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狂人-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而易见,这些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IMSAI推销员更为专业,很快后来居上,山寨机IMSAI的风头盖过了正品Altair。
不管个人电脑被爱好者如何奉若神明,其硬件生产,和其它产品一样,遵循传统的零件采购、工厂制造等等环节。
这和唐焕捞第一桶金编写电子表格软件CGrid大不一样,他找一台个人电脑,少睡点觉拼进度,多喝些水垫肚子,便可以不人道地极限压低成本,熬过困难期,而IMSAI的初期运转则离不开真金白银的实际支撑。
眼见现金流告急,而市场前景如此看好,威廉?米勒德便向马里纳公司借来了一笔钱,但对方附加上了一个条件,即这张债券可以转成IMSAI公司、或者威廉?米勒德的控股公司、以及任何威廉?米勒德可能兴办的公司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IMSAI趁势而起,和MITS成了个人电脑发展第一阶段的双雄。
但IMSAI过于强调行销而忽视了硬件,逐渐败坏了口碑,遭到了用户和销售商的唾弃;MITS虽然重视技术投入,可此时的个人电脑技术门槛太低,很快就被前仆后继的模仿者淹没了。
最终,IMSAI和MITS都成了昙花一现,前者破产,后者变卖,个人电脑发展进入了苹果、唐迪、康懋达领军的第二阶段。
相比于MITS的创始人爱德华?罗伯茨拿着出售公司的200万美元所得,去做无忧无虑的农场主,威廉?米勒德早在IMSAI情况不妙之前,便把精力转移到了1976年成立的个人电脑销售连锁店计算机园地,并迎来了个人事业的第二个高峰。
唐焕买来的RadioShack,网络更大,但它的经营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电脑,风格比较稳健。
计算机园地继续秉承威廉?米勒德激进的行销策略,通过加盟店,扩张极其迅猛。
唐焕所推出的二代方圆电脑,将个人电脑发展带到了采用16位CPU的第三阶段。
迅速跟进的IBMPC,总共设有三家特许经销商,计算机园地便是其中之一。
按照历史轨迹发展,计算机园地的销售额会在1982年,也就是明年,达到4亿美元,1984年更是达到了10亿美元。
可就是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个人电脑行业元老级人物,却在好日子来临之时,被意图染指计算机园地股份的人盯上不放了。
据说,这次的硅谷恩怨,是由一位名叫马丁?穆苏梅的计算机园地前雇员,在被公司解雇后挑起的。
这位狠人结识了加州的一个叫做安德里盖托的富商,不但把自己所拥有的百分之一计算机园地股份卖给了对方,还说出了早年威廉?米勒德和马里纳公司之间债务的秘事。
不得不说,这二位投机之心真的很强大,他们专门合伙组成了一家名叫迈克罗—维斯特的公司,不动声色地以30万美元的价格,从马里纳公司买下了威廉?米勒德的那张借据。
这家敲竹杠公司掐算着债务时间,眼见时机成熟了,最近便将准备把借据换成计算机园地公司百分之二十股份的意向通知了威廉?米勒德。
现在计算机园地得到了数家个人电脑的特许经营权,店面扩展到数百家,可谓生意红红火火、发展蒸蒸日上,换成谁也不会甘心让当年的25万美元债券,换走眼下百分之二十的家业。
拒不同意的威廉?米勒德,认为这个借据是不可以从马里纳公司转让出来的,并且争辩说,当年IMSAI百分之二十的所有权,并不构成现在计算机园地公司对应比例的股份。
在唐焕看来,威廉?米勒德当年签下的这张借据,就是一张名副其实的可转换债券,迈克罗—维斯特公司专门为此成立,明显就是想要特意钻这个空子,狠狠地发上一笔横财。
这样的对手最难缠了,毕竟计算机园地是一家拥有正规业务的公司,经营生意才是本行,和这种有备而来的无赖耗不起。
原本时空里的结局也是如此,这场官司纠缠了4年,最终迈克罗—维斯特公司大获全胜,敲竹杠成功,而威廉?米勒德则彻底失败,计算机园地不仅花掉了300万的诉讼费,交出了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还被法院裁定支付超过1。41亿美元的赔偿金。
自此,计算机园地损失惨重,威廉?米勒德商业声誉一落千丈。
最后,他不得不退出计算机园地,将剩余股份卖了两亿美元,彻底避开公众视野,和MITS创始人爱德华?罗伯茨当年的归隐田园类似,去了远离美国本土的太平洋中的塞班岛。
对于威廉?米勒德现在的反抗,唐焕感觉有些徒劳,毕竟这笔借款的一切细节都有迹可循,或许自认倒霉是最妥当的应对办法,可威廉?米勒德的反应也情有可原,实在是个无解的局面
和大部分旁观者的态度一样,这场敲竹杠的好戏,在唐焕眼里只是一个热闹而已,最多拿来当成一个反面教材,警醒自己。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老对手雅达利竟然照此编排了一个借口,恶心了自己一把,破坏掉了拉拢杰?迈纳的布局。
现在美国利率如此高,导致贷款成本不断增加,不少中小企业因此挺不住破产了,而硅谷的一些作坊式公司,也自然面临类似的窘境。
唐焕就在用可转换债券的手段,猎捕一些选定的目标。
由于用将来的可转换股份权,取代现在令人生畏的高利率,可转换债券的吸引力,屡屡让唐焕得手。
杰?迈纳在雅达利主要负责设计和开发游戏机的视频显示功能模块,其成果就是TelevisionInterfaceAdaptor——TIA,只有区区128字节的雅达利2600,出色的游戏表现靠的就是TIA。
布什内尔出走雅达利,雷?卡萨接任CEO后,便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如何更有效地行销现有产品上面来。
而杰?迈纳想要研发基于更强大的微处理器MC68000的游戏平台,但大换血的雅达利高层,更钟情于廉价的MOS6502。
当这种矛盾无解之后,就像其他出走的员工一样,杰?迈纳也选择离开了雅达利,身边还带着一批追随者。
雅达利流失的这批人才当中,DavidCrane——大卫?克雷恩、LarryKaplan——拉里?卡普兰、AlanMiller——阿兰?米勒和BobWhitehead——鲍勃?怀特海德,联合创立了第一个第三方游戏发行商——动视。。
今年,游戏设计师和程序员拉里?卡普兰,开发了《Kaboom!》,充分证明了这些游戏界技术精英的实力,作品叫好又叫座。
说句公允话,这款游戏来源于雅达利的一款已发行游戏,毕竟都是一批人开发的嘛,只不过现在作者们单飞而已。
由此,雅达利和动视的公司打得更凶了,在雅达利看来,动视简直是在割自己的肉啊。
现在的美国电子游戏行业,热钱涌入,乱象丛生,就连从业者本身的心思也被搅得无比浮躁。
比如就有一批投资者看上了拉里?卡普兰的能力,找到了他,鼓动其另起炉灶。
对雅达利知根知底的拉里?卡普兰,立刻联系了也出来单飞的杰?迈纳,打算合作开发新的游戏平台,这正中杰?迈纳的下怀,昔日的老同事一拍即合,拿着投资人砸出来的钱开工了。
一直留心收集硅谷动态的唐焕,不久之后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
正在进行修正的二代小霸王游戏机,就是基于MC68000的硬件平台,而在这个领域耕耘多年、资历深厚的杰?迈纳,也打算采用MC68000研发新的游戏机,搞不好将来就成了竞争对手。
唐焕可是深知杰?迈纳的底细,在原本时空里,他的这个叫做Amiga的项目,于1983年拿出了样机,只不过悲催地赶上了北美电子游戏行业大崩盘,不得不被搁置下来。
但Amiga优秀的性能表现,已经引起了几家公司的争夺,最后康懋达花了2000多万美元,将其拿下,为自己的Commodore64找到了新一代的继任者。
Amiga在硬件上使用了协处理器等技术,操作系统AmigaOS支持抢先式多任务特性,因此在视频、音频方面表现非常出色。
康懋达并没有认清Amiga实则为多媒体电脑的定位,将其当成商用电脑推出,但仍然取得了市场成功,总共销售出去了数百万台机器。
可以说,目前杰?迈纳在Amiga上做的工作,就和哲儒研发中心里的某些项目类似,唐焕自然想要控制这个团队。
不过,有些忌讳唐焕还得顾及一下。
EA现在是世界性的上市公司,必须注意公众形象,做事要讲究,直接招揽杰?迈纳这些才从雅达利出走的重要员工,势必会引起对方的疯狂反扑,他和动视的官司就是一个明证了。
于是,唐焕只能走迂回路线。
热钱追求的是获利上的短平快,Amiga项目的有条不紊进行,在外行人眼里就是折磨自己的耐心,热情逐渐冷去,杰?迈纳的项目组随之陷入了财政困境。
唐文茂立刻抓住机会,送去了5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
但杰?迈纳这批人毕竟出身于雅达利,不免和老东家藕断丝连。
于是,得到消息的雅达利跳了出来坏事,叫嚣着,“可转换债券可是非常阴险的,你们想成为威廉?米勒德第二么?现在老东家资助你们50万美元,条件是新平台的一年优先使用权。”
对此,唐焕非常恼火,雅达利简直就是搅屎棍嘛。
“敢和我比有钱。”唐焕冷哼了一声后,当即吩咐唐文茂,“与雅达利一样的条件,我出75万美元,你去随机应变吧。记住了,最终目的就是把杰?迈纳这个团队隔离起来,不能落到雅达利之流的竞争者手里。”(未完待续。)
第0328章郭士纳的妙用
唐老板不是狂妄自大,他现在真的很富有,而不是靠股票吹出来的气泡一般的纸面财富。
克里斯蒂娜的家族资本结构,在唐焕的协助下,调整得初见成效,正试图在巴黎打造一个新的财团中心。
至于唐焕在加州所经营的旧金山——洛杉矶、硅谷——好莱坞、科技——娱乐的产业架构,已然有了雏形,并初现峥嵘。
这是宏观方面,而微观方面的变化就更是一天一个样了。
就拿唐焕的个人收入来讲吧,除了股份的红利、职位的薪酬、著作的版权等明面所得之外,暗地里在资本市场上投机操作的盈利规模,甚至越来越让他忌惮了。
由于这种牟利模式逐渐形成了体制,部下收集来的情报和唐焕脑海里几百个精英的记忆一对比,加上专业化的资本操作,导致每次投机的结果都是大赚一笔。
唐焕不想惹人注意,就必须控制投机规模,并且把这部分资产分散开来,扔到球队、电视台等赔钱部门或者自己女人打理的传统产业上。
正是有了这样的底气,唐焕现在也是硅谷有名的风险投资人和天使投资人了。
既然他看上了杰?迈纳的多媒体平台雏形,那就不容许雅达利捣乱,而砸钱就是最有力的回击手段。
按照唐焕的想法,杰?迈纳的这个团队先圈起来培养着,等同行竞争回避的敏感时限差不多了,就拉过来同化掉。
相比于既能消灭一个未来的市场竞争者,又可以壮大自己技术实力的成果,眼前浪费点钱算不上什么。
说到底,雷?卡萨这位雅达利的CEO,只是华纳及其所有者史蒂夫?罗斯的一名打工仔而已,真要斗起富来,哪能比得上唐焕这样的大老板有底气,其注定要被以大欺小地逼得灰溜溜退避三舍。
其实,雅达利虽然被唐焕的EA抢走了老大的宝座,但位居次席的市场地位,仍然让它赚得盆满钵溢,深得华纳的欢心和看重。
这要归功于唐焕的凭空介入,并非完全依靠掠夺的方式,挤占雅达利的空间,而是扩大了整个电子游戏行业的空间。
比如在《ForYourEyesOnly》上映半个多月后,其电子游戏衍生品《007》也由EA正式发行了,经销商和用户的反响非常热烈,可谓给业界做了一个很好的成功典范,让大家多了一条财路,雅达利便迅速地尾随而上了。
《夺宝奇兵》得到第一个周末票房第一后,《超人2》和《ForYourEyesOnly》在中间抢了一下风头,等到7月5日的第四个周末,《夺宝奇兵》又占到了票房第一的位置,而且还是让人瞠目结舌的1000多万美元。
这个现象意味着什么,即使外行人也能想明白,《夺宝奇兵》的商业表现要火得一塌糊涂,其将在电影院继续上映,直至榨干所有价值为止。
有了EA运作《007》电子游戏的成功例子,加上《夺宝奇兵》如此风光无限,雅达利就开始谋求授权了。
身为发行方的派拉蒙,并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这个方面给世嘉捞到好处,而是拱手让给了雅达利。
不得不说,派拉蒙的老板查尔斯?布卢多恩,并没有做到整合自己名下的公司资源,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在这场难得一见的电子游戏大好行情面前,错失了不少机会。
有了业界领头羊EA和雅达利的引领,大家似乎看到了好莱坞和硅谷、娱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