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大师-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两位的款待,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我们还有事,先走了。”
“哎呀,你看这事儿……”
方宏伸手欲拦,却被满面通红的刘明鑫一眼给瞪了回去。紧接着,刘明鑫就好像是一头欲择人而噬的豹子一样死死盯着李逸的背影,在他即将走出房间的那一刻,大声问道:“5500万,卖不卖?”
“多少也不卖!”
李逸连脚步都没有停留,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包间里,方宏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一转头,忽然愣住了。
他看到刚才还怒气满面的刘明鑫居然满脸笑容,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不由迷惑道:“刘老……”
“呵呵,小方,你先别急,这事啊是我有些操之过急了,就凭一个录像就相信那些画都是真的了。”
看到方宏一脸的不明所以,他笑了笑:
“我这会儿才想起来,哪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别人多少年了都没发现,偏偏他就能从一条缝隙看出来里边藏的有东西?还偏偏都是这么珍贵的古画?”
“啊?刘老您的意思是……他们作假?!”
第六百八十六章 阴谋
包间里,看着方宏一脸的惊骇,刘明鑫呵呵了两声,端起酒杯,吱的一声喝了个满口,然后才笑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咱们又没亲眼看到。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我应该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疑问对吧?”
他慢条斯理的吃了口青菜,接着道:
“故宫里那幅《游春图》,据说是华夏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但究竟是不是展子虔的真迹,到现在还有争议,他们拿什么出来不好,偏偏选择了这一幅?还有,卫贤传世的就只有一幅《高士图》,和《春江钓叟图》应该是没什么相似的地方,我根本就不相信,他们就凭借着《宣和画谱》上的记载,就能确定那就是卫贤的真迹?!”
“嘶——”
方宏倒抽了一口凉气,这老小子也忒毒了点吧?就因为这么个小小的冲突,竟然就处心积虑的准备把人家置之于死地?不对,难道,他在告诉他这个消息,让他来求购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这个圈套?否则他刚才怎么会表现的那么傲慢和冲动?
一旦起了疑心,之前很多没有在意到的细节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正常情况下,即便是卫贤的真迹,也没有一上来就报价5000万的道理,可这个价格却是刘明鑫坚持让他报的,为此还说了一大堆的理由来说服他。可是刚才他干了什么?他不但没有一点当时说服他时的耐心,反而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纯粹把李逸当成了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傻小子!
而且,刚才也没喝多少酒,据他自己说和那个叫谭默轩的家伙关系也还不错,又怎么会因为那么两句话就忽然暴怒如狂了呢?
再往深了想,以他的城府,就算是暴怒如狂,在那种环境下也应该能控制的住,更何况,最后他喊出来的那个“5500万”,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在作秀,在喊给包厢外边的人听……
他看了一眼正神情自若自斟自饮的刘明鑫,打了个寒颤,越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不由在心里开始默默的为李逸师徒感到悲哀。你们如果惹到了一个坏人,还没多大关系,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个人坏,都会站在你们这一边,而且你们也会防着他。
可是这个老家伙呢?
这个老家伙平常总是一副道貌岸然谦谦君子的样子,可越是这种人,咬起人来就咬的越狠,而且还经常会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跟着他一起咬!如果被咬的人没点道行的话,很容易就被一口咬死,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不过……
哈哈哈哈,老子就是喜欢这样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跟他合作的资格,那么,现在就让他再给这件事情添把火吧!
“刘老,要不……要不您再通过朋友帮我递个话过去,说我知道之前的价格低了点儿,现在愿意出到一个亿……”
“什么?一个亿?你是说真的?”
刘明鑫端着酒杯的手猛地一颤,声音里不由带出了一丝沙哑。
方宏心下暗暗一笑,面上却装作毫无所觉,认真的掰着自己的手指头解释,“嗯,刘老,刚才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认为这幅画还是有一定机会是真迹的,而且就算是买到假的我也不怕。他李逸是个小虾米没错,可他背后的钟家是要脸的啊,画要是不真,我还真不担心他们会吞了这一个亿……”
方宏原来是想出价两个亿的,因为他出价越高,刘明鑫将来攻击李逸贪得无厌的理由就越有说服力,这件事情就越有炒作的价值。
可是,即便他刚才从李逸的态度上已经看出来,应该是无论出价多高,他都不会把那幅画转手,但话到嘴边他还是改了口,万一呢?
万一那家伙真的看上了这两个亿,甩手就把画给卖了,那他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亏大了?
毕竟,他的目的是用绝大的利益,利用某些人嫉妒、眼红的天性,挑起古画真假之争,录像真假之争,然后再看看有没有机会从中浑水摸鱼,可不是真的想出价两亿去买一幅古画。
nnd,一幅卫贤的作品能够卖到两个亿,这个诱。惑可是连他自己都无法抵挡的。但只是动动嘴,甩出一个报价,就能看到他们斗得死去活来,而他还有可能把这些古画都一网打尽,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别看刚刚刘明鑫表现的对钟皓晴有些不屑一顾,他可是知道钟皓晴的水平的。先别说那些古画很可能都是真迹,就算不是真迹,折腾也都是这些人去折腾,他又能有什么损失?
刘明鑫一边把玩着酒杯,一边盯着表情热切而坚决的方宏。他怎么也没想到他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这位居然还想着要赌一把,而且还是拿一个亿去赌。
他根本就没想到方宏已经看穿了他的计划,也根本就没想到方宏会根据他的计划又制定了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甚至这个计划把他,把那些还没来得及跳出来的和他一样的人也都给算计了进去。
“小方,我可是没看到实物,只是出于对钟皓晴的信任才觉得那幅画是真迹,你确定真的要开价一个亿?”
刘明鑫画蛇添足的说了几句,在他看来,别说是一个亿了,就算是5000万,只要他的态度好点,慢慢磨磨,李逸都有可能将画转让出来,现在开价一个亿,这简直就是羊入虎口,换谁都会毫不犹豫的成交!
不过,不成交有不成交的斗法,成交自然也有成交的打法,这一点他倒是不担心。只是一想到李逸这个毛头小伙子有可能会获得一个亿的巨款,他就有点嫉恨,凭什么,凭什么啊?
他一个全国知名的鉴定大师,累死累活了一辈子,资产也才刚刚过了千万,凭什么他才20多岁,就能拿到一个亿?更何况,他还有那个箱子,还有剩下的五幅古画!
“呵呵,没关系。事实上,真要能一个亿就买到一幅卫贤的画,我还是赚了不是?这笔生意要能成交,我一定不会忘了刘老您的好处!”
“好处倒是另说,我也不靠这个……行,就让我打几个电话试试,只是,到时候成了你可不要怨我。”
“看您老说的,成不成我都只有感激的份……”
包间里两个人在勾心斗角,争取把李逸师徒坑的更惨一点,酒楼外边,谭默轩却还在为刘明鑫说话,替他解释。
“李逸,刘老平时也不是这样的人,今天就是喝了点酒……”
“不,你错了,我觉得不是喝酒的缘故,而是从一开始他就好像有点看不起我……”
李逸想起第一次看到刘明鑫时这老家伙说的那几句话,既不介绍自己是谁,还倚老卖老的满口小钟小钟,最后甚至连电话都不留一个,还说什么把这事都交给谭默轩了,nnd,是你要请我吃饭的好不好?
再加上吃饭时他的态度,李逸越发的肯定,这家伙应该是没把他放在眼里,因此在他拒绝了方宏的求购之后,他才会表现的那么失态……
“财帛动人心啊,走吧,跟那几个打声招呼,明天咱们就去扬州……”
李逸想了想,还是拿出电话,拨通钟皓晴的号码,
“师父,你们已经把录像和古画都公开了?”
“没有啊,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会这么草率?我只是把录像和那几幅作品先拿去让鉴定师协会的几个专家看了看,这件事情必须要先取得一部分人的认可才能公开,否则争议有可能会很大。”
李逸苦笑了一声,现在还没看到争议的苗头,但是麻烦已经来了。而且可以想象的是,接下来的争议肯定也不会小,毕竟,就算是从古墓里发掘出来的东西都有可能会引起争议,更别说他这些从箱子里弄出来的古画了。
财帛动人心,某些人为了一点点的利益都有可能会打破头,那就更别说是这些价值连城的古画了。更何况,因为这些古画的出现,还有可能会引出一系列的学术论文,而这些论文肯定又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好比关老……
名利名利,有时候为名之争,比利来的还要厉害啊!
“师父认识不认识关老?还有刘明鑫刘老?”
“哦,你说的是关向前吧?呵呵,他的作品颇有隋唐古风,主要研究的也是这个方向,你这些藏品里有展子虔和卫贤,他知道了一定坐不住。至于刘明鑫嘛,在学术上我和他有些争议,不过也没什么,很多年前的事了。”
学术上有争议?怪不得这家伙对他好像是有些不待见!
可是,既然不待见,却要帮人向他求购,而且还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这老家伙,还真把自己当前辈了,倚老卖老的!
李逸没把事情想的太严重,直到第二天到了扬州,石崇轩追了个电话过来,说到方宏已经为他那幅卫贤的《春江钓叟图》开价一个亿,他也只是笑了笑,委婉拒绝,仍然没太把事情放在心上。
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方工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
在华夏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至清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
经济繁荣自然也带来了文化的昌盛,因此自古以来,扬州诸地的文化氛围就比较浓厚,像秦观、杜牧、苏轼、欧阳修、石涛、郑板桥等人就或出生于扬州,或曾在扬州长时间的停留。
单就玉雕来说,作为南方玉雕工艺代表之一的扬州玉雕就非常有名,甚至从明清以来,扬州就一直是华夏的三大玉雕重地之一。
华夏的玉器历史,堪称源远流长,而自古至今,玉雕就有南北工之分。北方工以燕京为中心,又称京作;南方工以苏州为中心,又称苏作,范围则涵盖了金陵、扬州、常州等一大片繁华的区域。
玉雕南北方的工艺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风格上。
南方工艺细腻,比较注重细节部分的逼真精细,特别表现在玉器摆件上;北方工艺则多用简练刀法表现,通常在玉石上留出较大面积,形成“疏可跑马、细不透风”的特点。
南方工向来“不惜好料”,为了一件精品可以牺牲不必要的部分;而北方工多“惜料”,尽量保留玉料的完整。如用一件50克左右的玉石来雕一件“松鼠吃葡萄”,南方工手里的成品最多20~30克,而北方工手里的成品估计还能有40多克。
从艺术角度讲,南方工更求极致、完美;但由于各种玉料的逐渐减少,大部分收藏者以称重来作为衡量玉雕的标准之一,令南方工艺师们也逐渐关注起了这个问题,在这方面也开始借鉴北方工的特点。
胡志远在玉雕方面,属于北方工中的宗师级人物,但他并没有给李逸介绍北方工艺人,这固然跟北方工艺人逐渐凋零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考虑了市场的因素。
事实上,南方工历来都是市场的主流,其中最根源的是历史原因,在清三代时,南方工更是深受历代帝王重视。
在当代,南方工也比北方工影响力更大,而且,因为南方聚集了更多的大师级人物,在玉雕的整体价格上也要稍高于北方大师,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南方工也有很多的流派,按照地域来分,包括“沪工”、“苏州工”、“扬州工”、“广东工”和“福建工”等,其中,扬州工又以“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为基本特征,是南方玉雕工艺中的佼佼者。
李逸几人到了扬州之后,没有先去找那两个联系好的师傅,反而先在街上转了起来,他要先看看盛名之下的扬州玉雕到底发展到了哪个程度。
和苏州多是零星散布的玉雕工作室不同,扬州玉雕相对比较集中,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以扬州玉雕厂、扬州漆器厂和扬州工艺美术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