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路-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消耗掉大批粉丝观众和黑色Cult片爱好者之后,《罪恶之城》多少有些后劲不足。
面对《X战警2》的冲击,唯一能让墨菲和米拉麦克斯欣慰的,就是《罪恶之城》的观众口碑和专业口碑普遍好于《X战警2》。
尤其影评界,跟过往一样,对于一部大投资大制作的漫改影片普遍持贬低的立场,评价基本带有“庸俗、无聊”等字眼,与《罪恶之城》上映时大唱赞歌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得来说,《X战警2》的口碑虽然不像《罪恶之城》这般爆棚,但在暑期档爆米花类型的影片里面也不算差,特别是《X战警》的影迷和漫迷,普遍比较买账,而且口碑对一部影片很重要,很多时候却未必会成为决定一部影片票房的关键因素,否则每年北美票房排行榜前十位的影片也不会基本被爆米花类型的影片占据,早变成奥斯卡或者其他拿奖影片的天下了。
口碑也无法弥补一部影片先天的缺陷,比如说影片受众群体,小众影片为什么叫小众影片?不是投资小而得来的,它的受众可能会因为口碑爆棚而增加,却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变。
最为典型的,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只看影片的口碑和在影史的地位,怎么也要倍受观众爱戴,票房炸到爆吧。
但实际情况呢,《低俗小说》上映当年,北美只有五千多万美元的票房,前两年米拉麦克斯又一次推入院线重映后,北美票房才勉强超过一亿美元。
这种黑色影片正是墨菲最喜欢的类型,这从他来到这边后选择制作的影片类型上也能看出来,曾经的他也为《低俗小说》感到不忿,认为这么出色的影片就应该有爆棚的票房,来到这边后他才发现这样的想法是多么不切合实际,多么的愚蠢,谁规定好电影就必须有好票房?电影市场的规律根本不会以个人意志而改变。
《罪恶之城》无疑也是这样,倍受媒体称赞和影评人摇旗呐喊,也无法让这部影片成为一部大众作品。
在《X战警2》的冲击下,《罪恶之城》的次周末票房表现的一直不温不火。
周六,《X战警2》在消耗掉大批粉丝观众的情况下,票房稍有下挫,当天粗报接近两千三百万美元,《罪恶之城》也好不到哪里,并没有趁机反弹,单日票房同样下滑,从2850家影院里收获四百三十万美元。
虽然周末三天的票房还无法统计,但这样的票房表现,让《罪恶之城》最终的北美票房破亿难度上升了数倍。
新的一周到来,上周末的票房统计出炉,票房冠军毫无悬念,《X战警2》以六千八百万美元稳稳坐在了票房榜第一的位置上,上映两周的《罪恶之城》排在第二,票房是一千三百四十万美元。
这一成绩比首周末暴跌了百分之六十五!
不过,算上之前四个工作日的票房,《罪恶之城》的北美票房累计达到六千三百五十万美元,不但跨过了影片的总成本线,也必将刷新墨菲个人的最高北美票房记录。
后面的一周里,《罪恶之城》的工作日票房降低到了百万美元的级别,四个工作日只收获四百四十多万美元,在新的周末到来,又有多部影片加入到暑期档争夺的情况下,上映影院数不可避免的被砍掉一大截,直线下降到了2100家。
这种情况下,影片的周末票房不可避免的再次下滑,第三个周末比次周末再次下跌超过百分之六十,周末三天收获不到五百万美元。
《罪恶之城》的北美票房累积七千二百九十万美元,创造了墨菲的北美票房最高纪录。
但是如此的票房走势也基本确定影片的北美票房不可能突破一亿美元大关。
现在毕竟是暑期档,除了《X战警2》外,后面陆续还有《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和《海底总动员》这样的超级大作上映,《罪恶之城》的上映影院数和排片率只会被进一步压缩。
即便米拉麦克斯做再多的工作,也改变不了这种必然的规律,不说其他的,如果让影院方在《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和一部受众范围有限的影片之间做选择,傻子都知道该选谁。
两周的时间里,墨菲也按照米拉麦克斯制定的宣传计划,在北美的一些大中城市进行了例行的宣传活动,《罪恶之城》在北美拿到不错的首周票房后,负责海外发行的迪士尼旗下的厂牌博伟国际也把影片推入了几个主要海外市场,以小罗伯特·唐尼和詹姆斯·弗兰科为首的主要演员,也开始了一次海外宣传之旅。
不过墨菲没有去,宣传还是以演员为主。
相比于北美,《罪恶之城》海外的反响要差很多,弗兰克·米勒的漫画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北美,海外的粉丝数量有限,而且影片尺度过大,在个别国家地区还被评为了限制级,这些都会显著影响到海外的票房表现。
英国的首周票房只有二百万美元,法国稍稍好一点,也不过二百万美元出头,另一大欧洲主要电影市场德国则较差,或许是强烈的个人风格确实不符合德国人审美的关系,首周在德国只有一百万美元出头。
已经开画的海外市场表现最好的反而是澳大利亚,大尺度血浆片的发源地就是澳洲,这里的人对大尺度戏份的接受度更强,首周末竟然爆出了四百八十万美元。
总体来说,《罪恶之城》的海外放映表现并不是很突出。
当影片的北美票房超过七千五百万美元的时候,《罪恶之城》在已经开画的二十六个海外市场,不过拿到了一千六百多万美元。
“海外票房肯定比不上北美票房。”
自家后院的泳池边,墨菲坐在遮阳伞下面,一副特大的黑超遮住了小半张脸,“能有五千万美元我就知足了。”
他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比尔,我的分成有多少到账了?”
“该到的都到了。”比尔·罗西斯先说了句废话,接着详细地说道,“福克斯探照灯已经付清了《电锯惊魂》的所有分红,《恐怖星球》的分红米拉麦克斯也基本支付到位,这两个项目剩余的都是长期的小比例分红。”
“噢,对。”他又补充道,“还有工会硬性规定的分成,不过这方面对你来说数字很小。”
墨菲点了点头,虽然退出了导演工会,但他还是编剧工会的成员。
随着这些分成到账,加上投资《电锯惊魂2》所得的利润,他可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千万富豪了。
这笔钱最好的去处是哪里?肯定是买下惊奇漫画手里那几个超级英雄的电影版权,最后让他们联合作战。
在《X战警2》首映式之后,墨菲没有完全死心,继续与惊奇漫画接触,可惜结果非常不理想,惊奇漫画态度异常坚决,似乎吸收了《蜘蛛侠》和《X战警》的教训,说什么都不出售旗下知名英雄的电影版权。
倒是那些不怎么有名的漫画,如果墨菲开的价钱能让他们动心的话,可以考虑与斯坦顿工作室合作。
像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黑寡妇等知名英雄,惊奇漫画也给墨菲开了一个价,打包十五亿美元,这摆明就是坚决不卖。
不说这笔钱值不值,单是如此大一笔资金,墨菲就没地方去融集。
但墨菲也没有完全死心,找了一大堆惊奇超级英雄的资料,看能不能在不知名的行列里翻出让他有记忆的类型。
“惊奇漫画那边难度非常大,他们早就得到了投资,现在不缺钱,据说也在筹备自己的超级英雄电影。”比尔·罗西斯轻轻敲了下椅子扶手,提醒道,“惊奇漫画缺少的发行渠道!”
听到这话,墨菲叹了口气,自己的电影都要依赖其他公司发行,拿什么去打动惊奇漫画?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现在惊奇就算要把自己卖掉,也会向DC漫画一样,只会卖给拥有广阔的发行渠道和完整的产业平台的大公司。
像他这样的个人或者斯坦顿工作室这样的公司,能给惊奇漫画带来什么?
“墨菲,昨天哈维和弗兰克·米勒找我谈过。”比尔·罗西斯忽然转了话题,“想要尽快把《罪恶之城2》推入筹备阶段。”
“这么急?”墨菲摘掉墨镜,问道,“你怎么看?”
比尔·罗西斯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认为最好推掉!”
第233章 有人在盯着你
一部大卖的影片,只要有继续下去的可能,无论是制作发行公司,还是参与的经纪公司,都会尽可能推动续集,不止是好莱坞,全世界的电影圈莫不是这样,因为相比于原创电影必然附带的高风险,已经成功过的影片的续集,盈利的可能性要更高,甚至高出数倍。
《罪恶之城》的电影,墨菲只是截取了漫画的三个片段,弗兰克·米勒的漫画有七个故事组成,还有大把的内容可供改编拍摄。
好莱坞所有的电影公司都是以赚取利润为目标的商业公司,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今《罪恶之城》大卖,米拉麦克斯想把续集提上日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比尔·罗西斯让墨菲拒绝,却有些意外,毕竟他没有特殊的经历。
墨菲当然不会认为比尔·罗西斯是先知先觉,更不会以为他的眼光出色到这种程度。
“现在的时机很不合适!”比尔·罗西斯很快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据我的了解,目前米拉麦克斯的管理层和集团公司华特迪士尼矛盾越发尖锐,尤其韦恩斯坦兄弟跟迪士尼董事长迈克尔·艾斯纳之间,矛盾已经尖锐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韦恩斯坦兄弟想要带一手创建的米拉麦克斯脱离华特迪士尼,但迈克尔·艾斯纳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场争斗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罪恶之城》的海外发行……”
墨菲轻轻点了点头,他也听说过韦恩斯坦兄弟和迈克尔·艾斯纳之间的问题,却没想到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了。
“韦恩斯坦兄弟和迈克尔·艾斯纳之间的矛盾随时都可能有一次总爆发。”比尔·罗西斯继续说道,“从而拖累米拉麦克斯的正常经营,如果发行公司出问题,影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发行公司的能力对于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墨菲考虑了一会,说道,“你找个合适的理由,推掉续集的合作。”
他大致有些印象,韦恩斯坦兄弟并没有带领一手创立的米拉麦克斯成功脱离华特迪士尼,最后兄弟两人只能卖掉手中的米拉麦克斯的股份,重新创立了韦恩斯坦影业这家公司。
他们留在米拉麦克斯的项目,后来者会不会重视,谁也不好说。
墨菲好不容易打拼出现在的局面,这种没有必要的风险是不会胡乱掺和的。
又聊了会关于米拉麦克斯的事情,墨菲转而问道,“环球小姐大赛的入场券拿到了吗?”
位于马里布的环球小姐大赛即将举行,虽然墨菲对盖尔·加朵是不是能拿到好的名次根本不在意,盖尔·加朵本身也不在乎,但到现场加油助威还是很有必要的。
“格雷斯已经订好了。”比尔·罗西斯说完,忽然提议,“墨菲,盖尔的外形条件非常突出,你可以劝她留在好莱坞发展。”
这样对墨菲无疑是最有利的,比她回以色列读大学好多了。
墨菲摇了摇头,“还是让盖尔自己做决定吧。”
他当然想让盖尔·加朵留在洛杉矶,也会做这方面的一些规劝,就算是读书,洛杉矶也有很多合适的学校,但不会越俎代庖的替她做决定。
该说的事都说完了,比尔·罗西斯准备告辞,墨菲想到了另一件事,问道,“听说华纳兄弟刚刚换了CEO?”
“前几周换的,大概跟卡拉·费斯进入二十世纪福克斯一个时间段。”比尔·罗西斯立即问道,“怎么忽然对华纳兄弟感兴趣了?”
墨菲从来没跟华纳兄弟和华纳兄弟下属的公司合作过。
“不是有兴趣。”墨菲没有直接回答,“帮我收集一些华纳兄弟和DC漫画的资料。”
尽管不知道墨菲的用意,比尔·罗西斯还是点头应了下来,经纪人本就是替他们这些客户服务的,即便是CAA的经纪人也不例外。
刚刚送走比尔罗西斯,墨菲忽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
“你好,这里是墨菲·斯坦顿。”
“是我,墨菲。”这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听起来非常熟悉,“有时间吗,我们见一面。”
对方没有说自己是谁,墨菲却能听出来,这是罗斯的声音。
自从那次他从警局里将罗斯保释出来后,双方的关系明显疏远,两人走的路截然不同,也只会在不同的分岔路上越走越远。
而且罗斯明显断绝了想要通过投资他的影片洗白资金的心思,主动断绝了联系。
“哪里?”墨菲并没有考虑,直接说道,“我去见你。”
“市中心,我们上次一起喝啤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