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到了六月中旬,沈临把自己负责的最后一个镜头拍摄完成,率先离开剧组。
后期剪辑、配乐还要等达米恩的部分拍完,按照他的进程来看,至少还有二十几天的拍摄。
刚好这段时间,沈临回国,体验他人生第一次的评委之旅!
第六十七章 QH
“热吧,你现在缺一部国民辨识度高的作品。”
飞机上,沈临老师又讲课了。
学生有胖迪还有李一彤。
这两位真心很苦逼,仅仅十分钟不到的露脸镜头花了两个多月,关键化妆师太坑爹,各种染发,估计连最死忠的粉丝都很难辨认出来剧中人物是自家偶像。
好不容易挨到杀青了,沈临又给她俩注册了好莱坞演员工会,足足让她俩在一些美剧里面打了半个月的酱油。
总算可以回国了,然后又要接受世界上最有才华的年轻导演的言传身教!
“这一点,你跟一彤比差的太远了。”
沈老师继续:“一彤有《请回答1990》还有《太子妃》,光这两部作品就足够了,她现在的微博粉丝已经超过三千万,算是新生代里面粉丝基础最广的小花旦了。”
李一彤勉强笑了笑。
昨天演了一天的死尸,累成狗,凌晨就得气场赶飞机回国。
天啊,沈老师,你能不能让我歇会?
“…一彤的路线很好安排,电视剧与电影并重,但是会以电视剧占主角,因为她的形象不太适合大青衣,公司在五年之内,会把一彤打造成真正的电视剧女王,之后的路,就看你自己了!”
没等李一彤说话,沈临接着说道:“热吧,你的定位就是国际路线,所以,那种流量电视剧最多只能给你接一两部,否则会影响你在大众心理的定位。”
看了看‘若有所思’的胖迪,临仔又说道:“下个月开播的《青云志》,很烂,不过你演的碧瑶还是能加分的;前两天东阳下午给了我好几个剧本,我觉得其中有一个挺适合你的,叫什么《如果蜗牛有爱情》,你回去看看这本书,然后到剧组报到,你的搭档是王恺!”
“…恺哥吗?”
热吧总算有反应了。
“嗯,还有,九月份《曼谷行》开机,你在里面有角色…”
“谢谢临子哥。”
胖迪赶忙道谢。
沈临有点莫名其妙:“谢什么?你又不是主角!”
“…”
真尴尬。
“对了,还有件事。”
过了差不多十分钟,沈临睁开眼:“吴景的《战狼2》要选一位女主角,我觉得你的形象挺合适的,你去试试吧,不过,那个角色挺辛苦的…”
“我不怕辛苦!”
胖迪赶忙表态。
李一彤则有些羡慕地看了看热吧。
别人不清楚,胖迪跟一彤对《战狼2》很了解,沈临曾经私下里说过,《战狼2》很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票房纪录!
“一彤,韩少的《三重门》和《天空制造》,你自己挑一个女主角吧。”
不能太厚此薄彼,沈临想起韩少那边好像提起过两部电影,干脆让一彤去好了。
“嗯,我回去看看剧本再说。”
“最好挑《天空制造》,那部片子有刘得华和陈昆,关注度比较高,而且投资也很大,影响力没得挑。”
还有句话没说出来:“Susan被韩少写的那么美,你这长相不一定能Hold得住!”
……
六月十六号夜,沈临抵达西宁。
他是提前三天来的,也没有通知主办方,更没有带什么随身助理之类的,不对,小徐跟他一起,怎么说自己也是知名人士,身后跟着一位小弟也是很正常的!
每个文艺青年心中都有青藏高原的梦想。
因为那里是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临少一直以文艺青年自居,所以,对于青藏高原的向往一向深深埋在心底。
青海当然属于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局海拔3500左右,然后,我们临少一下飞机,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世界屋脊的魅力,就感觉到来自高原地区深深的恶意!
头昏、胸闷胸痛!
妈蛋,这绝壁是高原反应!
临少赶紧找了个酒店入住,躺到床上之后才觉得稍微好了一点。
半梦半醒之间,沈临脑海里有一个念头‘看来我只是个普通人!’
(百分之七十五的人会有高原反应,剩下那百分之二十五…)
也不知道是因为睡眠充足还是因为适应能力特棒的原因,总之第二天的临少就已经生龙活虎了。
领着小徐,两人准备好好游览一番西宁。
原本以为这个季节的西宁并不是什么旅游旺季,人流量应该不多,然后他就发现自己错得有点离谱。
把西宁电影展想得太简单了!
随着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越做越大,大部分文艺青年已经把这玩意当成朝圣的地方了。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西宁电影展期间,有超过两百万人流量涌进西宁,为的就是第一时间目睹这些新锐导演的处女座!
今年又是电影展十周年,来的人就更多了。
事实上,现在很多业界的新锐电影人都把这个影展当为一个标杆,都希望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或短片能在这个影展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夸张的说这个影展已经超越上影节,成为发掘国内新人最重要的平台!
加上今年的评委阵容很让人惊叹,王佳卫、廖青松、李墙、沈临、汤惟、林腔、吕叻。
墨镜王嗳,已经被一帮人飙到神坛的文艺大师;
廖青松,台弯文艺电影教父,跟杨得昌、侯小贤合作过,《光阴的故事》《海滩的一天》《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悲情城市》《千禧曼波》《十七岁的单车》等华语电影经典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李樯,国内颇具口碑和认知度的华语电影编剧,多次获得了金马奖和金像奖提名,作品《孔雀》《立春》《黄金时代》;
林腔,文艺青年对这位很熟悉,他担任过贾科长好几部电影的配乐师;
吕叻,内地很有名的摄影师;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汤惟和沈临。
还有免费担任推广大使的陈昆…
你想想来的人会有多少?
沈临压根没想到这些,大大方方的连个口罩都没带,才出门就被一群人堵上了。
真心挺无语的!
好在这帮文艺青年还算矜持,仅仅只是合影还有签名,没有拦着沈临硬让他草粉之类的。
所以,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沈临真的就在西宁闲逛了一圈。
也没什么特殊感想,唯一的想法就是觉得西宁真的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很大,到处都是清真寺!
第六十八章 碰面
其实全中国现在有上百个青年影展,当然其中有不少是为了打响当地的旅游能力,官方色彩非常浓厚,比如‘X微电影节’之类的。
但也有单纯就只是为了推广电影,推广导演,比方说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
说实话,在如今这样浮躁商业的环境下,国内还能有这样的电影节真的挺难得的!
关注那些独立的电影处女作和青年电影人,给很多迷影人,青年电影创作者一个可信赖的平台去展示才华,实现梦想,同时也在向世界证明中国的电影也很棒。
西宁青年电影节跟东京、釜山国际电影节包括意大利的都灵电影节都已经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可惜,最近几年除了《告别》获得青睐之外,很少能有电影能走出去。
毕竟关注的是小成本的导演处女作!
当然,随着西宁青年电影节还有中国电影影响力的不断攀升,迟早它会成为中国的圣丹斯电影节。
圣丹斯电影节之所以成为国际首屈一指的独立电影节,就是因为它背靠好莱坞!
在电影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囿于行业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很多人对中国电影多多少少持有一些偏见。
这个偏见本身确实有点道理,国产电影,无论是商业片亦或文艺片比较起好莱坞的作品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差距的。
即便数十亿的票房冲刷着市场,打破全球商业电影市场的记录。
其实,中国的很多独立电影独具特色,关注人性深层的底蕴,无论是从作品本身、导演专业背景、还是拍摄技术层面,都很用心并颇具风格,水准极佳。
《到阜阳六百里》、《一个勺子》和《心迷宫》等都堪称国内独立电影的优质佳作,获得了圈内诸多专业电影人和影迷的认可赞誉。
但在一般观众看来,这样的电影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三部电影除了《心迷宫》在沈临的加持在收获接近一亿的票房,其他两部亏成狗了。
很多文艺婊就开始抱怨‘我们国家的文艺电影不行了’或者搞一堆说法‘为什么文艺电影不受市场认可’
事实上,随着国产电影票房的逐步抬高,文艺电影的票房是逐年上涨的,2015年全年的文艺片票房就比2014年上涨了接近三倍!
这几年西宁电影节评选出来的最佳电影,无论是《心迷宫》《黑处有什么》《告别》,都已经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收回成本。
所以,也别说什么电影观众垃圾,大部分的观众还是有选择能力的!
沈临来参加这个西宁青年电影节,就是想选几部看得上的作品,再签几个不错的青年导演,毕竟工作室还是需要有新鲜血液添加的。
……
西宁电影展是按照金马的路线来打造的。
有影展也有主竞赛环节。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电影展、电影节、电影评奖这些事情在国内这里已经成了一个鸡肋,什么金鸡百花之类的,大家差不多已经都忘了咱们还有这么个自己的电影节了。
就华语电影来说,HK电影已死,台弯电影基本死得差不多了,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台弯还有个金马奖。
甭管金马是不是乡镇地方奖项,它或多或少还是能代表华语电影的最高成就的!
西宁电影节由于时间限制,周期压缩很紧,大家很难有机会去参与其他项目——这个大家指的是志愿者。
这玩意没有官方支持,也不能说没有官方支持,只是力度不算太大,毕竟现在的首位是经济发展,其他都是虚的!
所以很多参选、评选的电影都是之志愿者初选筛出来之后,才交到评委手上。
否则,1307部电影,你让这帮评委看到什么时候?
拜托,大家都很忙好不好!
初选出大概五十几部电影,然后评委们观看,看完之后选出十部左右进入主竞赛单元。
从前年开始,作为FIRST影展为青年电影人带来的最实际部分,和和影业、阿里影业、正午阳光、合一影业包括赵莉颖工作室都加入了帮助这些电影尽快走向院线的步伐!
也就是说参加影展的这些作品,都是没有获得龙标的上映电影!
华语电影想要赚钱,最基本的,你得能上映,想要上映就得有电影局的公映许可证,也就是传说中的龙标。
……
王佳卫长得绝对算不上英俊,这是共识。
差不多一米九的身高,面无表情,戴着个大墨镜,总感觉像个大佬胜过像导演。
不过,他有一点很好,这哥们会说普通话,而且还很流利,不过他说话的语速很慢。
见到沈临,王佳卫很客气的伸手,两人握了握手。
“我帮你介绍一下。”
王佳卫是本届评委会主席,这也是他的义务。
说真的,沈临对评委的几个人都不熟悉,除了汤惟。
这几个人都是扎根在文艺电影里面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台弯那边的。
沈临还好,他的身份地位摆在那,人家还是西宁青年电影节最大的赞助人,这帮人即使再怎么看他不爽,也不敢当面说什么。
但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尴尬——沈临是圈子里极少数非常厌恶台弯、HK那帮电影人的代表!
想做到这点其实很难,除非你是完全自主的独立电影人。
郭小四、韩少的电影包括赵军旗的电影,基本上都会找台弯演员做主角,真的只是因为他们的形象合适吗?
连陈恺哥拍《搜索》都要找赵又挺做男主角,这其中要是没有背后资方的博弈,谁会相信?
我们军旗同志为什么要力挺戴力忍,除了因为她脑子轴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她的幕后团队大部分都是台弯人的缘故。
接下来,由墨镜王的助手发给了大家一沓纸,纸上写的就是接下来十几天的日程安排。
从下午开始,直到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