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财源滚 >

第1566章

重生之财源滚-第1566章

小说: 重生之财源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年,内地这边也被股市弄怕了,想一次性从散户这里募集500亿的资金,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一旦发行股份过多,最后可能会出现不小的麻烦。
  所以陈浪提议,增发60亿股就够了,刚好让总股本达到500亿股。
  60亿股,消化要比100亿股容易不少。
  而且对外放出的股份只有12%,这也会让远方零售稳如泰山。
  远方目前资金还有不少,融资太多的资金回来,补充效果有限,适当的让市场出现一些紧缺感,有利于后续发展。
  作为远方零售目前的掌控人,未来的业务对接高级副总裁,陈浪的提议,袁成道也要好好考虑才行。
  发行100亿股和发行60亿股,差距还是很大的。
  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股东的意愿,增发太多,他们的股份比例再次被稀释,不见得大家都会乐意。
  毕竟融资来的钱,他们也拿不到手。
  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发行60亿股其实更好一些,市面上流通股本少,价格肯定要比大量发行来的高。
  到最后,他们股份比例高一些,手中的股票价值却是不比稀释后的少,每年的分红也能更多。
  可发行量低了,融资金额也就低了,还有可能造成远方股票流通困难……
  总之,双方就这事讨论了好几天,还咨询了不少机构的意见,最终决定交给李东来决定。
  另外便是承销团的事,远方零售规模庞大,承销团也需要多家机构协同合作才行,选择哪些机构参与,哪些机构成为主承销商,这都关系到利益,很大的利益,也需要由李东抉择。
  听完众人的汇报,李东考虑片刻道:“先说承销团的事,这次是A股上市,自然考虑的是国内投行和券商。
  我们IPO规模很大,其实没必要争什么,这不是一两家能吃的下的。
  国内排名前十的券商和投行,愿意加入的都可以加入,当然,费用方面要压到最低。
  远方的知名度在这,其实承销远方的IPO难度不大。
  之前我们融资3000亿的计划都顺利完成了,更别说上市了,只会更简单。
  这个没什么好争的,至于主承销商,中金、中信、中银、招商证券、建银证券……这几家共同承担。”
  前面的还好说,建银此时实力不强,居然也能抢到主承销商的位置,众人对视一眼,接着都默认没有吭声。
  人家自己实力不行,可老子建行实力强悍,这些年和远方业务密切,成为主承销商之一也不足为奇。
  这些都不是大事,前十的券商都一网打尽,相信他们也不会拒绝远方的IPO承销。
  李东说完见没人反驳,继续道:“至于发行多少股本,还是按照陈总说的,60亿股吧。
  这几次不断增发融合,其他股东的股份都已经稀释到了极限。
  再稀释下去,这些人恐怕真要不满了。
  另外发行60亿股,消化起来要轻松一些,远方控股在上市之后,还能持有远方零售66%的股份。
  而腾讯那边,也持有3%的股份。
  这样一来,整个集团控制的股份比例就达到了69%,超过三分之二的比例,在其他公司上面不强求这点,可远方零售是我们的根基,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发行区间方面,具体的还要和承销商商量。
  不过原则上不低于15元每股,A股涨幅有限,很难创造出特别高的涨幅。
  远方固定资产和现金流都有4000多亿,定低了,不符合我们的预期。
  15元是基础,当然,也不能太高,20元则是上限。
  发行价尽量在这个区间内,更符合我们的利益。
  到底多少,你们和对方商量。
  具体怎么操作,你们去办,马上快要过年了,年底之前,把该定的都定下来。
  过完年,就正式开始准备上市。
  过完年都已经2月中旬了,上班的时候更是2月底,很快就要进入3月份。
  顺利话,5月份左右上市,稍有耽误,那就得等到年底才行。
  我不希望拖太长的时间,所以大家近期都加快点效率。
  今年忙完了……”
  他后面话没说出口,众人齐刷刷地看着他。
  李东干咳一声,中断了自己的口头禅,转移话题道:“另外零售业务抓紧,其他的业务也不能耽搁。
  腾讯那边,微信要继续开发新功能,虽然现在微信已经是华夏甚至全世界最大的移动端通讯软件,可我听说最近大家有些懈怠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插件都上线了。
  微信的最大亮点就在于简洁简单,有些没必要的东西不要都加进去。
  还有,我听说微信的朋友圈最近兴起一股潮流,也就是你们说的微商。
  要加强管理,这些东西一刀切不合适,可不闻不问更不是好事,我不希望微信成为广告平台。
  适当的引导,正规化,有利于新业务的发展。
  物流方面,接下来一方面是扩大电子商务物流的规模,另一点则是中部大物溜圈战略,现在要开始筹备了。
  还有万卡通方面……”
  李东简单提了一些问题,也没过度指导该怎么做,主要还是让各部门管理层自己去做。
  毕竟到了现在,有些东西发展的很快,他现在失去了前瞻性,有时候一个错误的决策,很容易导致引发灾难性后果。
  基于此,李东这时候也只能按部就班的发展,一步步慢慢来。
  ……
  开完会出来,李东刚到自己办公室门口,就见白素和自己的新秘书在低声聊着什么。
  直到李东走到身边,两人还在议论,李东轻咳一声,吓得两人一颤。
  听出是李东的声音,两人连忙问候了起来。
  李东也知道白素回来了,倒也不算意外,笑了笑道:“讨论什么呢,这么专注。”
  白素连忙笑道:“福布斯富豪榜刚更新,我和张助理聊了几句,待会给您打印一份送进去。”
  “行,顺便帮我泡壶茶。”
  李东也没再问,径直进了办公室。
  等他走了,新来不久的秘书有些意外道:“白总,李总也会看这些吗?”
  白素看了她一眼,半晌才笑道:“有时候也会看看。”
  她没多说,不过心里还是升起一股优越感,这些新来的,毕竟错过了李东崛起的那段时间。
  对李东,她们也不如自己这些人了解。
  谁说老板就喜欢看文件的?
  谁说老板就真的不在乎排名的?
  虽然第一肯定跑不了,可至今白素都记得,很多时候,李东拿着笔写写画画,算自己到底有多少钱,福布斯是不是算错了他的财富之类的。
  这些人,恐怕根本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也没看到过李东算账时候一脸认真的样子,更不会看到财富统计多了或者少了,李东发火生气的样子。
  想到这些,白素心底的优越感再次油然而生。
  当然,这种优越感很没道理。
  可白素就是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连刘琪也和她不一样,起码她看到过李东趴在课桌上睡觉流口水的样子,刘琪没看到过吧?
  带着这种优越感,白素拿着打印好的纸张,端着茶壶进了办公室。


第1702章 顺其自然
  “1200亿美元。”
  这是李东最新的财富统计。
  实际上,早在09年微博上市之后,李东的财富值就达到了1100亿美元。
  如今快过去半年了,李东的个人财富值看起来增长并不是太多。
  在微博股价上涨,腾讯股价上涨的情况下,看起来远方其他业务的财富几乎零增长。
  可实际上,09年下半年,远方的一系列业务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1200亿美元的统计,有时候也会招来一些人的非议。
  很多人都觉得,可能是福布斯故意报复李东,甚至网上有人怂恿,让李东再次起诉福布斯。
  ……
  就连白素,也觉得福布斯统计有些问题。
  100亿美元的涨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增长。
  可对传奇的李东而言,太低了。
  李东却是没这个自觉,简单扫了一眼数据,随手就放到了一边。
  白素微微有些诧异,现在的李东,终究和以前还是有些不同了。
  以前看到这个数据,李东恐怕得发火才对。
  仿佛看出了她的诧异,李东轻笑道:“怎么,觉得不对?”
  白素摇了摇头。
  李东也不在意,笑着解释道:“统计的算精确,和我预料的差不多。如今腾讯市值突破6000亿港币,我和远方持股60%,价值差不多480亿美元。微博市值突破400亿美元,我持股30%,价值120亿美元。加上整合后的远方零售,目前价值4200亿人民币左右,我持股80%,500亿美元不到。其他诸如远方物流、远方金融、远方投资等各项产业,给个100亿美元的估值,不算低估。”
  李东说罢,又笑道:“之所以让你们产生增幅太慢的错觉,那是因为今年远方看起来动作多,可实际上都是以整合资源为主。
  收购一家企业,并不意味着就是价值的上涨。
  在这些资源没有消化之前,就无法转换成实际价值。
  就说远方零售,其实和8月份相比,并未有太多的增幅。
  主要便在于,现在的零售集团,还是乱糟糟的一块业务,空有体系,并无实际战斗力。
  强行将这些企业融合在一起,看起来规模是庞大了,实际上能不能产生附加效果,主要还是看后期。
  所以这时候的远方零售,尤其是其中的电子商务业务,实际价值还不如之前的高。
  1+1有时候未必就大于2,起码在没有产生实际效应之前,是不会被人认同的。
  不过等消化了这些战果,那就完全不同了。”
  白素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李东的解释。
  实际上,李东也没必要向她解释,大概是心情不错,这才多说了几句。
  简单说了一下财富的事,李东并未准备太过深入。
  不过白素想了想还是说道:“远方零售上市之后,您就要成为第一位财富突破万亿人民币的世界首富了。”
  李东好笑道:“这是该关心的事吗?万亿也好,百亿也好,实际上现在并不重要。就算达到了万亿又能如何,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字面财富,起码我是没办法看到这么多钱的。一旦我把各大公司的股份抛售殆尽,别说万亿,千亿都不值了。算了,不说这些,你去了华北有段时间了,感觉如何?”
  9月份,白素正式入职华北。
  现在过去快五个月了,对别的企业而言,时间不算长,对远方而言,五个月是一个不短的期限。
  “充实。”
  白素简单地概括了一句。
  她去华北区五个月不到,并不是一直就在行政部待着,上次齐云娜回来的时候,李东让齐云娜对白素进行轮岗。
  实际上这几个月,白素大部分时间都在各个部门包括基层体系轮岗。
  直到前些天,才调回华北大区,担任行政部副总。
  李东闻言笑道:“觉得充实就好,你的情况我一直在关注,前期属于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那种。
  后期倒是学会了谨言慎行,踏实了不少。
  不要觉得你担任过我的秘书,就真的什么都懂。
  就连我,也不敢说我什么都懂。
  有时候一件事,在我看来,很简单,我随便丢下去,自然有人会处理。
  可你不一样,你没有这个权利,也没有让人相信的本钱。
  中低层管理,更多的还是充当执行者的角色。
  这时候,就该静下心来,好好的做好执行者的定位。
  这时候,不需要你们发表一些高瞻远瞩的建议,这是高层的权利和义务。
  你们踏踏实实的执行,执行的好了,以后自然会有你们的施展空间。
  可要是连执行者都做不好,还怎么担当决策者?
  如今远方的决策者,谁不是从执行者的位置起来的。
  齐总的经历你清楚,孙总和王总,在担任副总之前,也是一路坎坷,这才有了今天。
  袁总比他们要顺利一些,可这几年,他也一直在充当执行者的角色,决策的事和他无关。
  你们这些年轻人,不要一开始就好高骛远,觉得无所不能……”
  白素觉得有些头疼,能不用这副语气吗?
  说的跟你七老八十似的!
  可李东说了,她也只能默默倾听。
  好在李东只是简单提了一句,最后又道:“总的来说,你在华北区做的还算不错。
  其实对你而言,在这时候,不犯错就是成功。
  很多像你这样的人,到了分部机构,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高人一等,什么事都比别人看的远,稍微被人一奉承,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当然,这种人死的也快。
  能踏实下来,前期不犯错,慢慢融入,这就算成功了。
  远方女将的名声,现在商界人尽皆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