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财源滚 >

第1075章

重生之财源滚-第1075章

小说: 重生之财源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方这边的人,也纷纷落座。
  国美的人,则是坐在另一边。
  李东一坐下就道:“该谈的,之前都谈了,现在便是签合约了。一些题外话,我就不再说了。远方和国美的合作,对彼此都有利无害,我相信大家也是认真衡量后才得出的结果。杜总,现在签约吧。”
  事已至此,杜娟还能说什么。
  点了点头,工作人员将合约发放,在场众人一人一份。
  其实国美这边的人都看过了,李东其实也拿到过传真。
  不过这时候,远方的法务团队和财务团队依旧认真核实,没敢漏过去一个字。
  整个会议室安静至极,接下来除了翻页的声音,没有任何其他杂声。
  大概过了将近半小时,远方这边的人才朝李东点了点头,几人低声交流了几句。
  李东这才在合约上签字,一边签约一边笑道:“接下来,我们的人会接手国美电商和库巴网,以及派人入驻国美门店和总部。这点,杜总和诸位董事应该没意见吧?”
  程晓淡淡道:“没意见,这点李总自便,只要不影响我们正常的经营就行。”
  远方的人一入驻,国美在远方面前,几乎再无秘密可言。
  对这点,程晓其实还是有些不满的。
  股东,不代表就能知道集团的一切核心机密。
  可远方和杜娟在谈合作的时候,就说了这点,合同也是这么规定的,他也没办法说什么。
  如今,国美在远方眼里就是彻彻底底的筛子。
  一旦远方针对国美,国美的处境会比之前更难更危险。
  李东笑了笑,也没在意他的不满。
  程晓不满,那是应该的。
  好不容易看到了掌控国美的机会,哪怕股份上面不占优势,可只要他成为董事局主席,就有最大的话语权。
  然而,李东的介入,让他的话语权急速降低。
  哪怕接下来的董事局重组,他成了主席,也没有先前那么大的权限了。
  李东这边的意见,大家都会正视。
  包括永乐系的几位高管!
  程晓说话的工夫,李东已经签好了合约,盖上了公章。
  而国美那边,早就签订好了。
  两边的律师团队和公证人员,也纷纷盖章签字。
  这还不是全部,接下来,双方还得提交文案去证监会以及其他政府机构备案审核。
  上市公司的股份交易比较复杂,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个流程而已。
  除非,像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涉及到外资产业垄断国内行业,要不然,不存在被拒的事。
  合约签订,李东又笑道:“明天召开新闻发布会还是等一等?另外,公告的发布要尽快,现在国美停牌,每停牌一天,对我们而言都是重大损失,以及名誉上的重创。董事会重组的事要尽快完成,我们内部完成整合,再去申请复牌。有我们远方的加入,我觉得复牌难度不大,而且有利好消息冲击,市场会恢复到之前的,甚至会更胜一筹才对。事情还是要尽快解决的,拖一天损失一天,大家觉得呢?”
  李东虽然说着大家觉得如何,实际上已经定下了调子。
  杜娟满脸的无奈和恼怒,你这边还不算正式的股东呢,这就开始发号施令了?
  可李东说的几件事,也是目前国美急需解决的事。
  自己要是说不,倒是让人小看了。
  杜娟吐了口气,点头道:“李总说的我认同。发布会,可以迟一点,今天我们就去证监会和港交所提交备案,我们尽快处理好这些。快的话,18号就可以通过了。19号,我们召开股东大会,重组董事会,等一切尘埃落定,我们再举办发布会,李总觉得如何?”
  李东点头道:“我没意见,尽量在月底之前解决就行。
  时不我待,如今家电下乡的政策已经开始颁布,国美这边尽管杂事多,可也不能耽误了正事。
  农村网点的布局,必须马上开启。
  还有,线上渠道,我们也会尽快并入,争取在春节前完成整合。
  程总,这边我暂时不太方便插手,你和杜总,我觉得应该通力合作才对。
  当前,扭转国美的负面印象是首要的,不要让外人觉得国美虚弱不堪,内讧不断,这不是这时候该争的。”
  程晓黑着脸没说话,他么的,你刚来而已!
  你对国美的情况清楚吗?
  你现在还不是股东好不好?
  我才是股东,国美总裁,这时候就开始指挥起我来了,李东这脸不是一般的大!
  可程晓除了黑脸之外,也没有任何反驳的话语。
  怎么反驳?
  李东三言两语就给你定了调子,你反驳,那就是要搞内讧,股东和董事们都在看着呢,丢不起那人。
  而李东也借着几句话的工夫,瞬间在国美树立了威名。
  在场的股东和董事都在看着,你们看看,我说杜娟,她敢反驳吗?
  我说程晓,他有话说吗?
  我李东的效率,那才是效率,谈的都是重点,为的都是大家的利益,不支持我李东,那就是不珍惜你们的金钱!
  说了一会,杜娟大概是不想再看李东耍威风了,笑着岔开话题道:“李总,合约已经签订了,晚上大家给你准备了接风宴……”
  “行,那我到时候去参加,多谢诸位厚爱了!”
  李东客套了一句,也没拒绝,接着就起身准备闪人。
  而会议室众人,下意识地起身欢送。
  杜娟这时候也不好再稳坐钓鱼台,亲自送了李东出会议室。
  他们一走,留下来的几位董事低声道:“都说远方李东极其强势,在远方说一不二,以前还没什么感受。这次倒是感受到了,这合约一签,是真把自己当主人了。”
  这话一出,马上有人回道:“这也是应该的,其实有些事就不该拖下去。从上个月末开始,事情就一直拖到现在,情况丝毫不见好转。这当前,我倒是觉得,我们需要强势一点,效率一点的掌舵人,来帮我们渡过难关!”
  “白总,你这话可是有些……”有人低声笑了笑道:“李总那边还得忙着远方的事,我们这边只是顺带的,难不成你们还有别的想法?”
  被称为白总的董事正色道:“我是认真的,有些事,我觉得可以不用考虑太多。我们董事的责任,便是经营好集团,而不是别的。我们得为股东负责,为企业负责,为员工负责,而不是为了谁个人。国美最近的风气的确不太好,我倒是希望李总能多耗费一些精力在这边,扭转这种风气!”
  坐在上首的程晓一直没离开,听着董事们当着自己的面说这些,程晓脸色不是太好,心情也有些复杂。
  他掌控永乐多年,哪怕面对老黄,程晓也没觉得自己比他差。
  当初永乐被并购,可以说,不全是老黄的能耐。
  关键还在于,程晓太过自信了。
  当初,摩根士丹利和鼎晖进入永乐,程晓和对方达成了对赌协议。
  07年净利润高于7。5亿,外资股股东则向永乐管理层转让永乐将近5000万股的股份。
  而不高于6。75亿净利润,永乐则向对方转让5000万股左右股本。
  如果低于6亿净利润,那则要转让9000多万的股本!
  这相当于永乐4%的股份,加上两边持有的股份,再加上其他投资机构的股份,一旦对赌失败,永乐就丢失控股权。
  而从当初运营几年的情况看,永乐明显无力完成这份协议。
  最终,到了06年的时候,程晓知道自己无路可走了。
  为了不让外资控股,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和资金周转,在资本机构的撮合下,永乐加入了国美。
  程晓其实一直是不服气的,他败给的是大摩这几家资本机构,而不是黄光玉!
  这些年,他也坚守自己的本心,一直在期待重新崛起的机会。
  眼看着,机会到了!
  可谁也没想到,中间杀出了个程咬金,李东以强势至极的趋势,加入了国美。
  他加入的第一天,大部分董事和股东开始倒戈。
  程晓想过会有这一天,可绝没想过会这么快!
  眼前说话的这位董事,并不是各大股东的代表,而是国美的实干派。
  连他都这么说,显然风向变了。
  国美的一些实干派,更倾向于李东。
  程晓之前的一些夺权举动,让这些人觉得厌烦了,觉得他没有干正事,耽误了国美!
  可程晓有苦难言!
  他不是李东,杜娟对他防备的很深。
  不夺权,不夺权,谁听他的?
  只有先夺取了权利,他才有希望改变国美的现状。
  然而,现在大家指责他尸位素餐,难道他们就不想想,当初,你们听我的意见吗?
  李东说的那些,他没说过吗?
  重组董事会,布局农村网点,争取迅速复牌,他哪点没说!
  然而,董事会这边拖拖拉拉,意见不统一,他一个总裁,又不是老大,能怎么办?
  越是想下去,程晓越是无奈。
  他和李东相比,其实差的就是一个名气。
  李东的名气比他大,所以大家都相信他,李东资本比他雄厚,所以大家都觉得他是对的。
  可也不想想,那家伙一直经营的是百货体系,线下的家电,他根本没怎么做过!
  而我,才是当初永乐的创始者!
  从无到有,从有到上市,到价值50亿甚至更多,都是我带着团队打下的江山!
  现在,倒是质疑起我来了!
  程晓除了一声叹息,再无其他想法。
  人啊,终究只能靠自己,所谓的利益联盟,所谓的站队,到最后,都是镜花水月。


第1266章 与我何干!
  国美总部外。
  李东告别了杜娟,上了车,李东脸上带着一些凝重。
  控制国美的脚步,从现在便开始了!
  对上市公司的收购,一般分为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两种方式。
  此刻,李东采取的自然是第二种方式。
  要约收购在目前并不合适,一方面国美停牌,另一方面要约收购的限制性比较大。
  按照规定,要约收购是有时间限制的,少则30天,多则60天。
  另外,持股每增加5%或者减少5%,都要在证券交易所进行公告,还得书面通知所有股东。
  而且要约收购还有一个限制,采取所谓的价格平等原则。
  也就是说,哪怕是最小的股东,你花高价从他那边收购了股份,接下来,面对所有的股东,你得必须采取相同的高价。
  哪怕之前达成协议的股东,也有权利要求你补足差价。
  这对李东而言,是绝对不可取的。
  他给沈雪华那边采取报价300亿,2%股份,给了6亿资金。
  一旦按照法规进行,那李东接下来还得补足富康24亿,补足国美这边24亿,瞬间就多了将近10亿的支出。
  这还是目前,接下来和其他股东的谈判收购,也会造成价格上涨,其中差距可能高达百亿之上,李东自然不愿意这么干。
  这些限制条件,让李东目前无法进行要约收购,只能采取协议收购。
  协议收购比要约收购就简单多了,收购方和股东私下交易,私下谈判,价格方面那都是自己谈,和第三方无关。
  这是其一!
  其二,不同于要约收购持股达到5%或者每增加5%都要发布公告并且通知所有股东。
  协议收购,对信息披露放的条件要宽一些,持股30%以上才必须要公告。
  而且一旦获得证券管理机构的许可,可以免除发出要约公告。
  这些条件的不同和限制,其实也说不上谁好谁坏。
  要约收购有要约收购的好处,协议收购有协议收购的好处,不过对目前的李东而言,自然是第二条路更符合他的心理预期。
  李东不奢望能获得证券监管机构的许可,进行免除公告。
  可持股30%以下不用发布公告,这就为李东免去了很多麻烦,要不然,接下来他收购富康的股份,就必须得进行公告才行。
  现在,只要双方达成了协议,李东和富康可以先行委托中介机构保存股票和存放资金。
  这样的话,可以先暂时不用向证券机构提交书面报告。
  等李东手中持有的股份超过30%,那时候,李东可以一次性进行提交审核。
  其实要是可以的话,李东宁愿一直持有股份达到50%以上才一次性提交书面报告,不过按照规定,这种做法存在违规问题。
  到了李东这地步,在收购企业的时候,自然不想被人抓住把柄,进行攻击。
  李东在沉思的时候,孙涛几人都保持安静,没有说话。
  大概过了两三分钟,李东这才开口道:“孙总,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的人约好了吗?”
  刚刚的会议室,其实有两家的人在。
  不过这些人只负责监督国美,要想收购他们手中的股份,找他们没用,得找能做主的人。
  目前,两家在华夏都有负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