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懒神附体 >

第711章

懒神附体-第711章

小说: 懒神附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方,几颗“遮阳伞”卫星将阳光反射了过来,无数颗微型卫星的外壳和太阳能电池板反射着阳光,璀璨之极。

从地面上抬头看去,天空中,一条纤细的人造天河正在慢慢成型。

但星辉航天的几个熊孩子,却并没有时间去看一眼,他们伏案工作,忙碌之极。

不知道过了多久,丁益辉才猛然抬起头来,摸了一把额角的汗,道:“好了!测试一下看看!”

没人回应,他是最晚完成的一个,其他人或趴或坐,都已经睡着了。

“嘘。”胡小军还精神奕奕地醒着,示意他小声点。

此时,钟表的指针已经指向了凌晨4点。

“已经这个时候了啊。”丁益辉伸了个懒腰,活动着走上了阳台,突然觉得多了些什么,猛然抬头看去。

天空中,一道璀璨蜿蜒的光龙,缓缓游过天际。

第1133章 耍猴啦

因为天河之灯的缘故,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中国有一个叫做“中元节”的节日。

中元节的“天河之灯”从东滨市发射,然后以一个半小时一圈的速度,由西向东在地球近地轨道上飞行。

发射之后,“地月列车”飞船不会返回,“天河之灯”也并不是直接放圈了,而是被地月列车拖拽着,一路前行,一路变轨,将在接下来大概五天的时间里,不断改变飞行轨迹和飞行维度,绕行整个地球,让全世界每一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天空中的那条人造天河——或者说,是一条光龙更贴切一些,毕竟如此狭长的一条卫星带,和天空中的银河相比,还要相形见绌。

但因此带来的风潮,却已经席卷全世界。

“天河之灯”每到一处,都会引起“观灯”热潮,各大商店的天文望远镜直接卖断货,天文厂商股价飙升。

俗话说得好,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

丁益辉觉得,这会儿自己就是那只风口上的猪,而且是飞得最高的那只猪。

但飞得越高,恐怕摔得越狠……

中元节放假、天河之灯、宣传片三管齐下,星辉航天的“微型卫星”先在殡葬业火了。

而火爆的主体,这次并不是网络,也不是年轻人,而是传统媒体和……中年人。

当然,绝对不是1988年出生的中年妇女和中年汉子,而是货真价实的中年人,70后,60后,甚至50后,对丁益辉这些熊孩子们来说,爷爷奶奶辈的人了。

和年轻人相比,中年人不差钱,但花钱是谨慎的,他们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在闲暇时间,彼此交流着,互相咨询着问道:“买吗?”

“我想看看,就怕是吹牛。”

“可这是懒神科技啊。”

“星辉航天不是懒神科技,也不等于懒神科技。就像懒神科技的天河之灯,并不等于星辉航天的天河之灯。”中年人们沉着冷静,他们年富力强,见多识广,自制力强,在各自的领域,正是最有权威的时候,最中坚的力量。

但也正是他们,已经开始面临祖辈凋零,父辈体弱,亲朋好友圈已经开始减少的境况。

这些大多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人,更需要一些能够寄托哀思,遥遥思念的时候,感受到那种难以言喻的被抚慰的温暖。

三五个中年人,在午后的运动场上,在走廊尽头的厕所、吸烟室里,彼此碰面之后,三五句交流,然后往往得出来这样的结论:“这样吧,我先买个试试,就几千块钱。”

“行,好的话我也买,不好我帮你分摊一半,就是不知道这次,星辉航天会不会砸了懒神系的招牌。”

“成,我先去下个订单,咱们拭目以待吧,希望星辉航天这些孩子们能行。”

中老年人们,又是另外一种境况,这些刚刚学会使用微信的爷爷奶奶辈们更不差钱,但对航天业缺少了解,更不懂得这种新生事物。他们迷惑着,想要了解,又了解不得。只能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转发着各种各样的文章,在菜市场,在大树下,在楼道里,都会激烈地争吵一番,买或者不买,都难以决断。

靠谱吗?到底靠谱吗?

在星辉航天的官网上,有一个动漫形状的“火箭”,火箭上标明了目前购买的数值。

一发“大头娃娃”火箭,可以运载这样的微型“祭奠卫星”一万颗。

每满一次,就会发射一发火箭。

为了形象,网站还使用了颜色和刻度来表示。

在中元节当天中午,购买通道刚刚开放时,只有零星的几个人,整个火箭只有底层一点点的绿色刻度。

看到只有这点,丁益辉有点失望,却又有一点点的解脱之心。

没有人买……或许也不错?

天河之灯如此火爆,带给丁益辉的,其实并不仅仅是成就感,还有无法纾解的压力。

中元节之夜,四列“地月列车”一共满载40万颗卫星,发射到太空中。

五天之后,四列“地月列车”将会把“天河之灯”一分为四,分成四个轨道,在几千公里的中地球轨道运转,让中国境内绝大多数的地点,可以在夜晚的固定时间看到“天河之灯”。

而这四列“地月列车”上,载着投影设备,可以在经过固定地点时,向大气层投射出预设好的图像。

这一切,可以说和当初丁益辉他们设想的模式完全不同。

和丁益辉的设想相比,这种模式仅仅是简化又简化的版本,因为这些都是懒神学院提供的帮助,而真正想要丁益辉实现自己的设想,很简单——自己来做!

想象和实现之间,是远比马里纳海沟还巨大的鸿沟。

问题是,迄今为止,星辉航天其实并没有这些技术,这四列“地月列车”和40万颗卫星,是懒神学院和熊孩子科技“赞助”的,这是赞助,也是最后通牒。

丁益辉不能拿出来相关的技术,那就只能继续按照这个模式来运行。

而就算是一直运行下去,也只有40万颗卫星给他们缓冲。

在这40万颗卫星卖光之后,将会无以为继。

而那时候,如果星辉航天还不能自己生产和制造卫星,不能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

“那么就算是你们的这一课不及格了。”这是南冥的原话。

不及格……不及格的话会怎么样?

会被……退学吗?

想到这一点,丁益辉觉得自己被吓到了。

被懒神学院退学?

丁益辉觉得自己宁愿死,也不愿意被退学。

所以,如果这40万颗卖的慢一点的话,他们的时间会更宽裕一点,反而更好?

丁益辉觉得自己这种想法有点可耻,但这种时候,他还能怎么想?

丁益辉坐立难安,压力山大,甚至无法呼吸。

他在房间里憋闷得连句话都说不出来,干脆出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但刚出门,他就听到小宁叫他:“小辉!小辉!你快过来看!”

丁益辉跑回去,就看到显示器上,星辉航天的主页一片血红,第一发火箭已经达到了95%。

“这怎么回事?”丁益辉大惊。

“刚才南老师发布了一条消息,他说……”

“他说什么?”

“他说星辉航天是懒神学院学生的实习项目,目前正在努力研发一些细节性的技术,这些卫星很快就会迎来第一次升级,请大家不必担心,懒神科技随时都会介入,提供技术支持。”

南冥的这句话,堪称是一言定江山。

懒神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还在观望的中年人们微微一笑:“买。”

还在纠结的老年人们一拍大腿:“买。”

对此需求并不高的年轻人们抓抓脑袋:“唔,不知道干啥用,但买个吧。”

毕竟是懒神系的产品,而且是许久不见的消费级产品。

上次错过懒神系的无人机,已经够惨了,难道还要错过一次?

但这种追捧,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瞬间满掉的预定量。

“怎么办?”几个人都看着丁益辉。

怎么办?丁益辉想要发疯。

他看着首页上的预定量暴涨,瞬间满掉。

然后整个人都懵逼了。

怎么办?这个速度下去,难道今天就要把技术方案拿出来?

“先……先耍猴。”

“哈?”

“就是定时开放抢购,每隔2个小时……不,6个小时开放10000个名额,拖时间!”丁益辉看身边几个人还是不理解,暴躁道:“你们没被手机厂商耍过猴啊,画个饼,让他们抢,耍他们,就那样干!”

6个小时10000的话,那就是可以争取到10天的时间。

够吗?不够吗?

丁益辉昏昏沉沉地从会议室里冲出来,做到了大楼外的台阶上,捂着脑袋呻吟。

曾经他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耍猴的,把用户当傻瓜的厂商。

而现在,他也成了那种最讨厌的自己。

丁益辉觉得自己想哭,想笑,想发疯。

换了辆奥迪车的高副总又来到了星辉航天的大门口,车还没停,就看到丁益辉在办公楼门前又唱又跳。

“当个隆咚锵,当个隆咚锵,耍猴啦,耍猴啦,哈哈哈哈哈……”

“这孩子……该不会是疯了吧。”高副总下车问保安。

胡小军警惕地看着他:“你又来干啥?”

“我就来看看。”高副总笑眯眯地抚摸着身边崭新的奥迪道,“咋了,不让进啊?别这样啊。”

这次我可是换了个防弹款的,看看还能吸到点啥。

胡小军看了他一眼,翻了个白眼:“人能进,车不能进。”

第1134章 狼来了,吓尿了

高副总把自己崭新的防弹款奥迪丢到了大门口,自己一步一颠地进了星辉航天。

虽然现在的星辉航天已经改名换姓,但是资产交割还没完全完成,很多之前的老员工,现在还住在里面,胡小军也就只能为难高副总一下,却没办法真不让他进去。

高副总虽然挺遗憾自己不能把车开进去的,但是也并不奢求,背着手就走到了办公楼前,瞪大眼看着丁益辉道:“小辉,你这是咋了?”

正在台阶上发疯的丁益辉,看到高副总,一张脸顿时就囧红了,刺溜一声就钻进了办公楼里。

“哎?等等……你这孩子……”高副总叫了两声没见丁益辉回来,摇摇头,追着进了办公楼。

在星辉航天的办公楼里,还保留有一间叫做“附二所善后办公室”的办公室,是属于中航天的,不知道是故意还是凑巧,这间办公室正好在被丁益辉他们当做工作室的会议室隔壁。

这里还留守着一个副所长,负责解决中航天和懒神系的交接问题。

高副总施施然就进了这间办公室,问了一句:“刚才看到小辉疯疯癫癫的,这是怎么了?”

副所长正在看报纸,看到高副总进来,慌忙站起来,听到高副总问,摇摇头道:“昨天开始就这样了,有技术难题没法攻克……”

“卡在哪里了?”高副总连忙问道。

“精确控制。”

“精确控制啊……”高副总和副所长对望一眼,都在苦笑。

当初中航天打算介入微型卫星的时候,看中的是“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低”这两大优点。

但这个门槛,真的很低吗?

事实上,自从“天河之灯”诞生之后,其竞争门槛,就已经突破天际了。

这个门槛,就是让人绝望的“精确控制”!

让一束光,反射远方的阳光,精确投影到地面上的一个点,难吗?

或许有人说,这有什么难的?

但事实上呢?

看过火箭发射的人,估计都会听到一个词“窗口”。

其实,卫星也有自己的“窗口”,或者说,每个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太空中虽然看起来无限广阔,但事实上卫星之间时不能太接近的,近了不但可能会互相干扰,甚至可能会互相碰撞。

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卫星,在天空中有一个可以允许的漂移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是经纬度的正负零点一度,换算成距离的话,在近地轨道是11公里,在地球同步轨道大概是70公里。

发射出去的近地卫星,如果在这个误差不超过11公里的格子里,就算是一颗听话的好卫星了。(这样一个格子里容纳多颗卫星的技术叫多星共位,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有人要说了,外太空又没有空气,没有障碍物,按照物理学,它们不是会永远按照固定的轨道转动吗?

先不说外太空也有空气,也有阻力,地球本身也并非正圆,引力并不平均……

单说外太空还有一种力,叫摄动力。

太阳、月亮、火星、水星……宇宙中无数的星体的引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卫星的轨道。如果把卫星的轨迹放大了看的话,说不定也和空气中的灰尘一样,一直在做布朗运动。

而一颗卫星,如果要停留在距离地面300公里左右的近地轨道上,它需要达到每小时25000公里以上!

一颗以25000公里每小时速度运动的卫星,在扰动可达11公里的轨道上,将阳光反射到地面上一个特定点的难度有多大?

这个难度,大概和你一边跑百米冲刺,一边用一根长线穿过100米外的针眼差不多……

而能够做到这点的懒神系,展现出来的技术,堪称让人绝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