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藏真 >

第1033章

都市藏真-第1033章

小说: 都市藏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李方疑惑的看着老王道。

老王一愣,接着就若无其事的道:“原来在印尼生活,后来去了西帝汶,再后来就到了东帝汶,最后就来这里了。”

虽然老王说的轻描淡写,但从这一系列的变迁当中,韩孔雀和李方,都听出了其中的辛酸。

以老王的年纪,如果他长时间居住在印尼,显然印尼近代的排华运动,他是经历过了的。

韩孔雀和李方都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全都没有吭声。

“哈哈,不要因为我而难过,毕竟现在国家富强了,我们在海外的华人也能够扬眉吐气了,你们不是对这里的水果感兴趣?其实还有很多水果是可以操作一下的。”老王哈哈一笑,打破了有点沉闷的气氛。

“本地的菜类果类价格都不便宜,本地产的柑果也要5到10千盾一公斤,越大个越贵,我只买得起五千盾到七千盾的,超过这个价我就不选择买柑果,也有从中国进口的碰柑,较甜,要12千盾一公斤。”老王笑着道。

“用盾来交易?”韩孔雀问道。

老王道:“盾,其实是印尼的货币,这里现在主要用美元,你们看,这是原来的货币。”

说着,老王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纸币,韩孔雀一眼就看到了上面的汉字。

“厄斯科多?这里的货币上怎么有汉字?”韩孔雀问道。

老王苦笑道:“1975年之前,东帝汶还是葡萄牙的海外省,当时东有自己的货币,叫埃斯库多,纸币上还印有汉字,就是这四个字厄斯科多。

不过在东帝汶2002年独立后,没有能力发行自己的纸币,所以就用美元了,要不然就用印尼的货币,所以这种埃斯库多就消失了。”

“这也没什么,就连东帝汶的邮票都是在海外印刷的,何况是纸币,即使能印纸币,也缺乏管理这些纸币的人才,所以,索性就用美元了。

不过,东帝汶发行自己的硬币(也是在海外铸造的),对其国内的美元经济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从长远来看,等东帝汶能够真正自立了、富强了,它还是要发行自己的纸币的,毕竟有自己的货币对其经济发展会更有利。”李方道。

“这个不是重点,我是想要知道,为什么当年这里的货币上会出现汉字。”这个才是韩孔雀关注的重点,一个国家的货币上出现了别的国家的文字,这个可不是小事。

老王缓缓的道:“葡萄牙殖民时期的东帝汶,厄斯科多的纸币上也印有汉字,原因主要是东帝汶生活着大批的华人华侨,殖民者为了维护统治,也将汉字印在它们发行的纸币上。

早在明清时代,就有中国人‘下南洋’来到东帝汶,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在葡萄牙殖民时期迁居到东帝汶,1975年前,全东帝汶十三个县每个县都有华文学校,除设在帝力的是由幼稚园至到中学外,其他地方的均为小学。

当时华文教育较为普遍,甚至在东帝汶的货币上都有华文,足见华人影响力之大,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帝汶遭受过两次较大的动乱,当地华人亦难幸免,损失惨重,其中最令他们痛心和遗憾的,就是华文教育被迫中断。

一九七五年前,全东帝汶十三个县每个县都有华文学校,除设在帝力的是由幼稚园至到中学外,其他地方的均为小学,当时华文教育较为普遍,所以在东帝汶过去的货币上都有华文。

但一九七五年发生政变后,华文学校均被当局关闭,华人子弟失去了系统学习中华文化的机会,经过二十多年时间,已整整一代华人既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写汉字,更谈不上了解中华文化。”

韩孔雀和李方全都沉默了下来,这样的事情虽然早就听说过,但绝对没有从一个老华人口中听到那么震撼。

虽然老王没有说一句他曾经经历了什么,但从他那缓慢的话语,沉重的口气当中,韩孔雀和李方都能够听出,那里面有着多少辛酸。

“我们不说这个,就说这里的水果,只要操作的好,还是大有可为的,李方也许知道,但小韩你肯定不知道,印尼盾,也就是卢比,跟人民币的汇率是两千多比一,所以不要看这里的水果动不动几千盾一斤,其实是很便宜的。”老王看气氛沉闷,立即改变话题道。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组织

韩孔雀也不想在引起老王的伤心往事,所以也就接着话题道:“印尼盾这么不值钱?”

李方笑着道:“准确的说是两千一百五十盾才能换一元人民币。”

东帝汶这边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每个季节都有它盛产的水果,肯定是当季的水果比较好吃,但是实在要比较的话,那就是旱季的水果稍微好吃一点,因为植物果实里的糖份在雨水充沛的时候会被冲淡。

“就说红毛丹,东帝汶本地产的有红毛丹,很甜,我喜欢吃,这个便宜,三千到四千盾一把,但不常见,并且有季节性,好象是十二月到二月有卖,就是这个季节,不过要到郊区的菜场才有卖。

我只在菜场买过两次,是在下面的村落买过一次,我在一些居民家见过红毛丹树,听朋友说还有叫蓝毛丹的,并不是说它长成蓝色,而是品种的名字,听说比红毛丹更好吃。”老王道。

李方道:“你说的这些我一个也没见到过,倒是西瓜见到了不少,不过我们可没吃过几次。”

老王笑着道:“你才来了几天?西瓜也是本地产的,一年四季都有,五千盾一公斤,有籽,一个西瓜要二十多千盾,很贵。”

李方笑着道:“所以我才没舍得买,因为在国内我住的城市,一斤才五六毛钱,谁会在这里吃这么贵的西瓜?等回家再吃个够!”

“愿意吃,还是找些便宜的水果,我们国内没有的,就像刚才说到的杜古,很甜,我喜欢吃,菜场有卖,我经常买,一次买两公斤,八到十千盾一公斤。

这是本地才有的水果。表面上看很象龙眼,也是淡黄色,肉是白色的,分好几瓣。瓣中间一般有一粒很小的籽,这种果也是有季节性,好象是三四五月居多。”老王道。

这次李方高兴的道:“这个我吃过,我曾经想把籽洗干净晒干带回国,但是很难把果肉和籽分离。最后只有作罢,本地人也喜欢吃杜古,我买过好几次,专为大boss的司机保安们买。

在老板旅行社门口等车去学校时,刚好有小贩卖杜古,买了两公斤,分给坐在店旁的司机们,不一会就抢光了,可见他们也很喜欢吃,我发现本地人特别喜欢吃甜食。”

看到韩孔雀沉默不语。老王一笑道:“我们说得高兴了,却忽略了小韩,现在主要是给小韩参谋一下,看看什么水果运回国内赚钱。”

李方一愣道:“刚才我给他推荐了蛇皮果。”

“蛇皮果?这倒是不错的一种水果,不过受众比较小,最主要的是这种外表褐色,果皮长得跟蛇皮一样的水果,看起来很可怕,果肉是乳白色,很脆。甜,但当地人和附近的印尼人都很喜欢吃,所以这个不是太便宜。”老王道。

韩孔雀笑着道:“如果有本地特有的水果,那更加容易操作。”

“这个得问老王了。我可不知道。”李方道。

韩孔雀道:“最好是能够方便运输的水果。”

“方便运输的没有几种,如果说方便操作的,反而有几种,因为它们能制作成果汁,这个如果做成果汁运回国内买,反而更方便。”老王道。

韩孔雀道:“这个就不错。加工成商品,这样的利润更大。”

“这个就看推广的手段了。”李方道。

韩孔雀哈哈一笑道:“我在国内有超市,也有高级餐厅,推广反而不是问题。”

老王想了一下道:“这就好办了,马其沙就行,李方恐怕也不知道,这里还有一种水果叫马其沙,是本地特有的,这种树我见过,拍有相片,熟透的马其沙有两种颜色,一种黄色,一种青色,很酸。

两种都是做果汁的,有一次我到超市,看到有黄色的水果,心想这种水果没见过,也没吃过,也不贵,出于好奇买了一袋回家,打开一个试试看,里面长得跟鼻涕一般,天哪,滑滑的,很酸。

扔了舍不得,想到女儿喜欢吃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赶紧把剩下的拿到学校给我女儿吃,我女儿说这种水果不是这样吃的,是做果汁的,不知道他们怎么做果汁,听说也不能单纯喝马其沙的果汁,里面还要加七加八的。

第一次听说有些水果不能直接吃,而是专门用来做果汁的,当地人很喜欢喝马其沙果汁,我女儿还说要做马其沙果汁给我喝,可惜我因为来了这里,而一直没能喝上。”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倒是知道一种叫牛油果的果实,听说也是制作果汁喝的。”李方道。

“咦?你小子可以啊!来了没几天,连牛油果都知道了?确实,牛油果还真是做果汁的,这也是当地特有的水果,外表青色,有点象梨,又象青芒果,肉米黄色,里面有核。

这种水果我没买过,也不能直接吃,要做成果汁,里面还要加巧克力呀,奶油什么的,我女儿和她的同学买过给我喝过,甜得发腻,这种果汁还是小女孩容易接受,我们大老爷们就不太喜欢了。”老王哈哈大笑着道。

李方有点囧,他立即改变话题道:“我在集市上看到过一种很像马铃薯的水果,很甜,里面分好几瓣,肉米黄色,每瓣都有籽,籽是黑褐色,籽的克很硬,我带了几粒回来,不知能不能种。”

老王一愣,道:“你说的是沙窝吧?这也是当地特有的水果,长得象马铃薯,外表淡黄色,开始我以为是马铃薯,因为也在菜场看见的,后来听说那不是马铃薯,是水果,叫沙窝。

我说买几个尝尝,沙窝跟猕猴桃一样,硬的时候不能吃,要变软,放几天就会变软,一公斤五千盾,当地人好象不太喜欢吃,买的人不多。

说起像马铃薯的水果,其实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水果,我女儿跟我说过的,但我忘了叫什么名字,外表长得象番茄,一头大一头尖,树象茄子树,长在树上是一串串,熟透的果外表是红色,肉像番茄,籽也像番茄籽。

我们山下不远处的菜场有卖,当地人喜欢喝这种果汁,我没喝过,但我吃过果子,从树上摘下来直接吃,很酸,这个也能够加工成果汁。”

“不知道韩哥你的实力怎么样?如果实力强,不如规模大一些,这样虽然每种的数量少,但种类多了,也能够形成规模,那样一来,影响力也就大了。”李方道。

李方这么一说,韩孔雀还没有说话,老王就双眼一亮道:“如果真的这样,那么对我们这里的华人也是有帮助的。”

“对这里的华人也有帮助?”韩孔雀问道。

老王道:“肯定有帮助,我们华人在这里主要就是种地,本来经商的也不少,可你看看这里,有什么值得买卖的?所以现在就算有些还在经商,也不过是卖些油盐酱醋,成不了大气候,这完全是因为经过几次挫折之后,全都灰心丧气了。”

“主要还是这里太过落后了,这就好像是美洲的印第安人,被赶到了贫瘠的土地上,想要发展就难了。”李方道。

老王也叹了口气道:“虽然比喻的不太恰当,但事实也就是这样了,在东帝汶虽然有两万多华人,占到了百分之二,但这些人都是被迫迁过来的,现在也只能种地了。”

“我有自己的船队,只要能够组织起货源,我都能运走,如果有必要,就算是空运也没关系。”韩孔雀道。

“运输能够解决,国内的渠道也能够打通,那就意味着稳赚不赔啊!”李方兴奋的道。

老王显然也很高兴,以韩孔雀这个年纪,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在老王认为,韩孔雀的家族在国内肯定很有势力,既然这样,也许他们东帝汶的华人,还真的能够得到帮助。

华人走到哪里都不会懒惰,他们愿意付出,但他们不想付出之后,还得到恶果,所以在海外的华人一般是很团结了,所以老王才会有这种想法。

当然,在哪里都有几个败类,加上由于地域的关系,各种小团体不会少,但在大是大非上,海外华人还是不会行差踏错的。

“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组织人手,大规模种植榴莲,这里也盛产榴莲,但现在也不便宜,价格和国内差不多,我闻不了那股味道,所以没买。

不过,听得多了,由于好奇,在一超市买过一两片尝尝,很难吃,现在国内的价格是每斤六元,好象这里的榴莲比国内的贵,因为我不喜欢吃,也因中国也有榴莲,所以没太留意。

但是如果大面积种植,价格就不是问题了,还有山竹,这里是七千盾一公斤,芒果七到九千盾一公斤,这些都可以大规模种植,只要形成了规模,价格自然就低,这样运回国内,肯定赚钱。”

“柿果也行啊!在菜场有卖,每次去菜场,我都顺便买没有见过的水果;我经常买柿果,山竹还有芒果、甘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