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电影世界大抽奖 >

第437章

电影世界大抽奖-第437章

小说: 电影世界大抽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半眯着眼睛,一手摇着一把羽扇,神色淡淡的道:“莫要乱跑,安心做个孝子。”
  “文和先生!?”年轻人愕然。
  “唉!”贾诩叹了口气:“公子不该来找贾诩的,这只会让公子和贾诩陷入被动。”
  年轻人眉头紧皱,似乎明白了什么,似乎又什么都不明白。
  看到他的反应,贾诩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公子请回吧!”
  “文和先生……”
  看到年轻人不知所措的样子,贾诩有了一丝恻隐之心,淡淡的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年轻人离开了,贾诩却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字——明哲保身。
  想到那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文士,贾诩沉默许久,终是将纸条折好收起,转身回了卧房。此时春光潋滟,当是睡觉的好时节。
  ……
  芒种。
  地里的麦子该收了。
  这天,曹操特意跑到左小右的地里,和左小右一起收割麦子。
  左小右种了两亩麦子,其中一亩是按照传统方法耕种的麦子,而另外一种则是使用了肥料的土地耕种的麦子。
  在府中下人的收割之下,两亩麦子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便收割好了,之后进行脱粒处理,脱粒之后还有晾晒的程序,但此时并不急着晾晒,现场有人开始对两亩不同的麦子进行称重。
  只看两亩地种出的不同麦子的产量,有肥料的那一边明显比没有使用的要高了很多,经过称重之后,一个惊人的数字出现了。
  东边麦田亩产二百三十八斤。
  在这个时期,粮食亩产能有二百斤就已经是顶峰了,但左小右却种出了二百三十八斤,虽然只增加了将近两成,却足以让曹操欣喜若狂。
  但当西边麦田的亩产数量出来后,曹操已经不是欣喜若狂了,而是彻底傻掉了。
  “西边麦田亩产五……五百零九斤……”负责称重计数的下人全身哆嗦,嘴巴哆嗦的更厉害,不敢相信一亩地居然能出产五百斤的麦子!这简直就是神迹。
  “什么!?”曹操一把薅住了称重的下人,虎目圆睁:“你再说一次!亩产多少斤!?”
  下人被吓坏了,磕磕巴巴的道:“五……五……五百……零……零……九斤……”
  得到确定的回复,并亲自进行了称重后,曹操激动地难以自已,扭头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婿,用力拍打着他的肩膀,哈哈大笑:“嫁女当嫁左小右!嫁女当嫁左小右啊!”
  “……”左小右心说:不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亩产增加150%,这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历史性的巨大帮助。这意味着以前人们要耕种5亩才有的产量,现在只需要耕种2亩就可以得到了。这意味着什么?曹操比谁都清楚。
  “贤婿。”曹操感叹道:“若非你太过年轻,以你的功劳,即便是封公也不在话下。”
  左小右淡淡一笑:“公爵就算了,多赏赐点朱玉银钱也就是了。”
  “哈哈,朱玉银钱自是有,但贤婿就不需要些美人吗?”曹操笑的有些****。
  “……”左小右干咳一声:“岳父大人,小婿才刚刚和宪儿成亲,更何况宪儿也带去了数名通房丫头。”
  “通房丫头又如何比得了歌姬美人。”曹操哈哈笑道:“老夫不久前刚在西域买来一些西域歌姬,个个能歌善舞,且风情不同中原女子,便送贤婿十名西域歌姬,让贤婿换换口味。”
  “……”
  因为给了左小右赏赐,所以改良耕种技术,使粮食的亩产量提升一倍多的功劳就被曹操得了去。当曹操在朝堂上宣布这件事的时候,群臣真可谓是马屁连天,恨不能就要对曹操五体投地,山呼万岁了。
  曹操春风得意,汉献帝却更苦逼了。
  对了,这个世界的汉献帝是参加了欢乐喜剧人第二季的开心麻花成员——王宁。只可惜帅气的王宁哥哥在这个世界只露了一回脸,就领盒饭离开了剧组,完全就是个大龙套。
  不过这个世界的曹操得到了左小右的帮助,声望日隆,取代汉室的可能性越来越高,汉献帝就算再着急也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当他的傀儡皇帝。
  其实曹操对汉献帝还是不错的,至少好吃好喝的供着,皇帝表面上的荣光还戴在头上,后来还把三个女儿嫁给了他,哪怕到曹****了,汉献帝依旧是皇帝,曹操并没有谋朝篡位,谋朝篡位的是他儿子曹丕。所以曹操其实算得上一个对汉室比较忠心的臣子。
  更何况比起被董卓,被李傕、郭汜控制的时候,被曹操控制的汉献帝要好的不知多少。
  只可惜汉献帝终归是汉朝的皇帝,而且还是个颇有能力和思想的皇帝,哪怕局势险恶,他也有为汉室斗争,得到皇帝权力的责任。
  这样一来,曹操和汉献帝的矛盾就变得不可避免,最终的结局也可以想象。

第十一章 懵逼的诸葛亮(第二更,求月票)

  隆中,诸葛亮的隐居之地。自从赤壁之战失败后,得知刘备已经远渡重洋,跑到了海外,诸葛亮就返回了此地,安心做一个山野村夫。
  诸葛亮辅佐刘备的时间很短,而且自从辅佐刘备之后,是屡战屡败,最后更是败无可败之下,只能返回隆中种地,所以曹操并不是很瞧得上诸葛亮,也就没派人请他出山辅佐。
  诸葛亮?请他作甚?比得上老夫的贤婿吗?
  千古智者,在左小右的蝴蝶翅膀扇动下,就这样变成了一个‘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
  虽然做了布衣,但诸葛亮依旧不改关注天下的习惯,他的朋友很多,不时参加些聚会,便能得知天下事。
  赤壁之战结束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间,抛开曹操掌控江东那一年,之后的两年里,诸葛亮听闻了不少有关曹操新的政策。
  比如曹操开始提升擅长‘奇淫技巧’的工匠地位,又鼓励商业发展,百姓教育。同时开始大力发展‘基建’,很多告示栏甚至是墙壁上到处都有很多看起来十分粗鄙的标语。
  比如:要想富,先修路。
  比如: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
  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比如:备战备荒为百姓。
  比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大堆‘粗鄙不堪’的标语对诸葛亮这种文士来说是有点不堪入目、不堪入耳的,但站在一个政治家的立场,诸葛亮却对曹操的政策产生了非常激烈的思考。
  当然也有些成果让诸葛亮震惊万分,比如曹操改善了耕种技术,让亩产200斤的麦谷达到了500斤的产量,而且其他的粮食也都有了相当高的产量,只这一点,曹操就功德无量。
  其次,曹操在他控制的地盘内修建学校,开展对平民儿童的教育事业。这一点虽然遭到了无数世家的激烈反对,但在曹操派兵浇灭了一些不听话的世家之后,所有世家虽然愤恨,却也只能隐忍下来。只是这些世家根本就不会让自己家族的人去教导那些平民百姓的孩子,现在所有孩子的教学课本,都是曹操另外找人编纂的。
  而学校里的老师,都是寒门出身的士子。这些士子得到曹操的支持,可以担任学校的老师甚至是校长,传授学生们知识。当然不是白传授的,每个老师都有颇为不菲的工资和奖金。
  工资足以让他们吃喝无忧,奖金则和他们的教育业绩挂钩。谁培养的高材生多,谁的奖金就高。不过现在学校新版,高材生是没有的,所以考试成绩就成了对老师业务水平的验证标准。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书生最大的优点就是爱面子,为了面子,连命都可以不要。教学水平就关乎他们的面子,所以这些书生为了压其他书生一头,都使出全身解数教导学生。
  “你们听着!这次期中考试,只要成绩超过二班,为师就杀一只鸡,炖鸡汤给你们吃!”
  “同学们,考试成绩关乎你们的未来,如果你们不想以后变成只能种地的农夫,就好好学习,好好考试,待日后成了官员,也好造福百姓,光宗耀祖。”
  “这次谁要是考不好!啪!戒尺伺候!”
  ……
  这个时代,老师教学生用心,学生也尊敬老师,基本不会出现忤逆老师的熊孩子,如果真的出现,就会被开除学籍,永不收录。
  当然,因为时代局限性,女孩没有上学读书的权利,没有女孩,就不会出现禽兽老师。之所以会有禽兽老师的出现,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两性的问题吗!男女本身就是相互吸引,相互结合,相互那啥的,这一点不会因为师生的关系而改变,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但师生恋可以,别太过分了。对那些只有几岁,十多岁的小女孩下手,你还是人吗?
  但这个时代就不同了,没有女学生出现,禽兽老师没有发挥的空间,师生之间自是相安无事,教育的推广非常顺利。但是要见成效,还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诸葛亮也曾经从当地学童手中得到他们所学的教材,当看过之后,不禁愕然。
  abcdmfg……这是火星文吗?
  诸葛亮被小学一年级的教材打败了,然后虚心的去找学校老师,求他们教自己这些字母的念法和用法。
  当得知这些字母竟然可以拼写出所有文字的读音,诸葛亮震惊万分:天下竟有如此大才?是谁!?是谁编写的这些教材?
  当然除此之外,小学生还要学习数学,从最简单的认阿拉伯数字开始,然后学习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越往后,学的越精深,而这些东西,都是诸葛亮没学过的。
  诸葛亮懵逼了,这真是我认识的那个世界吗?
  不只是诸葛亮,天下的文人士子都懵逼了。
  这……这些东西都是谁编写的?
  ……
  “阿嚏!”左小右揉揉鼻子:“唔,谁又念叨我了?”
  “夫君,屋外寒冷,还是进屋暖暖身子吧!”曹宪站在门前,对屋外的左小右说道。
  “好。”左小右拍拍刚刚堆好的雪人,呼出一口白气,走进了屋中。
  屋中正烧着煤炉,烟囱把有毒的烟火气排出屋外,让屋内既温暖又安全。
  煤炉上架着一口锅,锅里炖着肉块,肉块已经炖了六个时辰了,不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左小右用筷子捅了捅肉块,已经很烂了。
  “可以了。”左小右微微一笑:“肉块捞出来放在盖帘上,放在厨房冷藏,无论是炒菜还是切片都是一道美味。肉汤则可在烧菜时添加,能让菜更好吃。”
  曹宪微笑道:“夫君总是能想出各种美味,宪儿这几年都胖了。”
  “胖点好。”左小右捏了捏曹宪圆溜溜的脸蛋,微笑道:“女人还是有点肉好,更舒服。”
  很显然,‘更舒服’是有特殊含义的,曹宪脸蛋一红,娇嗔道:“夫君~~~~”
  “哈哈哈……”
  正大笑间,一个威严的声音传了进来:“贤婿在笑什么?”
  门开了,围着长袍的曹操买不进来,满脸笑容。
  “父亲。”
  “岳父大人怎么来了?”左小右问道:“年关将近,当有很多政务需要处理吧!”
  “哈哈,自从使用了贤婿的三省六部之法,老夫可是轻松多了,哪还用整天处理政务。”曹操脱掉长袍,曹宪立即接过去,笑道:“父亲,夫君立了那么多功劳,是不是该多点赏赐?”
  曹操哭笑不得:“女生外向,就知道给自家夫君要好处,却不为为父考虑。”
  曹宪吃吃一笑:“谁让父亲这些年赚了许多银钱呢!不说别的,光是海盐、甘蔗这两项,那一项不是夫君上交的?若是夫君自己做这些,女儿早已是天下首富夫人了,又哪会连买件首饰都要考虑数日?”
  “好好,你夫君有功,为夫自有赏赐。”曹操心说是这么回事,自从去年左小右把海盐的提炼之法和甘蔗提炼成白糖、红糖、冰糖的方法交给他之后,过去一年,朝廷的收入可谓成倍增长。在这个时期,普通老百姓想吃盐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吃的起盐的基本是世家大族,哪怕寒门士子也不是顿顿能吃盐,由此可见盐的珍贵。
  但左小右弄出了海盐的炼制之法后,全国上下缺盐的问题瞬间得到解决。因为海盐的提炼太容易了,每天的产量都高的吓人,所以过去一年,天下百姓几乎人人都吃得起盐,而人吃了盐,就有了力气,有了力气,干活就多,兵员的素质也更高。
  而且这些海盐在官办商团的运作下,高价卖到了曹魏之外的地盘上,一年时间,给曹操带来的收益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盐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或缺的好东西,你能想象吃肉不放盐的味道吗?
  但是有了盐,他们就能吃到无上的美味。所以草原民族对盐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另外中原地区的茶叶也是草原民族所需的好东西,喝茶可以去油,和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