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狂人-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在这个时刻,年纪轻轻的尤德,通过在一次重要历史事件——紫石英号事件中危机公关的表现,从而崭露头角,为英国立下大功。
自19世纪中叶的鸦_片战争之后,英国先后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获取了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等等殖民特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_华民_国政_府与英国政_府于1943年1月签订《中英新约》,废除了包括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在内的一系列英国在华特权。
但是有一样,美国得到了特别的优待。
见此情景,已经在中国享受了100多年的特权,掠夺了一个多世纪的好处的英国远东商业利益集团心里泛酸,不肯罢休了,于是给本国政_府施加压力。
就这样,英国政_府对自己被排除在“内河自由贸易”之外公开表示深为不满。
1948年底淮海战役期间,英国再次谋求在中国内河的航行权和军事存在,并在长江上_海至南_京段江面航行,以及驻泊南_京。
1949年4月,正值百万雄师过长江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公告,要求外国船只在4月20日前撤出交战区域。美国_军舰撤离了南_京,但英_国军舰仍继续驻泊在南_京并保持轮换。
4月20日清晨,悬挂英国国旗和英国海军军旗的英国远东舰队“紫石英”号护卫舰驶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的预定渡江作战区域。
当位于北岸的解放军鸣炮示警后,傲慢的紫石英号展开大幅英国国旗表明身份,继续向上游行驶,并用舰炮指向北岸。
就这样,解放军炮兵开始对紫石英号射击,紫石英号随即开炮还击。
结果,紫石英号的舰桥和轮机舱被多发炮弹命中,正、副舰长负伤,失控搁浅在靠近南岸的沙洲附近。
得到紫石英号的无线电求救后,“伴侣”号驱逐舰从南_京出发,试图前来救援,导致双方再次发生交火,伴侣号受创,不得不高速逃走。
发现事情大条了,英国海军远东舰队副司令马登中将赶紧亲自指挥“伦敦”号重巡洋舰,率领着“黑天鹅”号护卫舰,二次前来救援。
于是双方之间发生了紫石英号事件中,最大规模的炮战,伦敦号严重受损,马登意识到强行救援紫石英号只会带来更严重的伤亡,只好败退。
眼见着无法强行救援紫石英号,英国方面便寻求谈判。
就是在这个时候,尤德登上了历史舞台,向上级毛遂自荐,参与谈判,以国语与解放军前线指挥官进行多番斡旋,而得到喘息之机,进行了修复的紫石英号,则在七月底趁着台风使得江面涨潮的机会,连夜仓皇逃走。
紫石英号事件,给冲突双方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可以想象,中国损失更为严重。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落后就要挨打,现在中国只能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经济发展的机会,三十多年前,则只能依靠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自己赢得尊严和解放,这就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诉求和使命了。
不管怎么说,紫石英号事件,标志着自鸦_片战争以来,西方强权在中国的“炮舰政策”已经终结,英国不得不转变其针对中国长达100多年的“炮舰”心态。
当然了,英国还要维持自己的面子,在国内把“紫石英”号的成功逃离,宣传为伟大的冒险,甚至有人将这一事件赞颂为海军史上的奇迹,将其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相比。
不过,英国政_府也担心中国可能的强硬反弹,故而要求有关方面降低了宣传调门,并于1950年1月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_府。
至于尤德个人,因此立功,获英廷颁赠MBE勋衔,这也算得上是一种个人成功和历史机遇的相得益彰了。
上任后便面对怡和失陷重大事件的尤德,不可能不对背景复杂的唐焕进行研究。
结合紫石英号事件以来,和中国人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经验,他发现了唐焕虽然在美国享受了多年的资本主义,但骨子里依然保持了某些先辈的特质。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杀伐果断——怡和就是因为截胡了唐焕看中的几个资产,结下了私人恩怨,才惹来了灭顶之灾。
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几十上百亿的资金,眼睛眨也不眨地砸过来,直接把怡和压垮了。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怡和在香江绝对是根深叶茂,但唐焕一旦动手,便不惧任何势力,不达目的不罢休。
面对这样的唐焕,老谋深算的尤德决定以柔克刚,打感情牌,用私人身份前来迎接抵港的对方。
要知道,尤德履新后,除了到公众场合秀亲民形象,基本上都是等着别人前去拜访的,这次跑到机场来,绝对称得上是谦虚低调。
周密快速迎到舷梯上,低声介绍,“那个老头就是新任港督尤德,突然要求以私人身份一起前来迎接你,让大家都很意外,看意思是要拉交情,还带来了媒体记者,可得小心应对了。”
唐焕微微颔首,对于这位英国派到香江的新任港督,他自然早就做过功课了,毕竟按照历史轨迹发展,要和对方打上个几年交道。
轻轻地摆了一下手,周密随即让开,走到前面的唐焕,加快脚步应向了尤德,同时早早地伸出了手,微笑着用英语说道:“尤德爵士,劳您大驾前来迎接,很是惶恐啊。”
尤德在1977年获得授勋KCMG,唐焕以此头衔而不是职务称呼对方,算是一种对他的来意的试探。
“唐先生客气了,我对你可是久仰大名啊。”尤德这个中国通真不是虚的,直接用流利的中文和唐焕寒暄。
唐焕朗声一笑,配合着尤德,让媒体记者照了相,估计新任港督已就怡和一事和自己取得共识的消息,很快就会被放到报纸上供人解读。
冲着尤德前来迎接的份上,这个面子,唐焕痛快地给了。
尤德这么着急来见唐焕,主要是为了在唐焕和他香江的部下们会合,交换关于怡和的决议前,抢先一步摸摸底细,最好能达成共识,如果能进行某种劝解,自然就更好了。
因此,在一起登上了前来迎接唐焕的商务车后,尤德开诚布公地开口道:“唐先生这次到香江,应该主要是为了处理成功收购怡和的后续事务吧?”
“确实如此。”唐焕坦然相告。
“不知道,唐先生的原则是什么呢?”尤德笑眯眯地望着唐焕。
“在商言商,和气生财,只要英国股东认清现实,不蓄意捣乱,我愿意承诺保障他们在怡和里的商业利益。”唐焕明确地表了态。
必须得承认,怡和这身皮还有大用,比如以其名义去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地区投资,总会便利一些。
当然了,前提是怡和里的英国人要愿意出力才行,这就只能依靠权谋的运用了。
说到这里,唐焕加重了语气,“本来,我并无意掌握怡和这个香江第一财团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已至此,坐上这个位置了,那我也不会推脱相应的责任。”
唐焕望着尤德,微微一笑,“比如,虽然怡和在外面欠了100多亿,但它与港府协商好的皇后花园地段发展计划,不会跳票的,我甚至可以从美国调来我自己的资金进行支持。”
听到这话,尤德不由精神一振,心说如此的谈话氛围,足以表明唐焕这个人还是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的,要不然他硬是在开发进度上耍赖皮,自己除了焦头烂额,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唐先生愿意正视自己身为香江第一财团掌门人的责任,实在让人佩服。”尤德惠而不费地送上了恭维。
“应该的。”唐焕的笑容有些意味深长,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香江第一财团的责任”,到底包含着什么意义。(未完待续。)
第0406章让英国人对付英国人
原本时空里,在香江回归过程中,最能搅风搅雨,最能拖后腿的商业势力,非怡和这个自称“一直代表殖民地时代的香江”的老牌英资洋行莫属。
首先在1984年3月28日,正值香江前途问题谈判的关键阶段,怡和将公司的注册地从香江迁移到英属自治区百慕达,给香江的经济环境带来了剧烈的震荡。
等到1987年3月27日,怡和又开始玩起了股票的数字游戏,宣布1股送4股B股,B股面值为2角,仅相当于怡和A股面值的十分之一,但拥有与A股相同的投票权。
怡和发行B股的计划,立即在香江引起轩然大波。4日后,李半城旗下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也有样学样,宣布发行B股。
这些大财团的动作,被理解为有“减持A股,增加B股,撤走资金”的意图,随即引起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跟风计划,触发了股民抛售股票的浪潮。
在强烈的反对声中,长实与和黄在4月7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自动取销发行B股的计划。
第二天,香江联合交易所和证监处发表联合声明,不准新B股挂牌。
于是,怡和的B股计划胎死腹中,可造成的恶劣影响却覆水难收。
但老奸巨猾的怡和,并没有就此放弃资本外逃的打算,只不过把整个计划分成几步走,让外界看起来不那么刺眼。
当时,整个怡和系的股票都属于香江第一上市,需要接受香江证券条例的监管,换而言之,香江是怡和的主要监管中心。
为了豁免香江证券条例的监管,怡和与香江的证监当局,展开了历时长达5年的激烈角力。
第一步就是在1990年5月,怡和宣布把伦敦做为第二上市,改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公司账项,并改用美元为计算单位。接着又先后在澳洲悉尼和新加坡上市。
第二步就是在1991年3月,怡和准备将第一上市地位从香江迁往伦敦,并申请在香江上市豁免。
为此,怡和建议香江为自己量身打造一种名为“纯买卖公司”的上市公司类别,只受海外的上市规则监管,但不受香江的上市规则、收购及合并守则,以及公司回购股份守则的约束。
同时怡和发出威胁,如果这个建议遭到拒绝,它将不惜取消在香江的上市地位。
去掉各种掩人耳目的花样,怡和的核心逻辑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它在香江做生意,赚香江人的钱的同时,不接受香江的监管。
怡和的要求,当即引起香江舆论的强烈反应。
谁也不傻,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将像之前发行B股计划那样,势必引得更多上市公司进行仿效,严重破坏香江市场的完整性,并对小股东造成不公。
到时候,香江真要变成一个空壳子了。
为了缓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怡和承诺,在撤消香江第一上市地位后的三年内,继续遵守香江的收购及合并守则。
1992年9月7日,怡和控股在伦敦第一上市正式生效;翌日,香江成为怡和控股第二上市地区。
因为第二上市公司主要依赖第一上市当地监管者监管,所以香江的监管机构退居次席。
表面上看起来,怡和可以歇一歇了,整个事件以乎暂告一段落。
但在1994年3月24日,怡和迈出了最后一步,在怡和宣布迁册百慕达即将届满十周年之际,怡和控股发表了其在香江逾一个半世纪以来,最具震憾性的声明:决定从1994年12月31日起,终止怡和股票在香江的第二上市地位,撤离香江股市。
怡和这个声明再次对香江股市造成冲击,原本上升中的恒生指数,一度急跌400点。
就这样,在中国捞了100多年金的怡和,华丽丽地从香江跑掉了,留下了各种惶恐不安的一地鸡毛,但相关各方除了干瞧着,什么办法也没有。
对比怡和的这种所作所为和德行节操,唐焕口中所强调的“香江第一财团的责任”,其深层次的含义,不言自明。
怡和在他的掌控下,自然不可能再兴风作浪,给本来就异常复杂的香江局势火上添油,连累得普通人想过安生日子也不行了。
尤德上哪知道,唐焕心里还有这些弯弯绕绕。在他看来,既然英国政_府都在推行英国国有资产的私有化,那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怡和,换了个资本雄厚的东家,未尝不可接受,只要继续保证它的英国属性,以及英国股东的权益,就算成功地亡羊补牢了。
至于西门。凯瑟克的四处奔走、上蹿下跳,其动力来源无非就是把怡和一直视为自己家族的祖业,不容外人染指罢了,眼界和格局太小。
不得不说,这就是政客和商人在思维出发点上的差异之处了,西门。凯瑟克可能还不明白,自己越是跑到尤德那里施加压力,就越是表露出自己在香江所能发挥作用的贬值。
既然气氛良好,谈的投机,那在车上的这段时间明显不够用了,于是,知道唐焕花费不到两个小时从宝岛飞到香江的尤德,毫不客气地跟随对方来到办公室,品茶论道,以趁热打铁地套一套交情。
关于怡和的情况,唐焕除了大原则之外,便以“具体情况还没来得及听取汇报”为由,避而不谈了。
尤德不以为意,因为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