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三栖特种兵 >

第852章

三栖特种兵-第852章

小说: 三栖特种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王和平也不会试图向国内汇报情况。

    即使汇报,他也绝不能把乔直在船上的事情包括进去。

    因此,乔直在太平洋上旅行,隔绝了所有的消息。

    至于他的介绍信和工作证,那当然都是真的!

    洪老爷子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乖外孙是盗用了他进入电脑系统的权限,给他自己办理了介绍信和工作证的。

    当然,乔直保证不会用这些不告而取的特权干任何坏事,这也是对得起姥爷了。

    一想起做这些事情的技术,乔直就想起麦轲,这都是哥教的!

    失联的一段时间,他才逐渐体会到麦轲对他的无比珍贵!

    他在麦轲的亲自督导下,无论是特种兵的特种技能,还是一般教育的基础知识,他都远远地超出他的年龄!

    象得到姥爷的电脑密码,然后进入姥爷才有权进入的电脑系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种应用!

    他甚至没有进入姥爷的书房,通过远程连线,就侵入了号称高级保密的军事系统。

    进去以后,就更好办了。

    实际上办理那个军官工作证,并不是姥爷的授权范围,是乔直再多加一层破译,才得到的。

    多年以后,这件事情还是被发现了,那个被盗用权限的人,被狠狠地……表扬了一顿!并连提三级,说是为军队建设,发现了不可多得的天才!

    这哥儿俩一边偷笑了半天,还每人灌了一瓶八十度!

    就此二人还总结了一条经验,只要你能保证好的结果,有时候手段猥琐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老弟!这里已经是美国了,你是这里下船,进入美国最繁华地区呢,还是继续走,到佛罗里达,那里比较荒凉一些。”

    “继续走,去佛州!”乔直下意识地说。

    他隐隐回忆起,他最后一次和大哥通话,就是在那个地方。

    可惜当时他只顾的和大哥犟嘴,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

    于是,舰艇继续南行,直奔佛州。

    一路无话,二人到了他们预定的小港,船就留在那里,然后二人换乘轿车,直奔塔拉哈西,也就是佛州省会所在地。

    一共也就二十英里的路程,路面车辆很少,只用了十五分钟就到了基地。

    乔直和王和平告别,又叮嘱了一遍:“我的事情请大哥特别保密,不要和任何人提起!”

    王和平沉声回到:“放心,我有分寸!”

    。


第1217章【奇2】唉!还是上学吧!

王和平临走之前,和基地的负责人进行了一番例行公事般的交接。

    基地负责人叫人一介,当地找到的。

    王和平和乔直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为什么,用他老人家管理这里,这里面做的是一件明显很敏感的事情嘛。

    乔直已经知道,这人一介今年四十五岁,职务就是农场主。

    他管理的是这个农场的五百英亩土地,以及上面一切设施,包括农作物,包括成群的牛羊,还有几个个小山头。

    直观来说,人一介这人是很普通一个人。

    人如其名,人一介嘛,就是一介凡人的意思。

    丢到人堆里,绝对找不出来,因为他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特征。

    但是,乔直被他哥麦轲长期训练,几经不再是新丁,而是一只老鸟。

    他看人也有一套,一看这位大叔就是有故事的,而且故事绝对不少。

    交接的时候,人一介只看了乔直一眼,就不再瞧第二次。

    连姥爷都不怕的小家伙,突然一个机灵,有了一种全被看透的感觉!

    听了王和平的介绍,人一介不做可否,只给了王和平一个评语:“老弟忠厚老实,必有福泽相随。”

    王和平哈哈一笑,乔直心惊肉跳!

    这不是敲山震虎,这是什么?

    夸他老实,不是说我骗人吗?

    虽然乔直胆子贼大,但是毕竟年轻,在这个神出鬼没的大叔面前,不由不心虚。

    他突然产生了一股想和王和平回去的冲动!

    这时候,人一介问他:“你知道我多大?”

    “知道,四十五。”

    “你没忘你自己多大吧?”

    “当然没有!十五了!”

    “还好,还好,果然没有忘记!那么,你知道我比你大三倍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你是我大叔,意味着你不能欺负我,还有……”乔直突然福至心灵,顺口说道:“意味着我犯了什么错误,你要原谅我,甚至给我兜着!”

    “哈哈!小鬼头!”这位不怎么苟言笑的大叔第一次笑了,嗯,笑了!

    那张平凡的脸,笑起来还是比较生动的!

    也许能吸引五十岁上下的大妈?年龄绝对不能再往下调了。

    乔直不怀好意地揣摩。

    “我还是要告诉你,我大你三倍,你在我面前的所作所为就跟透明的一样!”

    人一介说完,不理乔直了。

    对王和平说:“行了,你交给我的这个人我收下了!既然我收下了,一切都由我来处理了!你一路顺风吧。”

    王和平叮嘱了乔直一句,说你好好完成任务,下一次争取把你带回去,说完转身走了。

    乔直又一次产生很大的冲动,跟着王和平一起回去!

    这个人一介太有点吓人了!

    可是看到人一介双眼一闭,纹丝不动,他也没敢动。

    这样可不行!

    太被动了!

    我必须摆脱他,离开这位大叔的视线!

    “我说大叔,我可以到处走走吗?”

    “可以,这个农场够大,你随便走。”

    “可以到农场的外边走走吗?”

    “什么地方?”

    “比如说城里,就是塔拉哈西;还比如说还边,就是我过来之处……”

    “不行!除非你去上学,才能进城!”

    “上学?我到美国来可不是来上学的!”

    “那就不能去!”

    “哪里都不能去,那我都干什么呀?”

    “跟我学习呀,我干什么,你学什么,等你学会了,我就可以退休了,都交给你来干,多好呀!”

    “哎,哎!我说,你才四十五岁,离退休还早得很,我一直跟你学那么长时间?”

    “谁说我一定要很老才退休的?你规定的?你今天学好,我晚上就退休!”

    乔直没词了,学不好,继续学;学好了,接班干,总之是离不开这个农场!

    我还怎么找哥?

    乔直磨蹭了一会儿,又问道:“我可以开车吧!”

    人一介这次似乎心软了一些,答道:“可以!”

    “耶!太好了!你真是我的好人叔!快,告诉我,一介叔,我开的什么好车,听说美国好车很多,而且不贵!”

    “拖拉机。”

    “什么?拖拉机?那不是农用机械吗?”

    “嗯!你还懂得不少。”

    “可是,那东西怎么上路哇?美国这儿怎么也得时速八十迈吧?”

    “差不多,这里是七十迈,各州不同;最低时速四十迈,再慢罚款,吊销驾驶执照;拖拉机嘛,三十迈。”

    “我说嘛!上路是个问题!”乔直似乎抓住理了。

    “是个问题,但不是你的问题。”

    “那我怎么上路?”

    “你不用上路!”

    “你不是说允许我开车吗?”

    “对!允许你开拖拉机,在农场,干农活!比如拉拉土啊,送送肥啊,收收庄稼啊,啥的。”

    “你诳我?”

    “是你自己那样理解的。”

    乔直一想,果然如此!

    第一回合,乔直完败!

    不能真的跟人叔叔学习农活吧?要不就去上学?

    听说美国的这些课稀松得很,我又不追求好成绩,有三分之一时间应付一下就行了,其他三分之二用来找哥,再有时间……

    其他事情再说了,先把这件事情搞定!

    “人叔,我觉得还是需要去上学,以后不管干什么,没有文化基础都不行,您说是吧?”

    “想好了?上学就要有上学的样子,你要是不给我拿个第一,我饶不了你!”

    “不就是班级第一嘛,小意思!”

    “我说是班级第一了吗?”

    “难道是年级第一?难度太大了一点吧?”

    “我说是年级第一了吗?”

    “总不能是全校第一吧!”

    “我说是全校第一了吗?”

    “绝对不能是全学区第一吧!”

    “我说是全学区第一了吗?”

    “莫不成是全州第一?”

    “我说是全州第一了吗?”

    “全美第一?叔叔你太疯狂了!”

    “什么疯狂!全国第一才是第一步!”

    乔直才要再争,人叔一句话,就让乔直哑口无言了!

    “难道你不是麦轲的弟弟?你哥就是这样过来的!”

    然后乔直就像奴隶跟着奴隶主一样,被人一介领到了里昂中学,塔拉哈西最好的一家中学。美国大多数地区实行就近入学原则,这个原则实际上体现了贫富差距。

    美国的城市,是分不同的学区的,不同的学区要负责承担建设和维护自己学区内的有关公立学校的开支,比如建立学校、日常用补品等费用。

    不足的部分,或者有特殊规定的部分,才由当地的州级管理机构,或者是联邦机构的财政帮助支出解决。

    可想而知,各个学区收集上来的钱多钱少,跟各地区的居民穷富有直接正比关系。

    而这个钱多钱少,又直接影响学校的质量,建筑设施啦,师资啦,全都包括在内。

    这样,稍微会一点逻辑推理的人就知道,美国的公共教育并不是平等的,那些白人富人一般就会在好学区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那些黑人、穷人一般只能呆在那些穷学区里受到质量差的教育。

    教育质量好坏,也是华人到美国定居,最看重的一个条件,有适龄子女的,一定要找个好学区。

    也因为这个原因,同样质量和面积的房子,如果坐落在好学区,贵上几万、十几万美元,也是常事。

    还有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这些学校的开支所需要的税费,不是根据居民的收入征收的,也不是根据家里是否有小孩,而是根据住房的价值,按百分比征收。

    人一介知道这些,所以他做了一些工作,在里昂学区买了房子,以便有上学的需要时,随时利用。

    其实他是不回那套房子去住的,他都住在农场里。

    不过,以后可以给乔直住,如果他比较着调的话。

    二人到了里昂中学,直接去找教务长,一个名叫马克的老头儿对人一介热情接待。

    听说有一个同学要插班,马克打量了乔直一眼,看他还比较顺溜,二话没说,就给他注册了。

    听两个人说话,乔直知道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天才班,竞争相当激烈。

    人叔问了一下乔直的年级,知道了是高一以后,他直接和马克说是高二,马克直接让他上了高二天才班。

    “错了!”乔直急道。

    “不要说话!”人叔瞪了他一眼。

    看来这老头是故意的!

    乔直马上明白了。

    快速地办完了相关手续,马克和人叔握手告别,说有什么事情会及时向家长报告的,请他放心。

    人叔当然放心,给了乔直一个警告,利索地走了。

    这个警告就是每一次学校找家长,人叔就会惩罚他一次,具体什么惩罚,待定!

    马克确实对工作很负责,立刻成立了两个小组。

    其中一个是老师帮助小组,由三名老师组成。

    一个是类似班主任的老师,名叫海伦。

    另一个是语言类的老师,名叫舟思夫。

    还有一个是科学类的老师,名字叫斯三思。

    总之,涵盖了各个方面。

    另一个小组,是同年级同学帮助小组。

    也有不同的分工,有生活的,有语言的,有学习的。

    乔直对学校这样的兴师动众帮助他,很感意外,还以为是因为马克和人叔的关系,为了他特意为之。

    为此,他对马克表示感谢,他知道这种帮助,对于一个新来乍到的外国学生来说,价值难以估量。

    马克却告诉他,这是一项学校的制度,对待所有的新生都是这样,不管他们来自哪个国家。

    当然,不同的学生,参加帮助他的老师和同学还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乔直这样进入天才班的学生,就需要能教天才学生的老师。

    而帮助他的同学,起码在开始的时候,水平不能低于他的天才程度。

    否则,是帮助他,还是接受他的帮助哇?

    当然,过来开始阶段,克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