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财源滚 >

第1493章

重生之财源滚-第1493章

小说: 重生之财源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的聚会,光是一个融资计划,就打的众人不知所措。
  这一刻,不少人都熄了争雄的心思,这还怎么争?
  原本大家都在憋着劲,之前闹出各种动静,就是想争一争,斗一斗……
  这下好了,远方什么都不做,光是3000亿的数字,就让所有人的动静成了笑话。


第1640章 年轻一代的霸道
  山脚下。
  李东他们下山的时候,时间也不早了。
  袁成道边走边道:“消息一出来,我们这边就没消停过。各种电话,各种问询,一直忙到现在,才算是应付了过去。”
  李东笑道:“正常,毕竟资金不少……”
  袁成道纠正道:“不是不少,是很多,非常多!”
  3000亿要是只能算不少的话,那国内没几家企业能混下去了。
  李东也不管他,直奔主题道:“情况如何了?”
  “入场的资金不多,目前只有15亿不到……”
  这次发行计划,期限还算长,一个月时间。
  而这次,远方不止在华夏获批,在全球一些其他国家市场也获得了批复,算一次全球融资。
  可华夏是远方的主场,在华夏,融资不会低于一半才符合预期。
  也就是1500亿!
  平均下来,一个月的话,每天不到50亿,那就代表最后完成的可能性很低。
  当然,规模这么大,必要的时候,远方可以申请延期和分期融资,这也是允许的。
  可远方前期牛气哄哄的,连路演都不做。
  后期没能达成目标,选择了延期和分期,这都是对远方的一次打击。
  这也是之前袁成道他们为什么建议,分批次进行融资,而不是一次性的。
  一次性募集上千亿的资金,在华夏,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15亿?”
  李东脚步微微停滞,转头问道:“那意向认购方面呢?”
  袁成道这次倒是轻松了不少,笑道:“意向认购不低,不少机构都已经开始和我们洽谈了。在国内,真正有钱的还是这些机构。不过……”
  袁成道也停顿了一下,想了想才道:“他们要求我们提供详细的资金使用方案,包括接下来的各种计划,收购目标,未来预期收益……除此之外,有不少机构认为,现在的担保方不足以为这么大笔的资金进行担保。对方要求增加担保机构……”
  “远方控股?”李东问道。
  “对!”
  李东皱眉道:“笑话,什么担保方不够资格,这次可是几大商业银行联手为我们担保。说来说去,他们还是担心到最后,资金无法回流,找银行太麻烦。还是直接找我们划算!”
  袁成道没否认,的确,这次是有几家银行为远方担保,可说句不客气的,到最后真的还不起钱了,银行最多也就帮着投资机构找远方要钱。
  至于让银行出钱补贴,不说一点没戏,起码希望渺茫。
  还是直接找远方划算,起码,远方现在旗下还有不少产业。
  别的不说,几家科技公司,价值就不菲。
  远方控股自身参与担保,这才会给大家参与投资的底气。
  到最后,零售产业亏了,还能找远方算账。
  李东深吸一口气,问道:“现在临时增加还可以吗?”
  “可以,甚至可以增加我们融资的成功率。可是……”
  袁成道皱眉道:“可是我们之前就是用零售集团作为赌注,现在,那就是整个集团了!”
  李东纠正道:“不是赌注,谁说这是赌?
  何况就算是,哪家企业不是在赌!
  谁能知道明天到底发生什么事?
  大家都在投资,都在经营,那就是都在赌博。
  既然他们信不过远方零售,那就加上远方控股好了。
  不过远方控股这边,稍微等等,近期我做一下安排,剥离一些产业出来……”
  众人脸色一变,这是提前备后路了吗?
  还是说,李东自己其实也不自信。
  要不然,他之前不剥离,现在剥离,时机也太巧了。
  袁成道没说话,刘洪则是询问道:“不知道李总想剥离哪些产业?”
  “龙华股份,部分腾讯和微博的股份,就这些足够了。
  不会太多,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什么。
  也不是为了转移资产,只是现在远方控股,控股的比例太高,这其实不好。
  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风险很大的事。
  各家企业,通过各种离岸公司,各种基金,层层控制企业股份,这一点你们都不陌生。
  我不想转移资产去国外,但是,部分资产我会并入我自己的私人基金当中。
  这一点,我想大家可以理解才对。”
  众人点头,这其实的确可以理解。
  毕竟远方控股现在的股权架构,有些太过于简单化了。
  简单,不代表是好事。
  而且李东个人名下,其实是没有太多的个人财产的。
  除了他的个人房产,是李东自己的。
  包括他的车子,私人飞机,其实都是挂靠在公司的。
  一旦远方控股破产,李东不算一无所有,可留下的,也就不多的几套房产了。
  这时候,一些机构要求远方这边增加担保方,为了以防万一,李东剥离一部分产业,其实是合情合理的。
  可以前从不考虑后路的李东,现在忽然开始给自己留后路。
  这也让大家有些不适应,甚至是发自内心的惶恐。
  李东其实也知道他们的想法,沉吟片刻道:“这次,风险还是有一些的,这点我不否认。
  可企业经营,没有什么事是没风险的。
  哪怕把握超过九成九,谁知道意外会不会是那个百分之一。
  我毕竟也为远方付出了这么多,我比大家更希望能成功,能顺利。
  可万事还是做好万全准备为好,真失败了也没什么,远方的资产不至于3000亿都不值。
  这次趁机成立私人投资基金,其实我也是想做一次转变。
  以后,远方的很多事都定下来了,有了既定发展方向。
  到了那时候,我可能会做一些VC、PE方面的投资,总不能每次都从集团这边走账。
  再说,也是时候给自己留个小金库了。
  不说我,在场的诸位,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小金库?”
  几人干笑一声,袁成道想了想道:“您要成立私人投资基金,这点我们没意见。那用远方控股作为担保方的问题……”
  “答应他们!”
  李东说罢又道:“包括具体的投资方案,也给他们看,不过保密协议要签好。对了,你还没说这些机构,到底计划投资多少?”
  “意向资金超过200亿!”
  袁成道沉声道:“就是因为太高,所以他们才担心风险问题,这次参与的金融机构不少。如今,全球经济虽然复苏,可经受过一次冲击,其实就连金融机构,目前也有些摸不准方向,手上大笔资金不知道该如何投资。之前,国外债券市场很受青睐。可08年到现在,不止企业破产,不少国家都出现了财政赤字。这时候,远方其实比一些小国家小政府还要值得信任一些。”
  这是事实!
  08年,冰岛这个小国家就破产了,最近,迪拜、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
  这些国家,主权信用降低也是事实。
  当然,国家就算破产,也不会出现拍卖的情况,国家主权神圣不容侵犯。
  可国家破产,也就意味着,你买了他的债券,恐怕这笔钱要等了。
  等到对方有钱了,那才会还你。
  没钱了,那就继续等。
  国家还存在,那就不会赖账,可到底等到什么时候,没谱的事。
  远方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当中,不算最强大的一批,可也是崛起最快,目前看起来还算比较稳妥的企业之一。
  这时候,一些金融机构,选择购入远方的资产证券,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些机构,掌握的现金流多。
  一家买入一点,也比普通人出手要强大的多。
  200亿,别说大银行,一些地方银行,真要凑凑,也是能拿出来的。
  当然,200亿拿出来了,一旦远方还不起,银行也得破产。
  不过这次参与的机构多,实际上大家投资的金额不是太多,很多大银行每年的坏账烂账都比这笔投资要多。
  “200亿……”
  李东沉吟片刻道:“在国内融资,其实还是以这些机构和中小企业为主。现在200亿,不算低了。外界资金也达到了15亿,更是不少,毕竟才是第一天。看来,情况比我们预期的要乐观不少。”
  袁成道点头道:“是要乐观一些,不过还要看接下来的几天情况。另外,全球其他平台渠道也开始开放了。不过时间不一致,明天早上我们才能得到汇总。如果在全球市场,第一天能募集50亿以上的资金,那这次成功的概率就很大了。”
  毕竟第一天没做太大的准备工作,很多人其实还是不知道的。
  不过远方既然发行了,自己不推广,这个消息也会在投资者圈子中流传开。
  后续,随着知情人多了,参与的人也会更多。
  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包括一些第三方,其实还在等,等着看局势。
  袁成道说了一会,最后又低声道:“另外,有些人,没有通过承销商,而是直接联系我们,希望能购入一些资产证券。当然,对方身份神秘,都是一些代理机构和代理方出面。这方面的资金,也不是小数字,您看……”
  李东笑眯眯道:“接纳,全部接纳!我既然融资,管他谁投资,利息我照付,其他的我不管。只要资金来源正规,通过审核,我在乎那些做什么?有钱人多了,有些人是为了低调,有些人是为了别的。这些我不在乎,等哪天出了事,要追缴资金,也得等我们到期了再说。”
  袁成道失笑,点了点头,两人没在这方面议论太多。
  ……
  晚上。
  酒店多功能厅。
  李东还没到,众人就分堆聚在一起议论。
  不少人这时候已经知道了远方第一天的募集资金份额,20亿没到。
  虽然20亿不是小数目,哪怕在场的大企业很多,真正能做到一天募集20亿资金的也没几家。
  可远方抛出了3000亿的计划,一天下来,居然只募集了20亿不到。
  这在众人看来,其实是一次失败的案例。
  此刻,就有一些人,小声笑道:“20亿没到,李大炮这次有些闹笑话了。”
  “还是心太大了,哪怕1000亿,那也是巨额了,希望还是很大的。可3000亿,超过了远方零售的主体规模。李总这次,考虑的有些不周。”
  “……”
  这些人,都是一些中小企业家为主。
  他们也不敢当面议论,可大家都是小圈子的人,和李东他们那个圈子接触不到一起,所以也不怕被李东知道。
  众人正说着,这时候,旁边的齐芳芳却是忍不住道:“就算20亿,那也是天文数字,在场的企业加在一起,有这个规模吗?”
  这话一出,不少人才留意到还有不熟悉的人在。
  等看到齐芳芳,大部分人并不认识,上次在餐厅的一些人虽然认识,可那是少数。
  议论的人当中,认识齐芳芳和秦雨涵的还真没有。
  等看到是个年纪不大的女人插话,有人淡笑道:“我们是没这个规模,可关键是,牛又不是我们吹的。20亿对我们而言自然不是小数目,可别人放话3000亿,连路演都不用做,靠卖名气就够了。现在失败了,我们聊几句,不违法吧?”
  “老周……”
  有人喊了一声,意思是没必要争下去。
  李东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大家熟人之间打趣一下就够了。
  现在毕竟有外人,真要被哪个碎嘴的捅到李东那去了,李大炮可不是好惹的。
  被人提醒了一句,刚刚辩驳的中年胖子笑了笑道:“算了,和小姑娘争这些没意思。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比起我们当年,可是张扬多了。当年,我们刚创业的时候,谨小慎微,前辈说话,谁敢插话?也就现在商界的风气有些变了,年轻人张扬舞爪的……”
  老周心里的确有些不舒坦,借机奚落了几句。
  这一代的年轻企业家,算不上嚣张跋扈,可各个霸道无比,像极了李东。
  他的企业,在一些项目竞争上,就被几个当地年轻企业家打的溃不成军。
  这些人,跟疯了似的,都当钱不是钱,能用钱砸的就用钱砸死你。
  砸完了之后,还说一句你眼光不够,魄力不够。
  在老周看来,乱砸钱算魄力?
  明明3000万能拿下的项目,人家砸到了5000万,他疯了才会跟上去。
  可几次被人这样欺负,能没点火气?
  这在朋友之间说几句李东罢了,居然还有人插话,老周自然也没那么客气。
  老周这边话还没说完,就听背后有人笑道:“商界什么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