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科技狂人 >

第210章

重生科技狂人-第210章

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而易见,字库为OpenType所管理的字体提供了存储空间。

与此同时,点阵式打印机也具备了打印位图的能力。

每种打印机在文字和图形输出实现上,手段各有不同,毕竟现在从事打印机研发和生产的厂商,并不是只有施乐、惠普、爱普生。

因此,程序员要创建许许多多的驱动程序,来使用各种打印机自己的控制语言进行打印,如此一来,工作量实在有些不可想象。

除非使用另外一种特殊设备——绘图仪来进行输出,因为它共用一种常见的语言——HPGL,但其主要功能是打印图形,而且价格昂贵,速度又慢,缺乏普及使用的根基。

PostScript就是为了解决不同打印机在输出实现方式上各自为战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它像是一种公共协议,只要计算机送过来的是PostScript,不管是激光打印机,还是针式打印机,甚至还未进入成熟商用阶段的喷墨打印机,都可以进行相同的输出。

唐焕在总体上阐述完了PostScript的要点后,便请上来了这个领域的专家JohnWarnock——约翰。沃诺克。

原本时空里,PostScript语言的思想起源于1976年约翰。沃诺克在计算机图形公司EvansandSutherland时的想法。

当时,约翰。沃诺克正在开发一个用于纽约港大型三维图形数据库的解释器,最终他设计了非常类似于Forth编程语言的DesignSystem语言来处理图形。

1978年的时候,EvansandSutherland公司要求约翰。沃诺克离开旧金山湾,到犹他州总部工作,但这位老兄却不想搬家到那里去。于是他转而加入了施乐的PARC。

而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打印机的施乐,正在试图为自己的激光打印机寻找一种标准的页面控制语言,约翰。沃诺克有了用武之地,并和MartinNewell——马丁。纽厄尔一起工作。

他们重写了DesignSystem,开发出了JohnandMartin——JaM系统,后来又发展成为一个名为InterPress的扩展系统。

按照历史轨迹发展,1982年12月,约翰。沃诺克和ChuckGeschke——查理斯。格什克一起离开PARC,创建了大名鼎鼎的AdobeSystems公司。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唐焕从一开始就格外重视打印机,当爱普生打印机达到了16针后,便配备了可以理解和执行PostScript的专用芯片,因此这项技术的研发速度要比PARC那边快得多。

被人尊称为“摇篮”的PARC,不仅自己的人跑出去创业,其它公司也虎视眈眈地来挖墙脚,唐焕自然不会客气了。

乔布斯只盯着和图形用户界面技术相关的人才,但唐焕知道,PARC里面有价值的东西,可绝不仅限于此,而激光打印机和约翰。沃诺克,只是众多挖墙脚成果之一。

把约翰。沃诺克推到台上后,唐焕笑眯眯地想到,差不多该成立Adobe了,这可是又一个吸金怪兽。

约翰。沃诺克在介绍PostScript的同时,演示了哲儒新研发的桌面出版核心软体PageMaker。

按照历史轨迹发展,这个工具要到1985年由Aldus公司发行。

为了推行桌面出版系统,PageMaker自然也被唐焕提前研发出来,而且这还是第一款,随后还会有其它配套的软件跟进推出。

原本时空里,把乔布斯扫地出门的苹果公司,仅凭硬件已经落伍的MAC和所谓的图形用户界面,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于是它也走上了开拓新领域——桌面出版系统的路子,这个应用完全称得上是一场产业革命,也让苹果得以苟延残喘,挨到了1990年代。

当时,苹果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激光打印机LaserWriter,然后配合着Aldus的桌面出版软件PageMaker、Adobe的PostScript,形成了3A联盟,催生出了新的行业——桌面出版系统。

就和1978年沃兹发明的DiskII软盘控制器,让AppleII的销量大涨一样,1985年的LaserWriter也让MAC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这个时期的激光打印机,售价高高在上,HPLaserJet售价为2995美元,带有更强大处理器以及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的AppleLaserWriter售价则为7000美元,这无疑成了售价2500美元左右的Macintosh128K/512K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赢利点。

而在今年,施乐推出的具有诸多创新,并可用于单台电脑的激光打印机XeroxStar8010,售价高达17000美元。

可1979年日本的佳能却研发出了更廉价的版本佳能LBP10,并在此基础上大量改进打印引擎,命名为CanonCX,惠普和苹果的激光打印机就是用的这个技术授权,其中利润可想而知。

商业用户不像个人用户,一旦需求打开了,几千美元的设备还是不吝出手的,而且能够通过软件粘性捆绑住他们。

唐焕扫了一眼台下,心中琢磨,唐。埃斯特利奇应该也来现场了,在照搬电子表格软件促进AppleII销量的成功案例到IBMPC上后,他肯定会发现自己仍然落后好几步。

虽然与会者数千人,但基本上都抬着头认真地盯着台上。唐焕居高临下,逐步搜索,果然发现了目标。

唐。埃斯特利奇是个笑口常开的人,但这个时候,他却非常严肃。

一直以来,IBM都是硬件软件一把抓,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其中的巅峰之作,自然当属大型机系统System/360了,不论何种机型,软件接口上都能做到一致性,进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的方便,因此其对软件的重要性最有体会。

唐。埃斯特利奇隐隐地有一种感觉,现在唐焕就是在套用IBM的模式,当建立了自有的硬件平台后,便不断通过开拓软件应用新领域,来带动硬件的销量。

并且,这个速度非常惊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IBM的新产品从立项到上市,要经过各种程序,少者花两三年,如果耗上三五年,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可唐焕从研发出电子表格软件CGrid并迅速崛起,到现在刚过两个整年,不过是区区一个IBM产品周期而已;但却在电子表格、文字处理、数据库,以及现在的所谓桌面出版领域动作不断。

庞大的IBM之所以能够几十年在业界里一直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保守的经营策略,其自然不能和光着脚狂奔的唐焕去比较,可现在这种市场反应速度却又着实令人担忧。

大型机时代产品生命周期维持在十年左右很正常,但微型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则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最早的个人电脑——MITS的牛郎星问世的1975年,到现在才六个年头,可整个产业已经开始进入唐焕所宣称的个人电脑第三代的阶段,明显是动作慢了就抢不到饭吃。

这个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局面,怎么破?唐。埃斯特利奇不禁皱起了浓眉。

调用IBM的内部资源,当然有可能追上来,但即使自己坐上IBM的总裁,也未必能让各个部门真心实意地通力合作起来,几千美元的个人电脑,根本调动不起他们的积极性。

如此看来,那就只能从外面找打手了。

一想到这里,唐。埃斯特利奇就开始头痛。

为了让操作系统DOS顺利问世,IBM可是没少花费力气调_教微软,这些乌合之众,根本没有完整的软件工程、质量控制概念,教得费劲,学得痛苦,到头来还是为他人做嫁衣,实在让人心有不甘啊。

唐。埃斯特利奇的连连摇头,惹来了旁人的诧异眼神。(未完待续。)

第0280章是时候成立Adobe了

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莫非你这么快就看出了什么问题不成?

唐。埃斯特利奇的眼光当然没有犀利到逆天的地步,他有些犯嘀咕的是,台上说的各种功能,小胳膊小腿的个人电脑,真能带着它们跑起来?

如果这样的话,不但是IBM的大型机业务受到了挑战,DEC的小型机业务也会感觉到压力啊。

……

乔布斯和MAC项目组的骨干工程师们,毫不客气地占据了台下最好的位置,因为他们一直对哲儒大型办公软件中所引入的诸如菜单、字体、文本框之类的图形用户界面元素保持着高度关注,自然不肯放过任何了解技术细节的机会。

已经成为亿万富翁的乔布斯,目前绝对属于年少多金的钻石王老五,因此他从各个方面追求极致的品味,具体表现在购物爱好上就是,小到剃须刀,中到音响,大到跑车,都要在工艺设计上仔细比较一番,并开始热衷于日本的艺术,甚至还参加了相关的国际交流大会。

当唐焕介绍OpenType的时候,乔布斯就为之精神一振,随手在笔记本上乱画了一番。

至于PostScript,他还没有意识到其真正的意义,只是随口和身旁的比尔?阿特金森开了一句玩笑,“你猜唐吹嘘的那台打印速度如何快、功能如何强的激光打印机,有多重?”

“至少也要60磅吧。”比尔?阿特金森神思不属地回答了一句,他同样对PostScript不感冒,但却被PageMaker的图形化操作吸引住了,哲儒似乎在这个技术领域又取得了新进展。

“看起来这么蠢,我估计有70磅重。”在工艺设计方面大有心得的乔布斯,以自己的审美标准,无情地嘲讽了哲儒的激光打印机。

不得不说,乔布斯虽未完全猜对,但也不远矣,真正的重量是75磅,约为34公斤,在台上单独占了一个桌子,算是当下技术水平局限性的一个明显表现。

比尔?阿特金森看着约翰。沃诺克操作PageMaker,导入WordEasy文档,使用扫描仪输入图像,利用文本框调整位置、大小、字体等等属性,并“所见即所得”地通过激光打印机输出图文并茂的副本后,和大部分人一样,都不禁瞠目结舌。

显然,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桌面出版流程,而各个领域的人们,由此看到了不同的意义。

其中,媒体相关人士最先醒悟过来,立即率先鼓起了掌。他们有种预感,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工作方式,可能要被这个桌面出版系统彻底改变了。

比尔?阿特金森转头对乔布斯说道:“哲儒明显具备研发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的能力,他们应该有所动作了吧。”

“事实上没有。唐坚持认为,现在的个人电脑硬件水平还不够强大得支撑起这样一个系统。”乔布斯耸了耸肩,“别忘了,虽然公司用哲儒的股份换来了AppleIIe,但我还是哲儒的个人股东,能够看到一些内部文件。”

看着乔布斯信誓旦旦的样子,比尔?阿特金森基本上打消了疑虑,自己属于乔布斯认可的那一类“天才”,自然会得到靠谱的回答。

不过同时,比尔?阿特金森心里也开始认为,最近苹果公司内部流传着,三位创始人和唐有利益交换关系,在苹果与哲儒的合作过程中,一直向对方妥协,这个说法似乎真的有根据。

等约翰。沃诺克完成任务退场后,唐焕又把原本时空里Adobe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同样出身于PARC的CharlesGeschke——查理斯。格什克,介绍到台上,并演示第二款新软件Illustrator。

在原本时空里,Illustrator被Adobe发布于1987年,其和Aldus公司的PageMaker一样,最初都是运行在苹果的MAC平台上。

而现在,两者都提前问世,在同样采用MC68000微处理器的高端二代方圆电脑中,撒欢地奔跑着。

Illustrator是一个基于矢量的图形制作程序,可以用来开发字体和编辑PostScript。

它的最大特征在于贝兹曲线的使用,借助于这个工具,用户能够随心所欲地绘制出各种线条,并直观可靠。

当然了,贝兹曲线属于专业的数学范畴,和所有的数学课题一样,枯燥乏味,晦涩难懂。

因此,查理斯。格什克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这个概念,然后便转到普通用户更关心的功能。

台下的比尔?阿特金森,当时就眼睛直了,他在开发MAC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的同时,也在编制一个名叫QuickDraw的图形程序包。

可现在和Illustrator一比,QuickDraw简直就是乔布斯总挂在嘴边上的那个词——垃圾。

乔布斯注意到了自己麾下大将的异常,于是便推了他一下,“有什么好发呆的,唐的软件虽然现在看起来很让人惊叹,但他只能让自己的产品有这个水准,而我们开发的MAC,可以让所有运行在这个平台上的程序,达到这样的效果。”

比尔?阿特金森被乔布斯随口一忽悠,总算缓过了神,随即低声说道:“或许,我们可以从哲儒那边拿到此类技术的授权,加快MAC项目的研发进度。”

见乔布斯面露不以为然之色,比尔?阿特金森连忙又接着补充了一句,“如此一来,没准可能赶在丽萨项目之前,推出MAC。”

当初,乔布斯中途离开AppleIII项目,是见势不妙,主动撤退的,而丽萨项目却是被扫地出门的。

这是年轻气盛的他,心中的一根刺,现在被比尔?阿特金森一刺激,立即改变初衷,点头赞同了对方的拿来主义。

见此情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