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洪仁发、二哥洪仁达,特别关心弟弟洪秀全(原名洪仁坤),以前他们劳苦供应弟弟读书,现在弟弟外出,虽然没有什么回报给他们,离他们的期望更是差了十条街,但是他们并没有抱怨,而是一见冯云山就询问弟弟如何。
冯云山虽然伤势不轻,但是并不影响他说话;而且他本来就是做塾师的职业,传扬福音头头是道。其实,原来的拜上帝教,论起传道的水平和效果,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号。
于是,借着给他的两位兄长介绍洪秀全情况的机会,冯云山给他们传讲了正确的福音信息;于是福音的大能在二兄弟心里动工,两兄弟当即决志信主。
冯运陕看着这兄弟二人,心中不禁感叹万千。他知道历史上这二人妒贤嫉能,太平天国后期所有的重大失误,都有二人的身影,不说是造成太平天国失败的关键原因,也起码是祸因之一。
现在,他们已经确立了正确的信仰,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们所有为害天国的做法,将不会出现,唯有对神的事工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天,当代洪家家主,洪秀全的父亲洪镜扬带领全家信主,阖家归入天家。
几天以后,官禄布村的七十多户农民全部信主,无一例外。
十天以后,结束了两人密集信仰培训课程以后,所有决志的人都参加了洗礼仪式。
虽然冯云山依然受伤未愈,他却坚持上课,为大家施洗。
说起施洗,二人也是一番反复思量,才最后确定施洗的方式。
专门的施洗池肯定没有,连人造或者天然的池塘也没有,附近也没有河流,唯一的水源就是一口水井,人称洪氏老井。
二人最后确定,就用井水给大家施洗。
洗礼的时候,每家都带来自家打水用的水桶,打上满满一桶水,以家庭为单位聚集在一起,把那桶水放在面前,然后全村人站成一圈,冯云山作祷告,然后逐一呼叫每位受洗者的名字。
每叫到一个人,冯运陕就舀一瓢水,泼到受洗人的头上。
没有圣诗咏唱队,最后冯运陕清唱了两首圣诗,这是他会唱的仅有的两首。
虽然简洁,虽然没有隆重的仪式,但是失丧的灵魂回家,本质的意义一样。
众人似乎听到天使天军正在欢呼,高唱赞歌,欢迎浪子回头,赞美神的恩典和荣耀。
随后,二人才回到冯云山的家乡,离官禄布村三里远的禾乐地,对冯云山的家人和父老乡亲传福音。
看到这个从家里叛逆出走的儿子又回来了,冯绍衔很高兴,以为他改弦更张,浪子回头了。哪知道一听他的说话,比以前似乎更加叛逆了!大怒,又把他赶出家门。
不过,这次冯云山没有走,只是每天给父老乡亲传福音,不过三五天功夫,就有多一半村民决志信主,但是父亲还是坚持不信。
不过家庭开始分化,堂兄冯亚树首先被圣灵感召,接受了基督教信仰,随后他的三个孩子也都信主,他已经知道他的夫人不久前去世。
本来冯父开始的时候还打算用断绝经济支持的手段,迫使儿子改变态度,这是冯云山第一次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但是现在,这个手段肯定不灵了,因为现在天国方面根本就不缺钱,他们到这里来之前,麦轲给了他们充足的银票。
因此,他们不仅积极没有钱财匮乏的窘境,还能不断地救济贫穷之人。
这招不灵,冯父也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对立情绪了,也逐渐地听进了儿子的话,尤其是看到儿子身上巨大的变化,他就不断地思考这个新的信仰。
最后,冯父也决志信主了,尽管是冯家归主的最后一位。RS
第467章 云家军出子弟
禾乐地村比官禄布村可大多了,有四百多户;也比较富裕,起码有冯家这样的大地主,干什么事情都是众乡亲的领头羊。
领头羊一信主,对众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见证,即使对基督教信仰并不是很清楚的人,也随大流跟随上来。
尤其是这种跟风不但不用花钱,在经济上还能得到好处――大财主冯绍衔给新信主的人每人发了一斗大米。
结果,老顽固冯绍衔信主以后,两天之内,整个禾乐地村全村信主,成为官禄布村全村信主以后的第二个全村信主的村庄。
现在冯云山的伤势已经基本好转,更加斗志旺盛地投入天国起义的准备工作。
这哥俩现在的主要努力方向是拉起一支队伍,到时候天国反清义旗一举,这里就群起响应,从光东地面配合行动。
这个打算也是他们临来这里的时候,麦轲大体上和他们确定的;现在两个村已经全部信主,正好顺理成章地拉起队伍。
作这事最积极的有三个人,两武一文。
两武就是洪秀全的两位兄长,大哥洪仁发、二哥洪仁达,这二位虽然没有文化,却本性质朴,长期务农熬炼出一副钢筋铁骨,天生的身强力壮,再加上性格粗犷,煞是勇猛好斗。
本来二人都是压抑着自己的性格,把争强斗勇这一面隐藏起来;被冯云山二人这一番挑头,瞬间就火山爆发,成了招兵、练武等军事活动最积极的参加者和领导人。
一文就是冯云山的堂兄冯亚树,他也是一直满怀富国强民的理想,可惜没有用武之地。
在真实历史上,他比洪仁轩更惨,几经周折,要去太平天国占领的地区,都没有成功,最后竟然病死在旅途。
就这样一个胸怀大志、败者不饶的有志之士,现在有了正确的信仰,又有了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岂不要一展宏图?
于是,他就成为出谋划策的主要成员,为这支义军规划和管理每天废寝忘食操劳。
出了这三位,还有二位少年英雄,这就是冯云山的二个儿子――冯瑞明、冯瑞科。这二人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九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更难得的是,少年沉稳,文武双全。
二人从小文武兼修,现在又对基督教信仰投入了最大的热情,每天研读圣经;对父亲倡导的军事准备,更是全力支持,成为青年一代的领军人物。
即使是冯云山的女儿――冯僧,这是她的原名,现在改了,叫冯洁心,表明她从信主以后,立志保持一颗洁净的心,跟随救主走天路。
她给自己找到了一件事情,组织起所有和她一样的未婚女孩,成立了卫生队;她要和天国其他地方的卫生队一样,为战场负伤的弟兄提供简单的医治和护理。
当然,这是他老爸告诉她的,不过并没有要求他去效仿;冯洁心这个成果,完全是她自己举一反三的结果。
非但成立了卫生队,她还遭到在附近行医的游方郎中,为这些卫生队员进行了简单的基础培训,包括包扎伤口,照顾伤员等等。
虽然二人的军事准备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可是传扬福音却是大张旗鼓开展的,所以,他们在这里造成的动静很快就被当地官府侦知,然后层层上报,最后到了光州知府叶名琛那里。
这叶名琛曾经和麦轲有一面之交,和曾国藩也是老朋友,一直对基督教有高度的防范之心,闻听这个消息,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烦,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花县不保,光州也悬。
因此,他立即部署大军,前去征剿。
不过,这个消息被冯云山在广州的眼线探知,立即快马加鞭,回来报告。
经过一番讨论,二人觉得避其锋芒,把这支成立不久的新兵部队拉出去,转移到广西的天国占领区。
在转移的路上,他们接到了麦轲的呼叫;这时他们还在光东境内,后面的追兵已经不远。他们不如清兵走得快,原因就是他们拖家带口。
如果只是青壮年,当然可以行动快捷;但是谁又想把自己的亲人留给满清军队屠杀呢?
二人一听说麦轲要调二人前往远征军前线,马上提出带他们的队伍同去;这点出乎麦轲原来的预想,他也不想让一些没有基本战斗技能训练的新丁去冒险。
经过二人的坚持,麦轲最后同意了二人的要求,但是需要把部队和他们的家属分开。
家属由麦轲用灵犀一动直接送往圣山,军队则由二人带领,直接前往仰光,为缅甸王宫所在地。
前去这个地方,也是冯云山要求的。他的理由是他的军队已经具备了一战之力;他要当未来的湄公河约盟长,也要有所建树。
麦轲考虑了一下,认为也不是完全不可行,反正大军很快就会结束在高棉和老涡的扫尾工作,然后进军缅甸;他们即使打不下仰光,对其实施包围,然后等待大军,应该没有问题。
于是,他就同意了冯云山的要求,把他们直接运抵仰光城外。
现在这支以冯家子弟为主,洪氏家族也有一定数量的部队,共计有二千人,其中一千七百儿郎,三百红妆。
主要领导除了冯云山、冯运陕二人以外,他们是最高领导,但是没有具体任职,还有冯亚树、洪仁发、洪仁达。
其中洪仁发任旅长,洪仁达为副旅长兼任一团团长,二团团长则由冯云山长子冯瑞明担任;冯亚树则担任军牧长。
他的基督教信仰并非从冯云山回来开始,但是以前他没有正式成为基督徒,而且有些信仰内容也不纯正;冯云山实际上对他的信仰内容作了更正。
冯云山的另一个儿子冯瑞科担任先锋营营长,女儿冯洁心则担任了卫生队队长。
麦轲在运送他们前往仰光的同时,也给这些装备简陋的新兵运来一批武器装备,让他们和天国的其他武装部队处于同等水平。
到了仰光城外,部队草草扎营,就开始做攻城的准备;冯云山也心情振奋,要在这里建功立业!RS
第468章 万象俘获万象
远征军在高棉取得决定性胜利、冯云山开始进攻缅甸仰光的时候,在老涡境内的远征军军北路,已经扫清了老涡全境,还剩最后一个城市了。
这个城市就是老涡的王室所在地――万象。
如果和其他城市一样,只有一些城墙作为防御工事,加上一些装备落后的步兵和骑兵,万象早就被拿下了。
不过,远征军在这里遇到了出征以来最强大的骑兵部队,万象部队。这个万象不是地名,而是一万头巨象。
万象部队是老涡王室之所以生存下来的保障,也是老涡的历史传统,同时也是这个王城名字的由来。
石达开等人也知道老涡有这个部队,但是对它的威力没有直接的认识,所以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集中兵力来进攻万象,只是如同对待其它城市一样,派来一支偏师攻打。
结果这个万象部队全部出战,一下子就把这个有两千多人的偏师包围了。
这些大象部队的战术很简单,就是一个急冲锋,然后就上大象的践踏术――不管是人是马,先把队伍冲垮,接着长长的象鼻一卷,甩倒在地,最后就是践踏上去。
大象的一脚,直接后果就是马死人亡。
结果两千人的远征军,除了少数被俘,全部死在了大象的脚下。
石达开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刻命令大军向万象集中,同时约束所有部队,没有他的命令,不得对这支万象部队开战。
传递这个败仗消息的是一位侦察兵,开战的时候,他正好在外面打探敌情,才幸免于难。
石达开同时在第一时间,把这件事情向麦轲报告。
麦轲一听死了那么多人,当时就急眼了!这是天国从一开始到现在,死亡最多的一次,即使以前在黑龙潭要塞碰到马克沁重机枪扫射,也没有这样重大的伤亡。
麦轲立刻从高棉赶了过来,看看有没有可能补救,尽可能减少死亡的人数。
结果过来一看,那些死亡的人已经连尸首都难以辨认了。
一只大象踩上一脚,如果踩在要害之处,基本上就没有生存的希望了;问题是不只一只大象,而是一群大象;何况是一万只大象一个巨大群体。
它们一过,别说是人了,就是一头牛,也是尸骨无存了。
没有办法救活已经死亡的人,只好想办法把那些被俘的人救了出来。
听他们介绍,也幸亏那些老涡象兵想俘虏他们,否则没有一个人可以免除万象践踏的命运。
这些大象的集团冲锋、反复践踏,实在太恐怖了!
为了试验一下这些大象的力量,麦轲特意让卫队长大牛挑选了十个卫士,都是力大无穷那种,从高空降落到象群后方,每人找一只,和它们比试一番,看谁的力气更大。
他们每人都使出全力来推动大象,结果最好的效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