说是稀巴烂一点也没有夸张,由此可见现场有多么的吓人。
其实,那名女性歹徒的情况更惨,全部十五发子弹都打在了面部和颈脖,那真是一个烂西瓜了。
就连薛向阳,当时看到现场,也有点觉得这下手的有点狠了,毕竟用不着许多子弹。
“请问你是出于什么考虑,往歹徒身上倾斜了半个弹夹的子弹?”薛向阳问。
李牧心里有点火气起来,他压了压,沉声说,“当时的情况我必须绝对保证歹徒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并且,虽然我们采取的都是单发射击模式,但是我们三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射手,单发射击速度非常快。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十几发子弹,是绝对属于正常范畴的。”
陈韬想了想,咳嗽了一下,转头对薛向阳说,“薛局长,作为他们的总教官,这一点我可以证明。李牧等三位同志,包括其余两位猎户小队的成员,严格来说,都是非常优秀的精确射手,他们的射击速度非常快,精准度是可以和资深的狙击手媲美的。”
薛向阳点点头,“好的,谢谢。”
又翻了几页,薛向阳十指交叉在一起,抬头看着李牧,摆出了长谈的架势。
李牧一看就知道,到了最关键的问题了。
“李牧同志,赵一云同志,林雨同志,最重要的问题。”薛向阳沉声问道,“请你们讲一讲,在支援没有到达,上级指挥官没有到场的情况之下,你们当时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的理由是什么?”
“林雨同志,请你先回答。”
李牧正要说话,薛向阳却是点了林雨的名字。
一下子,李牧和赵一云的心都提了起来,林雨的嘴皮子,是猎户小队最差的一个,但愿他能拿出足够的说服力的理由来。
他们事先是没有沟通统一口径的,因为他们没有机会,一回来就被分开,直到在这里接受质询才在一起。
林雨低头思索了一下,尽管只是短短几秒钟,也足以让李牧和赵一云甚至包括陈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很快,林雨抬起头,语气却是很干脆,“报告,我的上级是李牧同志,我只服从李牧同志的命令,因此,当时我接到任何指令,都会坚决地执行。”
李牧差点要拍手掌叫好了,这个回答太高了,没想到林雨这平时有点呆呼呼的家伙,关键时刻能顶起来。
陈韬自然是微微一笑,无疑,这样的回答,是最好不过的。
赵一云赞赏地看了林雨一眼,林雨眨了眨眼睛。
愣了一下,薛向阳皱眉问,“也就是说,你当时是得到了李牧同志的指令?”
“是的。”林雨肯定地回答。
薛向阳话锋突然一转,看向赵一云,“这么说,赵一云同志,你也是得到了李牧的指令,因此坚决地执行?”
赵一云果断地回答:“是的!”
缓缓点了点头,薛向阳微微一笑,随即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目光落在了李牧脸上,“李牧同志,赵一云和林雨两位同志表示,他们是接收到了你的指令,因此果断对男性歹徒进行了射击,是这样吗?”
“是的,薛局长。”李牧点头肯定地回答。
薛向阳点头,随即问道,“好。那么,请你着重说明一下,在当前那个态势之中,你是如何向你的两位战友下达指令的?口语?手语?还是别的方式?”
根本不用想,当时的情况,不管是口语指令还是手语指令,哪怕是眼神交流,都根本没有办法逃过歹徒的双眼,一旦歹徒有了察觉,那么他们根本不可能在歹徒连一丁点反应动作都没有的情况下,把歹徒击毙。
问题就很清楚了——当时李牧是怎样向赵一云和林雨下达命令的,否则赵一云和林雨是怎么做到在李牧开枪之后不到一秒钟就果断对男性歹徒进行了精准的射击?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陈韬想不明白的。
很简单,男性歹徒手里握着电控开关,一旦摁下,人质身上的炸弹就会被引爆。也就是说,在男性歹徒摁下开关之前把他击毙,那绝对需要非常非常快速的动作以及默契。
不要忘了,是李牧先对女性歹徒进行射击的。
他们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指令,又是如何做到几乎同步射击的?
作为他们的总教官,陈韬都自认从来没有专门教授过这方面的技巧,也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训练,毕竟作为陆军步兵,主要任务还是对外抗击侵略者维护国土领土完整,而不是协助地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秩序。
杨师长更是感兴趣,这个猎户小队,他是越来越有兴趣了。
三人都在等着李牧的答案。
第312章 什么叫做兄弟加战友?
李牧并没有薛向阳想象中的那种不知如何回答的表情,反而显得心里有数成竹在胸。
“首先,我先讲一讲,在上级指挥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我决定果断处置的理由。有两点。”
李牧的条理非常的清楚,思路非常的清晰,他要讲的,就是他当时心里的想法和判断。
“第一点,出于对现场情况的控制。当时歹徒要求我们放下武器。事发的时候,距离支援力量抵达,至少需要五分钟。我不能保证,在我们放下武器之后情况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会拿我手下弟兄的性命去妥协。并且关键的是,在我们中国军人的字典里,没有放下武器这一说!”
李牧顿了顿,同时缓和了一口气,接着往下说,“最关键的是,如果我们放下武器,事态就会彻底失去控制。当时外面有其他群众,如果炸弹爆炸,人员伤亡会更加的惨重。”
“第二点,第二个理由建立在第一个理由之上。如果说一定要有伤亡,那么我们宁愿伤亡的是我们自己。但是现场的态势非常的不乐观。在炸弹和人质之间,我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我当时很清楚地看到,人质身上绑着的炸弹,威力之大足以极大地破坏一栋房屋,如果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深深呼吸了一口,李牧眼前浮现出沈紫嫣那个小姑娘的纯美的脸蛋,不由的微微苦笑一下,继续说,“在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安全之间,我选了确保一群人的安全。我的话完了。”
薛向阳颇为动容,同时也很吃惊。动容是因为李牧拳拳的队人民群众的爱护之心,吃惊是李牧居然非常直接地说出了其实大家都能猜到的答案。
李牧当时那么做,压根就是拼着就算牺牲掉人质,也要把炸弹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决定,完全可以想象李牧当时内心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受了什么样的挣扎。
然而,同情和钦佩是一回事,工作是另外一回事。
“你有想过,如果失手了,不但会造成人质伤亡,而且歹徒也有时间引爆炸弹这个可能性吗?”薛向阳问道。
陈韬此时有些忍不住了,他开口说道,“薛局长,我说两句。”
薛向阳看向陈韬,点点头。
斟酌了一下,陈韬沉声说道,“薛局长,我相信,即便在警方砧侦办的案件中,也没有哪一件有绝对有把握的。风险是存在的。一定程度上,风险和收获成正比。风险越大,成功率也许就越高。在当时的情况下,李牧同志没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不管是打仗还是破案,掌握主动权的一方显然是有优势的。李牧同志的选择,是为了能够掌握主动权,把整件事情的发展脉络走向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歹徒的手里。的确,李牧同志是冒了很大的风险,但结果也很好,人质成功获救,炸弹成功排除。说句题外话,如果没有风险,也不需要我们这些人今天坐在这里认认真真地搞清楚整件事情。”
说完,陈韬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的发言完毕。
杨师长轻轻敲了敲桌面,他毕竟是师长,是武警部队的高级指挥军官,那气势是在那里的。
“杨师长?”薛向阳询问。
“我说两句。”杨师长点点头,指了指李牧,“李牧同志的决定的确存在很大的风险,这是事实。稍有不慎,全盘皆输,一点也没有夸张。但是,陈参谋说的也是有道理的。风险和收获并存,当时的事态,如果不果断处置,也许影响会更大。想想,这起案件,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完全处置妥当。连周遭的很多群众都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造成的社会影响是非常低的。我的意思,在这么成功的结果面前,过程中所冒的风险再大,也是值得的。”
说完,他朝薛向阳点了点头。
薛向阳点头表示明白,他心里并不像为难这几个兵,但职责所在。那么,既然三位质询官中,其中两位已经表态,那么对他来说,也就知道应该在报告书里写下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缓缓点着头,薛向阳说道,基本上就算是定论了,“当时的情况之下,李牧同志的处置措施虽然风险极大,但目前看来也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这句话一出,李牧、赵一云和林雨心里都重重地送出了一口气。
“好,最后一个问题。”
薛向阳笑了笑,“李牧同志,请你说一说,当时你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给你的两位战友赵一云同志和林雨同志下达指令的?”
陈韬竖起耳朵,他也非常的想知道,李牧究竟是怎么做的。
三名质询官都在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