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28章

华娱之黄金年代-第28章

小说: 华娱之黄金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没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自己人晓得自己事,他的导演功力不足,就像很多影评人所说的,《失恋33天》就是一部很典型的带有浓厚电视剧导演色彩的电影,突出表现为对原著和对白的依赖,甚至讲电话也要一来一往地说半天,于是在电影吃重的部分不是画面和声音,而是对白。

    甭说宁昊等人,就连原导演滕华滔,沈临都差了老大一截!

    虽说他对失恋33天作了很多改变,镜头、构图、影调等在内各个方面都比原作要好,但抄袭终究只是抄袭。

    倒是纹章的态度变化的很明显。

    无论是对待媒体还是对待《失恋》的一众演员们,甚至包括对待沈临都不再像之前那般热情。

    骨子里透露着一种鄙夷,痞气气十足!

    没办法,沈临只能忍耐,毕竟人家是主角,影片的宣传还得指着他!

    最让沈临无语的情况出现在长安站路演。

    一行人来到长安最大的影院,旺达影院。长安是纹章的老家,他在此地的号召力很强大!

    面对观众还有媒体,提前到场的沈临开玩笑说请了一个纹章等于请了一个葛大爷!

    然后,轮到纹章登场了。

    意外出现了,纹章的经纪人跟现场工作人员提出纹章要喝现磨咖啡,而且必须是当着纹章的面磨,否则就不出席活动。

    此举,令一众工作人员十分头疼。

    沈临也冷眼看着纹章的经纪人上串下跳。

    终于,咖啡磨好了,纹章登台。

    面对家乡的媒体,这位小男人似乎没有任何精神。

    只能由身为导演的沈临负责暖场。

    有到场的网友事后发飙:“纹章跟去年做《海洋天堂》活动比变化很大,估计以后回长安不再受影城观众的待见!”


第五十二章 现场录制

4月14号周四,《临行》的录制很是热闹。

    同时赶上《失恋33天》羊城的路演,沈临对着一百多家媒体开始了脱稿表演。

    也算是借势洗脱网上有很多关于《临行》有提词器的骂名。

    这一期的主题定的是八十年代。

    估摸着是因为龚宇先生喜欢这个年代!

    好在沈临对八十年代还算了解。

    “今天呢是《临行》开播以来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录制,而且连主题都是领导定下来得,搞的我有点小紧张。”

    开场片汤话一定要有的。

    “首先谢谢大家对我们这部电影的支持,票房已经突破2亿了!”

    鞠躬敬礼,这个真是必须感谢,很多网友在沈临的微博留言,说是因为《临行》才去看的《失恋33天》

    “这一期我们主要讲八十年代,最后的大师时代!”

    进入主题。

    “关注我节目的人可能知道,我做这档《临行》的目的是为了讲述一些中西方娱乐文化方面对比,或者点评一下某位演员,当然,点评这种事看来以后真不能干了(场下一片哄笑),以后肯定会做一个系列,关于今古对比方面,我还是想讲一些我个人的思考。八十年代,现在的我只能讲一些大概现象,因为我的年龄局限了我在这方面的思维。”

    “我觉得能够思考一个时代,至少得等我到40岁,或者50岁以后,才能把一个时代看清楚,再等个20年吧,!”

    先谦虚一点,免得被人拎出来各种讽刺——就好像第四期说的汉人无音乐,被各种专家点名批评!

    “我认为的八十年代大概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这里我要提一个人,戴锦华教授。当初我在电影学院旁听的时候,戴锦华教授就是我的老师,她也是我非常热爱跟尊敬一位女性知识分子,她在跟我们讲到八十年代的时候,提到大师们辈出,然后大师们远去,她直接泪洒课堂,痛哭失声,因为她太热爱当年的那些电影大师们!”

    “那个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以致于我到今天都主观的认为八十年代就是黄金年代!应该这么说,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一样,所以他们所认为的黄金年代跟我认为的可能不一样,这个可以理解,所以才强调主观这个字眼。”

    “我认为八十年代是最后的大师年代,是那种极为灿烂的年代!”

    “我先从大的地方说一下,当然了,有很多学者都说过了,我也就简单提两句,八十年代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最后的昂扬向上的年代,从那之后,各个国家其实一直在走下坡路,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国家的士气在慢慢降低,到今天几乎降到了谷底,因为连续的金融危机,缺乏伟大的政治家,缺乏大师们的引导和激励,人生的海面没有灯塔,大家很迷茫,今天你可以看到,中美两国都没有当年的那种高昂的士气。”

    “首先说下美国,美国在八十年代开始之前几乎是建国以来的最低谷,就是美国人民从坚信自己的国家,坚信自己的制度,坚信自己的民主、自由、平等。因为越战,美国人民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爆发了一系列反政府的革命运动,那场变动可以算得上美国建国以来的最大革命,美国人民不再相信自己的军队,拒绝参军,大家知道美国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一直有尊敬军队的传统,结果那个时候,他们居然烧毁了兵役证,拒绝服役,然后退役的老兵受到侮辱,大家如果看过那个时代的一些电影,比如《生于七月四日》《现代启示录》等等,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人民的失落,对了奥斯卡最佳影片《阿甘正传》里面也有一些关于那个时期美国的一些现象,总之,美国在七十年代整体陷入了严重的信仰危机,我们国家就不用多做介绍了,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当中!台弯也不用多说了,最后的戒严时期。”

    “所以,八十年代如春风一般拂来,大家都知道,通常在这种大的变革或者大的战争之后会诞生一批大师,比如一战之后出了很多的大师,二战之后也一样,诞生了一批大师,八十年代也一样,诞生了一批的大师,从政治上最先开始,美国来了个里根,从根本上重塑了美国的信仰,重塑美国人民对于国家的信任,里根主义直到今天依然对美国产生影响;我们这边都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太宗,我们国家能有现在跟他的设计有很大关系!台弯也一样,开放报禁,开放党禁,叫解冻时期,一直影响台弯到今天,欧洲那边出了个撒切尔夫人,也是一直影响欧洲到今天;东南亚则有李光耀等等吧,各个国家出现了一批政治大师们,就是那一批政治大师影响到了今天这个世界!”

    “艺术方面,诞生了一批艺术大师,好莱坞进入到黄金时期,出现了一堆的电影大师,诞生了大批到现在看来依然优秀,依然经典足以写进电影史的电影,它们的出现甚至违背了犹太人统治好莱坞商业传统,比如《克莱默夫妇》,比如《金色池塘》,比如《现代启示录》、《猎鹿人》等等;当然商业片也出现很多,比如《第一滴血》《大白鲨》《ET》之类的。”

    “我们国家也一样,出现了一批电影导演,也就是第五代导演们,当然我不是生在那个时代的,但就从我的目光来看,怎么说我也算是一个导演,当年的他们真的无与伦比!这么说吧,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导演行业能称之为大师的也只有第五代的导演们,后来者最多只能算优秀的导演,天才的导演;台弯也是,那么多年的戒严之后,涌现出了侯肖贤、杨德厂还有罗大右这些大师,几乎是单枪匹马和台弯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作斗争,包括我们的HK,乐坛涌现了一大批流行音乐大师们,粤语歌曲的辉煌年代!”


第五十三章 《临行》大师照亮八十年代

现场一片肃静,全都在看着发布会上的沈临。

    或者是出于礼貌,或者真的听进去了。

    沈临在讲诉这些东西的时候,声音很轻,没有一般脱口秀演员的那种特意调整氛围的手段,就像平常的聊天,很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我还记得,我老爸跟我说过,当年他为了买一张谭永麟的《爱在根源》,特意攒了好几个月的零钱。”

    “其实八十年代整个世界都在解冻,我们刚刚改革开放,睁开眼认识世界,几乎每天都有西方的东西传进国内!”

    “对了,差点忘了,八十年代还出现了一批文学家,王朔,苏潼、余桦、莫闫、路摇、贾平奥等等!”

    “当然还有八十年代横空出世的迈克尔杰克逊!包括麦当娜、U2,枪与玫瑰等等一批的美国音乐大师们!”

    “有一件事值得提一下,1985年,世界从未有过的大规模音乐演出,LiveAid,就是为了救助非洲大饥荒,在1982年至1984年,非洲连续三年发生大饥荒,当时有一个英国的乐队主唱发起的,那个主唱叫BobGeldof,旨在为发生在非洲的饥荒筹集资金,那是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场群星云集的盛会。”

    “大家知道,欧美音乐人跟我们国家不太一样,他们一般不参加那种拼盘的演唱,为了那场演唱会,全世界100多位著名歌星参加了这次义演,他们之中有鲍勃·迪伦、保罗·麦卡特尼、布鲁斯·斯普林斯廷、蒂娜·特纳、艾尔顿·约翰、皇后乐队、U2、麦当娜·西科尼…其实当时我们国家也想演一场,但是上面没有批准,是由老崔他们提出的申请,当然后来我们也弄了百人歌手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演唱会!台弯也有,他们叫‘明天会更好’”

    “当时全球通信卫星网络向140多个国家播出了实况,总共吸引了近15亿的电视观众。同时募集到8000万美元的款项!”

    “音乐改变世界!地球上最伟大也最重要的表演!”

    “就像一位学者说的那样‘只要那熟悉的音乐旋律一响起,立刻就能勾起人们对于八十年代的无限怀恋!’”

    “八十年代,一个纯真的年代、一个火热的年代、一个各种流行文化互融的完美时期,精品层出不穷的时代。那个年代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回味无穷的影视作品,非常酷的音乐旋律,还有那无处不在动感十足、激情澎湃的Disco舞步…”

    “大师都是扎堆来的,电影、文学、音乐百花齐放,群星璀璨,但走的时候一个也不留,这是文艺的规律,不管东方西方。平庸的时候,各个领域都很平庸。”

    “就像今天周杰棍,大家觉得很好很好,但是跟当时一个人单枪匹马,用音乐唤醒整个台弯社会的罗大右,或者说一嗓子唤醒千百万人的崔建,还是不能比的。因为今天都是娱乐明星了,和那个时候对整个的人民,对社会,对时代对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那一大批艺术家来讲,是不能企及的!美国也一样,你说今天的ladygaga、泰勒斯威夫特,你说能跟当年那些比吗?能跟U2比吗?能跟迈克尔杰克逊比吗?”

    “八十年代发生了这个世界上个世纪最重要的几个事情比如说苏联解体,全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帝国的垮台,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垮台标识着整个世界向和平迈进,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八十年代之前,全世界的很多人每天都准备打着雨伞防止原子弹,今天年轻一代不了解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叫东西方冷战,双方有上万颗原子弹对准对方,就这一按钮按下去,地球就毁灭了!那时候的东西方人民,都随时准备好,在这样一场大战中就没有了!”

    “八十年代末终于冷战结束了,全世界人民向和平迈进,大师们唤醒了在六七十年代,已经被摧毁了的各个国家的那些精神,重新拾回了信仰!但是那些大师后来没想到,重新拾回的信仰,跟重新建立起来的理想,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之后,在各个国家沦丧的一塌糊涂!整个这个失落之快是没想到的,可能也是因为八十年代那个光芒太耀眼了,所以当他熄灭的时候来的特别迅速!”

    “从那时的美好到现在的沦丧,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从100年前开始一代又一代的少年都是胸怀天下,纵横四海,抱着改造国家的梦想,要做天下的主人翁,20年前也是这样,而现在的年轻人的理想变成我要成为一间屋子的主人翁,你问一个年轻人的理想,他会直接告诉你,我要出名,我要赚钱,我要买房,我去!买房竟然成为理想!”

    “我在微博上经常看到年轻人们讨论,说什么‘那些写诗的人一定是买了房的人,要不住的地儿都没有怎么写诗呢?’我说你应该去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为什么干什么都得先买房,他不知道100年前有多少年轻人为了理想、国家毁家纾难,而且现在的年轻人还坚定地认为不买房就得睡大街,其实美国有一半的人不买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