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财源滚 >

第523章

重生之财源滚-第523章

小说: 重生之财源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东有些受宠若惊道:“李主席知道我?”
  老人笑道:“听说过,年轻人白手起家不容易。而且我也做零售,都说我做了几十年还不如你做几年,想不知道都不行。”
  见李东发愣,项兵解释道:“百佳超市是长江旗下的。”
  李东顿时了然,连忙道:“愧不敢当。”
  老人笑了笑没再多说,又转而和其他人握手问好。
  众人边走边聊,当然,主要是老人在说,他们在听。
  这时候不管是表面尊敬也好,发自内腑的尊敬也好,大家都认真聆听,很少有人插话。
  老人也没多说什么,就是说一些长江商学院的事。
  至于别的,几乎都没提。
  等走了一截,长江的一个工作人员忽然端了一个盘子走到李东跟前,里面放了一些小纸条,示意李东拿一个。
  李东顺手拿了一个,他身边的一个学院教授以为他不懂,解释道:“待会座位安排,就按照抓阄的号码决定。李先生会在每桌都停留一段时间,所以大家机会都是同样的。”
  李东点点头,其实这件事他听说过。
  不分财富多少,不分身份高低,简简单单地抓阄决定,在这时候的确很公平。
  当然,那也是人家有那个底气。
  换成是李东,一下子召集这么多人吃饭,让别人抓阄座位,那恐怕就贬大于褒了。
  李东打开纸条看了看,上面写着二。
  教授低声道:“你待会去二号桌落座就行了。”
  李东应了一声,这时候大家也走到了餐厅中。
  长江大厦70层,是李首富一个人的地盘。
  这里一切应有尽有,餐厅,会议厅,会客室,办公室……
  有人说李首富的办公条件很简朴,办公室里的东西很少,对这话李东就当没听见。
  一层大楼都是,你别光说那个小办公室啊。
  真要说办公简朴,李东这些人更简朴,大家还没一层楼呢。
  国企的那些老总,算下来也就剩张桌子了。
  到了餐厅,众人都提前抓了阄,这时候也没人不满,更不会肆意换桌。
  等李首富说落座的时候,三十多号人很有秩序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李东分在了二号桌,李首富第一个停留的自然是一号桌。
  一号桌上的众人都兴奋的不行,一个个想问话,又不太敢问,个个伸着脑袋仿佛在等李首富点名,李东看的都替他们急。
  就在李东替他们急的时候,坐在他旁边的吴亚君有些郁闷道:“我还有问题想问问呢,没想到被他们抢了。”
  李东笑道:“放心,待会都有机会。”
  “院长说的?”
  “差不多吧,没看咱们桌上都多一副碗筷么,先别急,待会等李先生来了,你可着劲地问,我们都不抢你机会。”
  吴亚君有些不相信道:“真的?”
  “当然。”
  桌上其他几人虽然心里不太愿意,不过场面上却是一片和谐,几人都点头笑了起来。
  这时候,一号桌的李首富开始说话了。
  一见这架势,众人连忙安静了下来,想听听这位华人传奇有什么惊人之语。


第706章 饭局上的闲聊
  惊人之语倒是没有。
  简简单单的开场白,夹杂着粤语的普通话,却是让大家热血澎湃。
  老先生慢条斯理的一句:“今天我有这个荣幸能够接待各位,整个长江集团蓬荜生辉。”
  整个场上瞬间掌声雷动,一个个激动的面红耳赤。
  没别的原因,就是激动。
  在众人看来,老先生这话面子真算给到位了。
  在场的35位老总,就算全部加起来,公司总市值大概也不会超过长江集团。
  双方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可老先生还是这么给面子,能不激动吗?
  李东一边鼓掌,一边环顾众人。
  见大家几乎都带着一股朝圣的心情,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位,忽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不是嫉妒,也不是觉得大家不应该激动。
  可此刻的李东就是觉得有些无趣,也许是后世有人打破了老先生的神话,也许是后来来自网络上不同的风向,让李东相比其他人少了一分虔诚。
  开场白罢了,客套话罢了,至于激动成这样吗?
  也许是他低估了这个时代李首富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掌声持续了很久。
  直到老先生按了按手,大家这才停了下来。
  说完开场白,老先生继续笑道:“诸位都是内地优秀的企业家,我应该向你们学习。今天我们就是简单的聊几句,边吃边聊,说说家常话。”
  众人连忙点头,乖乖的拿起碗筷开始吃饭。
  没过一会,就有人忍不住了,坐在一号桌的任洪兵问道:“李先生,你对国内企业走向全球化怎么看?”
  李首富缓缓放下碗筷,想了想才道:“国内对反倾销尚无感觉,将来会有很大问题。欧洲很多国家失业率很高,华夏货价美物廉卖到那里,当地人职业受到影响,人家有反感是迟早的问题。国内企业应该自己想出一个办法,办法不是没有,现在国内制造赚的钱很少,钱都让中间商赚走了。华夏的企业机会很多,但要做一个成功的跨国企业,你的市场时必须要靠自己建立起来。我50年代创业不久就直接找到国外市场,摆脱了代理商,现在国内企业有自己市场的并不太多,值得深思。”
  众人都连忙点头,消化了一下老先生的忠告,接着一号桌另外一位老总就问道:“李先生,国外的经济环境和国内有什么区别?”
  “华夏有太多的机会,到处都是金矿,华夏企业家应该好好抓住这些机会,至于国外……”
  李首富又简单说了几句国外经济环境,大家听完对比都无声点头。
  国内经济环境好吗?
  很多人都在抱怨国内经济环境没国外那么好,商人受到很大的限制,实际上真等去了国外,你就会明白国外的月亮不比国内圆。
  因为人太多,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提问。
  一号桌上的几位老总,接下来又问了两个问题,时间到了。
  李首富和一号桌的众人打了声招呼,接着就朝二号桌走了过来。
  项兵和学院的教授还有几个助理连忙跟着一起移动过来,一号桌的众人伸直了脑袋,仿佛还想多问几句似的。
  李东这些人连忙起身迎接,等老人坐了下来,吴亚君正准备问话,旁边一人忽然激动道:“李先生,我们都很崇敬您。无论是事业上还是家庭上,您有两个儿子,我也有两个儿子,您是怎么管理他们的?”
  李首富想了想道:“应该让孩子吃些苦,让他们知道穷人是怎么生活的。”
  众人都连忙点头,李东却是撇撇嘴没吭声。
  李首富好像是看到了这一幕,略有兴趣道:“李东,你不赞同?”
  众人连忙将视线转移到李东头上,仿佛有些不敢相信这家伙居然有不同意见。
  李东也没看别人,听到老人问话,笑了笑道:“可能是我感触不深,毕竟我没有孩子。不过我小时候也吃过不少苦,我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过最好的生活。您说让孩子吃点苦,我倒是没太大的意见。不过我觉得吃苦不是目的,如果能在不吃苦的情况下,也能达到这层目的,那所谓的吃苦自然就没必要了。”
  李首富倒是没反驳,微微点头笑道:“有道理,等你有了孩子,可以尝试一下。若干年后,希望我有这个机会能看到你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和你一样的优秀人才。”
  李东连忙道:“借您吉言。”
  原本李东没准备问问题,不过既然说上了,李东也不介意多问一些。
  想了想,李东问道:“李主席,您对远方有过了解吗?”
  李首富笑了笑道:“略知一二。”
  “那您能跟我说说,远方现在最大的弊端在哪吗?”
  李东有些期待,这个问题他其实问过很多人,可大家给出的答案并不是他想要的。
  像什么资金短缺,人才短缺,这些其实都不是根本问题。
  真想要钱的话,李东随随便便拆分几个产业进行上市,融资并不困难。
  李首富也许对远方不太了解,不过李东还是想看看这位华人商界的传奇,能不能给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李首富没有李东想象中的敷衍或是摇头,略微沉吟片刻便道:“下游产业布局不够。”
  “下游产业……”
  李东若有所思,李首富点点头道:“因为我和方先生也是朋友,当初你收购时代的时候,我们私下里聊过远方。”
  李东顿时惊讶道:“方先生和您说过我?”
  方先生自然是原本时代的主人,方铿,这位在香江的地位也不低,和李首富认识李东不奇怪。
  只是李东没想到,两人居然还聊过自己。
  李首富笑道:“你太年轻了,总有人会在关注你。”
  简单说了一句,老人便回归正题道:“远方超市,你现在做的很好。可超市不仅仅只是一个提供门店摆放物品的地方,更是一个产业连接点。你们远方超市的自有品牌建设,下游附加产业建设,远方没有跟上。这也就造成了,你们根基虚浮,核心竞争力低。一旦遇到冲击,你们这种产业最容易成为牺牲品。想要真正让远方超市走出去,你需要的不仅仅是扩张门店数量,还有很多东西都需要一步步去完善。”
  李东听懂了这话的意思,眼神微微闪烁道:“李主席的意思是,我们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比如说食品、服装、蔬菜园,这些我们应该自己筹备提供?”
  “不是完全这样,但我希望你能摆脱现在的困境,太过于依赖渠道商了。”
  李东沉吟了一会,接着就点头道:“谢谢李主席提点!”
  这话不仅仅说的是超市,包括远方其他别的产业也是这样。
  地产公司方面,配套的物业和建筑公司都没能跟上节奏,这就造成了东宇地产效率低下,利润外流的局面。
  这些下游产业布局,李东之前也考虑过,可并不是太过重视。
  等李首富郑重其事地说这点应该在意,李东马上意识到自己有些大意了。
  长江集团最出名的虽然是房地产,可零售他们也在做,而且还和国际接轨。
  既然李首富说自己核心竞争力低,那肯定不是无的放矢。
  李东吐了口气,今天别的不说,光是这几句话,自己就没白来。
  接下来大家聊什么他几乎都没在听。
  直到旁边的吴亚君问话,李东才回神听了一下。
  吴亚君问的不是自己,而是碧桂园。
  碧桂园目前正在香江IPO,这几天就要上市。
  之所以问碧桂园,不是因为对方现在要上市,而是碧桂园的上市给其他地产企业看到了一股风向和契机。
  火热!
  很火很火!
  无数人追捧,无数人挥舞着钞票等着入局。
  这就是目前香江的局势,从现在来看,碧桂园一旦上市,很有可能成为内地第一大地产公司。
  当然,这说的仅仅是市值。
  而碧桂园在国内的实力,并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甚至吴亚君觉得,自己的龙湖都可以摸一摸屁股。
  这时候碧桂园IPO造成这种火热的局面,她当然也多上了几分心。
  听她问起这个,李首富沉吟片刻才道:“市场火热我也略有耳闻,之前甚至还有人找过我,希望我能也一起入局,不过我拒绝了。”
  吴亚君连忙道:“为什么?您不看好吗?”
  “我一直信奉一个理念: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
  “现在碧桂园被炒的火热,追从者无数,这时候进场,首先是利益不会最大化,而一旦出现变故,损失却是最大化。”
  “在同等条件下,这时候投资碧桂园不是最佳选择。”
  说着李首富想了一下又道:“另外就是风险太大,现在炒的有些过了。他们的招股说明书我也看过,06年年末,对方净资产不过10亿港元,现在光是超额配售部分总共出让股权就能融资150亿港元左右,相当于去年年末净资产的10倍。投资者之所以对碧桂园看好和追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碧桂园可以低价拿地。他们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地价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不足10%。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优势,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个劣势。低价拿地,在场做房地产的企业不少,都明白这寄希望于什么,一旦出现局势动荡,风险太大了。”
  吴亚君和李东几位涉足地产的老总都连忙点头,地价成本不超过总成本10%,这是什么概念?
  李东的东宇地产,地价才是大头。
  占据总成本的60%以上,一方面说明东宇地产在这方面开销太大,团队经营和成本控制不到位。
  另一方面,则表明东宇地产足够正规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