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鉴宝大师 >

第3章

鉴宝大师-第3章

小说: 鉴宝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家店面不大,店门左右分列着两排两米高、五米多长的带玻璃门的货架,上边分门别类摆满了各种瓷器。店面深处,迎着店门打横摆了一张黑色的木质柜台,柜台上趴着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汉子,正用那粗大的手指在倒弄着计算器,看到李逸进来,也没挪窝,扬扬手算是打了个招呼。
  没人招呼正好,李逸侧转身,开始挨个打量货架上的瓷器。
  因为研究珠宝的关系,对于杂项,李逸也有一些涉猎,但是瓷器,他的水平也就是能简单区分几个大类,再细的就不行了。此刻一眼看去,只觉得入目尽是一片花花绿绿,对于真假,竟一点也分辨不出来。
  看了一会儿,他弯下腰,盯着一件珐琅彩蒜头瓶,仔细打量起来。
  这件蒜头瓶直口微撇,圆腹,圈足,高约20厘米,足径差不多6厘米,通体施珐琅彩,腹部绘着山石、牡丹等物,肩上用墨彩提了两句五言诗,“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风”。整个画面集诗、书、画于一体,看起来很是精致漂亮。
  款识在瓶底,没看到,不过即便看到他也不认为自己能分辨出真假,但他直觉这件应该是仿品,因为太精致了。
  李逸先用右手将蒜头瓶拿起来,看了一眼下方的款识,是青花的四字款识,“乾隆年制”。然而这对他的判断并没有什么帮助,他又将蒜头瓶换到左手,转眼间,蒜头瓶的形象和相关信息出现在空中,“乾隆珐琅彩花卉纹蒜头瓶,新仿。”
  真的能辨认啊,李逸觉得自己仿佛被一道幸福的闪电击中,那心肝颤的就像是坐在情人拉纤的小船的船头……
  目光在货架上梭巡片刻,他拿起放在第二排的一件龙纹盘,随便看了两眼直接使用鉴灵牌,“乾隆青花红彩龙纹盘,新仿。”
  下一件,“雍正白地釉里红三果纹碗,新仿。”
  再来一件,“道光无双谱人物观音瓶,新仿。”
  真是爽啊,不但能分辨真伪,连名字都能给讲的明明白白,回头哥们再张口闭口来几句“造型古拙、画工精致、胎骨细密、胎质疏松”什么的,不就是活生生一大砖家吗?
  “道光景德镇珊瑚红地粉彩开光折枝牡丹碗,真品。”
  李逸正一件件看的不亦乐乎,忽然闯入视线的真品两个字让他不由的愣了一下,随即就感觉到一阵温凉的气息从牡丹碗中缓缓流入掌心,可还未等他确定这种感觉是否真实,一切又都恢复了正常。
  “先生,先生?请问您想要找什么样的瓷器?我这店里摆的有点乱,要不您告诉我,我帮你找找?”
  恰在此时,店主也终于受不了李逸那种东摸摸西看看,每件瓷器都要上手碰碰的举动了,这小伙子看穿着打扮也不像是个有钱人,万一失手脆了一件有没钱赔还是一回事呢!
  终于反应过来的李逸恨不得长啸两声才能抒发自己胸中的意气,额滴神啊,机会竟然就这样不经意的闯来了!他狠狠的吸了一口长气,消无声息的吐出后,用自认为最淡定的声音问道:“老板,这红碗怎么卖?”
  “红碗?”
  老板看了一眼李逸手中的牡丹碗,脸色黑的仿佛能滴出墨来。这也不知道是打哪儿来的臭小子,敢情是跑我这儿看稀奇来了,还红碗?红你个头!他连粉彩碗的名字都不愿意跟李逸普及,懒洋洋的随便扔了个价格,“这碗不单卖,十万一对!”
  十万……李逸忽然发现,虽然他能判定真假,可是他不知道价格啊!这万一买回去发现居然买高了,那才是个天大的笑话!不过,道光距今好歹也差不多二百年了,这碗还这么的漂亮,十万一对应该不算贵……
  一念及此,他飞快的又将架子上剩下的那只碗摸了一把,还好,也是真的。
  正想还价,忽然想起这架子上放的似乎都是些新仿,没道理偏要在这其中掺杂上一件真品考验客人的眼力,那么……难道是这老板看走了眼?
  这么一想,李逸顿时精神十足,
  “老板,这碗真不真啊?道光距今差不多二百年了吧?这么繁复的花纹还保存的这么完好,我总觉得有点……那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小伙子,古玩这一行呢,是不论真假,只讲新旧的,干这一行凭的都是自己的眼力!您要问这件,我只能告诉你,不是新货。”
  “不是新货这价也太高了,十万,我看三千还差不多!”
  本来想还价一万,忽然想起翡翠报价那种虚高的幅度,狠下心来一下子砍了三十多倍!
  李逸一边还价一边留意着店主的脸色,看他对这个价格的反应,大概就能看出他知不知道这是真品了。
  听到李逸还价三千,店主笑了,
  “小伙子,这种艳丽的颜色,最招外国人喜欢,我这珊瑚红地的粉彩开光折枝牡丹碗也就是刚拿出来没几天,否则绝对轮不到你来还价。这样吧,看你也是个行家,实意想要的话,两万,两万一对,您要是还觉得高的话,那您先看看别的?”
  李逸放下心来,这老板应该是看走眼了,虽然不知道道光年间的粉彩到底值多少钱,但这件,这么花哨繁复的花纹,还保存的这么完美,两万买到手绝对不会亏,只是不知道转手到底能赚多少钱。
  他知道再纠缠一会儿,估计还能再便宜几千块钱,但是正如老板所说,这旧货市场人来人往,不定哪个大拿忽然想不开跑过来发现了这对粉彩碗,那时候就轮到他哭了。
  “一万八吧,老板,我也不跟你搞价了,一万八,马上付款!”
  老板沉吟了一下,点头道:
  “成,您爽快我也爽快,一万八就一万八!请问您是刷卡还是付现金?”
  “刷卡。”
  李逸摸出在学校时统一办的信用卡,
  “这个应该能刷三千,算是定金,老板你等我十分钟,我把剩下的钱给你!”
  李逸琢磨了一下,找白叔借钱不太合适,其他的同学更不用说,都是刚上班,估计凑不出这数,得了,还是找最坚强的后盾吧,这真要是赚了钱,少了自然不说,多的话,以投资盈利分成的名义还回去,后盾还不笑的脸都开花了?
  李逸踱出店门,掏出电话,调出一个号码,拨了过去。
  “妈……”
  
第五章 大开门的宝贝
  
  十分钟后,李逸将储蓄卡递给老板,
  “老板,这张再刷一万五。”
  那边老板已经将两只碗都拿了出来,就等他检查一下后打包,看到他递卡付钱,麻利的拿过刷卡器,不过半分钟就搞定了。
  李逸检查了一下,碗没有被掉包,也就心情愉快的一边看着老板打包,一边跟老板闲聊,“老板,送个啥礼品呗,这一下两万块的大生意……”
  老板汗了一下,抬头找了找,抓起柜台上一个白瓷笔架,“祝小老板生意好比这笔架山,一山还比一山高!”
  李逸接过一看,随手又给放了回去,就这玩意,拿着还嫌它占地方呢……
  李逸抱着老板包好的盒子,转身出了店门,一边走一边琢磨着找谁帮忙给看看。如果不知道王恪守是这种人,还能找他帮帮忙,现在嘛,算了,一客不烦二主,还是去麻烦白叔好了。
  几步路赶到白千叶店里,一看,乐了,这边三个人正吃得热乎呢。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哈哈,正饿着呢!王哥,给加副碗筷!”
  白千叶看是李逸,笑骂一声,
  “你小子,这毕业了也不好好找工作,成天在市场里瞎转悠个什么劲?”
  王河更是不客气,上来就要夺李逸怀里的盒子,
  “您看您来就好了,还带什么东西,谢谢了啊!”
  一阵笑闹,吃饱喝足之后,李逸将白千叶请到小办公室里,将碗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只,问道:“白叔,你帮我掌掌眼,看这东西值多少钱?”
  白千叶看到李逸竟从盒子里拿出一只粉彩的碗来,愣了一下,问道:“你小子,这是你在市场里收的?多少钱?”
  “不贵,才一万多。”
  “一万多?你……虽然我不懂瓷器,可是你看这碗的图案和颜色,太艳、太新,也太完美了,你呀,八成是被人给坑了!”
  “坑了?不至于吧,这碗我一看就有感觉,你看这胎质,这釉质,还有这画工……我估摸着就是大家都觉得它新、它艳,才让我捡了这么个大漏!”
  白千叶一副很铁不成钢的样子,
  “就市场这人流量,一天不知道有多少人犁过多少趟,就你那二把刀,还捡漏!你啊你,让我怎么说你才好呢!”
  李逸笑了笑,心下忖道,要是没您老人家昨天拿回来那枚玉佩,您老这话我一百二十个同意,可是有了这玉佩……这事不能说,只能以后找机会回报了。
  纠缠了一会儿,白千叶终于同意帮他找个人看看,李逸将东西包好,跟王河和另一名伙计钱宁打了个招呼,跟在白千叶的身后,屁颠屁颠的走了。
  白千叶领着李逸一路朝东门走去,路上少不得叮嘱他几句,待会儿见的人是大师级的,不管人家给什么评语,一定要客客气气,不准闹脾气。
  李逸自无不可,心说,大师更好,我还怕您找的不是大师,看走眼呢!
  两人来到位于东门附近的乙排商铺,白千叶看都不看,抬脚就进了其中一家。
  这是一家大店,只是门脸就占了三间,加上二楼,这种规模在旧货市场都是数一数二的。
  “呦,白老哥,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刚刚走进店门,一名穿着长袍,身材消瘦的中年人就迎了上来。白千叶笑着拱拱手,问了一声好:“存志,常老在店里吗?我这小侄子刚刚收了件东西,想让常老帮忙给看看。”
  那名叫存志的中年人点点头,笑道:
  “在倒是在,不过有客人,我帮你上去问问,你要看什么东西?”
  “一对碗,说是道光年间的粉彩。”
  “行了,稍等片刻。”
  看到存志上楼而去,李逸抱着盒子在店里张望起来。这家店真的很大,三间店面加起来接近二百平米,被分成了三个区,一边是书画,一边是瓷器,占地最广的则是各种杂项古玩,里边还夹杂着几个玉器柜台。
  “常老全名叫常槐之,是瓷器和书画这两项的专家,早年曾在故宫任过职,后来受不了约束,就出来自己开了这家店。看看,人家这才叫生意,咱那个二楼,一年的营业额连人家的几十分之一都不到。刚才那个叫刘存志,一开始就跟着常老干,现在身家也是几千万上下。”
  白千叶在一边悄声给李逸解释,李逸看到店面的布局也不停的咋舌,这规模,只是店面的租金一年就得大几百万,说不定还不够,再加上店里这些东西,常大师的身家岂不是得有好几个亿?
  “好几个亿常老只怕拿不出来,不过他要是把他那些藏品都给卖了,别说是几个亿,我估计十个亿都不一定能打的住……”
  李逸点点头,别说几个亿,几百万放在以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可是现在他有了鉴灵牌,给他几十年的时间,说不定他也能缔造出这么一个古玩王国来。
  没一会儿,两人看到刘存志站在二楼的楼梯口冲着他们招手,“常老让你们上去,他那个朋友正好也是想找一件合适的瓷器,赶上了就一块帮你们看看。老白,你那东西没问题吧?”
  白千叶苦笑了一声,没问题?问题大了,老哥这是赶鸭子上架,被人求到头上没办法了!
  两人跟着刘存志走进二楼的一间待客室,一名须发皆白,脸色却红润健康的老人笑着站了起来,“千叶老弟可是稀客,能让你看上的瓷器一定不是凡品,快点拿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李逸注意到常老的身后还站着一名美艳的少妇,三十岁上下的年纪,身着一件白色大翻领的小西装,浅色西裤,身材稍显丰腴,一张俊俏的瓜子脸端庄中似乎掺杂着一丝妖冶的妩媚,很是惊艳。
  “这位是莫瑾萱莫老师,首都博物馆的研究员,瓷器鉴赏水平比我还高,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一起帮你们看看。”
  莫瑾萱笑着客气了几句,几人落座,李逸打开盒子,小心的拿出瓷碗放在了茶几上。
  常槐之和莫瑾萱对视一眼,一人拿起一件瓷碗,只是粗粗看了一眼,两人就异口同声的赞道:“好东西!”
  白千叶一听来了精神,他看了一眼表情淡定的李逸,暗道这小子还挺能装的,嘴上则问道:“常老,莫老师,这么说,这一对粉彩碗是真的?”
  常老点点头,真,岂止是真,这是百中无一的精品啊!
  “我们先来看款识,道光年间的官窑器,以‘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居多,而且喜仿雍正款,但字体较大,笔画柔软无力,比较容易区分,所以从款识上看,界定在这个时期问题不是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