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三栖特种兵 >

第350章

三栖特种兵-第350章

小说: 三栖特种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师陆战队的统领也立即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向;接着往刚才过来的方向撤退。

    这时候;原来负责追击清军的三支部队也完成了部署;其中胡以晃的骑兵已经绕道迂回到了这些逃兵的前面。

    而李宝鸿和郑平;则分在两翼;对这股逃兵成夹击形态。

    胡以晃的骑兵就不说了;李宝鸿和郑平这两位总兵各现神通;很快就把清兵打得没有了还手之力。

    李宝鸿负责右后和右翼;只见他抡起他的擂鼓瓮金锤;从敌人的后方;挨个朝前砸去;凡是遇到的清兵;没有一个人能杠住他的一锤之威!

    而郑平总兵;更简单;也是抡起他的一对旋花蘸金板斧;左三斧;右三斧;暗三斧;三斧三斧又三斧!

    没过瘾;再来!结果一看;面前的敌人已经都跑光了。

    最后;能逃到水师军舰上的;只有区区一百人!

    。

    (。)


第643章 鸿章欲定罪魁

除了徐广缙以外,所有人都不明白,他们这些人为什么在最后关头,还能逃出生天。

    逃出的这一百人,不是权高位重的朝廷大员,就是足以自保的武功高手。

    这几位朝廷大员得以活命,是因为无数清兵用生命保护了他们;而这些武功高手,都是在突围的时候,不但用武功,而且用智慧和机变,在完成保护那些大员任务的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安全。

    但是,他们虽然不知道最后关头,包围他们的天军为何自己放开了南面的通道,却清楚,如果没有这一放,他们一个也跑不掉。

    而且顶多不超过十分钟,他们所有人就会被一网打尽。

    因此,明白的人已经看清楚,他们中的朝廷大员,并非是因为得到那些清军清将的有力保护,才得以逃到船上,因为只要在多十分钟,他们就会被擒。

    而那些武功高手,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功出色,才得以逃生,因为许多和他们武功水平类似,甚至更高的人,都在突围过程中殒命或者被擒。

    徐广缙和这些人不同,是因为他和麦轲的约定,麦轲答应了放他回去,他就一定说话算数,不会中途把他杀掉或者抓住。

    他当然也清楚,整个战局,虽然历时几天,参与人员超过二十万,地域辽阔,但是始终在麦轲手里牢牢把握。

    因此,他才心里有数,这最后的放人,一定是麦轲的授意。

    徐广缙虽然可以猜测到这是麦轲的操作结果,但是具体情况,他就不清楚了。

    知道这一细节的,是和麦轲一直在一起的王全洲等四人。

    居高临下,亲眼目睹天军各路部队齐聚一地,像一张大网,把逃跑的清军、增援的水师陆战队,紧紧地包围起来,然后如同层层剥茧,把精良的水师陆战队员、卫队构成的特种队队员,一个一个地打倒在地,彻底地断绝了他们突围的企图。

    包括那些武功高强的黑衣人,他们虽然都是各位大员的贴身护卫,也在最后关头全数出动,结果他们虽然突破了天军的层层包围,几乎就要把这些大员带了出去,却被大牛轻而易举地打断了。

    大牛也没有多费心思,只是把他的三组卫士各派出十个人,上去就把这些黑衣的攻势给挡住了。

    挡住的内容,就是他们每人活捉了一个黑衣人,打倒了更多黑衣人,剩下的几个黑衣人,为了避免全军覆没,自己撤回去了。

    这三十名卫士打退了黑衣人以后,也撤了回来。

    包围的天军趁此机会,把包围圈又缩紧了一圈。

    如果按这种趋势发展,十分钟以后,就会尘埃落定。

    王全洲等四人都在以复杂的心情关注局势的发展,看到昔日的袍泽,马上就烟消云散,自己如果不是早一点脱离那个缠绕,也是其中一员。

    正在这时,麦轲叫来大牛,吩咐他去见张远――整个战役的总指挥,命令他让开南面,放这些清军向清军水师方向逃跑。

    大牛立刻去办了,留下了王全洲等人大惑不解,每人都有十万个为什么要问麦轲。

    麦轲微微一笑,说,这个答案说来话长,继续观察自然得知。

    他不说,四人也不好强迫,只是看他的样子,觉得有点恍惚,一种“山人自有妙计”的得意溢于言表。

    麦轲的指令给了张远,张远立刻动身来到包围圈的南方位置,这里是胡以晃负责,直接命令他放开大路,让清军过去。

    胡以晃正打得顺畅,眼看残余清军尽入囊中,打算给他们最后一击,骤然听到放人的命令,大出意料之外,但是执行起来,一分钟都没有耽搁,马上指挥部队把南方的通道让开。

    这些走投无路的清兵和大员,如同在漆黑的洞穴里见到一线光明,不及想的很多,立刻就逃了出来,然后就使出全力,跑到了桂港,三十里路程,只用了一个小时,效率高得出奇。

    接应到到了李鸿章等人,彭玉麟松了一口气;但是这口气松的非常压抑!

    他怎么也想不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后仅仅百人逃脱,还不算自己的水师陆战队!

    十万大军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可是他的水师陆战队,可是他心血的结晶!他为了打造这支队伍,耗尽了钱粮,费尽了心血,结果还没有真正派上用场,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一想到这些,他就有一种想杀人的冲动,谁他娘的造成这个结局,老子一定轻饶不了他!

    不过,他怒是怒,可没忘了自己的责任,现在的驻扎之地,可不安全!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可不能再蹈了覆辙。

    按照计划,他要赶紧回航,返回光东。

    彭玉麟安排回航,李鸿章却通知所有大员开会,会议地点就在指挥舰的会议室。

    虽然他也对这次能逃回来觉得疑窦重重,同时也觉得现在依然处在险地,但是这些事情他也无能为力,水师有彭玉麟负责,他自己不懂,也操不上心。

    他要确定的是一个重大问题,谁对这次反清剿失败负责!他觉得反正不是自己。

    参加会议的有左宗棠、罗泽南、塔齐布、徐广缙、张青云、劳崇光、向荣,当然还有他自己。

    彭玉麟也是参与者,但是现在缺席,因为他忙着赶紧开航。

    李鸿章坐在主席位置上,面沉似水。

    他首先扫视了一眼在座的各位,心中生出一个感叹――人还挺齐的!如果不是这次失败逃命,能把这些中枢和地方的大员聚起来,还真不容易!

    两光方面,除了一个巡抚叶名琛以外,总督、巡抚、提督全部到齐;而代表朝廷中枢的则有四位钦差襄使,包括彭玉麟就是五位,总共八位襄使的多一半都在这里了。

    就这样的一个豪华阵容,竟然损兵十万,折将百员,是我们无能呢,还是敌人太狡猾?

    这个他还真不敢下定论,但是有一样,他非常肯定,遭受了这样大的失败,总要有人负责!

    李鸿章看到这些人的第二个感叹就是,这些人中某些人的纱帽恐怕不保,甚至戴纱帽的那个家伙都可能丢掉!

    他晃了晃脑袋,暂时驱散那些思绪,沉声宣布:“现在开会,确定谁是导致这场失败的罪魁!”

    。RS


第644章 卸责各显其能

李鸿章话一出口,室内的气温马上下降了五度,每人都感到一股森然的凉气。

    损兵折将,谁敢说自己没有责任?

    罗泽南、塔齐布本来就坐的笔直的身姿更加庄重;连文职官员的左宗棠就收腹挺胸,正襟危坐起来。

    劳崇光、向荣本来疲惫不堪东倒西歪的身姿,也一下子挺直,在位置上端坐,注视李鸿章。

    唯有徐广缙和张青云,依然一幅老神在在的样子,好像犯了大烟瘾,无精打采,无动于衷。

    李鸿章心知肚明,这二位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李鸿章本来是很感谢总督徐广缙的,上次清剿失败,他根据恩师的指示,找到叶名琛求助,然后共同求见徐广缙,致使这第二次清剿敲定。

    就这一点上说,李鸿章感谢徐广缙,因为第二次围剿,解除了他承担第一次围剿失败责任的危机,因为朝廷用人,恩师力保,所以他还是继续作为钦差襄理,督导所有与清剿有关的事宜。

    这样,起初由徐广缙倡导的清剿,就成了朝廷的旨意;既然朝廷的旨意包括了让李鸿章钦差督办,他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清剿的一把手。

    虽然这第一把手可以把权力下放,让其他人具体负责军事和其它事宜,但是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把这些权力收回来,自己亲自指挥。

    作为一把手,办事可以办不好,但是追究下属的责任,那事必须精通的,否则什么事情都第一把手当责任,那还不得一天一换?所以诿过他人,卸磨宰驴这些招数,必须娴熟。

    但是,这次失败,大错还真把在李鸿章身上,所以他就理直气壮,中气十足。

    看到有人不服气,李鸿章当即横眉立目,威严地喝道:“请尚方宝剑!”

    只见一名形影不离的黑衣卫士应声上前,解下身上的一个包裹,放在众人面前的桌子上,打开包裹外皮,一把黄色带鞘的三尺剑呈现在大家面前!

    然后那位卫士拿起一卷绢书,当场念到:“‘宝剑赐良臣,睹剑如面朕!持此剑者,正一品者,可以夺官削爵,从一品以下者,可先斩后奏;三品以下者,可自行裁处!钦此。’谢恩!”

    当那卫士开念的时候,所有人都慌忙离座跪倒在地,原来老神在在者最是惶恐,一边听一边冷汗就遍体横流了。

    卫士读完,大家三叩首,同声回应:“谢主隆恩!”

    然后回归本座,再也没有那种轻忽神态,心里更是失去了镇静,不知道这位李钦差肚子里卖什么药。

    李鸿章再次坐回主席位置,心里感谢恩师的提携和信任,竟然把皇上赐给恩师的尚方宝剑,交给他押阵,然他在关键的时候,把这些不服气的大员镇压住。

    李鸿章再次扫视了会场一眼,见到每一个都正襟危坐,谨慎有加,再也没有原来的散漫,就是徐广缙、张青云也是谨小慎微的模样。

    “此次清剿,倾两省军力、财力,自平藩战役以来从所未见,可见朝廷和皇上何等重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败亡的速度、损失的程度也是从所未见,因之我等必须承担责任,同时找出罪魁祸首,给以国法处置;否则何以对皇上,何以对朝廷,何以对天下!”

    看着每个人都在那里摒住呼吸,李鸿章满意地暗暗点头,接着说:“下面大家都说说,自己什么错,然后其他人补充;请大家畅所欲言,我决不以言语入罪!”

    这个头可不好开,大家互相看了一眼,没有一个当这个出头鸟,哪怕是最超脱的左宗棠也不敢说自己无罪。

    所自己有功容易,所自己有罪就难了,压力不够的情况下,谁也不承认自己有罪。

    看大家都不打这第一枪,李鸿章冷笑了一声:“大家都很谦虚啊!为了节省时间,我就点名了。徐广缙总督,既然您官职最大,为了表示对您的尊敬,就从您开始吧!”

    徐广缙肚子里骂了无数声娘,心里说这小子可真是一肚子坏水,同时也太不按牌理出牌,我应该排在最后才对吧,怎么成了第一个?

    无奈之下,只好说:“卑职无能,对不起皇上,虽然在清剿之前和开初作了一些事情,但是清剿开始以后,就身陷敌手,无所作为了!我给自己打分,虽然没有大功,也有一些苦劳;但是也没有大错,就是功过相抵吧;尤其在敌人的层层包围之中,我始终坚持对皇帝的忠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不过,说起我被困以后,诸位对我的营救,我不想多说,只想表达一下我当时心急如焚,度日如年的感觉!诸位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是不会有那种感觉的。

    “如果诸位都是尽最大努力,我也会早一点脱险,最后也不会等到敌人从容布置,把我们一网打尽。

    “这里,我想问一下张青云提督,为什么王全洲、孙刚、徐华三位总兵,都赶去救我,唯独你这位提督,还有你直接指挥的姜汉雄总部,没有到达珋州?同时,听说你立了军令状,为什么他们三个都按时间要求到了,唯独你没有到?”

    徐广缙前半段话,大家听了,还有点同病相怜;因为大家都有错误;可是听到后面,大家都觉得不是味了,这件事情,就是你被包围造成的,现在你不找自己的原因也就罢了,怎么还怪别人没有尽力救你?

    而实际情况也是,大家都尽力去救了,直到你是一把手,无比重要,你不感激就很过分了,怎么还想倒打一耙?

    结果,他的这一番抱怨,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